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会老堂会赵公
古来交道愧难终此会今时岂易逢出处三朝俱白首
凋零万木见青松公能不远来千里我病犹堪釂一钟
巳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
 蔡宽夫诗话云欧阳文忠公与 赵康靖公
槩同在政
 府相得欢 (第 7a 页)
康靖
先告老归睢阳文忠相继谢事归
 汝 (第 7a 页)
康靖
一日单车特往过之时年几八十矣留剧 …… (第 7a 页)
  附会老堂口号
欲知盛席继荀陈请看当筵主与宾金马玉堂三学士
清风明月两閒人红芳巳过莺犹啭青杏初尝酒正醇
好景难逢良会少乘欢举白莫辞频
 倦游录云 赵叔平
退居睢阳欧阳永叔致政居 (第 8a 页)


 平
来访永叔时吕晦叔知颍开宴召二公永叔自为
 致语真一时之嘉会也
 许彦周诗话云会老堂口号云金马玉堂三学 (第 8a 页)
     安侍读叶丈不以秦吴之远高下之隔闵
     此穷悴特贶以诗然韵险句奇不可攀续
     仰酬高谊强抉芜音
   暑中閒咏
   寄题 赵叔平
嘉树亭
   西轩垂钓偶作
   夜闻笮酒有声因而成咏
   秋夕怀南中故人
 卷第九
  书七首 (第 19b 页)
  绝句(同前)
 联句
  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康定元年)
  剑联句(庆历三年)鹤联句(同前)
  来燕堂与 赵叔平
王禹玉王原叔韩子华联句(续添) (第 7b 页)
愁汪彦章云路行归雁不到处家在长江欲尽头彦章
虽体欧公诗然终不及欧之自在也
蔡宽夫诗话云文忠与 赵康靖公概
同在政府相得欢
(第 6b 页)
康靖
先告老归睢阳文忠相继谢事归汝阴 (第 6b 页)
康靖

