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吏诘之辞伏朝士多
为言者府乃表列上至秋竟戮之(三水/小牍)
有处子姓文不记其名居汉中以烧炼为业有富商
十五
郎者积货甚多为文所惑三年之内家财罄空耻 (第 120a 页)
 (实让嗣业曰岂有君父告急而臣子晏然不赴者乎/特进常自谓大丈夫今日视之乃儿女子耳嗣业大)
 (惭即白宰发兵以秀实自副将之诣行在上又徵兵/于安西行军司马 李栖筠
发兵七千励以忠义而遣)
 (之/)集览(特进称嗣业也特进注/见汉成帝鸿嘉元年)质实(绥德府注见周/显 (第 60b 页)
 (上御丹凤楼赦天下惟与安禄山同反及李林甫王/鉷扬国忠子孙不在免例以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
 (郎吕諲与御史大夫崔器共按陈希烈等狱岘以 李/栖筠
为详理判 (第 23a 页)
栖筠
多务平恕故人皆怨諲器而)
 (岘独得/美誉)质实(李岘吴王恪孙世居/京兆吕諲河东人)
立广平王俶为楚 (第 23a 页)
 (者荐之于州刺史考试升之于省任占一经问经义/二十条对策三道上第注官中第出身下第罢归其)

 (道举亦非理国所资望与明经进士并停上命诸司/通议 给事中李栖筠
左丞贾至京兆尹严武并是绾)
 (议仍请兼广学校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敕礼部具条目以闻绾奏 (第 42a 页)
 (改为容州因有容山故名天宝初改为普宁郡乾元/初复改置容州宋因之元改为容州路寻复为州焉)
 (国朝初改为县以普宁县省入/属梧州府王翃晋阳人翊之弟)
三月河北旱
 (米斗/千钱)
秋八月以 李栖筠
为御史大夫
 (先是成都司录李少良上书言元载奸赃阴事上置/少良于客省少良以上语告友人韦颂殿中侍御史) …… (第 26b 页)
 (别敕除六品以下官乞令吏部兵部无得检勘上亦/从之然益厌其所为思得士大夫之不阿附者为腹)
 (心渐收载权内出制书以 栖筠
为御史大夫宰相不/知载由是稍绌范氏曰代宗知元载之恶欲罢其相)
 (位一言而已可也谁敢不从且载所以方命 …… (第 27a 页)
 (名滑注见隋恭帝皇泰二年/亳注见汉献帝建安十五年)
夏五月贬徐浩为明州别驾

 (徐浩妾弟侯莫陈怤为美原尉浩属京兆尹杜济虚/以知驿奏优又属薛邕拟长安尉怤参台 御史大夫)
 (李栖筠
列其状敕礼部侍郎于邵等按之/邵奏邕罪在赦前上怒皆贬之朝廷稍肃)集览(侯莫/陈怤)
 (怤音敷名也侯莫 (第 29b 页)
 李 皋(曹王明子湖/南观察使)  杜鸿渐(濮阳人荆/南节度使)
  罗 珣(荆襄节/度使)     李栖筠(赵人山南防/禦观察使)

(第 25a 页)
  李峤墓 在赞皇县西三十里

  李华墓 在赞皇县西南三十里鲍家庄

  李绛墓 在赞皇县西三十里许亭村

   李栖筠
墓 在赞皇县东延康村

  李德裕墓 在赞皇县东二十五里邢果村 (第 26b 页)
  李 峤(赞皇人)     李 迪(赞皇人)

  李 华(赞皇人)     李 翰(赞皇人)

   李栖筠(赞皇人)
     李 绛(赞皇人)

  李 畅(赞皇人处州刺史)   李 晔(赞皇人柳州尉) (第 15a 页)
  李怀忠(初名怀义范阳人开宝中从太祖征晋阳奋锐为士卒先中流矢战益奋还授散骑指挥

使上幸西京有留都意怀忠曰东都根本安固一旦迁徙未见其利上纳之卒赠侍中)


  马全义(幽州蓟人学击剑善骑射宋初领果州团练使从征 李栖筠
未下全义率敢死士数十人
攀堞而上飞矢贯臂全义拔镞临敌士气益奋遂克其城卒赠检校太尉)


  张 晖(大 (第 18a 页)
  李 翰(华之宗子擢进士第天宝末为史官张巡死节或嫉其功以为降贼翰传巡功状表上之
肃宗感悟累迁左补阙翰林学士)


   李栖筠(字贞一赵人举进士为安西节度判官肃宗驻灵武发安西兵栖筠料精卒七干赴难擢
侍御史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拥上游取硙利栖筠请撤毁岁得租二百万民赖之栖筠

