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小學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太平部
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 子武
氏之谋也使戴桓之族
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
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也 (成 (第 5a 页)
史记赵成侯七年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括/地)
(志史纪周显王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班于巩为东周/其 子武公
为秦所灭○正义引据此东周之分在显王) (第 4a 页)
师于曲沃号桓叔后晋人杀昭侯而纳桓叔不克
复立昭侯之子孝侯桓叔子严伯杀之晋人立其弟鄂
侯鄂侯生哀侯严伯 子武公
复杀哀侯及其弟灭之而
代有晋国 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
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 (第 27a 页)
物以佐舜其后皆不失祠而未有
兴者周衰将起不可偪也桓公从其言乃东寄帑与贿
虢会受之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 子武公
与平王东
迁卒定虢会之地右洛左泲食溱洧焉土狭而险山居
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郑诗曰出其东门有女如
(第 20a 页)
三年幽王为犬戎所杀桓公死之其 子武公
与晋文侯
定平王于东都王城䘚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
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武王又作卿
(第 6b 页)
遣政与统
领官田晟出锐兵持长刀大斧击其左右夜布火四山
大震鼓随之壬子夜垒中大出兵遣右军同统领王喜
王武
等诸将分紫白旗入敌营敌惊溃将军韩常为
官军射损左目敌不能支遂引兵宵遁右军统制张彦
劫敌横山寨斩千馀级 (第 2a 页)
是升
徽猷阁直学士复致仕(望之复致仕/在三月辛巳)时望之年八十矣
庚寅忠训郎岳建寿为閤门祇候(建寿超 子武/
举及第已见) 三佛
齐国进奉使蒲晋等辞行
辛卯潼川府路转运判官王之望言臣于去月两具劄 (第 2a 页)
  (文帝庚子年宋孝武帝癸酉年魏主宏甲午年梁/武帝唐太宗贞观三年高宗乾封二年仪凤二年)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三月立赵幽王子辟疆为河间王朱虚侯章为城阳王
东牟侯兴居为济北 王子武
为代王参为太原王揖为
梁王集览(辟疆索隐曰音辟/疆或曰辟音璧)
 (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诏先立/河间 (第 13b 页)
 (其情而见之外也圣人动静游燕所亲物得其序则/海内自脩百姓从化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巧佞)
 (之奸因时而动以乱国家故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传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览(二后文 王武
王复复上音扶富反又也下音扶目/反返也乐成颜师古曰乐音洛已成之业也大察) (第 53b 页)
 (于燕赭汗面赤而流汗惶惧之/意齧折以口嚼齧以手屈折)正误(城阳景王今按/汉书诸侯王表)
 (齐王肥之子广武帝时始受封为城阳王即景王也/传共王喜顷王延敬王义惠 王武
荒王顺文王子侯)
 (表元帝封顺子宪为式侯传哀侯霸无后成帝以霸/弟萌绍封十九年免集览引顷王子刘买不知 (第 32a 页)
 (形之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引贼远水择利而动所/谓形而诱之也尚书赵咨以宠策为长乃报听之)
 集览(孙子史记孙 子武
者齐人也吴王/阖庐用以为将作兵法十三篇)质实(庐江郡/名注见)
 (景帝五年孙武注见唐玄宗/开元二十 (第 25a 页)
 (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
(癸/酉)二十一年春正月遣大门艺讨渤海不克考證(讨当/作击)
 (初渤海靺鞨 王武
艺遣将寇登州杀刺史至是上遣/大门艺发幽州兵讨之无功而还武艺怨门艺密遣) (第 8a 页)
 (客刺之/不死)集览(渤海靺鞨 王武
艺注见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靺鞨)质实(一统志/云登州)
 (古为斟寻国唐虞时为嵎夷地春秋时为牟子国战 (第 8b 页)
 (初高丽王建因胡僧斡罗言于晋高祖曰渤海我婚/姻也其王为契丹所虏请与朝廷共击取之高祖不)
 (报及是斡罗复言之晋主欲使高丽扰契丹东边以/分其兵势会建卒 子武
上表告丧以武为高丽王遣)
 (通事舍人郭仁遇使其国使击契丹仁遇见其兵极/弱向者之言特建为誇诞耳武亦更 (第 75a 页)
   李梦雷(偃师/人) 宋齐平(商邱/人) 刘元方(扶沟/人)
   彭化凤(息县/人) 沙怀龙(郑州/人) 帖 雄(郑州/人)
    王武
(中牟/人) 李廷选(洛阳/人) (第 60b 页)
  卜涧水东瀍水西为王城而定鼎于郏鄏是为成
  周以朝会诸侯在位三十七年 按一统志郏鄏
  即今河南府洛阳县
  平王名宜臼幽 王子武
王十二世孙自镐京东迁 (第 8b 页)
 陈 昙(昌邑/人)     时名世(历城/人)
 文 宏(济宁/人)     刘化鹏(恩县/人)
 李运泰(堂邑/人)      王武
(章邱/人) (第 25b 页)
  四川通志卷首
   雍正十三年春(臣/)(启瑛/)
天子命任四川布政使事惟日孜孜惧职业之难称因思
    文翁武
侯张咏赵抃之俦其治蜀也𩔖皆有惇大
   成裕刚柔互济之道故不愧为名宦焉而后之人
   殊觉其有志而 …… (第 23a 页)
   辈敢于干纪而嚣然于有司之廷者因思所以狱