日单车特往过之时年几八十矣留剧饮踰月日于汝
阴纵游而后返前辈挂冠后能从容自适未有若此者
文忠尝赋 (第 6b 页)
 仲达之恶止是空有其念尚至一旦损尽
 合作宰相之福况本自獧薄而又多直犯
 者乎于此益知一念起处信为祸福之门
 也是故 赵康靖公
槩尝置瓶豆二物于几
 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以豆别之善则
 投一曰豆于白瓶中恶则投一黑豆于黑
 瓶中初 (第 002a 页)
 顺土台立二株华表鹤柱异其礼也至尊
 尚尔况馀人乎窃尝求之本朝处高位而
 享其高寿者惟张退传九十一文潞公九
 十三 赵康靖
八十六张文定八十五陈文
 惠八十二曾宣靖富文忠皆八十以上又 (第 010a 页)
 不然乎天之休命本如此我今于物亦如
 此岂非顺天休命乎中庸曰舜其大智也
 与隐恶而扬善舜尚如此况馀人乎是故
  赵康靖公
槩专以掩恶扬善为务邵康节
 公雍乐道人之善不及人之恶此皆得夫
 遏恶扬善之说者也惜人不知成人败人 (第 006b 页)
 传曰国尔忘家主尔忘身公尔忘私臣之
 分也其可以私而废公乎苟或以私废公
 不免以是为非以贤为否败乱国事莫此
 为速是以君子不敢为也 赵康靖公
槩初 (第 010a 页)
恶形于言发于事人得而知
之但萌于心发于虑鬼神得而知之是以君子于起念之际常切检点检点既纯斯有善无恶矣昔 赵康靖公
常置瓶豆于几
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以豆别之善则投一白豆于瓶恶则投一黑豆于瓶初则黑豆甚多既而渐少久而善 (第 1p067b 页)
《庆历会计录》二卷,《经费节要》八卷,〈并不知作者〉张唐英《君臣政要》四十卷,陈襄《国信语录》一卷, 赵概《
日记》一卷,司马光《日录》三卷,郏亶《吴门水利》四卷,王安石《熙宁奏对》七十八卷,程师孟《奏录》一卷
》二卷,谢伋《四六谈尘》二卷,叶凯《南宫诗话》一卷,叶梦得《石林避暑录》二卷,马永卿《懒真子》五卷, 赵概《
见闻录》二卷,王同《叙事》一卷,刘斧《翰府名谈》二十五卷,又《摭遗》二十卷,《青璅高议》十八卷,僧文
一卷,《种太尉传》一卷,《陈明远传》一卷〈瞿庆〉,《王文正公言行录》三卷〈弟皞〉,《郑畋事迹》一卷, 《赵康靖
日记》一卷 〈赵概〉
,《刘忠肃公行年记》一卷〈刘挚〉,《嘉祐名臣传》五卷〈张唐英〉,《范太史遗事》一卷〈子冲〉,《吕忠穆
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 《赵概
传》: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中进士第。历太子少师致仕,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
可以俗忌。而简去春秋丧乱之事,皆有善恶惩戒,人主所宜知也,亦当存之。
嘉祐元年,宋堂著《春秋新意》, 赵概
上其书。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成都宋堂尝拟陈子昂作感遇诗,以讽上建储事著,蒙书数十篇。《春秋新意》。嘉祐元年 翰林学士赵概
上其所著书,十月二十三日以为四门助教。
嘉祐三年,杨绘献《春秋辨要》十卷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监直讲。车驾幸太学,赐绯衣银鱼,召为迩英阁祗候说书。杨安国言其讲说多异先儒,罢之。贬知长水县,未行, 翰林学士赵概
等十馀人言复经为人师,不宜使佐州县。留为直讲,稍迁殿中丞。复与胡瑗不合,在太学常相避。瑗治经不如复,
儒,罢之。孔直温败,得所遗复诗,坐贬处州监税,徙泗州,又知长水县,签书应天府判官事。通判陵州,未行, 翰林学士赵概
等十馀人言复经为人师,不宜使佐州县。留为直讲,稍迁殿中丞,卒,赐钱十万。复与胡瑗不合,在太学常相避。
      前人
  谢诸知己启         前人
  又             前人
  与 赵康靖
第二书     宋欧阳修
  与 赵康靖
第四书       前人
  与王郎中第三书       前人
  与朱职方书         前人 ……得不上报鸿恩,旁酬重德日月简编之效,敢怠于季。终霜雪松柏之心,伫彰于岁晚,荣惧感奋,不任下情。
《与 赵康靖
第二书》宋·欧阳修
某启。累日阻拜见,不审尊候何似。某为水所渰,仓皇中般家来唐书局,又为皇城司所逐, ……知所之。欲却且还旧居,白日屋下夜间上。筏子露宿人生之穷一至于此,人马随多,少借般贱,累幸不阻。
《与 赵康靖
第四书》前人
某启。久不奉状,乃以今夏暑毒非常岁之比,壮者皆苦不堪,况早衰多病者可知。自盛夏中,忽得
皆归之。
《石林燕语》:庆历五年,贾文元为相,始建议重修《唐书》。诏以判馆阁王文安、宋景文、杨宣懿察 赵康靖概
及张文定、余襄公为史馆修撰。刊修未几,诸人皆以故去,独景文下笔,已而景文亦补外。乃许以史槁自随编修,
书。而公之曾,孙侍郎伋季思遂从而实之,上章乞毁板识者,以为讥。

《嘉祐时政记》一卷。
晁氏曰:吴奎 赵概
欧阳修记立英宗事,并贾易论,韩琦定册疏附于后。

《甘陵伐叛记》一卷。
陈氏曰:题文升撰,不知何人末
氏曰:吏部尚书颍川韩元吉无咎撰。记其家世旧事,以京师第门有桐本,故云元吉门下侍郎。维之四世孙也。 《赵康靖
日记》一卷。
陈氏曰:参政睢 赵概
叔手所记,治平乙巳丙午间在政路初事。

《刘忠肃公行年记》一卷。
陈氏曰:丞相东平刘挚莘老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