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宋子大
全拾遗卷之九
经筵讲义
经筵讲义
宋子大
全随劄卷之四
[随劄]
[随劄]
宋子大
全随劄卷之五
[随劄]
[随劄]
宋子大
全随劄卷之十一
[随劄]
[随劄]
太学士雷渊南公学。上之非秦汉。下之非韩欧。不为也。晚又取圣贤书。读而乐之。于庸学最流利。案上常置朱子 宋子大
全。盖将欲就而忘身之老也。年八十。辛未七月二十八日卒。君子曰噫文章其衰矣。始余猥托忘年。与公善。一日 (第 506H 页)
甲辰春。 朝家令卿宰各荐可合桂坊者。醇庵吴公载纯。以沈霁轩定镇及府君荐焉。
乙巳冬。自 朝家命刊行 宋子大 全。设校正所。主事诸公。以府君有学识。为章甫有司。府君以为余性拙。素不喜出入于稠广中。而此集之成。实 (第 437L 页)
乙巳冬。自 朝家命刊行 宋子大 全。设校正所。主事诸公。以府君有学识。为章甫有司。府君以为余性拙。素不喜出入于稠广中。而此集之成。实 (第 437L 页)
息山先生讲道于天云斋。余与同门诸益。筑书室于斋之南。号养正。谨次先生韵。(乙未)
养正斋联句
到梅谷姜丈君平家。尝石榴。吟呈一律。
送 李子大 归觐(丁酉)
夜梦还家
伏次家大人竹窝韵
辛丑冬。先生为德川洞主。陪至牛房寺。谨次 …… 题李子由双盆梅
玉成书院享礼后。谨次苍石先生序齿录韵。
又次录中韵
与丹邱诸老会话甘岩
寄 李子大
凤城乡射堂。次朴士仲(寿义)韵。
山阴换鹅亭。酬宗人使君(城镇)。
谢姜子华馈菊花
养正斋联句
到梅谷姜丈君平家。尝石榴。吟呈一律。
送 李子大 归觐(丁酉)
夜梦还家
伏次家大人竹窝韵
辛丑冬。先生为德川洞主。陪至牛房寺。谨次 …… 题李子由双盆梅
玉成书院享礼后。谨次苍石先生序齿录韵。
又次录中韵
与丹邱诸老会话甘岩
寄 李子大
凤城乡射堂。次朴士仲(寿义)韵。
山阴换鹅亭。酬宗人使君(城镇)。
谢姜子华馈菊花
泉涓山下一堂开。静里相求洁者来。治物人功存切琢。因材天意见栽培。朝来不慎牛羊牧。老去空怜乌兔催。珍重诸君努力处。狂澜最怕未能回。
养正斋联句
人生交契贵知心。(侬。)义合金兰臭味深。(圣则。)郢曲高歌千古雪。(侬。)牙心先解七弦琴。经旬讲席同薰炙。(斗春。)达夜匡床搉古今。学道辅仁师友在。(侬。)愚蒙何幸免牛襟。(圣则。)
到梅谷姜丈君平家。尝石榴。吟呈一律。
悬星结绣自林安。梅谷幽人摘满盘。剔出水晶猩血染。剖来金碗玉浆寒。江南土产虽多积。洛北人家所罕看。此日尝新还有思。陆生怀去橘团团。
送 李子大 归觐(丁酉)
前年至日客天涯。寒食东风未返家。海岸孤吟青草短。乡山凭望白云多。东床旧伴今将去。南国羁 (第 16L 页)
养正斋联句
人生交契贵知心。(侬。)义合金兰臭味深。(圣则。)郢曲高歌千古雪。(侬。)牙心先解七弦琴。经旬讲席同薰炙。(斗春。)达夜匡床搉古今。学道辅仁师友在。(侬。)愚蒙何幸免牛襟。(圣则。)
到梅谷姜丈君平家。尝石榴。吟呈一律。
悬星结绣自林安。梅谷幽人摘满盘。剔出水晶猩血染。剖来金碗玉浆寒。江南土产虽多积。洛北人家所罕看。此日尝新还有思。陆生怀去橘团团。
送 李子大 归觐(丁酉)
