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經解類
紀事本末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公仪子名休为鲁相(疏史记公仪休鲁博士以高第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
官自正汉书曰公仪子相鲁见其家织帛种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纤女利乎)子柳 泄柳
也削地见侵夺也髡讥孟子虽不去亦未必能有为
也 (第 11a 页)
官自正汉书曰公仪子相鲁见其家织帛种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纤女利乎)子柳 泄柳
也削地见侵夺也髡讥孟子虽不去亦未必能有为
也 (第 11a 页)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芟三条)
朱子曰非谓二子倚君侧之人也语其势则然耳
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
上文 (第 104a 页)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只见其类同故引之其实孟子非止 (第 104a 页)
泄柳 申详之匹亦非只望齐王待 (第 104a 页)
泄柳 申详之礼者故言此只言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
子绝长者乎芟三条减二字改误) (第 104a 页)
亦有不容不遇之主也外合于五求合乎睽无咎之
道也象传以为未失道盖守道以待遇道也然遇主
于巷趋而避之 泄柳 申详之行圣人不取也惟遇之
以合睽道在是矣此爻以合睽为义象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象曰 (第 21b 页)
道也象传以为未失道盖守道以待遇道也然遇主
于巷趋而避之 泄柳 申详之行圣人不取也惟遇之
以合睽道在是矣此爻以合睽为义象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象曰 (第 21b 页)
也未达之士必从先达者然后爵位通而事业彰后
觉之人必从先觉者然后学问新而道德富为干木
之踰垣为 泄柳 之闭门是皆已甚然弥子欲主孔子
而孔子不之随季氏欲宰子骞而子骞不之随则君
子之所随苟非其人不苟随也 (第 21b 页)
觉之人必从先觉者然后学问新而道德富为干木
之踰垣为 泄柳 之闭门是皆已甚然弥子欲主孔子
而孔子不之随季氏欲宰子骞而子骞不之随则君
子之所随苟非其人不苟随也 (第 21b 页)
或问周公管叔之事吕游之说不同何也曰吕氏之疑
游氏辨之详矣其原盖出于程子之说所谓天理人
伦之至者学者宜深味之
或问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二子
之贤其心固如是乎曰非谓二子之心为然也语其
势则然耳若二子之心如此 (第 3a 页)
游氏辨之详矣其原盖出于程子之说所谓天理人
伦之至者学者宜深味之
或问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二子
之贤其心固如是乎曰非谓二子之心为然也语其
势则然耳若二子之心如此 (第 3a 页)
先生外别有君子以是知先王兴贤育材有不敢强
以仕者必如是而后礼贤之义傋也孟子曰大有为
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春秋战国犹有周丰段干木
泄柳 之俦为时君所不能屈周公之教思可谓无穷
矣周之士也肆其此之谓与 遵者亦不告以礼轻
不敢复烦尊者 (第 33a 页)
以仕者必如是而后礼贤之义傋也孟子曰大有为
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春秋战国犹有周丰段干木
泄柳 之俦为时君所不能屈周公之教思可谓无穷
矣周之士也肆其此之谓与 遵者亦不告以礼轻
不敢复烦尊者 (第 33a 页)
已者好德尔縻之良而使人之不可諠者天德王道
之备是故仪封人请见矣见者能几何哉道在而位
不在焉彼欲见而不知也 泄柳 闭门而不纳矣位在
而道不在焉我欲见而不能也其惟尧舜乎德与位
并运与时隆应天而兴与日俱融斯圆穹垂象 (第 7a 页)
之备是故仪封人请见矣见者能几何哉道在而位
不在焉彼欲见而不知也 泄柳 闭门而不纳矣位在
而道不在焉我欲见而不能也其惟尧舜乎德与位
并运与时隆应天而兴与日俱融斯圆穹垂象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