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甫国忠有司就宰相府断事尚书以下未省郎署/请如故事有司断狱必刑部审覆详断复始此)
  (李辅国谮贬之万代宗召拜会稽县公出镇岭南/ 以环货数十 饷元载 李栖筠
传 与薛邕分)
  (典选托邕拟妾弟畏安 (第 41a 页)
李栖筠
劾为明州别驾/ 晚节治广领选颇嗜财惑于所嬖以败 父峤)
  (之授书法状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泉草 (第 41a 页)
  (加官封换奏贬河南少尹崔祐甫德宗怒使/与祐甫 秩杨炎起为福州观察始兴闽学)
(诸/臣)颜真卿(禄山乱起义兵/ 论卢杞奸邪) (斥元载朝廷岂堪公再坏/杞陷之使希烈不屈死)
  (详见/肃宗)
  李栖筠(李岘按污赃群臣栖筠为推原所以轻重以/情誉一旦出 大盗后亡选簿判南曹号神)
  (明相毁郑白渠硙百所岁得租二百万学魁然有/宰 望元载出之常州 浚渠溉田兴 行化)
  (诛宿贼里无吠狗/身执经远近趍慕) (浙西平许杲表宿儒为学官/帝恶元载欲得刚鲠大臣自)
  (助见栖筠敷奏明卞不阿附使代张延赏为御史/大夫制麻自中出朝廷莫知 劾载所厚徐浩杜)
  (济薛邕帝不决奏月蚀修刑不以任国风宪不赴/曲江赐晏遂为法 上惮载 敢相而进用密访)

(第 5b 页)
  (加官封换奏贬河南少尹崔祐甫德宗怒使/与祐甫 秩杨炎起为福州观察始兴闽学)
(诸/臣)颜真卿(禄山乱起义兵/ 论卢杞奸邪) (斥元载朝廷岂堪公再坏/杞陷之使希烈不屈死)
  (详见/肃宗)
 李栖筠(李岘按污赃群臣 栖筠
为推原所以轻重以/情誉一旦出 大盗后亡选簿判南曹号神)
  (明相毁郑白渠硙百所岁得租二百万学魁然 …… (第 5b 页)
 (诛宿贼里无吠狗/身执经远近趍慕) (浙西平许杲表宿儒为学官/帝恶元载欲得刚鲠大臣自)
  (助见 栖筠
敷奏明卞不阿附使代张延赏为御史/大夫制麻自中出朝廷莫知 劾载所厚徐浩杜)
  (济薛邕帝不决奏月蚀 …… (第 5b 页)
  (员收廪料中外始怨功臣解体是年除吏千五百/当省者千李泌一切奏复 当国饰情复怨 去)
  (齐映称代宗擢为御史欲收元载权李少良劾载/延赏 疾不敢鞠 李栖筠
传子宏靖号三相张家)
 刘滋(洪州振职畏为相无/设施廉抑 谨而已)
 崔造(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友善 …… (第 19a 页)
 杜羔(兄兼为泽潞判官鞠狱得其母舍佛祠观柱间/知父墓 京尹责赋系于县吏谒宰相请移散)
  (官/)
 杜亚(上书灵武论当世事相迁谏议以不得衡柄悒/悒不悦以 李栖筠
当 结纳之 与刘晏治元)
  (载罢德宗召意必任台宰倍道进帝不悦又奏疏/阔 镇淮南通漕渠然 (第 34a 页)
 而名不衰
刘绮庄为昆山尉研穷古今博考傅记作类书一百卷
 号昆山编至今傅于世
韦至诚吴县尉
萧存字伯诚颖士子亮直有父风能文辞浙西观察使
  李栖筠
表为常熟主簿
皮日休字袭美咸通十年为郡从事居官才一月著书
 号鹿门子 (第 3b 页)
 唐渠韦年撰窦正书贞元十六年十月(金石/录)
唐四皓新庙记
 唐萧曾重建以李华四皓赞代铭韦行俭正书元和
 八年辛丑岁 李栖筠
(复斋/碑录)
唐新修桥驿记 (第 48b 页)
 十五年也(诸道石/刻录)
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
 史镐八分书(访碑/录)
 记云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 御史大夫李栖筠

 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 (第 30b 页)
 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 栖筠
从之始进万两
 此其滥觞也厥后因之徵献寖广遂为任土之贡与
 常赋之邦侔矣每岁选匠徵夫至二十馀人云余尝 …… (第 31a 页)
 宦官宫妾之见无异而其贻患百姓有不可胜言者
 如贡茶至末事也而调发之扰犹如此况其甚者乎
 羽盖不足道呜呼孰谓 栖筠
之贤而为此乎书之可
 以为后来之戒且以见唐志义兴贡茶自羽 (第 31a 页)
栖筠

