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行著。

《谢山人集》 卷
谢榛著。

《孙太初集》 卷
孙一元著。
章表集
《谏林》百二十卷
虞城 赵概
上于神宗。以太子太师致仕。

《田京奏议》十卷
沧洲人,徙居洛邑,举进士,喜议论,尚气节,通兵战。历
、《瀛洲》、《西垣制集》一百五十卷,《青云总录》、《青云新录》《南部新书》、《洞微志》一百三十卷。 《赵概
传》: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一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
:大灵豆,华山陈抟,有灵豆,服一粒。四十九日不饥,筋力如故,颜色若婴儿,世罕得服之者。
《却扫编》: 赵康靖公概
既休致居乡里,晏居之室,必寘三器。几上一贮,黄豆一贮,黑豆一空,又间投数,豆空器中。人莫喻其意,所亲
秀之,亳州谯人。初名熙,尝梦之官府,见颖叔名,遂更名颖叔。后进士及第,历龙图阁学士。
《避暑录话》: 赵康靖公,
初名禋直史馆。黄宗旦名知人一见,公曰:君他日当以笃厚君子称于世。因使改名约,已而忽梦有持文书示之若公牒者,大书 赵概
二字。初弗悟既又梦有遗之书者,题云秘书丞通判汝州 赵概。
始疑其或喻己,乃改后名。后六年,登科果以秘书丞通判海州,但汝字不同尔议者,或汝字篆文与海字相近,公梦
梁武帝八十三,以侯景之祸幽辱告终。至光尧太上皇帝之福寿,真可于天人中求之。国朝大臣,如枢相张升。宫保 赵概,
皆八十六。陈文惠八十三。杜祁公八十一。富郑公八十。文潞公独九十二。张文定公八十五。范蜀公曾宣靖苏文定
儒,罢之。孔直温败,得所遗复诗,坐贬处州监税,徙泗州,又知长水县,签书应天府判官事。通判陵州,未行, 翰林学士赵概
等言复经为人师,不宜使佐州县。留为直讲,稍迁殿中丞,卒。
孙知微
按《尚友录》:知微善画。张乖崖镇蜀
 赵师民
  赵良规      赵尚宽
  赵师旦      赵颢
  赵頵       赵瞻
   赵概       
赵抃
  赵明叔      赵佖
  赵俣       赵偲
  赵似       赵卨
  赵君锡 ……士。明年,以中大夫同知院事。五年,卒,谥懿简。子孝谌,瀛州录事参军;献诚,唐城令;彦贻,太康主簿。 赵概
按《宋史 赵概
传》: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中进士第,通判海州,为集贤校理。出知洪州。召修起居注。请即
,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 《赵概
传》:概,知洪州,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
,盖其人与时君卿善。一路官吏不少,置而不取,乃用此辈,岂不误朝廷事。已下诏切责,卿等宜贻书申戒之。 《赵概
传》:概,知滁州,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
犹存,唯苏坡公于天下未尝铭墓,独铭五人,皆盛德,故谓富韩公司马,温公赵清献公范蜀公,张文定公也。此外 赵康靖公,
滕元发二铭乃代文定所为者,在翰林日诏撰同知枢密院,赵瞻神道碑亦辞不作,曾子开与彭器资为执友彭之亡,曾
,元昊拥兵近塞。会暮尘起,有报敌骑至者,戬曰:此必三川将按边回,非敌骑也。已而果然。
《青箱杂记》: 少师赵公概
字叔平,天圣初,尧臣下第三人及第,为人宽厚,长者留滞内相十馀年,晚始大用。参贰大政治平中,退老雎阳,
之应天府。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仲淹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赵概
传》:概,字叔平。知制诰。郊祀,当任子、进阶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谓曰:君即为学士,拟封不久
,立寝庙,序昭穆,皆非陛下圣明之所法,宜如前议为便。自是御史吕诲等弹奏欧阳修首建邪议,韩琦、曾公亮、 赵概
附会不正之罪,固请如王圭等议。既而内出皇太后手诏曰:吾闻群臣议请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见施行。吾载
,立寝庙,序昭穆,皆非陛下圣明之所法,宜如前议为便。自是御史吕诲等弹奏欧阳修首建邪议,韩琦、曾公亮、 赵概
附会不正之罪,固请如王圭等议。既而内出皇太后手诏曰:吾闻群臣议请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见施行。吾载

 公辅部名臣列传四十二
  宋八
  吴育       丁度
  韩琦       欧阳修
   赵概       
吴奎
  吕公弼      王畴
官常典第二百二十二卷
公辅部名臣列传四十二
宋八
吴育
按《宋史本 ……多取《春秋》遗旨。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 赵概
按《宋史本传》: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为一时名辈称许。中进士第,通判海州,为 ……冯浩侵公使钱三十万,当以职田租偿。概知其贫,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为类此。概初名禋,尝梦神人金书名簿有 赵概,
遂更云。
吴奎
按《宋史本传》: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
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久之,除密州推官。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 赵概
所知。治平中,为国子监直讲,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历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存故与王安
吕谏议为侍御史,凡十数章,请诛之。英宗虽悟,未施行,宰相韩魏公,一日出空头敕一道参政,欧阳公已签参政 赵概
难之问,欧阳公曰:何如。欧阳公曰:第书之韩,公必自有说。魏公坐政事,堂以头子勾任,守忠至立庭下数之曰
公辅部杂录三
《挥麈后录》:明清尝得英宗批可进状一纸于梁才甫家,治平元年,宰执书臣而不姓,且花押而不书名,以岁月考之,则韩魏公、曾鲁公,欧阳文忠公、 赵康靖
作相、参时也。但不晓不名之义。后阅沈存中《笔谈》云: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书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
所荐,犹循用诗赋。治平末,英宗患人材少,始诏宰相参知政事,各举五人,时韩魏公曾鲁公为宰相,欧阳文忠公 赵康靖公
为参政,共荐二十人,未及召试。而神宗即位,乃先择其半与府界,提点陈子东奏事,称旨,特命附试者十一人,
无执守。复以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徙应天。因清明出郊,具奠谒杜衍、张昪、张方平、 赵概
、王尧臣、蔡抗、蔡挺之茔,邀七家子孙,陪祭于侧,时人传其风义。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卒,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