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赞皇公
李峤幼有清才昆弟五人皆年不过三十而
卒唯峤已长成矣母忧之益切请天纲天纲曰郎君神
采清秀而寿恐亦不出三 (第 11a 页)
堵楼阁树石花雀人物冠冕番汉异服皆得其妙今
见存
赵公祐者长安人也宝历中寓蜀工画人物尤善佛像
天王神鬼 赞皇公
镇蜀宾礼之自宝历至开成于诸寺 …… (第 29a 页)
福院也待诏赵温奇笔
又云保福院门屋画天王二堵赵德齐笔
成都古今记云府衙西北有画前益州五长史真李太
赞皇公
记云益州草堂寺列画前长史一十四人代
称绝迹余尝于数公子孙之家获见图状乃知草堂缋 (第 30b 页)
   同也武后朝御史台有左右肃政之号当时亦谓
   之左台右台则宪府未曾有东西台之称惟俗间
   呼在京为西台东都为东台 李栖筠
为御史大夫
   后人不名者呼为西台又不知出何故事岂以其
   名上栖字遂呼之耶
   旧唐书职官志 (第 38b 页)
   谨案自汉武帝时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嗣后
   颇相沿袭然多于郡邑设之未尝于一路统设
   监司总郡邑诸学也 唐李栖筠
等之议请于十
   道大郡置太学馆遣博士出外兼领郡官以教
   生徒与明制各省之设提学副使佥事者意已 (第 17b 页)
仪制令停朝参
军国事殷若准式停恐有废阙泥既深阻许延三刻傅
点待道路通依常式以后亦宜准此
天历七年六月 御史大夫李栖筠
奏伏以朝廷之仪义 (第 15b 页)
   朝臣复谥
文献赠司徒申国公高士廉并州大都督乐城县公刘
仁轨赠太子太保梁国公姚崇赠太尉博陵王崔玄炜
礼部尚书徐国公刘幽求赠司空赵城县公裴耀卿
赠荆州大都督始兴县公张九龄赠司徒赞皇县公 李栖筠
赠尚书右仆射郑珣瑜(太常博士徐复议请谥/珣瑜文献兵部侍郎李)
(异驳曰夫谥所以昭德也德既昭矣则文无以 (第 13b 页)
  硙碾
开元九年正月京兆少尹李元纮奏疏三辅诸渠王公
之家沿渠立硙以害水功一切毁之百姓大获其利至

广德二年三月户部侍郎 李栖筠
奏请刑部侍郎王翊
充京兆少尹翊奏拆京城北白渠上王公寺观碾硙七
十馀所广水田之利计岁收粳稻三百万石
(第 5b 页)
撰)
玄静先生敕书碑
三洞景昭大法师韦君碑(陆长/源撰)
崇玄圣祖庙碑(李德/裕建)   孔子尹直父 赞皇公
三碑 (第 16b 页)
   李勉弹管崇嗣背阙而坐
至德元载时塞上精兵皆选入讨贼惟馀老弱守边文

武官不满三十人披草莱立朝廷制度草创武人骄慢
大将管崇嗣在朝堂背阙而坐言笑自若监察御史李
勉奏弹之系于有司肃宗特原之叹曰吾有李勉朝廷
始尊
   思得不阿附元载者遂用 李栖筠
为大夫
大历六年代宗益厌元载所为思得士大夫之不阿附
者为腹心渐收载权内出制书以浙西 (第 90b 页)
观察使李栖筠
为御史大夫宰相不知载由是稍绌 (第 90b 页)
   杨绾上疏请考实行
广德元年杨绾上疏以为古之选士必取行实近世专
尚文辞自隋炀帝始置进士科犹试策而已至高宗时

刘思立始奏进士加杂文明经加帖从此积弊转而成
俗朝之公卿以此待士家之长老以此训子其明经则
诵帖括以求侥倖又举人皆令投牒自应如此欲其返
淳朴崇廉让何可得也请令县令察孝廉取行著乡闾
学知经术荐之于州刺史考试升之于省任各占一经
朝廷择儒学之士问经义二十条对策三道上第即注
官中第得出身下第罢归代宗命诸司通议 李栖筠