   讼衰息风俗茂美之道而益叹化导之方不可以
   已也粤稽李冰治水 文翁
兴学以来其渐开富教
   之端者备载蜀志蜀志修于康熙十年又奉
世宗宪皇帝诏令重纂于古今事迹粲然陈列其 …… (第 36b 页)
 千里四方辐辏富庶之馀以教为急维(臣/)不材于
  昔贤治蜀之道未之逮也而窃有志焉总在常存
  李冰 文翁
爱育斯民之心兼仿诸葛武侯法行知
  恩之意庶可以求当于明刑弼教之万一也其敢
  不抚是编而蚤夜孜孜也 …… (第 37b 页)
 而成既愧刘安之捷悬金以市又乏吕览之精乃
  属乡进士刘大昌周逊校正而付之梓人昔汉代
  文治兴之者 文翁
礼殿之图后世建学仿焉七十
  子之名马迁之立传徵焉当时号为西南齐鲁岷
  峨洙泗文之有关于道若此 (第 40a 页)
文翁
之功不可诬也
  继 (第 40a 页)
文翁
而作者今之阜翁欤独愧慎华颠白纷旧
  植荒落不足以扬四子之芬而成一邦之史也恕 …… (第 40a 页)
  节以阜民君子攸度述方产第十一设官分职为

  国之程法严位署义慎经营蛊则修饰壮则仪刑
  君子居之攸芋攸宁述公署第十二汉代尊经
  翁
化蜀比齐埒鲁仁摩义育士际昭明率循轨鹄
  棫朴菁莪彬彬郁郁述学校第十三贤辙攸经爰
  有创立以时观省 (第 53a 页)
  实有功德及人而后其名可垂天壤而不敝以故
  舍茇之阴过甘棠者犹爱其树况其人乎蜀中如
  秦之李冰汉之 文翁武
侯宋之张赵皆表表在人
  耳目矣其他揆文奋武凡功德可傅者又复未易 …… (第 1a 页)
  (悦帝问郡县守令樊显曰堪昔在蜀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囊而已帝大叹息)

  高 䀢(陈留人东汉安帝时为蜀郡太守始 文翁/
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于城南永初后)
  (堂遇火䀢更修立又增造二石室祀先/圣先贤及 (第 39a 页)
文翁
其治蜀政绩颇仿翁云)
  王 尊(高阳人益州刺史先是刺史王阳至九折/坂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乘此险遂去尊 …… (第 39a 页)
  (纵道福逃獠中巴西民杜瑶缚送之斩于军门蜀/平始帝举龄石为帅众虑不办谏者屡至至是咸)
  (服帝知人以功封/丰城侯徵为太尉)
  辛昂周(成都令尝率诸生祭 文翁
以子孝臣忠师/严友信之理训诸生诸生感悟翕然从化)
  刘秀之(益州刺史为政整肃远近悦焉先是为刺/史者 …… (第 41b 页)
  (及去蜀父老遮道/有送至数百里者)
  胡世将(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岁大旱发粜赈/饥抚黎稚戢贪吏修沟渠蠲田税修 文翁)
  (
旧学政无不/举蜀人大悦)
  萧 振(知成都兼安抚制置使威行惠孚治甚有/声高宗曰四川善政前有胡世将今 …… (第 54a 页)
  赵仲卿(天水陇西人王谦作乱仲卿适奉使在利/州即与总管豆卢绩发兵拒守前后十七)
  (战谦始平进位大将军/封长垣县公食邑千户)
 唐李灵夔(高祖 子武
德中为阆州刺/史务行宽大民甚怀之) (第 81a 页)
   (时经术之言遂成硕画当时虽不尽其蕴忠厚之/谊处穷弗改今读其书皆言而能行者学有实用)
   (如是亦足矣了 翁先生
牧于眉尝筑室白鹤山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人尽知理学昔人)
   (谓了翁深于政由今思之苏氏之好 (第 32b 页)
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帝王/世纪)
其后无所传
  管叔鲜 蔡叔度 霍叔处
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皆文 王子武
王封叔鲜于管叔
度于蔡叔处于霍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是为三
(大/纪)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群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