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新編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接
下显上二皆通故,即十二种方便喜巧波罗
蜜多,随应配摄,方者统情机之 法轨,
便
者济物理之要宜,方谓方轨方法,便谓要
便宜便,情谓有情,机谓机要,统摄机情机
要之轨法名方,贯人 (第 0695c 页)
行果为今大因,劝住大
乘。

经「舍利弗(至)法亦如是」。

赞曰:自下第五依
法显今释迦依一切佛说 法轨
则,初说方
便后说真实,劝彼生信引他成已。大文有
三:初明十方佛法式如是,次明三世佛法
式如是,后明 (第 0716c 页)
依怙圣教教四种广大身心有真言云云。

** 宣白召请上堂八位圣众
同前

盖闻大雄出现所以覆护众生妙 法轨
持所以度脱
一切作希有事开大慈门视于四众如象王回演乎
一音作师子吼不起于宝莲华座普化十方常放于
玉毫 (第 0116c 页)
一切法无二生相故。

〔魏译〕大慧。诸佛如来应正遍知。若出于世不出
于世。法性常如是。法体常。如是。 法轨
则常如是。以
彼法性一切声闻辟支佛等。亦不曾闻亦不曾见。
如是法体非虚空中。毛道凡夫不觉不知。大慧。 (第 0333c 页)
法。复次大慧。为净烦
恼尔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
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 此段通示说 法轨
仪。盖如来说法常依二谛故也。如云离
句绝非。则真谛不可说也。又云离四句已无
妨四说。则俗谛可说也。即 (第 0372a 页)
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觉了
三谛之法解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名为解脱是名
为三。」

【初文意者诸佛顺 法轨
成正觉众生违 (第 0315c 页)
法轨
成邪
迷故经言者即大经也聚者众也共也会也一法
具一切法无有缺减者即涅槃玄义所谓法身摄
一切法不纵不横 (第 0315c 页)
法时当何所求。云何而求。何
义故求。初问求何法。次问求轨仪。后问求法
所为。何所求者当于五明处求。求 法轨
仪者。
谓诸菩萨于善说法当应安住猛利爱重求闻
正法。为欲听闻一善说法。假使路由猛焰炽
然火热铁地。无 (第 0227b 页)
赞曰。此品之内大文分四。一无碍光请二如
来为答。三大梵赞扬。四时众获益。初请分
三。初能请人。次请 法轨。
后正陈请。此初人
也。能得菩萨四无畏故名师子相。离障名无
碍。得智自在能照真俗名为光焰。此从喻及
(第 0252b 页)
魔。因修止法。果得
寂静。住于妙定。降死蕴魔。馀如别说。
故思此法为
最妙也。
转展也。自我之彼也。 法轨
持也。轮如车轮。
有摧碾义。能摧障恼也。展开佛心中法。度入他心。
碾破其惑业。名转法轮。度脱众生者。 (第 0687b 页)
空。故修平等。

经。修阿罗汉慈(至)无休息故。

赞曰。下十一
句。修法缘慈。有三。初三三乘。次二 法轨。

六果位。此三句三乘慈。阿罗汉慈者。略有三
义。一害烦恼贼。二无分段生。三应受妙供养。 (第 1082a 页)
。修达三明断二障。」

【真智即是般若。初句标定。下句正释。要遇胜师引
导故云亲近。必欲出世。须假妙 法轨
持为门。始能
入道。必听师教故曰乐闻。是知修行人得遇真师
难。得闻妙法难。不假亲近乐闻奚可得乎。然则 (第 0089c 页)
半矣。𠁼。音伊)
△二释译人名。】

「唐三藏法师玄契奉诏译。」

【唐是国号。三藏即经律论也。 法轨
也。师范也。谓能
为轨范。以法训人也。玄奘是师法号。本名袆。俗姓
陈。乃汉太丘仲弓之后。慧英处士之子 (第 0870a 页)
正等正觉。即成佛果
位之名耳。法门者。法即轨持义。门者。出入义。谓三
贤十地等妙二觉。莫不由斯般若之 法轨
持出入
门故。是以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
菩提者。其斯之谓欤。
以上通叙大旨一科巳竟。 (第 0627b 页)
看人设教。」看人设教,制法之谓也。又曰:「随时之宜。」当务之谓也。然则看人随时,在大量也,而制其法。 法轨
既定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群吏岂得在成制之内,复称随时之宜,傍引看人设教,人设教,以乱
伛背子          前人
  与释惠江互谑       程紫霄
  与李荣互谑         僧法轨
  广州三樵歌        无名氏
  嘲伛偻人         无名氏
  京洛语        ……篥头。〈江〉
《与李荣互谑》
姓李应须礼,言荣又不荣。 〈法轨〉
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李荣〉
《广州三樵歌》
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长大,而臀甚阔。道弘将入阁奏事,英公李绩在后,谓道弘曰:封道弘,你臀斟酌坐得即休,何须尔许大。
唐有 僧法轨,
形容短小。于寺开讲,李荣往共论议。往复数番。僧有旧作诗《咏荣》,于高座上诵之云:姓李应须李,言荣又不
之托,厥秩重矣。临之以县,以广亲民之任,厥势近矣。秩重则易驭,势近则易结。而又有专道之使修军防焉,明 法轨
焉,布戒令焉。狗鼠之徒其奸自无所蔽,而或有触法者,禁则止,缚则至,麾则散。折箠制之而有何矣。而又何盗
为政者,看人设教。看人设教,制法之谓也。又曰随时之宜,当务之谓也。然则看人随时,在大量也,而制其法。 法轨
既定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群吏岂得在成制之内,复称随时之宜,傍引看人设教,以乱政典哉。
为政者,看人设教。看人设教,制法之谓也。又曰随时之宜,当务之谓也。然则看人随时,在大量也,而制其法。 法轨
既定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群吏岂得在成制之内,复称随时之宜,傍引看人设教,以乱政典哉。
为政者,看人设教。」看人设教,制法之谓也。又曰:「随时之宜」,当务之谓也。然则看人随时,在大量也,而 制其
法。法轨既定则行之,行之信如四时,执之坚如金石,群吏岂得在成制之内,复称随时之宜,傍引看人设教,以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