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旬而不知所止及郊迎
冯道常所乘马比甚驯服至是忽蹄齧奔逸人不可制
乃以他马代之时以为不祥又传太后诰之际 冯道 笏
堕于地左右皆恶之将离彭城尝一日天有白光一道
自西来炤城中如昼有声如雷时人谓之天裂又有巨
星坠于徐 (第 18a 页)
冯道常所乘马比甚驯服至是忽蹄齧奔逸人不可制
乃以他马代之时以为不祥又传太后诰之际 冯道 笏
堕于地左右皆恶之将离彭城尝一日天有白光一道
自西来炤城中如昼有声如雷时人谓之天裂又有巨
星坠于徐 (第 18a 页)
方在位次对又多游裴度门栖楚恐碍巳以计摧之乃
按举山陵时钱物以污之
后唐周玄豹本燕人初为僧后归俗天祐中 冯道 自刘
守光府掾归太原监军使张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
待遇时玄豹善人伦之鉴与道不合谓承业曰冯生无
前程公 (第 8b 页)
按举山陵时钱物以污之
后唐周玄豹本燕人初为僧后归俗天祐中 冯道 自刘
守光府掾归太原监军使张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
待遇时玄豹善人伦之鉴与道不合谓承业曰冯生无
前程公 (第 8b 页)
性理曰/上际乎天而下 乎地) 荡乎无名 建其有极(宋/陆)
(游贺会/庆节表) 煦妪万物 照苏九围 (冯道 上周太/祖尊号颂) 膺万
国之珍 接千岁之统(东都赋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 汉司马相如传今天) …… (第 48b 页)
(晋/书) 协天载以无声 恢帝猷而有截 (冯道 上周太/祖尊号表)
昭鸿名而日揭 肃龙卫以天临(宋李刘贺/御殿表) 历五帝
之寥廓 涉三皇之登闳(出 …… (第 49a 页)
(王勃九/成宫颂) 若元气之运四时 如太阳之御六合(翰苑/新书)
铜浑昭乾健之规 玉烛朗阳舒之景 (冯道 上周太/祖尊号表)
凝旒而天启其门 服衮而日升于观(李峤元日/朝贺表)
三阶正而六气调 万宇清而百 (第 49b 页)
(游贺会/庆节表) 煦妪万物 照苏九围 (冯道 上周太/祖尊号颂) 膺万
国之珍 接千岁之统(东都赋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 汉司马相如传今天) …… (第 48b 页)
(晋/书) 协天载以无声 恢帝猷而有截 (冯道 上周太/祖尊号表)
昭鸿名而日揭 肃龙卫以天临(宋李刘贺/御殿表) 历五帝
之寥廓 涉三皇之登闳(出 …… (第 49a 页)
(王勃九/成宫颂) 若元气之运四时 如太阳之御六合(翰苑/新书)
铜浑昭乾健之规 玉烛朗阳舒之景 (冯道 上周太/祖尊号表)
凝旒而天启其门 服衮而日升于观(李峤元日/朝贺表)
三阶正而六气调 万宇清而百 (第 49b 页)
司马光曰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
责诸国王环以不降受赏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
尽忠获存蜀兵以反覆就诛 冯道 以失节被弃张美以
私恩见疏江南未服则亲犯石矢期于必克及既服则
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书曰无偏无党王 …… (第 13a 页)
仁义为巢 修德立义 可谓义主 增禁民为非
曰义 义以为质 义声 宠义(魏都赋曰/富仁宠义) 义鬯
义方激而遐骛(东京/赋) 不私故人(通鉴唐太宗时濮州/刺史庞相寿有罪免)
(上以其秦府旧人欲复其官因魏徵谏上谓相寿曰我/昔为一府主今为天下主不得独私故人赐帛遣之)
王环以不降而受赏 仁赡以抗节而蒙褒 张美
以供奉而见疏 冯道 以败国而被弃(俱周世宗事/出通鉴总论)
行礼
原嘉会合礼(易/) 务行礼 亲有礼 老少有礼 率 (第 39a 页)
责诸国王环以不降受赏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
尽忠获存蜀兵以反覆就诛 冯道 以失节被弃张美以
私恩见疏江南未服则亲犯石矢期于必克及既服则
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书曰无偏无党王 …… (第 13a 页)
仁义为巢 修德立义 可谓义主 增禁民为非
曰义 义以为质 义声 宠义(魏都赋曰/富仁宠义) 义鬯
义方激而遐骛(东京/赋) 不私故人(通鉴唐太宗时濮州/刺史庞相寿有罪免)
(上以其秦府旧人欲复其官因魏徵谏上谓相寿曰我/昔为一府主今为天下主不得独私故人赐帛遣之)