 
始也(金石/录)
唐盐官尉丘景朝墓志
 贞元十九年(诸道石/刻录)
唐纪功铭并将士题名
 唐时佐元撰 (第 31a 页)
  书谥曰宣公有奏议翰苑文集行于世邦人士至
  今祠之
唐徐岱嘉兴人也于学无所不通辨论明锐座人常屈
  代宗大历间刘宴表为校书郎 观察使李栖筠

  其贤书所居为复礼乡
唐丘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尝有灵芝生堂下官至 (第 8b 页)
  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

  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
  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 李栖筠
者其雄
  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 (第 15b 页)
栖筠
之子吉甫其孙德裕
  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信仁厚不及魏公父
  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懿敏公之 (第 15b 页)
  二怜初泰以大抚绥
   (汉龚遂衡/后魏崔)    (光武诏诏/唐代宗)
    (李栖筠/
宋富弼)     (张全义/苏 轼)
   (朱太熹诏/明 祖)    (元成宗诏/钟化民)
汉 …… (第 9a 页)
 其不为盗也今既各有处置人民乐业泰阶将起是

 安民适所以安己富民即所以富君非美诏欤其握
 要处在处置乐业以赡资粮尤见深恩
代宗时 李栖筠
为浙西观察使属师旅饥馑之后百姓
流离讲诵之徒数年竟绝乃大閛学馆招延秀异表大
儒河南褚冲吴郡何员等超资 (第 11a 页)
    唐茶山诗并诗述右唐袁高茶山诗并于頔撰诗述李吉甫撰碑阴记共
两卷湖州岁贡茶高为刺史作此诗以讽高恕已孙也
贞元中德宗将起卢杞为饶州刺史高任给事中争甚
力于是止用杞为上佐德宗猜忌刻薄出于天资信任
卢杞几亡天下奉天之围赖陆贽之谋以济杞之贬黜
迫于公议然终身眷眷不能忘于贽则一斥不复其奔
走播迁而不亡者岂非幸欤非高等力排其奸则复任

用杞未可知也唐史称高代宗时累迁给事中建中中
拜京畿观察使坐累贬韶州长史复拜给事中吉甫为
碑阴记述所历官甚详云大历中从其父 赞皇公
辟为丹阳令再表为监察御史浙江团练判官德宗嗣位累 (第 16a 页)
    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
右唐义兴县新修茶舍记云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 御史大夫李栖筠
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
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 (第 3a 页)
栖筠
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厥后因之徵献寖广遂为
任土之贡与常赋之邦侔矣每岁选匠徵夫至二千馀
人云尝谓后世 (第 3a 页)
士大夫区区以口腹玩好之献为爱君
此与宦官宫妾之见无异而其贻患百姓有不可胜言

者如贡茶至末事也而调发之扰犹如此况其甚者乎
羽盖不足道呜呼孰谓 栖筠
之贤而为此乎书之可为后来之戒且以见唐世义兴贡茶自羽 (第 3b 页)
栖筠
始也
    唐昭义军节度王虔休碑
右唐昭义军节度王公碑其名已残缺以事考之盖王
虔休也与唐书列传所载 (第 3b 页)
万馀顷今为富僧大贾竞
造碾硙止溉一万许顷于是高宗令分检渠上碾硙皆
毁撤之未几所毁皆复广德二年尚书工部 侍郎李栖
复陈其弊代宗亦命坼去私碾硙七十馀所岁馀 (第 16a 页)

出守常州私制如初至大历中水利所及才六千二百
馀顷(元和郡县图志曰白渠首起谷口尾入/栎阳延袤二百里溉田 (第 16a 页)
公和)蒲州汾阴人代宗时为吏部侍
郎与同列徐浩分典选华原尉侯莫陈怤浩妾弟也冒
优托之邕以长安尉怤当参台 御史大夫李栖筠
物色
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
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元载济方
为京兆 (第 20a 页)
及邕皆载所厚 栖筠
并劾之帝未决大历九年
三月丁卯浩邕并停知选事会月食帝问其故 (第 20a 页)
栖筠

月食修行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耶五月 …… (第 20a 页)
乙酉皆坐贬而邕为歙州刺史(旧唐书本纪及徐浩傅/新唐书 李栖筠
傅皆言)
(邕以侍郎为歙州唯新唐李泌傅称自左丞贬按唐崔/巨宣州观察使去思颂序称邕在宣九秋今上纂序命) (第 20b 页)
 臣谁敢自保皆非人君之道此天下所以多乱也
六年八月帝厌元载所为思得士大夫之不阿附者为

