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現代詩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乐者若准梵网至化乐天说十
禅定乃至四禅并皆说法故也。
又八术如止观第八记
大经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 从远 方来章安云有
十种医谓圆初心中心后心三教菩萨两教二乘
断结外道苦行外道空见外道八术一治身二治
眼三治 (第 0186b 页)
禅定乃至四禅并皆说法故也。
又八术如止观第八记
大经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 从远 方来章安云有
十种医谓圆初心中心后心三教菩萨两教二乘
断结外道苦行外道空见外道八术一治身二治
眼三治 (第 0186b 页)
苦劣三也胜劣相对故有六味略而
不云净不净也三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也如止观
记者大经第二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 从远 方来
经文自解八术有八复次一一复次皆自结云除
一阐提古师皆云喻八正道以治八倒章安云有
十种医但除圆教 …… (第 0312c 页)
眼为八也然辅行云经文自解有八复次及
今文云经中举譬有八复次治八种病应知大经
第二卷中但言明医晓八种术 从远 方来至第九
卷菩萨品中乃云八术有八复次章安云八术者
一治身二治眼三治胎四治小儿五治疮六治毒
七治邪八 (第 0313a 页)
不云净不净也三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也如止观
记者大经第二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 从远 方来
经文自解八术有八复次一一复次皆自结云除
一阐提古师皆云喻八正道以治八倒章安云有
十种医但除圆教 …… (第 0312c 页)
眼为八也然辅行云经文自解有八复次及
今文云经中举譬有八复次治八种病应知大经
第二卷中但言明医晓八种术 从远 方来至第九
卷菩萨品中乃云八术有八复次章安云八术者
一治身二治眼三治胎四治小儿五治疮六治毒
七治邪八 (第 0313a 页)
如床
以是本利利益众生。此品显是道理故名本
觉利品。
经曰。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
思议 从远 近来亲如来座专念谛听入清白处
身心不动。
论曰。别明观行六分之中此下第
三明本觉利。依无生行能会本 …… (第 0977b 页)
无住。无住之德契
合本利。故因此人以表其宗。言一味真实不
可思议者。则前品说心无生行不可思议等
也。 从远 近来亲如来座者。其先座处去佛座
远。闻前品已迁至近处。表其先时未闻深法。
位在凡愚去佛果远。今闻佛说 (第 0977b 页)
以是本利利益众生。此品显是道理故名本
觉利品。
经曰。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
思议 从远 近来亲如来座专念谛听入清白处
身心不动。
论曰。别明观行六分之中此下第
三明本觉利。依无生行能会本 …… (第 0977b 页)
无住。无住之德契
合本利。故因此人以表其宗。言一味真实不
可思议者。则前品说心无生行不可思议等
也。 从远 近来亲如来座者。其先座处去佛座
远。闻前品已迁至近处。表其先时未闻深法。
位在凡愚去佛果远。今闻佛说 (第 0977b 页)
得名也苦本若
去其苦自亡故但须除本子谓二十五有
因果谓二十五有果因若灭巳其果必丧
自有因亡果身仍在今 从远 说故云子果
故知但脩出世因以除世因故引遗教以
證二因又此谛名有通有别别在身心通
约一切如四含中历一切 (第 0100b 页)
去其苦自亡故但须除本子谓二十五有
因果谓二十五有果因若灭巳其果必丧
自有因亡果身仍在今 从远 说故云子果
故知但脩出世因以除世因故引遗教以
證二因又此谛名有通有别别在身心通
约一切如四含中历一切 (第 0100b 页)
前之三种者前一属断见外道后二属常见外道也。
若释大经晓八术者彼经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
疗众病知诸药 从远 方来△此譬佛应世也法身
地起应义同远方而来佛非三界之徒所以称容
也。
○是时旧医不知咨受及生贡高轻慢 (第 0790a 页)
若释大经晓八术者彼经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
疗众病知诸药 从远 方来△此譬佛应世也法身
地起应义同远方而来佛非三界之徒所以称容
也。
○是时旧医不知咨受及生贡高轻慢 (第 0790a 页)
四念处所治者由外人计五阴以为四德故佛出世
先令观阴修四念处治于邪常乐。
两医者大经第二云复有明医 从远 方来晓八种术
善疗众病知者方药 (第 0705b 页)
从远 方来是时旧医不知咨
受反生贡高轻慢之心彼时明医即便依附请以
为师咨受医方秘奥之法语旧医言我今请仁以 (第 0705b 页)
先令观阴修四念处治于邪常乐。
