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詩類
地理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時令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農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为命之流行而不已。以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为分之一定而不移。其说至矣。无以易矣。而 叶平岩
曰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言太极流行之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言 …… (第 331L 页)
图解不同。乃初来未定说。 叶平岩 以图说中正。为本于易中中正。且曰仁义而非中正则仁为姑息。义为忍刻。故易尤重中正。其说亦好矣。但图说以 …… (第 334L 页)
属阳。才丽形质。为人物为金木水火土。便是形而下者属阴。按此形而上下之说。不用易文本义。当自为一说。 叶平岩 云在天以气言曰阴阳。在地以质言曰柔刚。在人以德言曰仁义。此太极之体所以立也。死生者物之终始。知死生之 (第 334L 页)
图解不同。乃初来未定说。 叶平岩 以图说中正。为本于易中中正。且曰仁义而非中正则仁为姑息。义为忍刻。故易尤重中正。其说亦好矣。但图说以 …… (第 334L 页)
属阳。才丽形质。为人物为金木水火土。便是形而下者属阴。按此形而上下之说。不用易文本义。当自为一说。 叶平岩 云在天以气言曰阴阳。在地以质言曰柔刚。在人以德言曰仁义。此太极之体所以立也。死生者物之终始。知死生之 (第 334L 页)
有教无类
人性本善。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所谓下愚不移者。即自暴与自弃者也。自㬥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来示所谓怀藏道德。不轻与人云者。恐不究下愚者之
为何等人而有是语也。焉有君子而不欲与人为善者耶。夫圣人之教。如雨露之于万物。岂有所择。而惟彼暴弃之类。是乃自拒而自绝者。岂圣人之不欲教之而然耶。
涵养存养
涵养与存养似无异。故近思录篇题亦互言。而吾先祖尝以为 叶平岩 殊不知存养属静。涵养兼动静。又以为涵养如读书时。沈潜义理。心无他适者是也。无事时此心滢然澄然。无有纷 (第 151H 页)
人性本善。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所谓下愚不移者。即自暴与自弃者也。自㬥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来示所谓怀藏道德。不轻与人云者。恐不究下愚者之
为何等人而有是语也。焉有君子而不欲与人为善者耶。夫圣人之教。如雨露之于万物。岂有所择。而惟彼暴弃之类。是乃自拒而自绝者。岂圣人之不欲教之而然耶。
涵养存养
涵养与存养似无异。故近思录篇题亦互言。而吾先祖尝以为 叶平岩 殊不知存养属静。涵养兼动静。又以为涵养如读书时。沈潜义理。心无他适者是也。无事时此心滢然澄然。无有纷 (第 151H 页)
持敬。若此心常在躯壳中为主。便须常如烈火在身。有不可犯之色。事物之来。便成两畔去。又何至如是缠绕。○ 叶平岩
诗曰。一敬由来入道门。须臾不在便非仁。直须认取惺惺法。莫作回头错应人。
张子曰若但能弘广而不谨敬则 (第 358L 页)
张子曰若但能弘广而不谨敬则 (第 358L 页)
且将诗笔代耕锄。(陈俊卿。)
傍岩依树结檐楹。(司空图。)小隐堪忘世上情。(高骈。)万卷诗书真活计。 (叶平岩。 )一毫荣辱不须惊。(邵尧夫。)
[早春对酒]
天为诗豪剩借春。(明道。)东风无际柳梅均。(胡致堂。) (第 259L 页)
傍岩依树结檐楹。(司空图。)小隐堪忘世上情。(高骈。)万卷诗书真活计。 (叶平岩。 )一毫荣辱不须惊。(邵尧夫。)