前年至日客天涯。寒食东风未返家。海岸孤吟青草短。乡山凭望白云多。东床旧伴今将去。南国羁 (第 16L 页)
晚。出水梭花个个肥。特地团圞萍聚散。诸天谈笑梦参差。望乡台上登临兴。九九佳辰有后期。
寄 李子大
须君溪上竹扉开。日暮山中怅望回。江月一圆还一缺。云鸿閒去又閒来。他乡况值黄花节。昨夕高登九日台。底事 (第 31L 页)
寄 李子大
须君溪上竹扉开。日暮山中怅望回。江月一圆还一缺。云鸿閒去又閒来。他乡况值黄花节。昨夕高登九日台。底事 (第 31L 页)
欲以活字印出矣。更思则两件间或板或铸。所见有碍。故论思录亦以板刻为定。而物力比活字加入。是甚为虑。闻 宋子大
全。自贵营方欲板刻云。事役想必浩繁。此时下生所乞。得无有并行之嫌耶。亦庸不安于心。论思录既印之后。即 (第 50H 页)
生荐焉。○往见舍弟于骊州寓居。○闰三月。为文致酹于宁斋吴公允常。
乙巳(时年五十二岁。)冬 上命刊行 宋子大 全。以章甫有司。往看其役。
丁未(时年五十四岁。)春侄女 嘉顺宫膺拣。 正宗绥嫔行嘉礼时。本家至亲例 (第 669L 页)
乙巳(时年五十二岁。)冬 上命刊行 宋子大 全。以章甫有司。往看其役。
丁未(时年五十四岁。)春侄女 嘉顺宫膺拣。 正宗绥嫔行嘉礼时。本家至亲例 (第 669L 页)
愚以为凡于经传上下文不同处。不止一二。而恐或偶然。未必皆有意。慰答末端。疑亦如此。而南溪说以为不无轻重之别。未知如何。
余于庚寅九月。略陈时弊。而有大丧二字矣。时议以为非外殿则不得用大字。知旧或有恐动之说。举朝皆谓大妄发。至有 筵中询及之报。不胜惶悚。始拟
自列矣。诸议以为不必张大故竟止之。而大字之用于内殿。他不暇一一援證。而谨按 宋子大 全 内殿丧事。或曰大戚或曰大丧或曰大葬处不一见。文字引用。亦有古今之异耶。不须多辨。而第录其颠末如此 (第 215H 页)
余于庚寅九月。略陈时弊。而有大丧二字矣。时议以为非外殿则不得用大字。知旧或有恐动之说。举朝皆谓大妄发。至有 筵中询及之报。不胜惶悚。始拟
自列矣。诸议以为不必张大故竟止之。而大字之用于内殿。他不暇一一援證。而谨按 宋子大 全 内殿丧事。或曰大戚或曰大丧或曰大葬处不一见。文字引用。亦有古今之异耶。不须多辨。而第录其颠末如此 (第 215H 页)
七日换童蒙教官。连有驲召不就。壬子卒。享年六十五。同知府君老而传家。卜别墅于永同大草旨公家。仍居焉。 宋子大
全裒稡之役。多属于公。故吾家文献。多在公家云。
宋焕经字六以号卧云。 英宗丙午生。文章鸣世。笔法精妙 (第 226H 页)
宋焕经字六以号卧云。 英宗丙午生。文章鸣世。笔法精妙 (第 226H 页)
效盛唐体
晓起偶成
冬至。谨次邵先生韵。
家君回甲日述喜(乙未十一月十六日)
读 宋子大 全有感
读四皓事有感
松广寺临镜堂。次李芝峰韵。
题三清仙阁
枕溪楼。次牧隐
晓起偶成
冬至。谨次邵先生韵。
家君回甲日述喜(乙未十一月十六日)
读 宋子大 全有感
读四皓事有感
松广寺临镜堂。次李芝峰韵。
题三清仙阁
枕溪楼。次牧隐
夏至(甲午)
亭午天风动。静宵月窟开。夏虫何以识。吾恐坚冰来。
效盛唐体
斗屋白云边。往来无俗客。尽日关柴扉。焚香读周易。