两医者大经第二云复有明医 从远 方来晓八种术
善疗众病知者方药 (第 0705b 页)
从远 方来是时旧医不知咨
受反生贡高轻慢之心彼时明医即便依附请以
为师咨受医方秘奥之法语旧医言我今请仁以 (第 0705b 页)
无或但以此言殊常人多惊怪
谓但有其权能而无实所故须更略明之然本迹虽
是权实之异称此中正就远近以明之且 从远 者此
诸圣者其有于圆实道久巳修入为引权益同会示
为此众如下文之内秘外现同时发心是则灼然非
直本是上位 (第 0235b 页)
谓但有其权能而无实所故须更略明之然本迹虽
是权实之异称此中正就远近以明之且 从远 者此
诸圣者其有于圆实道久巳修入为引权益同会示
为此众如下文之内秘外现同时发心是则灼然非
直本是上位 (第 0235b 页)
别故本迹正明名虽在迹义通本故又显此经
方便永异其馀经故应知此八共论于十一一皆具
十义前七迹门第八本门 从远 本七而垂近迹之七
开近迹七显远本七总要而言只门两权显二真实
若自若他总在其中是此经方便之要义矣岂与诸 …… (第 0387c 页)
句
义势亦如前明故注(云云)。
下次结归品义于中有二初约师弟别明四义后总
结也所以师第各有二者明各 从远 本体以垂迹用
引物从迹以归体以明从自体以起用令物因他用
以会自体此即约用约修并名方便品也即前妙达
于 (第 0397c 页)
方便永异其馀经故应知此八共论于十一一皆具
十义前七迹门第八本门 从远 本七而垂近迹之七
开近迹七显远本七总要而言只门两权显二真实
若自若他总在其中是此经方便之要义矣岂与诸 …… (第 0387c 页)
句
义势亦如前明故注(云云)。
下次结归品义于中有二初约师弟别明四义后总
结也所以师第各有二者明各 从远 本体以垂迹用
引物从迹以归体以明从自体以起用令物因他用
以会自体此即约用约修并名方便品也即前妙达
于 (第 0397c 页)
笃劝真众令必信于真实之
法故也言幸有者正合颂故也当文长行偈颂故近
授记流通隔越在后故远近正远傍弃近正 从远 旁
其故何耶言互简互其文显其义齐言恶人谓不信
顺道理之人也以无一乘顺信之种故不信受以不
受故解义难得 (第 0471c 页)
法故也言幸有者正合颂故也当文长行偈颂故近
授记流通隔越在后故远近正远傍弃近正 从远 旁
其故何耶言互简互其文显其义齐言恶人谓不信
顺道理之人也以无一乘顺信之种故不信受以不
受故解义难得 (第 0471c 页)
。荆溪云。亦是别拟圆教者。上已判
诸菩萨属别教竟。故不可说属圆教释也。此
亦一往随文判耳。若三十二人 从远 意说。所入
亦是不可说也。得圆意者者。上来亦判三十二
人一一相通即成圆义。故今此中得作此释。
不可说 (第 0843b 页)
诸菩萨属别教竟。故不可说属圆教释也。此
亦一往随文判耳。若三十二人 从远 意说。所入
亦是不可说也。得圆意者者。上来亦判三十二
人一一相通即成圆义。故今此中得作此释。
不可说 (第 0843b 页)
得无等涅槃。」」
#+END_VERSE
尔时,优波底沙说此偈已,白长老阿说示言:
「长老!汝师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今在何
处?」
阿说示答言:「长老!我师如来,今在王舍
城竹林迦兰陀池边,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
本是外道值佛出家。」
优波底沙言:「我今辞善
知识及诸眷属,诣佛出家。」
尔时,优波底沙礼
阿说示足,右绕三匝辞已而去,往俱利多所。
时俱利多见优波底沙 从远 而来,见已白优
波底沙言:「仁者!诸根清净颜色怡悦,必得甘
露。」
优波底沙言:「如是,长老!我于 (第 0537b 页)
#+END_VERSE
尔时,优波底沙说此偈已,白长老阿说示言:
「长老!汝师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今在何
处?」
阿说示答言:「长老!我师如来,今在王舍
城竹林迦兰陀池边,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
本是外道值佛出家。」
优波底沙言:「我今辞善
知识及诸眷属,诣佛出家。」
尔时,优波底沙礼
阿说示足,右绕三匝辞已而去,往俱利多所。
时俱利多见优波底沙 从远 而来,见已白优
波底沙言:「仁者!诸根清净颜色怡悦,必得甘
露。」
优波底沙言:「如是,长老!我于 (第 0537b 页)
是故不害人,」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一切皆惧死,
莫不畏刀杖,
恕己可为喻,
勿杀勿行杖。
譬如久行人,
从远 吉却还,
亲厚亦安和,
归来怀庆悦。 (第 0780a 页)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一切皆惧死,
莫不畏刀杖,
恕己可为喻,
勿杀勿行杖。
譬如久行人,
从远 吉却还,
亲厚亦安和,
归来怀庆悦。 (第 0780a 页)
米,原额七十万石:江南二十九万四千四百,浙江三万,江西十七万,山东九万五千六百,河南十一万。其后颇有 折改。
至乾隆十八年,实徵正兑米二百七十五万馀石,改兑米五十万石有奇,其随时截留蠲缓者不在其例。山东、河南漕 ……其偿补。
各省漕粮,岁有定额,凡荒地无徵者,督抚勘实报免,随漕银米,一例蠲免。灾伤之区,应徵漕粮, 及折 改漕价,酌量各被灾轻重,分别缓徵、带徵。遇带徵之年,复又被灾伤,分年压徵带补。沿江沿海田地坍没水中者
