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太平部
则政治均平是刑以防之矣既/是禁暴而又言举禄者示刑最为重不宜独行必须赏)
(罚兼明也然礼乐之用非/政不 行明
须四事连行也)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
民治行矣(言礼乐刑政既均又须仁以爱民/义以正民如此则民顺理正行 (第 9b 页)
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 行明
子则有
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
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
子成 (第 28b 页)
  丞簿尉
武德七年正月敕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内人物
以本州人闻望者兼领无品秩至贞观初废其年三月
二十九日改县正为县尉
开元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敕州府及县仓督府司佐

史县录事里正等若有理 行明
娴案牍任经十年不在
解限
宝应元年五月十九日制州县官自今已后三考一替
其考满皆令待替人不到宜校四考校 (第 21a 页)
题参照李嗣隆石泰贾永明知
有例立功之人故绝其侄孙以下旁枝不许承袭及节
奉有皇上还照弘治十八年会议事例 行明
旨自合安
分各供职役为当乃敢妄引李宏非例事情鼓众奏扰
阻坏选法相应究治以警将来合候命下移咨法司将
(第 11a 页)
南向乃设遣奠奠毕
执事者彻奠祝奉魂帛置灵车别以厢盛主置帛后妇
人盖头出帷降阶立哭守舍者哭辞尽哀再拜柩 行明

器铭旌等前导丧主以下男女哭步从尊长次之无服
之亲又次之宾客又次之涂中遇哀则哭未至墓执事
者先设灵幄在 (第 52a 页)
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 行明

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
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
见公子成 (第 26a 页)
欲以致和气予欲
宣力汝为股肱予欲询谋汝为心膂予违望于汝弼勿
谓不从汝言逆于朕心必求诸道独立勿惧直躬而
听斯言敬践厥位呜呼罔俾房宋专美于前可中书 (第 9a 页)
则修身傅内五者之偏又何指耶朱子
章句盖一时之误也其以正心次诚意之后何也曰意
不诚者明知善之当行而不能 行明
知恶之当恶而不
能去盖自欺之小人也又何暇论其心之正不正哉其 (第 4a 页)
称藩疏入桧愈恨会遣使谒诸陵飞请以轻骑从洒
扫且言金人无事请和此必有肘腋之虞名以地归我
实寄之也桧沮其 行明
年金兵果南下攻拱亳刘锜告
急帝命飞驰援且赐札曰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 (第 12b 页)
大智常照
禅师僧清昱赐号圆通妙觉禅师僧支蟾赐号慈悟禅
(又报恩禅师姓蒋氏命住/资崇院盛讲玄妙正宗) 僧行明
延住六合寺僧慧
居命主龙华寺僧永安令居报慈寺馀不具述 (第 14b 页)
 不得其时则龙蟠也嘉尚父之动静不失其时作磻
 溪铭曰至人无心与道出处处则土木出则雷雨惟
 殷道绝粤有尚父爰宅于幽盘桓草莽天地阖辟阴
 阳运 行明
极而昏昏极而明遇主水滨谟泰八纮牧
 野桓桓一麾而平惟彼日月得天而光惟彼圣贤得 (第 2a 页)
 齐盟践土低昂玉帛天子恃焉以有诸侯诸侯恃焉
 以有其国百姓恃焉以有妻子而食其力叛者力取
 附者仁抚推德义立信让示必 行明
所向达禁止一
 好尚春秋之事公侯大夫策文马驰轩车出入环连
 贯于国都则有五筵之堂九几之室大小定位左右 (第 9a 页)
 黜有能得以奖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拜而不法
 朝斥之矣假设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其令乱其
 人威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
 化莫得而 行明
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
 削之缔交约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 (第 7b 页)
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
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迪/哲)
(蹈 行明
哲之德也此四君者既深知小人之依必不致/小人之怨设或有告之曰小人怨詈则反躬自省大自)
(敬德所谓无则加 (第 36a 页)
候曙漓江自桂林南来两崖森壁回峰中多
洲渚分合无翻流之石直泻之湍故舟行屈曲石穴间
无妨夜棹第月起稽时暗 行明
止未免怅怅
二十二日早起月光破晓奇峰合棹南三里为螺蛳岩
一峰盘旋上转峙江右兴平水口山也又七里东南出水 (第 44b 页)
  衣炮击坏城垛城楼焚纳穆泰图尔格汤古岱等
  度力不能支于辛卯夜突围走永平会天雨我兵
  或二十人或三十人结队以 行明
兵截战我兵之
  疾病被创及无马者阵没四百馀人时阿敏已尽 (第 22a 页)
 行及私家吉凶疾病之类皆须得本县或本坊文牒
 然始合行若不得公验虽复无罪街铺之人不合许
 过既云闭门鼓后开门鼓前禁 行明
禁出坊外者若
 坊内行者不拘此律
其直宿坊街若应听行而不听及不应听行而 (第 14b 页)
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
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
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迪哲蹈 行明
哲之德也此四君 (第 33a 页)
  金光辰金九陛列传
金光辰字居垣滁州全椒人崇祯元年进士授行人督
饷宁关谕止哗兵之乱擢监察御史巡视西城获营兵
为盗者七人立诛之辇下肃清内使周二以奸杀人即
移司礼监往捕周方值御前被收乞哀帝曰御史所执
者祖宗之法朕何敢私卒抵罪由是益有声六年命视

太仓库寻兼理新饷及节慎库时流寇大乱中原用兵
新旧饷增九百馀万吏丛为奸帝用军兴法诛后期者
不能应光辰请定条例钩考事得就理五月京师大风
电上言崇治体课实 行明
功罪预国储端化原广言路
六事会给事中章正宸以紏新辅王应熊下狱具疏救
之引阳城沮裴延龄吕诲论王安石为比 (第 19a 页)
  大师重修相传昔有尊者挈杖远至求植足之所

  僧室东北隅岩下有澄泉忽见千僧洗钵瞬息而
  泯后于溪谷涧石之面刋千佛像明正统中 僧行
  明
重葺
国朝乾隆十年
敕修大殿悬
御书雨花福地匾寺后有摇动石又有洞曰契真憨山
  遇隐士处也
  李仲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