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現代詩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送钱公择还象山
金陵一杯酒送子归海隅五月南风正荷花满镜湖登
堂酌春酒上奉双亲娱但惜千里别莫赠鲛人珠虽同
天地间一旦吴越殊皎皎渥洼子翩翩丹穴雏怅然不
得 从远 望白云孤
题听雪斋拟孟郊一首
霆轰急雨泻石斗冲波荡百族巧鸣春络纬催秋纺讵
知空山夜听雪乃真赏病 (第 6b 页)
金陵一杯酒送子归海隅五月南风正荷花满镜湖登
堂酌春酒上奉双亲娱但惜千里别莫赠鲛人珠虽同
天地间一旦吴越殊皎皎渥洼子翩翩丹穴雏怅然不
得 从远 望白云孤
题听雪斋拟孟郊一首
霆轰急雨泻石斗冲波荡百族巧鸣春络纬催秋纺讵
知空山夜听雪乃真赏病 (第 6b 页)
经典
书写读诵为他演说思惟义味汝当亲近依
附咨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洗其手足布置
床席诸事供给令无所乏若 从远 来汝等应
当路次奉迎为是经故所重之物应以奉献
何以故如是经典难见难闻汝当一心谛听
受持善男子我念过去 (第 024a 页)
书写读诵为他演说思惟义味汝当亲近依
附咨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洗其手足布置
床席诸事供给令无所乏若 从远 来汝等应
当路次奉迎为是经故所重之物应以奉献
何以故如是经典难见难闻汝当一心谛听
受持善男子我念过去 (第 024a 页)
云天解形万变上为真皇此术径妙盖约于
金液之华又速于霜雪九转之锋今非敢有
讥舍近而 从远 远径而近烦实思闻神方之
品第愿知真仙之高尊苟卑降有殊又非所
宜论琼腴之方必是侍者未可得用耶夫人
曰君 (第 007a 页)
金液之华又速于霜雪九转之锋今非敢有
讥舍近而 从远 远径而近烦实思闻神方之
品第愿知真仙之高尊苟卑降有殊又非所
宜论琼腴之方必是侍者未可得用耶夫人
曰君 (第 007a 页)
木实为五岳四
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
每至三月十八日及诸元会日五更之初天
气晴明辄闻仙钟 从远 洞中发寥寥之声清
宛可入耳将日出则赤气炯炯可以见生死
之情状观天地之变化当晓时分别之际则 (第 005b 页)
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
每至三月十八日及诸元会日五更之初天
气晴明辄闻仙钟 从远 洞中发寥寥之声清
宛可入耳将日出则赤气炯炯可以见生死
之情状观天地之变化当晓时分别之际则 (第 005b 页)
纵而阴夺之。遂停其诏远尝稽考禅宗别传
之旨源流所自。及祖师达磨之来。遂皆符
合云。陶渊明隐居柴桑。 从远 问道。深相敬
仰。谢灵运投名入社。远拒之不内。及宗炳
著明佛论。颜延之析达性论。周颙驳夷夏
论。郑道 (第 0526a 页)
之旨源流所自。及祖师达磨之来。遂皆符
合云。陶渊明隐居柴桑。 从远 问道。深相敬
仰。谢灵运投名入社。远拒之不内。及宗炳
著明佛论。颜延之析达性论。周颙驳夷夏
论。郑道 (第 0526a 页)
甚明。大行于世。观其先列古人之义。有所
不安则判断之。故号决也。决中自序。初依
天竺威律师学习。复 从远 一二师也。凡戒
坛则二十六登。皆为坛席之主。律钞凡二十
八过讲。有馈遗者随丰薄。受而转施悲信
二田。 (第 0800a 页)
不安则判断之。故号决也。决中自序。初依
天竺威律师学习。复 从远 一二师也。凡戒
坛则二十六登。皆为坛席之主。律钞凡二十
八过讲。有馈遗者随丰薄。受而转施悲信
二田。 (第 0800a 页)
受灭无为。后久时方得彼定。于得定
时却说前无间道时所得故名想受无为。今
此亦尔。定是无漏加行非有漏。 从远 所厌为
名名为厌苦。虽远心亦是有漏善。以胜义理
故亦是苦。诸馀所有无恼害乐等者。谓出离
乐远离乐寂静 (第 0496c 页)
时却说前无间道时所得故名想受无为。今
此亦尔。定是无漏加行非有漏。 从远 所厌为
名名为厌苦。虽远心亦是有漏善。以胜义理
故亦是苦。诸馀所有无恼害乐等者。谓出离
乐远离乐寂静 (第 0496c 页)
此第对治修中有四对治。向下约七作意配
之。当知此中从了相乃至胜解名厌患对治
修者。了相观察胜解三也。 从远 离乃至方便
究竟名断对治修者。其中有三作意。谓远离
摄乐方便究竟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从此
已上即此 (第 0720c 页)
之。当知此中从了相乃至胜解名厌患对治
修者。了相观察胜解三也。 从远 离乃至方便
究竟名断对治修者。其中有三作意。谓远离
摄乐方便究竟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从此
已上即此 (第 0720c 页)
法为不生故。于