各省漕粮,岁有定额,凡荒地无徵者,督抚勘实报免,随漕银米,一例蠲免。灾伤之区,应徵漕粮, 及折 改漕价,酌量各被灾轻重,分别缓徵、带徵。遇带徵之年,复又被灾伤,分年压徵带补。沿江沿海田地坍没水中者
甫之后。汉种皓,宋种放世衡师道,唐有种如愿。折氏:后汉折像,其先张江封折侯,曾孙因国为氏。西秦折斐, 后周折从阮,
宋折德扆御勋世守府州,后有彦质。岳氏:宋有岳飞,相州人,孙珂。
䜌幸娿沓娸忌轧
䜌氏:汉有䜌秘为南
䜌幸娿沓娸忌轧
䜌氏:汉有䜌秘为南
李处耘
按《宋史·李处耘传》:处耘,潞州上党人。父肇,仕后唐,至检校司徒,战死。晋未,处耘随兄处畴至京师,遇张彦泽斩关而入。处耘年犹未冠,独当里门,射杀十数人,里中赖之。汉初, 折从阮 帅府州,召置门下。显德中, 从阮 遗表称处耘可用,会李继勋镇河阳,诏署以右职。太祖时领殿前亲军,继勋罢镇,世宗以处耘隶太祖帐下,补都押
按《宋史·李处耘传》:处耘,潞州上党人。父肇,仕后唐,至检校司徒,战死。晋未,处耘随兄处畴至京师,遇张彦泽斩关而入。处耘年犹未冠,独当里门,射杀十数人,里中赖之。汉初, 折从阮 帅府州,召置门下。显德中, 从阮 遗表称处耘可用,会李继勋镇河阳,诏署以右职。太祖时领殿前亲军,继勋罢镇,世宗以处耘隶太祖帐下,补都押
入声〉
廖用贤尚友录〈折姓〉
折姓部列传
后汉
折国 折像
后周
折从阮
宋
折德扆 折御勋
折御卿 折惟正
折惟昌 折惟忠
……,周施亲疏。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时年八十四。家无馀资,诸子衰劣如其言云。
后周 折从阮
按《五代史 折从阮 传》: 从阮, 字可久,初名从远,避汉高祖名,改为阮,云中人也。其父嗣伦,为麟州刺史。 从阮 为人,温恭长者,居父丧,以孝闻。唐庄宗镇太原,以为牙将,后以为府州刺史。晋出帝与契丹败盟, 从阮 以兵攻契丹,取其城堡十馀,迁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汉高祖入立,于府州建永安军,以 从阮 为节度使。明年,徙镇武胜,即拜 从阮 子德扆为府州团练使。周太祖入立, 从阮 历徙宣义、保义、静难三镇。显德二年,罢还京师,行至洛阳卒,赠中书令。
宋
折德扆
按《宋史·折德扆传》:德扆世居云中,为大族。父 从阮, 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仕周至静难军节度使。广顺閒,周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以德扆为节度。入朝,以其弟
廖用贤尚友录〈折姓〉
折姓部列传
后汉
折国 折像
后周
折从阮
宋
折德扆 折御勋
折御卿 折惟正
折惟昌 折惟忠
……,周施亲疏。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时年八十四。家无馀资,诸子衰劣如其言云。
后周 折从阮
按《五代史 折从阮 传》: 从阮, 字可久,初名从远,避汉高祖名,改为阮,云中人也。其父嗣伦,为麟州刺史。 从阮 为人,温恭长者,居父丧,以孝闻。唐庄宗镇太原,以为牙将,后以为府州刺史。晋出帝与契丹败盟, 从阮 以兵攻契丹,取其城堡十馀,迁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汉高祖入立,于府州建永安军,以 从阮 为节度使。明年,徙镇武胜,即拜 从阮 子德扆为府州团练使。周太祖入立, 从阮 历徙宣义、保义、静难三镇。显德二年,罢还京师,行至洛阳卒,赠中书令。
宋
折德扆
按《宋史·折德扆传》:德扆世居云中,为大族。父 从阮, 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仕周至静难军节度使。广顺閒,周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以德扆为节度。入朝,以其弟
众无敢当者。会暮夜,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赖之。汉初, 折从阮
帅府州,召置门下,委以军务。 从阮
后历邓、滑、陕、邠四节度,处耘皆从之。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 从阮
表雪其冤,诏复隶麾下。显德中, 从阮
遗表称处耘可用,会李继勋镇河阳,诏署以右职。继勋初不为礼,因会将吏宴射,处耘连四发中的,继勋大奇之,
无敢当者。会暮夜,逐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人赖之。汉初, 折从阮
帅府州,召置门下,委以军务。 从阮
后历邓、滑、陕、邠四节度,处耘皆从之。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 从阮
表雪其冤,诏复隶麾下。显德中, 从阮
遗表称处耘可用,会李继勋镇河阳,诏署以右职。继勋初不为礼,因会将吏宴射,处耘连四发中的,继勋大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