王环以不降而受赏 仁赡以抗节而蒙褒 张美
以供奉而见疏 冯道 以败国而被弃(俱周世宗事/出通鉴总论)
行礼
原嘉会合礼(易/) 务行礼 亲有礼 老少有礼 率 (第 39a 页)
察之)
置田鼓(明太祖令民每村置一鼓/凡遇农桑时月晨起击之) 田家诗(后唐明宗/时大有年)
(唐主与 冯道 从容问曰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对曰榖/贵饿农榖贱伤农因述聂夷中田家诗云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榖医得眼前 (第 33b 页)
置田鼓(明太祖令民每村置一鼓/凡遇农桑时月晨起击之) 田家诗(后唐明宗/时大有年)
(唐主与 冯道 从容问曰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对曰榖/贵饿农榖贱伤农因述聂夷中田家诗云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榖医得眼前 (第 33b 页)
续汉书曰赵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即太师也 献
帝春秋曰董卓自号太师御史中丞以下皆拜皇甫嵩
与卓争权后嵩为中丞见卓拜卓曰可以服未嵩曰安
知明公乃至于是卓曰鸿鹄固有远志但燕雀不知耳
嵩曰昔与明公俱为鸿鹄但公今日变为凤皇卓笑曰
卿卑服何得不拜 晋书载记曰蜀李寿以安车束帛
聘龚壮为太师壮固辞特听缟巾素带居师友之位
隋书曰高祖受禅李穆来朝高祖降坐礼之拜太师赞
拜不名赐食成安县三千户于是穆子孙虽在襁褓拜
仪同其一门执象笏者百馀人贵盛当时无比 唐书
颜真卿传德宗立拜太师正色立朝刚而有礼晚节偃
蹇为奸臣所挤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 唐书
裴度拜太师平章事事四朝以全德始终及殁天下莫
不悲其风烈 五代史曰 冯道 为太师以旧德自处然
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 东 (第 3b 页)
帝春秋曰董卓自号太师御史中丞以下皆拜皇甫嵩
与卓争权后嵩为中丞见卓拜卓曰可以服未嵩曰安
知明公乃至于是卓曰鸿鹄固有远志但燕雀不知耳
嵩曰昔与明公俱为鸿鹄但公今日变为凤皇卓笑曰
卿卑服何得不拜 晋书载记曰蜀李寿以安车束帛
聘龚壮为太师壮固辞特听缟巾素带居师友之位
隋书曰高祖受禅李穆来朝高祖降坐礼之拜太师赞
拜不名赐食成安县三千户于是穆子孙虽在襁褓拜
仪同其一门执象笏者百馀人贵盛当时无比 唐书
颜真卿传德宗立拜太师正色立朝刚而有礼晚节偃
蹇为奸臣所挤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 唐书
裴度拜太师平章事事四朝以全德始终及殁天下莫
不悲其风烈 五代史曰 冯道 为太师以旧德自处然
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 东 (第 3b 页)
(上资政殿置大学/士皆自钦若始)端明殿学士(端明殿即西京正衙殿/也后唐天成元年明宗)
(即位之初四方书奏命枢密使安重诲进读懵于文义/孔循献议始置端明殿学士命 冯道 赵凤俱以翰林学)
(士充班在翰林学士上宋明道二年改承明殿为端/明殿复置端明殿学士以翰林侍读学士宋绶 …… (第 1b 页)
殿阁总载二
增续会要曰后唐长兴四年刘煦入相中谢是日大祠
明宗不御中兴殿而坐于端明殿煦至端明殿门阁门
使曰旧礼宰臣谢恩须于正殿通唤请俟来日赵延寿
曰命相之制下巳三日中谢岂宜后时即奏闻煦遂中
谢于端明殿廷煦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复谢于本殿人
士荣之 续通典曰天成元年 端明殿学士冯道 赵凤
制云擢自玉堂升于紫殿尝亲顾问每预论思位既益
于深严礼合加于优异宜令班在翰林学士上 宋会
要曰端 (第 6b 页)
(即位之初四方书奏命枢密使安重诲进读懵于文义/孔循献议始置端明殿学士命 冯道 赵凤俱以翰林学)
(士充班在翰林学士上宋明道二年改承明殿为端/明殿复置端明殿学士以翰林侍读学士宋绶 …… (第 1b 页)
殿阁总载二
增续会要曰后唐长兴四年刘煦入相中谢是日大祠
明宗不御中兴殿而坐于端明殿煦至端明殿门阁门
使曰旧礼宰臣谢恩须于正殿通唤请俟来日赵延寿
曰命相之制下巳三日中谢岂宜后时即奏闻煦遂中
谢于端明殿廷煦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复谢于本殿人
士荣之 续通典曰天成元年 端明殿学士冯道 赵凤
制云擢自玉堂升于紫殿尝亲顾问每预论思位既益
