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小學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太平部
 特成王不厌其安民之事而四方亦世世享德矣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
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
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

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
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
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则禋于文 王武
王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
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成王既固留周公故周公于是拜 (第 20b 页)
 纣于是乃使我周家有其中夏用商所受之天命而
 同治天下之万姓奄甸谓之同治犹言皆治也盖谓
 举天下皆属我周家也下乃陈文武用人之事
亦越文 王武
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
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
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 (第 9b 页)
 官之正御事谓凡治事之臣皆在王左右者故与六
 卿并召之此皆史官叙作顾命之由也
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
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
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 (第 15b 页)
 重其事也父师者呼毕公也时公代周公为太师作
 东伯故称师曰父师者尊之为父也同姓曰父异姓
 曰舅毕公同姓且四朝元老故父呼之宜也惟文
 武
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者康王推原文武 (第 4b 页)
 受命之由言文 王武
王当商纣暴虐之馀犹能布大
 德于天下克享天心故上天命之用能受殷之天命
 以有天下是时又有周公者实左右 …… (第 5a 页)
 迩王室式化厥训者是也盖武王胜商之后不忍易

 置因其馀民以封纣 子武
庚使续殷祀不幸去王室
 之远武庚小腆因斯民痛定追旧之思鼓以背叛周
 公既相成王东征以正其罪既而又虑小 (第 5b 页)
    (吕东莱曰所以谓之灵者/不过如孟子之说而已)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叶居/良反)
 赋也下义未详(严氏曰下武/以武为下也)或曰字当作文言文
 武
王实造周也哲王通言大王王季也三后大王王
 季文王也在天既没而其精神上与天合也(辅氏曰/下个精) (第 64a 页)
    (此诗言二后者文武也则成王者成王也当/为康王以后之诗而毛郑以颂皆是成王之)
    (作遂以成王为成此王功执竞曰不显成康/自彼成康所谓成康者成王康王也犹文 王)
    (武
王谓之文武云耳然则执竞当是昭王以/后之诗而毛以为成大功而安之郑以为成)
    (安祖考之道皆以为武 (第 12b 页)
             宋 严粲 撰
郑    国风
(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
(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问乎是其子男之国)
(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皆有骄侈怠慢之心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帑与贿不敢不许是骄)
(而贪必将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鄢敝补丹依畴历华君之土也修典刑以守之)

(惟是可以少固桓公从之后三年幽王为犬戎所杀桓/公死之其 子武公
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王城卒取)
(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武公又作卿 (第 1b 页)
 是古人称幼君为小子武公时为世子则不可斥王
 为小子也至若携手提耳岂君臣之辞哉或又以为
 武公老作此诗故呼其同僚为小 子武公
学问深粹 (第 16a 页)
无竞维
人四方其训之(李氏抑诗解/曰训效也)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于
乎前王不忘(于乎音乌呼○笺曰前王文 王武
王/黄氏曰此成王感𤼵诸侯不尽之意)
 成王即政之初周兴未久也其助祭诸侯往往身佐
 文武以定天下者故 (第 7a 页)
 内故往田也(驰骛于诸侯采地不可也故自以閒旷/之地共田猎辑录通释曰宣王尝封庶)
 (弟于西都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其 子武公/
当平王时徙封于东都然后圃田为郑也)○此章
 指言将往狩于圃田也
○之子于苗(叶音/毛)选徒嚣嚣(五刀 (第 18a 页)
    (灵沼言之则无嫌/于辟廱之名矣)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叶居/良反)

 赋也下义未详或曰字当作文言文 王武
王实造周
 也哲王通言大王王季也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在
 天既没而其精神上与天合也(犹所谓文王在/上于 (第 54b 页)
  (郑以颂皆是成王之作遂以成王为成此王功执/竞曰不显成康自彼成康所谓成康者成王康王)
  (也犹文 王武
王谓之文武云耳然则执竞当是昭/王以后之诗而毛以为成大功而安之郑以为成)
  (安祖考之道皆以为武王也 (第 124b 页)
   郑邑名本在西都畿内咸林之地宣王以封其

   弟友为采(音/菜)地后为幽王司徒而死于犬戎之
   难是为桓公其 子武公
(一作滑/并音鹘)突定平王于
   东都亦为司徒又得虢桧之地(郑氏曰武公取/虢桧鄢蔽补丹)
   (第 20a 页)
 后为郑地今开封府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宣王之
 时未有郑国圃田属东都畿内故往田也(安成刘氏/曰宣王尝)
 (封庶弟于西都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其 子武公
当/平王时徙封于东都然后圃田为郑地○开封府中)
 (牟县今/𨽻河南)○此章指言将往狩于圃田也
○之 (第 18b 页)
   (鼓之乐殆将与/贤者共之也)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叶居/良反)
 赋也下义未详或曰字当作文言文 王武
王实造周
 也哲王通言大王王季也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在
 天既没而其精神上与天合也(庆源辅氏曰下个精 (第 62b 页)
 来赴或内不会葬耳
秋卫师入郕(音成公/羊作盛)
 公羊曰将卑师众称师郕孔氏曰史记管蔡世家称
 郕叔武文 王子武
王之母弟无世家不知其君号谥
 文十二年书郕伯来奔则伯爵也杜氏曰东平刚父
 县西南有郕乡张氏曰单州任城 (第 12a 页)
 襄陵许氏曰楚侵其南狄侵其北此中国大过栋挠
  之时也
宋师围曹
 左氏传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 子武

  之谋也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
  逐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
  乱也 (第 20b 页)
 深谋远虑不但为苟且偷安之计而已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
来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国民
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
王受命巳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
保民
 今王惟曰又更端告之先王指文武也文 王武
王勤
 用民德怀来诸侯以为夹辅所谓文武以明德怀诸 (第 7a 页)
 为监哉

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
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
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
武大训无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尔 …… (第 6a 页)
 是以疾有增而无减必死者也予恐既死之后欲出
 誓言以继续我所欲言之志而不得故我详审以教
 命汝以见言之不苟𤼵欲使听之专也昔君文 王武
 
王宣重光推言文武所以得天下之由父子以光明
 之德相继故曰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此言文武化 (第 6b 页)
 者土积阴之气百谷草木之所待而形者也重明者

 以明继明帝王之象也书称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又
 称文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是也夫以渺然之身而居
 亿兆之上力能光被四表如日月之照临不丽乎正
 何以能化成天下哉故曰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