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經解類
紀事本末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惠之行而断之曰柳下惠不恭
断学子夏之失如杨朱者曰是无父也断学子张之
失如墨翟者曰是无君也则当时所学如 泄柳
段干 (第 22a 页)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
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
勿复敢见矣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
之侧则不能安子思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
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
绝子乎

  孟子识见高远直与当 (第 11b 页)
  孟子传卷十三

  宋 张九成 撰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
段干木踰垣而辟之 泄柳
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
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
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 …… (第 1a 页)
今公孙丑致问孟子引古人之例荅之曰古者不为
臣不见然不见死法耳其中又有变化焉一于不见
如段干木踰垣 泄柳
闭门彼将以不见为高而不知
于道为不合也此阳货有赐于夫子夫子则顺礼以
见之干木 (第 2b 页)
泄柳
岂知此义乎一于见如曾子之所谓
胁肩谄笑子路之所谓未同而言彼将以见为通而
不知于道为失节也此齐宣不就见 …… (第 2b 页)
孙丑问不见诸侯孟子乃非干木 泄柳
是以见为是
矣将以见为是乎孟子乃又举曾子子路之言是又
以不见为是矣然则吾将何处乎迫斯可以见未迫
则未 …… (第 3a 页)
下第观人主用心为如何其心虚则可见自实其
中虽见何益盖君子所养养其理义而已理义既明
有所见则不为段干木 泄柳
之固有所不见则不堕 (第 3a 页)
于阳
货见之矣于佛肸见之矣顾其心如春阳之敷如时
雨之润有成就之仁无鄙绝之意其视荷蒉荷蒉接
舆晨门干木 泄柳
之徒皆鸟兽斯人尘秽一世超然
自欲出于嚣尘之外其器量广狭果如何也当时门
人如子夏指洒扫为君子之道子张指 (第 18a 页)
侯不受赐于诸侯非谓求名誉□流俗也不敢犯
名教也然先王之道要在千古为可行非务为沽激
崖异使人憔悴辛苦如 泄柳
段干木屈原申徒狄之
见也是故虽不可托于诸侯不可受赐于诸侯而有
周之则受之路名分既正礼义不亏退自等于齐 (第 5a 页)
为淳于髡轻重乎孟子有何必同之论语已塞矣不
自知其不学乃引公仪休 泄柳
子思为问以为贤无
益人之国意盖讥诋孟子欲以取胜也无稽庸鄙至
此何足与语乎圣贤道襟德量广大宏阔有诱人之 (第 11b 页)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变兑为大过杨敬仲云上九/刚而上穷有角之象夫其所)
(以与人姤遇者如角然刚固之过枯槁而不和洽吝道/也狷者之疵为吝然严劲刚介异乎轻肆故逸者矣故)
(无咎变兑为羊/兑上故称角)
 象传曰姤其角上穷吝也(上者穷地穷故吝也杨敬/仲云言其穷而少通也 泄)
 (柳
闭门而不纳段干木踰垣而避之是谓姤其角/孔子见南子欲从佛肸公山之召变通之道也)
 第八对
  萃䷬升 (第 16b 页)
言言而遂起退欲去请绝也曰坐我明
语子注孟子止客曰且坐我明告语子昔者鲁缪公无
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 …… (第 32a 页)
则不能安其身注往者鲁缪公尊礼子思子思以
道不行则欲去缪公常使贤人往留之说以方且听子
为政然则子思复留 泄柳
申详亦贤者也缪公尊之不
如子思二子常有贤者在缪公之侧劝以复之其身乃