厌患等诸对治门作意修习。名对治修。当知
此中从了相作意乃至胜解作意。名厌患对
治修。 从远 离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
断对治修。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
从此已上即此一切七种作意。堕于胜 (第 0667a 页)
厌患等诸对治门作意修习。名对治修。当知
此中从了相作意乃至胜解作意。名厌患对
治修。 从远 离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
断对治修。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
从此已上即此一切七种作意。堕于胜 (第 0667a 页)
。资粮位能远资生。生根本位。根本位者。即是见
道从为名。今者此文。解资粮位云。为趣无上正等菩
提。即 从远 求佛果为名。何故二文自相违也。答彼第
七卷。解资粮位。即约菩萨修资粮位以满。故说资粮
近即能正生加行 (第 0454a 页)
位。次能生见道故。从近为名。此处
即约初入资粮位故。远求菩提。 从远 为名。亦不相违。
应知资粮加行而得名者。若资粮唯望菩提为名。加
行位唯望见道为方。
疏云彼顺决择分 (第 0454a 页)
道从为名。今者此文。解资粮位云。为趣无上正等菩
提。即 从远 求佛果为名。何故二文自相违也。答彼第
七卷。解资粮位。即约菩萨修资粮位以满。故说资粮
近即能正生加行 (第 0454a 页)
位。次能生见道故。从近为名。此处
即约初入资粮位故。远求菩提。 从远 为名。亦不相违。
应知资粮加行而得名者。若资粮唯望菩提为名。加
行位唯望见道为方。
疏云彼顺决择分 (第 0454a 页)
治此初厌患对治修者即七作意中
了相胜解名厌对治谓观蕴身有漏过患如疮㿈等
不生染著名对治也。】
「
论 从远 离作意至断对治修。」
【演曰二断对治即以远离摄乐观察方便究竟四种作
意名断对治谓即方便及无间道能断 (第 0693b 页)
了相胜解名厌对治谓观蕴身有漏过患如疮㿈等
不生染著名对治也。】
「
论 从远 离作意至断对治修。」
【演曰二断对治即以远离摄乐观察方便究竟四种作
意名断对治谓即方便及无间道能断 (第 0693b 页)
无表通二。又且佛及独觉。不从他受。一
向自然受 问独觉有二。初众出亦见于佛
故。经云释迦成道五百辟支来至佛所。如何
不从他处受耶 答众出虽至佛所不乐
为资。不如声闻乐事于佛。所以一向自受
非他 问如须陀洹人入见谛时。得别解
脱戒。为从他受。为是自受 答此 从远 说
亦是从他 问若从他受别解脱已。得圣
回心后经多时以受变易。乃至成佛方舍
本身戒。岂不从他所受耶。 (第 0699c 页)
向自然受 问独觉有二。初众出亦见于佛
故。经云释迦成道五百辟支来至佛所。如何
不从他处受耶 答众出虽至佛所不乐
为资。不如声闻乐事于佛。所以一向自受
非他 问如须陀洹人入见谛时。得别解
脱戒。为从他受。为是自受 答此 从远 说
亦是从他 问若从他受别解脱已。得圣
回心后经多时以受变易。乃至成佛方舍
本身戒。岂不从他所受耶。 (第 0699c 页)
六行。今约作意配四对治。即可准知。瑜伽
六十六云。当知此中从了相作意。乃至胜
解作意。名厌患对治修。 从远 离作意。乃至
方便究竟作意。名断对治修。方便究竟果作
意。名持对治修。从此已上七种作意。随于
胜地上 (第 0761b 页)
六十六云。当知此中从了相作意。乃至胜
解作意。名厌患对治修。 从远 离作意。乃至
方便究竟作意。名断对治修。方便究竟果作
意。名持对治修。从此已上七种作意。随于
胜地上 (第 0761b 页)
可以诚致。难以力招。彭城刘遗民。
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张
士民季硕等十八人。 从远 游。乃于无量寿象前。使刘
遗民著文。立誓期生西方。殷仲堪如荆州。过山中临
北涧。听远讲易叹曰。识尽精 (第 0164a 页)
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张
士民季硕等十八人。 从远 游。乃于无量寿象前。使刘
遗民著文。立誓期生西方。殷仲堪如荆州。过山中临
北涧。听远讲易叹曰。识尽精 (第 0164a 页)
光照身。容颜悦泽。遂化。葬安塔之右。寿
七十。
**** 晋僧济
不知何许人。晋太元末。至庐山。 从远公。 受大
小乘诸经。其讲授为同时所推。俄卧疾。远授济烛炬
曰。若可运心安养。竞诸漏晷。济凭几以烛授旁僧。 (第 0280a 页)
七十。
**** 晋僧济
不知何许人。晋太元末。至庐山。 从远公。 受大
小乘诸经。其讲授为同时所推。俄卧疾。远授济烛炬
曰。若可运心安养。竞诸漏晷。济凭几以烛授旁僧。 (第 028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