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孟子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地理類
傳記類
別史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華嚴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忧则违之之情与荷蒉之恝然忘情者大不同也○新安陈氏曰孟子
所历如滕文虽慕道然国微弱道必难行其次如鲁沮于 臧仓
又必不行大国齐梁也梁惠不足与有行
襄尤劣矣庶几焉者其齐宣乎齐有易以安天下之势孟子又有安天下之道王天资 (第 28b 页)
将出嬖人 臧仓
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
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
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 …… (第 30a 页)
音现与平声○乐正子孟子弟子也仕于鲁三
鼎士祭礼五鼎大夫祭礼)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
嬖人有 臧仓
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
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
子焉能使予不遇哉(为去 …… (第 30b 页)
必有人使之者其止必有人尼之者然其所以行所以止则固有天命而非此人所能使亦
非此人所能尼也然则我之不遇岂 臧仓
之所能为哉○此章言圣贤之出处关时运之盛衰乃天命之所为
非人力之可及)
(第 30b 页)
  余氏辨曰出处君子之大致去就贤者之大节孟子于
此可谓知轻重矣顾其所谓犹权称也充之刺则出处
之致去就之节且未知讵能知孟子之操行欤哉

  且孟子在鲁鲁平公欲见之嬖人 臧仓
毁孟子止平
公乐正子以告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
能也予之不遇鲁侯天也前不遇于鲁后不遇于齐
无以 (第 5b 页)
异也前归之天今则归之于王孟子论称竟何

定哉夫不行于齐王不用则若 臧仓
之徒毁谗之也
此亦止或尼之也皆天命不遇非人所能也去何以
不径行而留三宿乎天命不当遇于齐王不用其言
天 …… (第 6a 页)
之间鲁平公此三日亦时弃 臧仓
之议更用乐正子
之言往见孟子孟子归之于天何其早乎如三日之
间公见孟子孟子柰前言何乎

  余氏辨曰鲁 (第 6b 页)
知至于执其迹而议之者纷纷如也故辞受皆是而陈
臻疑其非言动皆礼而王驩以为简尹氏不知不就之
有道而不悦 臧仓
不知贫富之不同而谓非贤陈代以
枉尺直寻其可为公孙丑以管晏之功为可许皆不知
孟子者夫如是不得已而辩之盖 …… (第 17b 页)
与王驩言也而独不与之言以附之非
其正而不可以苟从也莫与章子游也而独与之游以
异之非其恶而不可以苟同也 臧仓
之毁有所不恤以
行止之在天也尹士之议有所不顾以去就之在我也
若是之类其辩之以自明也以舜为臣荛与瞽瞍则 (第 20a 页)
鲁平公将出,
嬖人 臧仓
者请曰:
「他日君出,
则必命有司所之。
今乘舆已驾矣,
有司未知所之,
敢请。」 …… (第 68a 页)
乐正子见孟子,曰:
「克告于君,
君为来见也。
嬖人有 臧仓
者沮君,
君是以不果来也。」 (第 77a 页)
上为坛位成礼于嬴毕将遂反也解
者不悉谓孟子劝人行三年丧而身违之又罪万章之
徒修文不善可谓逐臭李觏左袒 臧仓
者矣余考或问
及解者二段俱出郎瑛七修类稿亦能疑人所未疑者
而特不能辨释郝氏从而辨释之可为精矣少错解止 (第 2b 页)
可以戻也今戻久矣戻久将厎厎著滞淫谁能兴之盍速
行乎是其事也云孟子曰行或尼之者案孟子鲁平公将见孟子嬖人 臧仓

之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 (第 7a 页)
臧仓
沮君君是以不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氐之子焉能
使子不遏哉是其事也此 (第 7a 页)
立三品
不任以事惟閤门守禦廷内扫除可谓深鉴此弊矣至
于进退人才尤不宜与之谋孔子不主痈疽瘠环孟子
不畏 臧仓
圣贤君子宁没身不见任用岂肯附丽幸臣
耶其所以寅缘干进者必朋邪憸薄之小人也怀奸之
臣皆倚之以为重卒乱天 (第 12b 页)
           宋 李心傅 撰
绍兴五年冬十月庚子朔赐宰相赵鼎银帛五百匹两
对衣金带一子六品服鼎力辞进书转官故用元丰旧
制而有是赐 殿中侍御史谢祖信试宗正少卿 诏
户部镂板下江浙荆湖旱伤州县奉行宽恤指挥御史
劾其违者窜责先是禁屠以祷晴而并及鸡鸭右諌议

大夫赵霈奏疏称诵上德以为齐宣王不忍一牛之比
患在州县不能推广德意而加实惠于民故有是旨中
书舍人胡寅读疏笑曰諌职乃及此乎闻金中统兵有
号龙虎大王者脱或入犯当以鸡鸭諌议拒之(熊克小/历载此)
(事于今年六月又云时诏禁屠以祷雨霈言自来止禁/猪羊而不及鹅鸭请并禁之皆小误此事非霈违请兼)
(霈六月间亦/未为諌议也) 左朝奉大夫陈尧臣罢宫观追夺所叙
一官尧臣以表谢上有云孟轲岂畏于 臧仓
武叔何伤
于夫子殿中侍御史王缙劾其不恭故黜 (第 1b 页)
 园囿亦可台池鸟兽亦可好乐亦可好货好色亦可

