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陈氏曰尚书左丞王安礼和甫撰近时厚之顺伯
其曾孙也
王校理集六十卷
陈氏曰 秘阁校理王安国 平父撰 (第 19a 页)
安国 虽亲安石
弟意向颇不合尤恶吕惠卿卒为所陷坐郑侠事
夺官归田里亦会惠卿方叛安石故也寻复之命
(第 19a 页)
下而卒
南丰曾氏序略曰 平甫 自少已桀然以材高见于
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诵之其学问 …… (第 19a 页)
尤敏而资之以不倦至晚愈笃博览强记于书无
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
典重其诗博而深矣世皆谓 平甫 之诗宜为乐歌
荐之郊庙其文宜为典册施诸朝廷而不得用于
世然其文之可贵人莫得而掩也古今作者或能 (第 19b 页)
文不必工于诗或长于诗不必有文 平甫 独兼得
之其于诗尤自喜其忧喜哀乐感激怨怼之情于
诗见之故诗尤多也 (第 19b 页)
其曾孙也
王校理集六十卷
陈氏曰 秘阁校理王安国 平父撰 (第 19a 页)
安国 虽亲安石
弟意向颇不合尤恶吕惠卿卒为所陷坐郑侠事
夺官归田里亦会惠卿方叛安石故也寻复之命
(第 19a 页)
下而卒
南丰曾氏序略曰 平甫 自少已桀然以材高见于
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诵之其学问 …… (第 19a 页)
尤敏而资之以不倦至晚愈笃博览强记于书无
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
典重其诗博而深矣世皆谓 平甫 之诗宜为乐歌
荐之郊庙其文宜为典册施诸朝廷而不得用于
世然其文之可贵人莫得而掩也古今作者或能 (第 19b 页)
文不必工于诗或长于诗不必有文 平甫 独兼得
之其于诗尤自喜其忧喜哀乐感激怨怼之情于
诗见之故诗尤多也 (第 19b 页)
晁氏曰族父吏部公也公讳补之字无咎幼豪迈
英爽不群七岁能属文日诵千言 王安国 名重天
下慎许可一见大奇之在杭州作文曰七述叙杭
之山川人物之盛丽时苏子瞻倅杭州亦欲有所
(第 23a 页)
英爽不群七岁能属文日诵千言 王安国 名重天
下慎许可一见大奇之在杭州作文曰七述叙杭
之山川人物之盛丽时苏子瞻倅杭州亦欲有所
(第 23a 页)
疏勒
疏勒汉时通焉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里户千
五百都白山南百馀里东至都尉所二千二百里南有
河西带葱岭亦名雪山在国西北百馀里河所出东去
龟兹千五百里西去拨汗国(一名/判汗)千里当大月氐大宛
康居道南去莎车五六百里北去朱俱波八九百里(隋史/云东)
(北去突厥牙帐千馀里东/南去瓜州四千六百里)在于阗国北千五百里土多
稻粟蔗铜铁绵锦雌黄后汉明帝永平中龟兹王建攻
杀疏勒王成自以龟兹左侯兜题为疏勒王汉遣班超
劫缚兜题而立成之兄子忠为疏勒王忠后叛反超击
斩之耿恭为戊巳校尉屯车师后王金满城为匈奴所
攻恭引众入疏勒城中乏水穿井十五丈不得水恭整
衣冠向井拜拔刀刺山飞泉涌出贼遂退安帝元初中
疏勒 王安国 死舅臣盘立为王渐以强盛户至二万一
千顺帝永建二年遣使奉献至灵帝建宁初为季父和
得所杀自立为王其后连相 (第 9b 页)
疏勒汉时通焉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里户千
五百都白山南百馀里东至都尉所二千二百里南有
河西带葱岭亦名雪山在国西北百馀里河所出东去
龟兹千五百里西去拨汗国(一名/判汗)千里当大月氐大宛