晓起偶成
夜深未判濛。天晓渐生户。阴阳阖辟间。果孰为之主。
冬至。谨次邵先生韵。
重泉阳一线。起视管灰移。子夜雷生处。南天日至时。剥复理然尔。贞元知者希。此中根万汇。先觉是庖羲。
家君回甲日述喜(乙未十一月十六日)
承得大春树上露。甲朝酿出介眉卮。年年岁岁如今日。以至南山若砺时。
读 宋子大 全有感
退翁笃实栗翁全。更得尤斋集众贤。表出三人跻圣庑。通于天下一辞然。
读四皓事有感
吕姬挟幼弄乾 (第 53H 页)
一善人李坡来见依幕(变律)
沈殷卿谈兵戏作
次韩监察晦而(世章)韵
悼韩晦而
李子大 来言梦见晦而与吾三人于灯下作诗。惟记郢中曲三字。馀不得记忆云。因步前日吟字韵泄哀。(二首)
狱
沈殷卿谈兵戏作
次韩监察晦而(世章)韵
悼韩晦而
李子大 来言梦见晦而与吾三人于灯下作诗。惟记郢中曲三字。馀不得记忆云。因步前日吟字韵泄哀。(二首)
狱
。交情见我追愆日。人事闻君卧病时。此别仍为生死恨。今朝谩作梦真疑。床前青眼依然在。泪尽寒窗一首诗。 李子大
来言梦见晦而与吾三人于灯下作诗。惟记郢中曲三字。馀不得记忆云。因步前日吟字韵泄哀。(二首)
闻君一夜 (第 31L 页)
闻君一夜 (第 31L 页)
次卢完宝(珏)韵
己酉正月二十七日夜。与李汝三同宿于义相台。感其旧游。约以重寻因吟。(四首。)
次 李子大(天根) 咏雪韵
题李汝三观澜堂壁上画
再上双溪八咏楼
赠赞益上人
独坐感怀
谩 …… 晓渡蟾江
再入白云山有怀
唤仙亭
武夷怪石
武夷精舍花石杂咏
次 李子大(鼎禄) 韵
赠洪(锡玉)林(祥彦)二贤友
赠许友学应(濂)君则(矩)
赠别李希善(增淑)
己酉正月二十七日夜。与李汝三同宿于义相台。感其旧游。约以重寻因吟。(四首。)
次 李子大(天根) 咏雪韵
题李汝三观澜堂壁上画
再上双溪八咏楼
赠赞益上人
独坐感怀
谩 …… 晓渡蟾江
再入白云山有怀
唤仙亭
武夷怪石
武夷精舍花石杂咏
次 李子大(鼎禄) 韵
赠洪(锡玉)林(祥彦)二贤友
赠许友学应(濂)君则(矩)
赠别李希善(增淑)
山薇蕨初生际。杜宇新花未落时。
江北江南手忽分。别愁无限动汀云。丁宁花鸟东风事。不负山僧不负君。
次 李子大(天根) 咏雪韵
岳色湖光接冻天。鹤飞无影玉堆前。乍含巧态斜侵烛。微带寒威任透筵。地白初疑花错落。林明何待月高 (第 456L 页)
江北江南手忽分。别愁无限动汀云。丁宁花鸟东风事。不负山僧不负君。
次 李子大(天根) 咏雪韵
岳色湖光接冻天。鹤飞无影玉堆前。乍含巧态斜侵烛。微带寒威任透筵。地白初疑花错落。林明何待月高 (第 456L 页)
梅兄竟日开相笑。石友穷年坐不归。兰菊惟君家所有。竹松靡尔我畴依。紫荆对立梧桐处。月鹤眠檐桂袭衣。
次 李子大(鼎禄) 韵
身与高僧共往还。世间何者得吾閒。逍遥不尽仙区兴。悔掷吟筇却出山。
赠洪(锡玉)林(祥彦)二贤友 (第 492H 页)
次 李子大(鼎禄) 韵
身与高僧共往还。世间何者得吾閒。逍遥不尽仙区兴。悔掷吟筇却出山。
赠洪(锡玉)林(祥彦)二贤友 (第 49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