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器者寒山拾得也闾丘访/之见二人围炉笑语闾丘不觉致拜寒山执闾丘手笑)
(曰丰干/饶舌)
  舌五
增诗 五代冯道
舌诗曰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
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原赋梁简文帝舌赋曰奚兹先生问于何斯逸士曰夫
三端所 (第 11b 页)
 足下黑子(明皇杂录安禄山初为张韩公帐下厮役/韩公尝令禄山洗足韩公脚下有黑点子)
(禄山因窃窥之韩公顾笑曰黑子吾贵相汝亦有之乎/禄山曰某贱人也不幸两足皆有比将军黑而加大韩)

(公奇而玩之/益亲厚焉) 自折足(𩔖隽藩镇李师道浮图圆静者/年八十馀尝为史思明将骁悍)
(绝伦既执力士椎其胫不能折骂曰𥪡子折人脚且不/能乃曰健儿因自置其足折之且叹曰败吾事不得见)
(洛城/流血) 平地跌伤(汇苑 冯道
尝戒明宗曰臣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
(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陷危者虑/深而获 (第 28b 页)
陵高季昌
欲奏为判官震耻之欲去恐及祸乃曰震素不慕荣宦
明公不以为愚必欲使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
  冯道
傅曰道自号 (第 21a 页)
长乐老
著书数百言陈已更事四
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 纪纂渊海曰宋刘
绰天圣中为京西漕分遣属官盘量诸郡在 …… (第 21a 页)
 李陵答苏武书曰范蠡不徇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
败之辱䘚能复句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
此耳 明唐顺之答顾东桥书曰近世之士愞熟獧巧
之习日工而羔羊素丝之节或衰矣而任重之人所指
以为贤且才者又往往在彼而不在此盖士习既然而
示之以好恶者则又然何怪乎靡靡一风也是以虽清

明平泰之世而包羞匪人或不胜参错乎其间虽否泰
之几未必系此而士习隆污则亦可知
增序五代史杂傅序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善乎管子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
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
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
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
冯道长乐老
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 (第 39b 页)
理周濂)
(溪以名节自砥砺奉己甚约俸禄尽以周宗族/奉宾友家无百钱之储襟怀飘洒雅有高趣) 周舍
荻障  冯道
茅庵(南史周舍传舍性俭素如布衣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
(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障坏亦不修夹五 (第 11b 页)
代史 冯道
传道/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当晋与梁 河而军道居军中)
(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 埋羹太守  (第 11b 页)
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
质名氏稷叹骇 五代史周 冯道
遇岁饥悉出所有以
赒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不耕者潜为
之耕其人愧谢道殊不以为德 宋史范仲淹妻 (第 10a 页)
淮西归云元
济暴师数万而晏然与妻妾戏博必败之道也 五代
史李守真传王景崇以凤翔反汉遣郭威督师攻之过 冯道
家问策道曰君知博乎博者钱多则多胜钱少则
多败今合诸将之兵以攻一城较其多少胜败可知威
意大悟 南唐近事 (第 16a 页)
 (早晚不同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也九又族/师掌聚野之锄粟注人相助作一井出 夫税) 借治
  彊以(借人力而治田有诗侯彊侯以/以用也彊谓力 馀而相助也) 增潜耕 佃
 田(孔帖 冯道
退耕于野有荒其田不耕与力不能耕者/道夜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 续)
 (文献通考元成祖谓 (第 28a 页)
 畟畟良耜 绵绵其藨 增置社 犒牛(孔帖韦宙/为永州刺)
(史民贫无牛以耕宙为置社二十家月会钱若干探名/得者充市牛以是为准久之牛不乏 又曰耕桑偶记)

(云青徐间遇春耕则犒牛以/天麻饼仍用锦缕系牛角上) 象耕鸟耘 农蓑圃笠
(山堂肆考唐陆龟蒙曰耕者行端而徐起拨欲深象行/端履深耕者法之故曰象耕耘者务疾而畏晚鸟之啄)
(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亩事/文类聚叶正则曰农蓑圃笠共谈垄 间) 兔园遗册
 龟蒙负畚(山堂肆考 五代冯道
本田家状貌质野朝/士多笑其陋道入朝任赞刘岳在后道行)
(数步必反顾赞问岳何为岳曰遗下兔园册耳兔园册 (第 8b 页)
 又曰杜甫尝醉登严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亦暴猛中衔之尝欲杀甫不果 又曰孟浩然王维
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
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又曰李