康居道南去莎车五六百里北去朱俱波八九百里(隋史/云东)
(北去突厥牙帐千馀里东/南去瓜州四千六百里)在于阗国北千五百里土多
稻粟蔗铜铁绵锦雌黄后汉明帝永平中龟兹王建攻
杀疏勒王成自以龟兹左侯兜题为疏勒王汉遣班超
劫缚兜题而立成之兄子忠为疏勒王忠后叛反超击
斩之耿恭为戊巳校尉屯车师后王金满城为匈奴所
攻恭引众入疏勒城中乏水穿井十五丈不得水恭整
衣冠向井拜拔刀刺山飞泉涌出贼遂退安帝元初中
疏勒 王安国 死舅臣盘立为王渐以强盛户至二万一
千顺帝永建二年遣使奉献至灵帝建宁初为季父和
得所杀自立为王其后连相 (第 9b 页)
适足为笑而深可为戒哉
封河间王建孙佗为任城王(佗帝从兄弟之子也/佗徒河翻任音壬) 夏
四月郡国七大水 五月丁卯赦天下 延陵园灾(延/陵)
(成帝/陵也) 鲜卑寇幽州 六月弘农三辅螟 于窴 王安
国 攻拘弥大破之杀其王(窴徒/贤翻)戊巳校尉西域长史各
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人众裁千口
五年夏四月癸 (第 12a 页)
封河间王建孙佗为任城王(佗帝从兄弟之子也/佗徒河翻任音壬) 夏
四月郡国七大水 五月丁卯赦天下 延陵园灾(延/陵)
(成帝/陵也) 鲜卑寇幽州 六月弘农三辅螟 于窴 王安
国 攻拘弥大破之杀其王(窴徒/贤翻)戊巳校尉西域长史各
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人众裁千口
五年夏四月癸 (第 12a 页)
琅邪践阼将如孺子何冰不听下诏以岳为嗣并以奕
继琅邪哀王(元帝以子裒奉琅邪恭王后薨谥曰孝子/哀 王安国 立未踰年薨元帝复以皇子焕)
(嗣封其日薨复以皇子昱为琅邪王咸和之初昱徙封/会稽以岳为琅邪王今岳入继大 (第 3a 页)
继琅邪哀王(元帝以子裒奉琅邪恭王后薨谥曰孝子/哀 王安国 立未踰年薨元帝复以皇子焕)
(嗣封其日薨复以皇子昱为琅邪王咸和之初昱徙封/会稽以岳为琅邪王今岳入继大 (第 3a 页)
嵊县儒学(在县治/西南) 弘治绍兴府志唐时在县东南
宋庆历间县令沈振丁宝臣迁于县西南 (王安国/ 为记)
嘉泰会稽志宣和中燬建炎元年令应彬建孔子
殿后三年范仲将置廊庑又明年姜仲开始大之
(第 31b 页)
宋庆历间县令沈振丁宝臣迁于县西南 (王安国/ 为记)
嘉泰会稽志宣和中燬建炎元年令应彬建孔子
殿后三年范仲将置廊庑又明年姜仲开始大之
(第 31b 页)
灵渊亭 弘治衢州府志在常山县西白龙洞山
萃贤亭 名胜志在江山县礼贤镇邑人周颖建王
安石蔡襄欧阳修 王安国 范镇梅尧臣吴光韩维
韩绛王祺石扬休苏舜钦刘湜萧公才李大临吴
宗复邵必李际曾巩皇甫澄余藻张大有 (第 15a 页)
萃贤亭 名胜志在江山县礼贤镇邑人周颖建王
安石蔡襄欧阳修 王安国 范镇梅尧臣吴光韩维
韩绛王祺石扬休苏舜钦刘湜萧公才李大临吴
宗复邵必李际曾巩皇甫澄余藻张大有 (第 15a 页)
方则各协营分汛设防游巡会哨该镇不时差员
稽察各在案仰藉
圣主德威远播迩来山海宁谧宵小潜踪而随时防范
之道不可不加周密前调任处州镇臣 王安国 曾
奏请于所辖各营四季巡查经(臣/)谬议以镇臣出
巡太频恐兵民不无往来奔走之烦又虑驻劄地 (第 11b 页)
稽察各在案仰藉
圣主德威远播迩来山海宁谧宵小潜踪而随时防范
之道不可不加周密前调任处州镇臣 王安国 曾
奏请于所辖各营四季巡查经(臣/)谬议以镇臣出
巡太频恐兵民不无往来奔走之烦又虑驻劄地 (第 11b 页)
(国以策干大帅高兴历陈抚绥之计与语意合即/署东阳尉能布威立信以驭其民玉山人娄覃等)
(恃险为乱杀宣慰使陈天祐行省左丞史弼将兵/来讨 安国 诣军前效谋亲入贼窟手缚渠魁以献)
(弼喜曰使兵不血刃而获贼者尔力也将荐用之/以亲老辞后妖贼杨镇反 (第 7b 页)
