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著书。不复进取。皆能兼享福寿而终。当时之人。闻风艳慕。范景仁。以景文之门人。年未至而致政。欧阳永叔, 赵叔平,
张希颜诸人。又以元献后进。踵景仁致政。故天下后世。数恬退之盛。必称宋庆历为最。而宋庆历清明之化。遂迈 (第 234L 页)
亲在家贫不能养。而亲没之后。得富贵。此诚孝子之所感伤。而不忍享其乐者也。昔之养亲。无此肥甘。今得肥甘。而亲不在矣。昔之养亲。无此轻煖。今得轻煖。而亲不在矣。见厚味而思养。已无及矣。见美服而思进。已无逮矣。昔吾亲不能尝此。吾岂忍尝此。昔吾亲不能衣此。吾岂忍衣此。此范,朱所以痛恨畴昔。没身感泣者也。若夫富贵于亲在之日。玆实孝子之幸。而养亲之无憾者也。然既得富贵。而毋曰养亲尚多馀日焉。
蜀李密(缺)。
包孝肃公拯。始及第。以亲老。不仕者且十年。当时莫不称其孝。 赵康靖公 槩。会郊祀。当进阶封。且任一子京官。公乞以封母郡太君。宰相谓公曰。方为学士。拟封不久矣。 (第 531L 页)
蜀李密(缺)。
包孝肃公拯。始及第。以亲老。不仕者且十年。当时莫不称其孝。 赵康靖公 槩。会郊祀。当进阶封。且任一子京官。公乞以封母郡太君。宰相谓公曰。方为学士。拟封不久矣。 (第 531L 页)
才敏识通。其见许于父兄者如是。而世之人罕有知者。是可慨也已。噫。华衔荣选。是公坦途而践历多在下邑者。 赵康靖
为养之计也。经训学术。是公家计。而常言好谈吏事者。欧文忠不矜之意也。文学长于人。而不欲词章自居者。温 (第 441L 页)
其言之验也。愚谓窦之自为身谋则得矣。其欺天而媚灶则甚矣。若是而谓之见识。则亦不足贵矣。
捡身篇 赵康靖公 槩中岁。常置黄黑二豆于几案间。自朝数之。每兴一善念。则投一黄豆。兴一恶念。则投一黑豆。暮发视之。初黑 (第 404L 页)
捡身篇 赵康靖公 槩中岁。常置黄黑二豆于几案间。自朝数之。每兴一善念。则投一黄豆。兴一恶念。则投一黑豆。暮发视之。初黑 (第 404L 页)
友死。一不肉再不肉。范巨卿之执绋感也。所居有江山林园之胜。决然长往。得遂其志。而忧国之诚。必形于色。 赵叔平
之退未忘也。潜心性命之书。以立根基。至于星数堪舆卜筮等说。工艺器械之类。无不毕窥其妙。李之才物理学也 (第 40L 页)
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古人以此赞 赵叔平。
若我府君。亦庶几焉。其为政。得于黄霸之去其太甚。司马公所言弊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务为持重。而周详勤 (第 156H 页)
书赠许秀才小学要语后
对策(己巳别试)
问云云 明良相遇(篇中字多漏误)
表
拟宋太子少师 赵概 进谏林表(同年 殿试)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二
奏文(丁酉以前疏劄。并逸于兵火。)
辨丁应泰诬奏
对策(己巳别试)
问云云 明良相遇(篇中字多漏误)
表
拟宋太子少师 赵概 进谏林表(同年 殿试)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二
奏文(丁酉以前疏劄。并逸于兵火。)
辨丁应泰诬奏
拟宋太子少师 赵概 进谏林表(同年 殿试)
后从谏克圣。方笃弗咈之诚。事监古足徵。敢陈存警之道。肆将纳约之诰。冀补好问之 (第 272L 页)
城西别后。夜坐呼韵得花字。(时赵德而将赴龙冈。会于李文叔第。○四首)