腹心渐收载权内出制书以浙西 观察使李栖筠
为御
史大夫宰相不知载由是稍绌(音/屈)
 臣祖禹曰代宗知元载之恶欲罢其相位一言而已
 可也谁敢不从 (第 4b 页)
 江西使院记(崔祐甫撰立长庆/三年五月 洪)
韦行俭
 四皓新庙记(萧鲁叶曾建以李华四皓庙赞代铭行/俭正书 元和八年 李栖筠
刻 商)
柳汶
 新修桥驿记(韦行俭撰同元和/八年立 上)
吴同元
 左仆射李元良谅原县纪述 (第 11b 页)
   苏州府重修儒学记(胡像/)
姑苏东吴大郡也学宫又东吴之冠也五十年前余尝
至其处而周览焉喜其地势之广衍而惜其堂宇卑俯

有弗称也时典教者对余徒有兴叹而已今年秋九月
教授丰城何澄校艺还自闽述其郡守况侯伯律兴作
之勤求为之记大成殿及两庑作于正统丙辰明年作
至善堂作后堂又明年作明伦堂作斋舍作射圃凡为
屋百间度材庀工载石陶甓与夫经费所需咸得变通
之宜越三年而后成高明壮观夐超于昔丹碧辉映光
彩聿新况侯之奉扬文治以淑邦人者于斯盛矣而师
友之朝夕相从得以依乎广居以安其息游以移其气

体者何其幸耶学宫之建久矣唐刺史 李栖筠
始增置
学庐至宋景祐初范文正公典乡郡叹学政之废因州
人朱公绰之请上其事于朝得赐田五顷乃割钱氏南
园之 (第 6b 页)
             宋 吴缜 撰

 十七曰编次未当
  萧瑀传书太子师保等事
  太子三太三少次序
  孟诜无隐槩而入隐逸传
   李栖筠
传方清事 …… (第 1a 页)
   孟诜无隐槩而入隐逸传
 今案孟诜本方术养生之士也旧书止列于艺术传
 且未尝有隐槩今书乃入隐逸传莫谕其说
    李栖筠
传方清事 (第 3a 页)
李栖筠
传云出为常州刺史苏州豪士方清因岁凶诱 (第 3a 页)
流殍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
光弼分兵讨平之
 今案方清阻乱事本纪及李光弼传皆不载惟 栖筠
 
传有之及刘晏李芃传略见姓名然 (第 3b 页)
栖筠
方是时止
 为常州刺史且无讨伐之职而方清自是苏州士豪
 依阻黟歙诏自委李光弼讨平与 (第 3b 页)
栖筠
无所干预何
 为乃见 (第 3b 页)
栖筠
传乎此当载之光弼传也
   仆固怀恩马存亮赞失所附 (第 3b 页)
  孙思邈传    卢弘宣传

   李栖筠
传    郑馀庆传
  李翰徐申等传  李光弼杨炎等传
  岑文本等传   韦处厚传
  吉温传   …… (第 3a 页)
 今案字书无□字当作砭说文云以石刺病也
   卢弘宣传
卢弘宣传云下檄䝱谕
 今案字书无䝱字当作胁
    李栖筠

李栖筠全传栖字皆从手 (第 13a 页)
 今案字书无□字当作砭说文云以石刺病也
   卢弘宣传
卢弘宣传云下檄䝱谕
 今案字书无䝱字当作胁
   李栖筠传 李栖筠
全传栖字皆从手 (第 13a 页)
二年又云在/紫阳观大历七年)唐韦君碑(正元三年立/在玉宸观)唐圣祖碑(宝/历)
(二/年)孔子尹真人 赞皇公
三碑(宝历/二年)唐张孝子旌表碣(咸/通)
(十三/年)唐茅山孙尊师碑(李德裕文今/在玉宸观)题陶隐 (第 23a 页)
  温移镇陜州共三十三行皆大历五年事误入于

  此今校改 大历八年 李栖筠
弹吏部侍郎徐(阙/)
  按本文下应接丁卯幽州节度使朱泚加检校户
  部尚书至戊子诏京官五品以上各言 (第 2b 页)
  杨绾请更贡举之制
礼部侍郎杨绾上疏以为古之选士必取行实近世专
尚文辞自隋炀帝始置进士科犹策试而已至高宗时
考功员外郎刘思之始奏进士加杂文明经加帖括从
此积弊转而成俗朝之公卿以此待士家之长老以此
训子其明经则诵帖括以求侥倖又举人皆令投牒自

应如此欲其返淳朴崇廉逊何可得也请令县令察孝
廉取行著乡闾学通经术荐之于州刺史考试升之于
省任各占一经朝廷择儒学之士问经义二十条对策
三道上第即注官中第得出身下第罢归又道举亦非
理国所资与明经进士并停上命诸司通议 给事中李
栖筠
右丞贾至京兆尹严武并与绾同至议以为今试
学者以帖经为精通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风流颓弊
诚当釐改然自东晋 (第 3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