于深严礼合加于优异宜令班在翰林学士上 宋会
要曰端 (第 6b 页)
(后唐庄宗战胡柳掌书记王诚殁于阵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卮酒辟一书记于座因举卮属)
(巡官 冯道) 劝晋祖毋反(又曰赵莹为人纯厚美风仪晋高/祖为保义节度使以莹掌书记自)
(是徙镇常以莹从高祖将起兵太 (第 57b 页)
(巡官 冯道) 劝晋祖毋反(又曰赵莹为人纯厚美风仪晋高/祖为保义节度使以莹掌书记自)
(是徙镇常以莹从高祖将起兵太 (第 57b 页)
庄宗公宴(册府元龟曰李珽字公度太祖为元帅署/为天下掌记一日大会将佐指珽曰此真)
(书记也本又曰周 冯道 瀛州人唐天祐中监军使张承/业辟为 院巡官寻为伯府从事庄宗归宁太原置酒)
(公宴谓张承业曰予今于此会 (第 16b 页)
取一书记先/以卮酒辟之举酒属道遂署太原掌书记) 王荛不
就试 孔邈不赴职(册府元龟曰王荛苦学善属文以/季父作相避嫌不就科试乾符初)
(崔瑾廉察湖南辟为从事郎又曰孔邈兖州曲阜人乾/宁五年登进士第除校书 以亲舅独孤损方在廊庙)
(避嫌不赴职谒罗绍/威于邺下辟为判官) 敬翔依王发 龙敏客 冯道(册/府)
(元龟曰敬翔字子振好读书尤长刀笔时梁太祖初镇/大梁有支使王发者翔里人也翔往依焉与人为笺刺)
(传于军中太祖不知书喜浅近语闻翔所作爱之谓发/曰知公乡人有才可与俱来及见应对称旨即补右职)
(敏又曰龙敏幽州人少为儒丐游都邑唐庄宗定魏博/ 闻故人冯道为霸府记室乃客于河中馆于道家监)
(第 16b 页)
知公乡人有才可与俱来及见应对称旨即补右职)
(敏又曰龙敏幽州人少为儒丐游都邑唐庄宗定魏博/ 闻故人 冯道 为霸府记室乃客于河中馆于道家监) (第 16b 页)
(书记也本又曰周 冯道 瀛州人唐天祐中监军使张承/业辟为 院巡官寻为伯府从事庄宗归宁太原置酒)
(公宴谓张承业曰予今于此会 (第 16b 页)
取一书记先/以卮酒辟之举酒属道遂署太原掌书记) 王荛不
就试 孔邈不赴职(册府元龟曰王荛苦学善属文以/季父作相避嫌不就科试乾符初)
(崔瑾廉察湖南辟为从事郎又曰孔邈兖州曲阜人乾/宁五年登进士第除校书 以亲舅独孤损方在廊庙)
(避嫌不赴职谒罗绍/威于邺下辟为判官) 敬翔依王发 龙敏客 冯道(册/府)
(元龟曰敬翔字子振好读书尤长刀笔时梁太祖初镇/大梁有支使王发者翔里人也翔往依焉与人为笺刺)
(传于军中太祖不知书喜浅近语闻翔所作爱之谓发/曰知公乡人有才可与俱来及见应对称旨即补右职)
(敏又曰龙敏幽州人少为儒丐游都邑唐庄宗定魏博/ 闻故人冯道为霸府记室乃客于河中馆于道家监)
(第 16b 页)
知公乡人有才可与俱来及见应对称旨即补右职)
(敏又曰龙敏幽州人少为儒丐游都邑唐庄宗定魏博/ 闻故人 冯道 为霸府记室乃客于河中馆于道家监) (第 16b 页)
增基迹不堕 生日不记(册府元龟云于志宁永徽/元年为左仆射尝与右仆)
(射张行成中书高季辅俱蒙赐地志宁奏曰臣代居关/右周魏以来基迹不堕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
(臣之馀乞申私让帝嘉其意乃分赐行成及季辅道又/曰周 冯道 初仕晋平章事少帝遣中使就中书赐 生)
(辰器币道以幼属乱离早丧/父母不记生日坚让不受) 非是为国 (第 20b 页)
(射张行成中书高季辅俱蒙赐地志宁奏曰臣代居关/右周魏以来基迹不堕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
(臣之馀乞申私让帝嘉其意乃分赐行成及季辅道又/曰周 冯道 初仕晋平章事少帝遣中使就中书赐 生)
(辰器币道以幼属乱离早丧/父母不记生日坚让不受) 非是为国 (第 20b 页)
德宗令授昆崙段师奏曰且请昆崙不近乐器
十数年使忘其本领然后可教诏许之后果穷段师之
艺 五代史补曰冯吉 瀛王道 之子能弹琵琶以皮为
弦世宗尝令弹于御前深欣善之因号其琵琶曰绕殿
雷 三朝圣政录宋太祖曰资荫子弟在家但 (第 28a 页)
十数年使忘其本领然后可教诏许之后果穷段师之
艺 五代史补曰冯吉 瀛王道 之子能弹琵琶以皮为
弦世宗尝令弹于御前深欣善之因号其琵琶曰绕殿
雷 三朝圣政录宋太祖曰资荫子弟在家但 (第 28a 页)
又太中二年以起居即郑颢尚公主诏曰妇人之/德雅合谨修严奉舅姑夙夜勤事此妇人之节也) 今
日好雪(辍耕录 冯道 与赵凤同在中书凤有女适道仲/子以饮食不中为道夫人谴骂赵氏婢长号知)
(院者来诉凡数百言道都不答及/去 (第 23a 页)
日好雪(辍耕录 冯道 与赵凤同在中书凤有女适道仲/子以饮食不中为道夫人谴骂赵氏婢长号知)
(院者来诉凡数百言道都不答及/去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