(恃险为乱杀宣慰使陈天祐行省左丞史弼将兵/来讨 安国 诣军前效谋亲入贼窟手缚渠魁以献)
(弼喜曰使兵不血刃而获贼者尔力也将荐用之/以亲老辞后妖贼杨镇反 (第 7b 页)
通十二年改护国寺又改天王院宋淳祐间改资
圣寺治平中改今名 (王安国 治平寺记处州之松/阳资圣寺距县郭西一里出)
(入瓯闽者由之取道祷祠观游者无时而不集太/宗出御书真 (第 20b 页)
圣寺治平中改今名 (王安国 治平寺记处州之松/阳资圣寺距县郭西一里出)
(入瓯闽者由之取道祷祠观游者无时而不集太/宗出御书真 (第 20b 页)
胥山碑铭(舆地纪胜元和十年/卢元辅文王遹书)
忠清庙记(咸淳临安志王安石撰碑亡已久嘉熙/四年守赵与欢重入石又记 王安国 撰)
胥山庙英卫阁记(成化杭州府志临/安府尹赵与欢撰)
英卫王庙记(康熙六十年浙/江巡抚屠沂撰) (第 9b 页)
忠清庙记(咸淳临安志王安石撰碑亡已久嘉熙/四年守赵与欢重入石又记 王安国 撰)
胥山庙英卫阁记(成化杭州府志临/安府尹赵与欢撰)
英卫王庙记(康熙六十年浙/江巡抚屠沂撰) (第 9b 页)
旧西湖在府西本名瑁湖因陆子璋养鱼池故名
相传葛稚川尝炼丹其上故湖中尝有五色泉郡
人见之必擢高第 王安国 梅询许尚俱有题咏后
跨一石梁其上即所谓瑁湖桥(以上华亭县/)
柘湖在金山县运盐河见古迹
(第 41b 页)
相传葛稚川尝炼丹其上故湖中尝有五色泉郡
人见之必擢高第 王安国 梅询许尚俱有题咏后
跨一石梁其上即所谓瑁湖桥(以上华亭县/)
柘湖在金山县运盐河见古迹
(第 41b 页)
宋员外郎王益墓在上元县钟山益安石之父曾巩
有墓铭
司空王安石墓在上元县钟山半山寺后弟 秘阁
校理安国 右丞安礼墓并在江宁
太子宾客谢涛墓在上元县土山
侍郎叶祖洽墓在上元县雁门山
都统制王德墓 (第 32a 页)
有墓铭
司空王安石墓在上元县钟山半山寺后弟 秘阁
校理安国 右丞安礼墓并在江宁
太子宾客谢涛墓在上元县土山
侍郎叶祖洽墓在上元县雁门山
都统制王德墓 (第 32a 页)
述(赣县人)胡 玠(赣县人)李 潜(兴国人洪州司理参军)
熙宁元年戊申召试赐进士及第
王安国(临川人益之子林志) 熙宁二年己酉解试
彭 琢(庐陵人)周 适(庐陵人)钟希孟(庐陵人)罗 焘(庐陵人)
刘 (第 25b 页)
熙宁元年戊申召试赐进士及第
王安国(临川人益之子林志) 熙宁二年己酉解试
彭 琢(庐陵人)周 适(庐陵人)钟希孟(庐陵人)罗 焘(庐陵人)
刘 (第 25b 页)
王安礼字和甫中进士第召对神宗欲峻用之以兄安
石当国辞乃为崇文院校书久之直集贤院出知润
州移湖州为开封府判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彗星
见安礼上疏曰和气致祥乖气致沴意者执政大臣
是非好恶不遵诸道乘权射利者不察上惠养元元
之意用力殚于沟瘠取利究于园夫殆有以召星变
臣愿陛下省不急之改作纾不胜之工力至于祈禳
小数贬损旧章恐非应天以实者进翰林学士知开
封府事元丰四年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寻以端明殿
学士知江宁府迁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扬蔡二州
落职知舒州复资政殿学士再知扬州改永兴军太
原府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安礼姿貌魁
伟有口辨尝以经纶自任而阔略细谨云(同上)
按和甫所著有文集二十卷天下文书十六卷二
仪赋一卷
王安国 字平甫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文语皆 (第 13a 页)