 故曰人不足责政不足閒惟格君心之非而已是故
 以 臧仓
之谤不遇于鲁而未尝怨其沮已以王驩之
 佞倖出吊于滕而未尝不与之朝暮虽往返不言而
 终不激小人之怒尝不 (第 13a 页)
 之喉衿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答以俎豆梁惠王问利国孟子对以仁义宋桓
 魋欲害孔子孔子称天生德于予 鲁臧仓
毁鬲孟子
 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
 者众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正其文不
  (第 4b 页)
 思盖百有四岁矣故谓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岂
 可谓史记为臆说哉自鲁缪公十五年下距平公元
 年实七十九年又六年当 臧仓
之沮而适宋则孟子
 年八十五矣若以见梁惠王之年为年七十则其生 (第 5b 页)
 当先十年至其成童时虽子思年方逾耄力或尚强
 但距 臧仓
之沮为九十五年而丧母在其前六年则
 孟子当年八十九而其母不几于百有十岁乎故即
 梁惠王称孟子为叟而知 …… (第 6a 页)
 宣王之年再加二年于湣王之世庶得事实也鲁欲

 使乐正子为政孟子闻之喜复至鲁然乐正子得政
 犹未专也以孟子之贤告于平公将就见焉乘舆驾
 而 臧仓
止之其(缺/)毁之说以后丧踰前则知孟子至
 鲁在丧母之后久矣适值鲁欲使慎子为将军伐齐
 取南阳而以为 …… (第 14b 页)
 孟子曰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其称宋王故知其再

 至宋为王偃时也计其时方燕立太子平后一年是
 为周赧王四年即 臧仓
沮鲁平公之年也而适宋在
 其后则亦不越乎一年之内无所事于久居矣或以
 齐楚恶而伐之为宋王偃四十九年齐 …… (第 15b 页)
 三迁断织诸事不见史记韩诗外传所载在史记前
 刘向列女传所载尤详徵之孟子书自齐葬于鲁充
 虞木若以美之说及 臧仓
后丧踰前丧之说则贤母
 在齐归葬与母氏罔极之思隐跃七篇内矣传首必
 称母氏传中复述母语非稗说也孟子愿 (第 22a 页)
 (母奉养五十六岁母卒归葬于鲁五十七岁在邹居/丧五十八岁返于齐齐王以为客卿五十九岁齐伐)
 (燕胜之是年齐宣王卒六十岁鲁平公将见孟子嬖/人 臧仓
沮之六十四岁滕文公问为国六十七岁作)
 (孟子七篇赵岐云孟子中外共十一篇今存中七篇/外四篇亡八十四岁 (第 17a 页)
 虞以木若以美为问孟子荅以得之为有财古之人

 皆用之而 臧仓
沮鲁平公之来见亦曰孟子之后丧
 踰前丧然则实为齐卿时所以恔然而尽于心者报
 母氏劬劳亦至矣夫以圣贤之 (第 67b 页)
 致圣化益光显夷夏归正道虽诸子譊噪或欲攘其
 法戕其教榛其途芜其说弗可得已然贤者违世矫
 俗能去难者盖寡矣孟不免齐梁之困 臧仓
之毁荀
 不免齐人之谗楚国之废杨不免刘歆之侮投阁之 (第 27a 页)
  (相公一事使其然是否泰而剥复也而不果人为/公惜谓不少贬以有成岂其然何则使公得遇如)
  (太宗相业岂不伟乎奴仆薰腐之馀何能为孟子/之沮于 臧仓
而以不遇鲁侯归诸天故曰幸不幸)
  (命也然历五代宋元至于今千岁馀而公之清风/高节终古常新言柳公之墓 (第 55b 页)
矣然命字亦不可
轻者孔子曰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
弥子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孔子亦曰有命孟子因
之沮曰吾之不遇鲁侯天也推而言之尧舜之禅汤
武之征伐皆命也但不肆纵欲之心只是处贫贱安于
贫贱处富贵安于 (第 5a 页)
有赐厥明日必往拜惟
丧礼孝子不忍死其亲棺中之赐衣衾含襚之𩔖拜于
既葬之后孟子为齐卿母卒王以卿礼赙之 臧仓
所谓
后丧踰前丧衣衾棺椁之美皆王之赐路中论棺椁之
美其故可知反于齐拜王赐也止于嬴止境上不入国
也衰绖 (第 22a 页)
  (孟氏不傅之绪为当代儒者宗师而群奸论其学/术颇僻素行谲怪则邪说诬民可胜诛哉虽然孔)
  (子大圣而有叔孙武叔之毁孟子大贤而有嬖人 臧仓
之沮此皆斯世隆替之大机也圣贤乐天之)
  (诚抑何为而不豫乎纲目特以无罪例书则/其深疾当世之意隐然见 (第 21a 页)
  (之道未始因人之毁而可少贬也纲目书贬林栗/于未上而罢之后则其坐诋诬而贬之意昭然自)
  (明然何以不削其官具官/正所以著其妨贤之罪尔)
  广义(呜呼林栗之诋文公实晏婴 臧仓
之沮孔孟岂人力也哉)
秋七月思平王璩卒
 (帝友爱甚至每召璩内宴呼以官/而不名赐予无算卒追封信王) (第 6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