有宰相才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栖筠浚渠引江流灌田遂大稔捕斩盗贼大起学校以治
行进银青光禄大夫封赞皇县子又增学庐表宿儒为师身执经问义至徒数百人帝欲召相惮元
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卒谥文献)
  李吉甫(字弘宪栖筠子宪宗时为中书舍人请绝朝贡以折刘辟以西川授高崇文而属严砺东
川使得相制元和
(第 23a 页)
  皇帝即位四年沧寇既平河朔无事方偃戢兵刃与
人休息惟东郡地临讨伐之境岁积水旱之后罢劳
之师始旋于奔命残耗之氓久困于烦役物力殚竭
资用凶荒牧养之寄于是为急乃诏兵部侍郎 赞皇
李德裕以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出镇兹土
时公由浙右连帅以治行第一徵复南宫既至未浃
月乃膺是选择于是日 …… (第 41b 页)
贤达奕代烈祖赞皇 文献公
(第 45b 页)
栖筠
大历中为御史
大夫清风峻节振服天下烈考赵忠公讳吉甫元和
初再为丞相崇功盛业耀动古今公承忠勋之积庆
(第 45b 页)
瓘五阶旌廉卢群不按汾阳之一𤯝
崔伦能抗吐蕃者六年使潞泽而却币冯伉所由爰
立书古事而连屏李绛于以称贤 李栖筠
得吉甫而
世美张士衡生大隐而赏延迄历三唐嗣及五代李
愚愚于依古作型龙敏敏于长揖不拜剧可久用法
明允王 (第 17b 页)
  林 润(云南大理人举人弘治间任)刘 源(湖广永州人举人)

  叶 喜(广东饶平人贡生弘治间任一作叶喜雨)

   李文献(福建兴化人举人正德间任)
邹 纨(江西临川人举人正德间任)

  李 恩(江西安福人举人正德间任)陈尧恩(嘉靖初任详名宦) (第 47a 页)
   右廉州府
海康县儒学(在府治东宋附于郡庠其后寄于遂溪文/明书院元大德六年教谕凌光谦始迁建)
(于迎恩坊至正六年廉访使吕珫佥事观音努修明洪/武三年知县陈本沿旧建立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门)
(明伦堂两斋二十九年同知张伯玉永乐元年教谕林/仲馀相继重修建射圃于城南文昌坊之东立观德亭)
(正统九年知县胡文亮以学地卑隘展地重修成化十/四年副使陶鲁提学佥事赵瑶通判刘镇复迁建于郡)

(学之西其年为猺寇所残并入府学弘治九年郡守陈/嘉礼知县林彦奏而修复之十七年佥事方良永视学)
(基狭隘命推官 李文献
教谕郑宽迁于海北道旧址正/德八年御史周谟修十四年知府王秉良重修二十六)
(年迁于珠池公馆嘉靖三年仍迁 (第 41a 页)
  杂议论上
唐代宗宝应二年礼部侍郎杨绾言进士科起隋大业
中是时犹试策而已高宗朝刘思立为考功郎又奏进
士加杂文明经加帖故为进士者皆诵当代之诗文而
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又投牒自举非古先哲王

仄席待贤之意请依古制令县令察孝廉其有孝义廉
耻之行而通经者荐之于州州试其所通之学送于省
自县至省皆勿自投牒其到状保辨识牒皆停而所习
取大义听通诸家之学每经问义十条问毕对策三道
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
身下第罢归论语孝经孟子兼为一经其明经进士及
道举并停诏议之 给事中李栖筠
尚书左丞贾至等议
曰三代之选士任贤皆取实行故能风俗淳一运祚长 (第 1b 页)
      (郎中/) (员外郎/) (主事附/)
唐工部尚书一人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
之事(至德以后多以宰臣检校各部尚书惟工部最少/会昌六年郑肃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工部尚)
(书大中二年裴休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守工部/尚书馀无所见大抵中唐以后此职不为要任) 侍
郎一人为尚书之贰(长庆中 李栖筠
为工部侍郎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㨿上)
(游取硙利百所夺农用十七 (第 38a 页)
栖筠
请/皆撤毁岁得租二百万民赖其入) 郎中一人 员
外郎一人掌城池土木之工役程式凡京都营缮皆下 (第 38a 页)
(九之义自/不可易)
  乡饮酒(唐/) (五代/) (宋/) (明/) 唐李栖筠
为常州刺史行乡饮酒礼登歌降饮人人知

后唐时左仆射李愚请颁唐六典示百司使州县贡士
行乡饮酒礼时以其 (第 29a 页)
  宽恕(唐/) (五代/) (宋/) (辽/) (金/) (元/) (明/)
唐肃宗至德二年广平王俶克复东京百官受伪署者
陈希烈等三百馀人号跣待罪以上旨释之寻勒赴西
京收系大理京兆狱帝命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
諲为详理使与御史大夫崔器共按鞫岘以 殿中侍御

史李栖筠
为详理判官諲器刻深 (第 1a 页)
栖筠
多务平恕諲器
上言诸陷贼官背国从伪准律皆应处死岘以为贼陷
两京天子南巡人自逃生此属皆陛下亲戚或勋旧子 (第 1b 页)
 葛 同(肃宗时为堂邑令惠政及民人多称之郡学/碣赞云葛公治邑历代称贤一方受赐千室)
 (鸣/弦)
  李栖筠(字贞一赵人肃宗时为冠氏主簿/太守李砚甚器重之每事常咨焉)
  (附/)
宋璟(贝州刺史/详兖州府)
五代 (第 59a 页)
 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
 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与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
 有以晋公比 李栖筠
者其雄才直谏真不相上下而
  (第 39a 页)
栖筠
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
 忠信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
 艾也懿敏公之子巩 (第 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