石当国辞乃为崇文院校书久之直集贤院出知润
州移湖州为开封府判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彗星
见安礼上疏曰和气致祥乖气致沴意者执政大臣
是非好恶不遵诸道乘权射利者不察上惠养元元
之意用力殚于沟瘠取利究于园夫殆有以召星变
臣愿陛下省不急之改作纾不胜之工力至于祈禳
小数贬损旧章恐非应天以实者进翰林学士知开
封府事元丰四年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寻以端明殿
学士知江宁府迁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扬蔡二州
落职知舒州复资政殿学士再知扬州改永兴军太
原府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安礼姿貌魁
伟有口辨尝以经纶自任而阔略细谨云(同上)
按和甫所著有文集二十卷天下文书十六卷二
仪赋一卷
王安国 字平甫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文语皆 (第 13a 页)
欧阳文忠公尝语余曰少时有僧相我耳白于面名动
天下唇不著齿无事得谤其言颇验耳白于面则众所
共见唇不著齿余不敢问公不知其何如也(同前) 王平甫 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馆梦有人邀之至海上
见海水中宫殿甚盛其中作乐笙箫鼓吹之伎甚众题
其宫曰灵芝宫邀平甫 …… (第 60b 页)
元甫云吾不
见士大夫五十年矣竟不可见后余过秣陵有以元甫
景阳井诗示余乃知其得名不虚也(同前)
王平甫 年十三登滕王阁赋诗云滕王平昔好追游高 (第 68a 页)
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
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烟波吟不尽西
山重叠乱云浮时郡守张侯见而异之为启宴张乐于
其上其后建中靖国元年其女识之于石云 平甫 元丰
初以交郑侠遂废于家作诗云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
自古致君难纷纷齐卤誇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同前)
鲁 (第 68b 页)
天下唇不著齿无事得谤其言颇验耳白于面则众所
共见唇不著齿余不敢问公不知其何如也(同前) 王平甫 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馆梦有人邀之至海上
见海水中宫殿甚盛其中作乐笙箫鼓吹之伎甚众题
其宫曰灵芝宫邀平甫 …… (第 60b 页)
元甫云吾不
见士大夫五十年矣竟不可见后余过秣陵有以元甫
景阳井诗示余乃知其得名不虚也(同前)
王平甫 年十三登滕王阁赋诗云滕王平昔好追游高 (第 68a 页)
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
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烟波吟不尽西
山重叠乱云浮时郡守张侯见而异之为启宴张乐于
其上其后建中靖国元年其女识之于石云 平甫 元丰
初以交郑侠遂废于家作诗云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