安矣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 …… (第 32b 页)
分明言告于子云自昔缪公至长者绝子乎是皆明告之言也言往日鲁国缪公无人于
子思之侧以导达其意则不能安子思 泄柳
申详无人于鲁缪公之侧以称誉其贤 (第 33a 页)
泄柳
申详不能安其身 …… (第 33a 页)
以其子思之于缪公师道也非求容者也故缪公无人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 泄柳
申详之于缪公臣道
也则求容者也故无人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今孟子所以言此者是谓齐之士不能为王谋安于孟 …… (第 33b 页)
而不及于子思是子绝其长者乎是长者绝子乎以其不以安子思而谋安孟子于未去
之前是为孟子虑者不及子思特欲为 泄柳
申详之所为耳故孟子所以有是言之以晓其所以隐几而卧不
应之意也长者孟子以年已之老自称为长者也注昼齐西南 (第 33b 页)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注丑怪孟子不肯每辄应
诸侯之聘不见之于义谓何也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
见注古者不为臣不肯见不义而富且贵者也段于木
踰垣而辟之 泄柳
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 …… (第 23a 页)
木踰垣墙而避魏文侯于外泄柳闭门而拒鲁缪公于内然皆不见之者是皆文侯缪
公而就见已甚迫切斯可以见矣然干木 泄柳
且不见之耳阳货欲愿见于孔子而畏孔子恶已之无礼而不
见之意以谓已为大夫而有遗赐孔子但为之士彼不得受其遗 …… (第 24b 页)
论之孟子必答公孙丑以此者则孟子不见诸侯是亦分也义也公孙
丑乃不知之柰之何哉今且以孟子不见诸侯必以段干 泄柳
为言者盖谓魏文鲁缪二君欲见此二子如此
之迫切而二子尚不见之而况己往见诸侯哉必以阳货为言者盖谓孔子不见 (第 25a 页)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注仲尼弹邪以正正斯可矣
故不欲为已甚泰过也孟子所以讥踰墙距门者也疏
(正义曰此章言疾之已甚乱者也孟子言孔子凡所为不为己甚泰过者也如论语云疾之已甚乱也同意注
云孟子所以讥踰墙距门者盖谓如段干木踰垣而避文侯
泄柳
闭门而拒缪公是为已甚者)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注果能 (第 10b 页)
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
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注
髡曰鲁缪公时公仪休为执政之卿子柳 泄柳
也子思
孔子之孙伋也二人为师傅之臣不能救鲁之见削夺
亡其土地者多若是贤者无所益于国家者何用贤为 …… (第 15b 页)
清者也是亦有仁而已故以是答淳于髡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至无益于国也髡又问鲁缪公之时
公仪休为执政之卿 泄柳
孔伋为师傅之臣而鲁国为敌国所侵削益甚如此是贤者不能拯救之是贤者无 …… (第 18a 页)
其功者髡未
曾见之也如此是故无贤者也有贤者则髡必知之矣淳于髡所以又言之此者以其不知缪公不能师公仪
泄柳
子思三子之道徒疑之以为不贤又以此明孟子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亦若是矣故引而言之复 …… (第 18b 页)
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
园夫织女利手是公仪休执政之事也云子柳 泄柳
也檀弓云子柳郑注云子柳鲁敬仲皮之子子硕兄也子
思孔伋已说于前矣注孟子云百里奚去国至贤也○正义曰云百里 (第 19b 页)
如两部偏旁有至必尉末臬折列厥兑曳曷契