吉甫初入政事堂会食有巨床相传徙之辄罢相不敢
迁吉甫曰世俗禁忌何足疑邪撤而新之 续画品曰
毛棱惠远子便速有馀真巧不足若比其父则床上叠
床方之厥兄则屋下架屋 五代史曰 冯道
军中不设
床席卧一束刍 韦应物诗曰予解郡符去尔为外事
牵宁知风雨夜复作对床眠苏颍滨曰辙幼从东坡读
(第 10a 页)
遂名/为桃核杯) 傅国 照世(五代史云唐明宗时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傅国)
(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 冯道
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 潜确类书云撤马儿罕)
(国有照世杯光明洞/彻照之可知世事 (第 22a 页)
淮/旱榖)
(踊贵或请抑其价卢坦曰所部地狭榖来自他州若值/贱谷不至矣不如任之既而商以米坌至 明宗问 冯)
(道
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榖贵饿农榖贱伤农) 榖星 榖贼(上详榖一中/管子曰田)
(有木者谓/之榖贼) (第 11b 页)
拳之李) 沈
朱 荐碧(谢玄晖诗曰夏李沈朱实脆/韩愈诗曰冰盘夏荐碧实) 思戒 防嫌
(琐言曰明宗不豫 冯道
入问曰寝膳之间尤宜调谨因/指御前果实曰如食桃不康他日见李思戒 古乐府)
(歌曰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 (第 7b 页)
  桂三
原一枝 八树(晋书郤诜为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对曰臣举贤)
(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下见桂一山海经) 小山 中岳(刘安/招隐)
(士曰桂树丛生兮小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樛 下见桂二神仙传) 冬荣 夏绿(楚/辞)
(嘉南方之炎德美桂树之/冬荣 下见桂一异物志) 香宜汎酒 味可蠲疴
增三脊 五枝(陆佃埤雅凡木叶皆一脊惟桂叶三脊/ 事词类奇燕山窦諌议五子 冯道
赠)
(诗曰丹桂/五枝芳) 绿膏照夜 青枝拂尘(拾遗记王母与燕/昭王游于燧林之) (第 6a 页)
(更以丹脂点颊以要宠一觥记注罽宾国献丨丨杯君/又 冯道
家有丨丨不落 只白乐天诗银花不落从)
(劝闲宣和书谱昔刘泾作书诂以怀素比玉䛒光比珠/高 比金贯休 (第 24b 页)
(露/丨)
钱多(五代史李守贞传郭威击守贞过 冯道
家问策道/曰凡博者丨丨则多胜钱少则多败今合诸将之)
(兵以攻一城较其多少胜败可知长鲁褒钱神论丨丨/者 (第 50a 页)
茎生清暑殿䲭尾)
(中宋齐书祥瑞志永明八年五月阳城县获紫芝丨丨/ 史窦仪传弟俨侃称僖皆相继登科 冯道
与禹钧)
(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丨丨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当时号为窦氏五龙 元史祭祀志社树以松 (第 38a 页)
(郎二人曰中铨每岁集以孟冬丨丨而选尽季春之月/天成中 冯道
为相建言天下未选一人岁才数百而吏)
(部三铨分注虽曰故事其实徒繁而无益始诏三铨合/为一而尚书侍郎共行 (第 42b 页)
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丨丨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
(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三衾 (冯道
句朝披四袄专藏手夜覆丨丨怕露头凄范/成大枕上诗一枕经春似宿酲丨丨投晓尚 清) …… (第 35a 页)
传唐)
(制吏部分为丨丨尚书一人曰尚书铨侍郎二人曰中/铨东铨每岁集以孟冬三旬而选尽季春之月天成中) (冯道
为相建言天下未一选人岁才数百而吏部丨丨/分注虽曰故事其实徒繁而无益始诏丨丨合为一而)
(尚书侍郎共行 …… (第 72a 页)
原君传毛遂谓楚王曰白起小竖/子耳一战而 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丨丨而辱王之先)
(人而王不知北晋书宣帝纪 文懿
遣步骑数万阻辽隧/坚壁而守南 六七十里以距帝帝盛兵多张旗帜出) (第 81b 页)
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大中大)
(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丨丨/ 五代史 冯道
传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 …… (第 32a 页)
位/于石头沙际获玉玺丨丨高祖表以送台)
四绶(庾信步陆逞碑出入匡赞常/带数职身具六龟腰恒丨丨)
四袄 (冯道
句见/三衾下)
四幕(陆机感时赋天悠悠其/弥高雾郁郁而丨丨)
四毳(江淹赤虹赋骍鬐丨丨/之驾方瞳一角 (第 45a 页)
四十三篇注应劭曰其说/以周说为本师古曰史记云虞初洛阳人即张衡西京)
(赋小说丨丨夲自虞初者也直归田录 冯道
和凝同在/中书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 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
(丨丨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