自古致君难纷纷齐卤誇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同前)
鲁 (第 68b 页)
之议本朝便籴之法在其中矣制司知其无益乃
止
十七年正月复命淮东西湖北路转运司提督营屯田
理宗端平元年正月命王旻守随州 王安国 守枣阳蒋
成守光化杨恢守均并益兵饬备经理唐邓屯田
时金初亡还师信阳故有是命至八月又以臣僚言
屯五 (第 7a 页)
止
十七年正月复命淮东西湖北路转运司提督营屯田
理宗端平元年正月命王旻守随州 王安国 守枣阳蒋
成守光化杨恢守均并益兵饬备经理唐邓屯田
时金初亡还师信阳故有是命至八月又以臣僚言
屯五 (第 7a 页)
合理博今改(旧作劾里钵/今改后仿此)嗣(金源事/始见此)
(乙/卯)八年春正月窜郑侠于英州罢参知政事冯京放 秘
阁校理王安国(字平甫安/石之弟) 于田里
侠上疏论吕惠卿朋党壅蔽仍取唐魏徵姚崇宋
璟李林甫卢杞传为两轴题曰正直君子邪曲小
人事业 (第 65a 页)
合理博今改(旧作劾里钵/今改后仿此)嗣(金源事/始见此)
(乙/卯)八年春正月窜郑侠于英州罢参知政事冯京放秘
阁校理王安国(字 平甫 安/石之弟)于田里
侠上疏论吕惠卿朋党壅蔽仍取唐魏徵姚崇宋
璟李林甫卢杞传为两轴题曰正直君子邪曲 …… (第 65a 页)
登殿诟骂等事惠卿奏为讪谤令中丞邓绾知制
诰邓润甫(字温伯江/西建昌人)治之遂编管侠于汀州京在
政府尝与惠卿争辩而王安石 弟安国 素与侠善
侍御史张璪承惠卿旨劾京与侠交通有迹时侠
已行惠卿遂令奉礼郎舒亶(字信道明/州慈溪人)往 …… (第 65b 页)
(是误陛下者愿专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帝又问卿兄秉政外论谓何安国对曰恨知人)
(不明聚敛太急尔帝不悦由是止授崇文院校书寻/改 秘阁校理安国 屡以新法之弊力谏安石又尝以)
(佞人目惠卿故/惠卿衔而逐之)
二月复以王安石同平章事
初吕惠卿迎 (第 66b 页)
(乙/卯)八年春正月窜郑侠于英州罢参知政事冯京放 秘
阁校理王安国(字平甫安/石之弟) 于田里
侠上疏论吕惠卿朋党壅蔽仍取唐魏徵姚崇宋
璟李林甫卢杞传为两轴题曰正直君子邪曲小
人事业 (第 65a 页)
合理博今改(旧作劾里钵/今改后仿此)嗣(金源事/始见此)
(乙/卯)八年春正月窜郑侠于英州罢参知政事冯京放秘
阁校理王安国(字 平甫 安/石之弟)于田里
侠上疏论吕惠卿朋党壅蔽仍取唐魏徵姚崇宋
璟李林甫卢杞传为两轴题曰正直君子邪曲 …… (第 65a 页)
登殿诟骂等事惠卿奏为讪谤令中丞邓绾知制
诰邓润甫(字温伯江/西建昌人)治之遂编管侠于汀州京在
政府尝与惠卿争辩而王安石 弟安国 素与侠善
侍御史张璪承惠卿旨劾京与侠交通有迹时侠
已行惠卿遂令奉礼郎舒亶(字信道明/州慈溪人)往 …… (第 65b 页)
(是误陛下者愿专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帝又问卿兄秉政外论谓何安国对曰恨知人)
(不明聚敛太急尔帝不悦由是止授崇文院校书寻/改 秘阁校理安国 屡以新法之弊力谏安石又尝以)
(佞人目惠卿故/惠卿衔而逐之)
二月复以王安石同平章事
初吕惠卿迎 (第 66b 页)
嵩之使盂珙还师襄阳江海还师信阳王旻戍随州
王安国 守枣阳蒋成守光化杨恢守均州并益兵饬
备经理屯田于唐邓州
金穆延乌登以息州来降蒙古追杀之
乌登行省 (第 19b 页)
王安国 守枣阳蒋成守光化杨恢守均州并益兵饬
备经理屯田于唐邓州
金穆延乌登以息州来降蒙古追杀之
乌登行省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