世戾叕内敝制诸字皆彼此互见踪迹甚明故礼


记说命竟作兑命 泄柳
之母死竟作世柳之母死


春秋盗杀卫侯之兄絷公羊谷梁作公辄而论语


固而近于费作近于肸孟子传贽作传 (第 13a 页)
  庶草治病各有所宜惟艾可用灸百疾故名医草岁或
多病则艾生之亦天预备以救人尔荆楚之俗五月五
日未鸡鸣采之或曰见似人者揽而取之用灸有验采
葛惧谗之诗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盖葛才
春莫则已可刈只三月而成此采葛者所以一日不见

如三月也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释草萧荻其
字从秋生于春待秋三月而成此采萧者所以如三秋
也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艾以久蓄为善孟子
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之久蓄者至三年此采
艾者所以如三岁也虽然此小臣之事所谓 泄柳
申详
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者尔萧与艾本皆香
草古者天子摰鬯诸侯蕙大夫兰士萧庶人艾至离骚
则薄之 (第 7a 页)
 亦可谓贞矣而求深太过不能通变而反以自拘故
 虽贞而不免于凶何所往而利乎申屠狄抱石以沈
 于河段干木踰垣而避之 泄柳
闭门而不纳是皆求
 深之过君子以为非礼义之中不之贵也
九二悔亡 (第 10a 页)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
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
勿复敢见矣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
之侧则不能安子思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
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
绝子乎

  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 (第 54a 页)
侧则不能安子思盖缪公尊
信子思惟恐其不安于鲁不敢谓己能留子思而每

与贤者共安之是则进退屈伸在子思而已若夫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盖缪公尊
信之有所未笃必待于知己者左右之于公所则进
退屈伸不几于在人乎 (第 54b 页)
然则 泄柳
申详之于子思其
相去盖有间矣孟子之去齐既宿于昼矣而有欲为
王留行者是留行之意非出于王之悔悟而独出于 (第 54b 页)
或者之私情孟子不应隐几而卧使之默喻其非而
犹未之悟也则引子思与 泄柳
申详之事以告之其 (第 54b 页)
遇不
遇则天也不胜亦岂得而为之哉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
段干木踰垣而辟之 泄柳
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
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
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 …… (第 44b 页)
  公孙丑意孟子之不见诸侯必有义存焉孟子以为
古者不为臣不见是其义也为臣谓委质事之也若
君臣之分未定诸侯尊德乐义则固当就见之盖欲
见之意当在彼故也至于段干木踰垣而避 泄柳

门而不内则为已甚盖缪公屈已就见所谓迫而欲 (第 45a 页)
  此章谓言人之不善者当念夫后患而言不可易也
所谓后患者未论悔吝之何如若专言悔吝是止以
利害论而未足以尽孟子之本意盖君子于人之善

则乐与之人之不善则矜惜之此其忠恕之心所以
为人之道者也故孔子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而但
云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更不言毁也世有好言
人之不善者此意一萌即有害于良心其损德亦已
甚矣此后患之可畏者也若所谓悔吝则固在其中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孟子尝发已甚之论矣曰段干木踰垣而辟之 泄柳

闭门而不纳是皆已甚而举孔子待阳货之事以为
之准此所谓不为已甚也虽然善观圣人者于一事
之细亦可以味其无 (第 46b 页)
  为王留行章


  孟子子思之徒也客必是君侧亲信之人素能关说于
王者故责以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恶其以 泄柳
申详
处已也绝字锋利 问 (第 14a 页)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
不安其身二子之贤其心固如是乎朱子曰非谓二子
之心倚君侧之人也语其势则然耳若二子 (第 14a 页)
  孟子守不见诸侯之义不迫不可见也不先不可见也
古人尚有迫而不见者是虽已甚然千载下君贵士贱
波流难砥宁有此几人已甚者孟子学深养到便不肯

负意气相矫激故引孔子一段向使阳货不先断不轻
见不独明不为己甚亦可明不见诸侯之义也曾子子
路皆守孔门家法故深鄙乎胁肩谄笑未同而言之人
养与守不同干木 泄柳
严而隘孔孟和而大当时无不
见诸侯之士无不欲仕之人孟子云不由其道而仕者
钻穴隙之类也愚亦云以顺为正者胁 (第 11a 页)
肩谄笑之类也
不能学孔孟不妨以干木 泄柳
为法 鹿伯顺曰君子
之所养可知已最耐咀嚼这君子便说自已意若再指 (第 11a 页)
 角然刚固之过枯槁而不和洽吝道也狷者之疵为

 吝然严劲刚介异乎轻肆放逸者矣故无咎象曰上
 穷者言其穷而小通也 泄柳
闭门而不纳段干木踰
 垣而避之是谓姤其角孔子见南子欲从佛盻公山
 之召变通之道也
 
 
 
 杨氏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