至严武并与绾同至议以为今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 (第 55b 页)
  敦率使教化行风俗美则不能无望于上之人焉
府学在城南延袤一万九千丈周一百五十亩按唐史

  李栖筠
增学庐宋祥符图经子城西南有文宣王庙
 俱不言学所在景祐元年范文正公(仲/淹)守乡郡因州
 人朱公绰等 (第 1b 页)
 镒复之右迁户部侍郎官至太子少师
李丹太子太保详之子也(宗室表/作岑子)为苏州刺史浙西观

 察使著苏州圣贤冢墓记一卷 李栖筠
字贞一赵人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
 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累迁工部侍郎魁
 然有宰相望元载嫉 …… (第 5a 页)
 贯京兆河南规脱徭科请量产出赋以杜奸谋元载
 拜御史益恣横代宗除引刚鲠大臣自助欲收纲权
 以黜载拜栖筠 御史大夫栖筠
劾载党数人帝屡 …… (第 5b 页)
 助见帝依违不断亦内忧愤卒谥文献孙德裕别有
 传
裴胄字胤叔河南人简俭恒一累官监察御史不得意
 左迁桐庐尉时浙西 观察使李栖筠
有重望虚心下
 士幕府盛选才彦观察判官许鸣谦有学识 (第 6a 页)
栖筠

 异席事多咨之崔造辈皆所荐引一见胄深重之荐
  (第 6a 页)
栖筠
奏授大理评事观察支使 (第 6a 页)
柏良器字公亮年十七在太尉李光弼幕中大历初以
 左金吾卫将军加检校光禄大夫兼苏州别驾加试
 殿中监监察御史 刺史李栖筠
问其年对曰二十有
 四战阵几何曰六十有二因泣涕言遭时丧乱父死
 家破誓弃性命以除寇雠粗志未立岂敢求明 …… (第 6b 页)
 凌烟阁

林披字彦则莆田人年二十以经业擢第为汀州别驾
 大历中 御史大夫李栖筠
奏授太子詹事兼苏州别
 驾有九子皆为刺史号九牧林家
李涵简素恭慎有名宗室以兵部侍郎为苏州刺史兼
 御 (第 7a 页)
 为吴县簿子孙遂家于吴

刘太真字仲适金陵人(唐书作/宣州人)弱冠以行义修洁词藻
 瑰异为萧颖士所知广德中以荐授左卫兵曹 李栖
 筠
在浙西表为常熟令到官未期一邑自化历官礼
 部侍郎信州刺史
萧存字伯诚(墓志云/字成性)兰陵人梁鄱阳王 (第 9b 页)
恢之后集贤校
 理颖士之子也亮直有父风能文词与韩会沈既济
 梁肃徐岱等善 李栖筠
表为常熟主簿颜真卿在湖
 州与存及陆鸿渐等撰韵书数百篇建中初由殿中 …… (第 9b 页)
 迹邑人畏惮之
王纲大历九年以大理司直为昆山令政务化民始作
 学舍置博士弟子员民兴于学有不被儒服而行者
 莫不耻焉事见梁肃作修学记
卢东美范阳人大历三年 李栖筠
为浙西廉使奏为从
 事十一年为吴令历太常博士监察御史河南府司 (第 10a 页)
 乡举里选之意及上贡举条目则徒有问经对策之
 目而无县察州升之文或者犹沮止之建议之难如
 此事见通鉴(汪应辰曰贾至傅则绾请举孝廉 李栖/筠
傅则绾请置五经秀才科至传则多) …… (第 5a 页)
 (是绾言至议以为自晋后衣冠迁徙所在占籍今乡/举取人未尽请广学校增国子博士员大县得置大)
 (学馆召置生徒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议者更附至议 栖筠
傅则 (第 5b 页)
栖筠
贾至李廙以绾)
 (言为是盖至与 (第 5b 页)
栖筠
议者乃孝廉绾虽尝请置五经/秀才非此所议郑寅曰宋白续通典三载此事盖随)
 (他书本文互有不同今参合事实 (第 5b 页)
绾请罢明经进士/道举而察孝廉其他科目犹在诏左右丞诸司侍郎)
 (御史大夫给舍同议给事中李廙 李栖筠
左丞贾至人/御史大夫严武上议而实至之文然议者不应仅四)
 (盖更附至议者此三人耳旧史至傅云议者然之不 …… (第 5b 页)
 矣至是始平事见通鉴
夏五月戊申杀殿中侍御史陆珽成都府司录李少良
大理评事韦颂(以新/纪修)秋八月丙子以浙西 观察使李栖
为御史大夫(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元载当国久益恣横代宗不能
 堪阴引刚鲠大臣自助欲收 …… (第 23a 页)
 年陇州置防禦使咸通秦州𨽻天雄军
冬十月辛酉朔日有食之(新/纪)甲子昭义留后李承昭大
破田承嗣兵于清水既而承嗣行反间李正己李宝臣