寄郑郎中士瞻齐泰谪居
寄星山使君贯之
寄安陵使君权君敬持
答 赵叔平 相槩
用前韵寄九言(六首)
雪诗用前韵。和九言。(二首)
次联句。送赵德而。
…… 敬次 御制咏北汉韵
空山
峭壁
送赵吏部大年奉使日本(四首○赵君名泰亿)
次集胜亭诗帖韵。示沈 叔平。(壬辰○沈君名埈。) 次松斋沈明仲廷熙诗帖
宗生昌道行冠礼于渼沙
次金副率叔涵载海承赐 春宫手札及笔墨
寄郑郎中士瞻齐泰谪居
寄星山使君贯之
寄安陵使君权君敬持
答 赵叔平 相槩
用前韵寄九言(六首)
雪诗用前韵。和九言。(二首)
次联句。送赵德而。
…… 敬次 御制咏北汉韵
空山
峭壁
送赵吏部大年奉使日本(四首○赵君名泰亿)
次集胜亭诗帖韵。示沈 叔平。(壬辰○沈君名埈。) 次松斋沈明仲廷熙诗帖
宗生昌道行冠礼于渼沙
次金副率叔涵载海承赐 春宫手札及笔墨
四叠(德而方寓居扶馀)
何处前村有酒家。典衣沽取惜年华。客程关外连浮碧。归梦江南到落花。但觉窗栊灯掩映。不知庭院雪横斜。诗成别后看明镜。双鬓全凋昨日鸦。(浮碧楼名。落花岩名。)
寄郑郎中士瞻齐泰谪居
前夜离心耿在腔。忆君哀泪每垂双。共知一病同潼
水。谁料孤忠吊楚江。迹苦戴盆嗟未暴。情悬陟屺定难降。药山西去三千里。消息何由到故邦。
寄星山使君贯之
堂上鸣琴奏几腔。讼庭驯雉自成双。日边归梦悬金阙。湖外幽栖忆锦江。迹在彀中人欲杀。诗成笔下鬼堪降。蜀州已著文翁化。济济儒风播近邦。
寄安陵使君权君敬持
为政要推恻隐腔。惠绥威戢本来双。雄饶最说平安道。佳丽先称浿蕯江。倒玉风流诸妓羡。酌泉廉操长官降。边城谪客怜枯槁。斗水相濡赖此邦。
答 赵叔平 相槩
阳春谁和郢中腔。标格昂昂既鲜双。抱玉深冤同楚国。还珠异绩在吴江。托交最向吾家许。持论常教俗子降 (第 505L 页)
何处前村有酒家。典衣沽取惜年华。客程关外连浮碧。归梦江南到落花。但觉窗栊灯掩映。不知庭院雪横斜。诗成别后看明镜。双鬓全凋昨日鸦。(浮碧楼名。落花岩名。)
寄郑郎中士瞻齐泰谪居
前夜离心耿在腔。忆君哀泪每垂双。共知一病同潼
水。谁料孤忠吊楚江。迹苦戴盆嗟未暴。情悬陟屺定难降。药山西去三千里。消息何由到故邦。
寄星山使君贯之
堂上鸣琴奏几腔。讼庭驯雉自成双。日边归梦悬金阙。湖外幽栖忆锦江。迹在彀中人欲杀。诗成笔下鬼堪降。蜀州已著文翁化。济济儒风播近邦。
寄安陵使君权君敬持
为政要推恻隐腔。惠绥威戢本来双。雄饶最说平安道。佳丽先称浿蕯江。倒玉风流诸妓羡。酌泉廉操长官降。边城谪客怜枯槁。斗水相濡赖此邦。
答 赵叔平 相槩
阳春谁和郢中腔。标格昂昂既鲜双。抱玉深冤同楚国。还珠异绩在吴江。托交最向吾家许。持论常教俗子降 (第 505L 页)
多者为柔恶。此小人而有阴阳之分也。二说错综。其义乃尽。
以宋时诸君子言之。如富郑公,刘元城。刚善也。 赵叔平, 范淳夫。柔善也。然其处心公平。行己正直。则大体皆阳刚也。小人如章惇邢恕。刚柔虽不同。而其奸邪回谲。则 (第 342L 页)
以宋时诸君子言之。如富郑公,刘元城。刚善也。 赵叔平, 范淳夫。柔善也。然其处心公平。行己正直。则大体皆阳刚也。小人如章惇邢恕。刚柔虽不同。而其奸邪回谲。则 (第 342L 页)
。石若增其白者。似为今日准备矣。高城倅李迪吉甫子与婿。自外山入来已三日。阻雨留此。闻余至。来见。婿即 赵叔平
子也。尤可喜。礼悦自正阳下来迎我。余见李赵两君行中。有笛童名应龙者。请借今夜。则许之。午饭讫。与礼悦
。石若增其白者。似为今日准备矣。高城倅李迪吉甫子与婿。自外山入来已三日。阻雨留此。闻余至。来见。婿即 赵叔平