[早春对酒]
天为诗豪剩借春。(明道。)东风无际柳梅均。(胡致堂。) (第 259L 页)
以藻绘能。群臣被凌侮。薛生梁燕诗。死后犹见妒。辽海又兴兵。闾里徵边戍。赤子化为盗。聚敛并征赋。民食木 叶采。
官仓红粟腐。边疆揔绎骚。左右皆媚妩。桃李绕杨州。童谣已先布。诸将各争号。谶应太原府。晋阳已兴甲。永巷 (第 459H 页)
是书。而试观当世。何其寥寥耶。今执事之问及之。噫。执事其欲承 先王之遗意而赞襄我 后。以鼓舞一世。如 叶平岩
之进表于宋理宗者耶。愚请以讲究于平昔者。为执事陈之。窃谓近思录者。周程张四君子之书。而于学者最要。何 …… (第 157L 页)
饫遗编而疏释微旨。著为集解之书者。其非 叶仲圭 欤。噫。朱先生平生乐取人言。如四书集注之作也。或因门人僚友辈请质而删改者无弄(弄从竹下)。则寒泉同事 (第 158H 页)
饫遗编而疏释微旨。著为集解之书者。其非 叶仲圭 欤。噫。朱先生平生乐取人言。如四书集注之作也。或因门人僚友辈请质而删改者无弄(弄从竹下)。则寒泉同事 (第 158H 页)
其倒言矣。今承来示。始审有落误而然也。然立心宽洪后。必着工夫。如可论诸项事也。放字是放开𣣶达之意。 叶采
注不洪放则狭滞。狭者洪之反。滞者放之反也。详味则可知也。古人注释甚精矣。鄙前书驯致之驯。误书以循。幸 (第 204H 页)
互相看了。始得非贤者止于诚立。而不能明通也。
非圣者止于明通。而不能诚立也。但圣贤之间。不能无诚立明通之高下 精租而已。
叶氏 叶采 注近思录
周子通书
注。又曰周先生(止)崖去。
崖。性理大全作挨。推也。
程子曰。颜渊问克 (第 88H 页)
非圣者止于明通。而不能诚立也。但圣贤之间。不能无诚立明通之高下 精租而已。
叶氏 叶采 注近思录
周子通书
注。又曰周先生(止)崖去。
崖。性理大全作挨。推也。
程子曰。颜渊问克 (第 88H 页)
丧次设酒食。固为悖礼。所谓其说甚长者。何谓也。
丧次设酒食处之之道。如陈安卿书所云。当矣。此则己赴他丧所处之宜耳。最是己当丧而待客。欲反今之弊俗。而合古之礼意。其间曲折。至
为难处者多。故前云其说甚长。今不敢辄云。
观曾子问变礼处。有许多曲折。而圣人随问响答。曲当甚善。则学者平时。议礼变难措处。以素明于胸中。非不可也。尝闻横渠张夫子之言曰。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叶平岩 曰。变者。权宜之事也。自非见理明制事精者。不足以与此云云。如滉见理不明。胸中无制事权度。而妄有论答于 (第 282H 页)
丧次设酒食处之之道。如陈安卿书所云。当矣。此则己赴他丧所处之宜耳。最是己当丧而待客。欲反今之弊俗。而合古之礼意。其间曲折。至
为难处者多。故前云其说甚长。今不敢辄云。
观曾子问变礼处。有许多曲折。而圣人随问响答。曲当甚善。则学者平时。议礼变难措处。以素明于胸中。非不可也。尝闻横渠张夫子之言曰。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叶平岩 曰。变者。权宜之事也。自非见理明制事精者。不足以与此云云。如滉见理不明。胸中无制事权度。而妄有论答于 (第 282H 页)
即其例也。案此文义人。写自家试券。特地不好。最易动心。故设言虽遭此等事。不足以挠动此心。)
瓦雀(案 叶平岩 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疑是虫类。)
游南岳(止)去诗(恐是朱诗。)
呼尊丈以某文(文。恐当作丈。)
心经 (第 441L 页)
瓦雀(案 叶平岩 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疑是虫类。)
游南岳(止)去诗(恐是朱诗。)
呼尊丈以某文(文。恐当作丈。)
心经 (第 441L 页)
山链成一句:〔吴越到 江分。〕或谓简妙胜默作。此〔到〕字未稳,若更为〔吴越一江分〕,天然之句也 。 叶平岩《
暮春即事》一首: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俱削上二字,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