遂不用命(以通/鉴修)丙寅贵妃独孤氏薨丁卯追册为皇后
(新/纪)十一月丁酉瀛州降(以新/纪修)丁未岭南节度使路嗣恭
克广州哥舒晃伏诛(新/纪)
唐代宗皇帝大历十一年春正月辛亥崔宁奏大破吐
(以新纪/通鉴修)二月赦田承嗣(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 李栖筠
(以/新)
(史列/传修)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帝比比欲召相惮载辄止然有
 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 (第 27b 页)
衣挂冰纨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上有二)
(天人挥手如翔鸾笔墨虽欲尽典刑垂不刋赫赫 赞皇/公
英姿凛以寒古柏手亲种挺然谁敢干枝撑云峰裂) (第 8b 页)
为陆贽所拟出为明/州刺史及贽贬忠州时宰欲)
(杀之起李吉甫为忠州刺史使甘心焉既至置怨结驩/人益重其量 赞皇公
来为忠州时李献公生于巫峡之)
(中归时已/六岁矣)白居易(初盗杀武元衡公首请捕贼贬江州/司马久之徙忠 (第 8b 页)
 张圭        王多罗岱

  李贞一       
石思让
 王时可       噶海齐
 寿昌        赵翔
 常有恒       王永澄
 丁 (第 11a 页)
书篆)
崇玄圣祖庙碑(宝历崇玄圣祖庙碑李德裕建贾餗文额/通志徐挺古分书又云徐吉班书并篆)
孔子尹真人 赞皇公
三碑(宝历二/年立)
孝子张君纪孝行铭(句容张常洧也其铭许昌主簿高/某文又有吴郡孝子张常洧庐墓)
( (第 84a 页)
左右擒缢之今从之/卯孟皞为京兆尹今年三月辛卯为左常侍未尝言崔昭为京)
八年五月乙酉徐浩薛邕贬(原尉旧 李栖筠
传云华/实录云侯莫陈怤为美)
(上依违未决属月蚀上问其故对曰臣闻日蚀修德月蚀修/原尉侯莫陈怤以主邮传 (第 5b 页)
优攺长安尉又曰 栖筠
劾奏浩等)
(坐怤者皆贬谪自此朝纲益振百度肃然按己丑月乃食于/刑今诬上行私之罪未理此天所以儆戒于明圣 (第 5b 页)
  方物徵第二十三
邹阳酒赋云其品𩔖则沙洛绿酃乌乡若下(初学/记)
张次贤名能臣有郧乡涪江二集尝记天下酒名湖州
碧兰堂及霅溪皆名酒也(曲洧/旧闻)
湖州又有六客堂酒见武陵旧事
浙西茶湖州为上 御史大夫李栖筠
典郡日陆羽以为 (第 1a 页)
冠于他境 栖筠
始进故事湖州紫笋到先荐宗庙后分
赐近臣紫笋生顾渚(蔡宽夫/诗话)
唐制湖州造茶最多谓之顾渚贡焙进造一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