子也。尤可喜。礼悦自正阳下来迎我。余见李赵两君行中。有笛童名应龙者。请借今夜。则许之。午饭讫。与礼悦 (第 19H 页)
与李士原(行道○己亥)
答洪伯涵(万容○己酉)
答俞胤甫(命胤○丙午)
答李抱川(知白○戊申)
答 赵叔平(相槩) 子直(相愚○戊申)
答赵子直(癸卯)
答罗显道(良佐○丁未)
答罗显道
与李
答洪伯涵(万容○己酉)
答俞胤甫(命胤○丙午)
答李抱川(知白○戊申)
答 赵叔平(相槩) 子直(相愚○戊申)
答赵子直(癸卯)
答罗显道(良佐○丁未)
答罗显道
与李
否。则家礼图。虽只以嫁返者为言。而家礼不杖期下本注。以姊妹适人与无夫与子者为言。则其不降明白矣。
答 赵叔平(相槩) 子直(相愚○戊申)
所示启圣立庙及延平先生从祀事。俱是斯文莫大之论也。顾此浅陋之见。何敢妄有所云云。 (第 221L 页)
答 赵叔平(相槩) 子直(相愚○戊申)
所示启圣立庙及延平先生从祀事。俱是斯文莫大之论也。顾此浅陋之见。何敢妄有所云云。 (第 221L 页)
○著元朝箴及自警箴。常圈纸为点。而兴一善念则白其黜。兴一恶念则黑其点。较其多少。以务为善去恶之工。如 赵康靖
数豆故事焉。
庚申。先生二十六岁。○是岁大饥。先生竭力尽诚于养亲奉祭之节。五月。值母夫人讳辰。为具面 (第 279L 页)
庚申。先生二十六岁。○是岁大饥。先生竭力尽诚于养亲奉祭之节。五月。值母夫人讳辰。为具面 (第 279L 页)
东而称之者。岂非以东之为方。配乎时则为春。寓于德则为仁。而居是轩而发政者。欲其体夫春与仁而名也。余友 赵君叔平。
出宰于杨。杨旧有东轩。颓不可居。 (第 560H 页)
叔平 撤而新之。视旧制稍拓而大之。仍问记于余。始杨革并于狼。十年而复。而 (第 560H 页)
叔平 当之改邑凋刳之馀。其经理抚摩之难。固已倍筛于他邑。则虽一木一石之运。宜若不暇。而治才周岁。乃能以馀力 (第 560H 页)
及此轩。通和废兴之美姑不说。帑不糜于官。役不挠于民。不问而知。则是可以记矣。 叔平 素有蕴抱。而屈迹一小县。宜其糠秕绪馀。足以办此也。盖余虽未登玆轩而寓目。抱轩而流者曲溪也。环轩而拱者 (第 560H 页)
头陀也。江山云物。不待余娓娓而奇且胜可知矣。第想 叔平 岸华阳徐抚琴。以落轩之成。则淳 (第 560H 页)
叔平 撤而新之。视旧制稍拓而大之。仍问记于余。始杨革并于狼。十年而复。而 (第 560H 页)
叔平 当之改邑凋刳之馀。其经理抚摩之难。固已倍筛于他邑。则虽一木一石之运。宜若不暇。而治才周岁。乃能以馀力 (第 560H 页)
及此轩。通和废兴之美姑不说。帑不糜于官。役不挠于民。不问而知。则是可以记矣。 叔平 素有蕴抱。而屈迹一小县。宜其糠秕绪馀。足以办此也。盖余虽未登玆轩而寓目。抱轩而流者曲溪也。环轩而拱者 (第 560H 页)
头陀也。江山云物。不待余娓娓而奇且胜可知矣。第想 叔平 岸华阳徐抚琴。以落轩之成。则淳 (第 560H 页)
资其闲致。而攒眉忧国。若杜祈公之居吴。抱膝忧民。如吕申公之在洛。著书则思董仲舒之作春秋决狱。看书则思 赵叔平
之献古今谏林。玉楼高处。惓惓不忘。黄屋安否。时时系念。而凡于触事接物之际。无非爱君忧国之诚。则斯岂非 (第 621H 页)
失也。呜乎。公仁而济恭。故贵未尝以骄于人。俭以守廉。故贫未尝以易其执。言不求异于众。行不取高于俗。而 赵康靖
之厚德。人争乐道。范尧夫之弘量。时皆悦服。至若文章之美。特为公之末节。而见到精的。辞意简切。如意而发 (第 19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