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經解類
紀事本末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三居下卦之上亦有耳象而不虚中以受铉其义革
 矣革者失耳之义也失耳之义无他其行塞固而不
 通故虽有雉膏之美不见食焉段干木踰垣而避之
  泄柳
闭门而不纳可谓不虚中而受铉固塞而不通
 者三刚实而不虚不应乎上九有不食之象然贤者
 人之所慕终当有遇 (第 15a 页)
 复绥作遂

祔 主妾之丧则自祔 祔作附
某 相者入告反命曰某孤须矣 相者反命曰某孤
 须矣 (陈注)皆无某字
君之 (杂记下)视君之母与君之妻 下君之二字无
泄 泄柳之母死  泄柳
(第 25b 页)
泄柳
之徒为之也 泄
 皆作世
襚 诸侯使人吊其次含襚赗临 襚作燧 (第 25b 页)
落合切折也释败也摧也摺又叶)
(韵)○纳(诺答切释丝湿纳纳又入也黄补亦作内孟若已推而内之沟中又队韵孟 泄柳
闭门而不内)
(音纳语出内之吝音纳又如字)(骖马辔系轼者释诗鋈以軜)
 黄补 内 (第 50b 页)
阳奇象簋贰阴耦象○险难之/世君求臣臣亦择君二五之刚全赖)
(三四柔者以交接其间若鲁缪公有人乎子思之侧 泄/柳
申详亦有人乎缪公之侧也○互艮疑不下交故特)
(明/之)○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祇郑作坁京作褆疑郑/本 (第 51b 页)
 亦同人于宗吝道也之义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曰伏戎于莽敌
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山林隐逸之人有忍死不肯应召聘者如介子推抱
 树 泄柳
闭门者何限不幸遭凶暴之君如公孙述徵
 李业不起遣尹融持毒酒以饮之岂但伏戎于莽而 (第 13b 页)
 世人交接偶与人遇不能远避执以黄牛之革隐蔽

 其身莫之胜说者言隐遁之人用志坚固不可得而
 形容也如 泄柳
闭门段干木踰垣介之推抱树而死
 姜肱被面不欲画工之图其形隐遁之固志甚于牛
 革之蔽面也盖遁之下卦元属 (第 14b 页)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
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
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
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齐侧皆反复扶又反语去声○齐宿齐戒越宿也缪公尊礼子
思常使人候伺道达
(第 13b 页)
诚意于其侧乃能安而留之也 泄柳
鲁人申详子张之子也缪父尊之不如子思然二子 …… (第 13b 页)
子来而子自欲为王留我是所以为我谋者不及缪公留子思之事而先绝我也我之卧而不应岂为先绝子
乎○集疏曰或问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二子之贤其心固如是乎曰非谓二子之心为
然也语其势则然耳若二子之心如此则 (第 14a 页)
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
曰古者不为臣不见(不为臣谓未仕于其国者也此不见诸侯之义也)段干木
踰垣而辟之 泄柳
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
(辟去声内与纳同○段干木魏文侯时人 (第 10b 页)
泄柳
鲁缪公时人文侯缪公欲见此二人而二人不肯见之盖
未为臣也已甚过甚也迫谓求见之切也)
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 (第 10b 页)
事哉)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
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公仪子名休为鲁相
子柳
泄柳
也削地见侵夺也髡讥孟子虽不去亦未必能有为也)曰虞不用百里奚而
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第 8a 页)
  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

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
王庶几改之

  王由足用为善

  吾何为不豫哉

  卷十一 (第 23b 页)
  旧注以季孙子叔为孟子弟子季孙不喜孟子之意
故言异哉子叔亦疑之今以子叔疑三字为一人亦
无考据子叔疑既已不用却得使其子与弟并为卿
相此又不可晓也大抵此章自季孙曰之下文多未
详不可强解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注泄柳 (第 22a 页)
申详缪公尊之不如子思然二子义不苟容非有贤者
在其君之左右维持调护之则亦不能安其身矣
义不苟容者道合则留不合则去二子在鲁君则不
顾于己已则盼盼然望人于君之左右维持调护求
区区一身之安此非苟容而何此段经文本与上文
缪公尊礼子思之说相对为言上文注云缪公尊礼
子思常使人伺候道达诚意于其侧乃能安而留之
也此说诚是所谓伺候者伺候子思之颜情也准此

以解本段之义 泄柳
申详亦是常使人候伺缪公颜
情道达诚意于其侧以安其身也然则人君以此礼
贤则可人臣以此事君则不可注文亦是 …… (第 23a 页)
行事之际可否进退有义存焉亦不直须常有贤者
维持调护恃以为安也况 泄柳
又非中行之士推闭
门不内之心乃其狷介之有甚焉者也君自造门欲
就见之犹不可得岂有望其君侧之人维持调护之 (第 23b 页)
理又以一章之文势言之至其结意处止言虑而不
及子思于 泄柳
申详未尝再有干涉亦难通解窃尝
撤去 (第 23b 页)
泄柳
以下十七字读之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
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如 (第 23b 页)
  或问不以天下俭其亲如子之说其有稽乎曰王氏中

说记太原府君之门曰一布衣二十年不易曰无为费
天下也文意正与此同

  十一章(孟子去齐宿于昼)

  或问 泄柳
申详无人乎穆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二子
之贤其心果如是乎曰非谓二子之心为然也语其势
则然耳若二子之心如此 (第 2a 页)
  尝考孟子之答公孙丑首举古者不为臣不见一语以

示不见诸侯之义者固已然下文申以段干木 泄柳

事则谓迫斯可以见矣次谓阳货欲是孔子之事岂得
不见引之以明可见之莭也是则孟子之所谓不是诸
侯者岂终 (第 8a 页)
顺君之过文君之过即文己之过也
增问缪公之待子思 泄柳
申详异乎曰 (第 14a 页)
泄柳
申详之贤
不及子思故缪公待子思特优也故曰吾于子思则师
之若 (第 14a 页)
泄柳
申详其颜般之徒乎
达问孟子言以其时考之以上言不豫者何曰言天必
欲平治天下又何必不豫哉

滕文公

增 …… (第 14a 页)
干木 泄柳
者处之已甚亦岂谄笑之徒哉则夫子见阳
货之事可知矣然则不见诸侯岂无义乎集注谓此章
言圣人礼义之中正者何 (第 19b 页)
 以节中正以通者自可以用二焉二以阳居阴而处
 之未得其当徒以其非所当应而不为所用焉有不
 出门庭之象失时可谓极矣故有凶段干木踰垣而
 避之 泄柳
闭门而不纳此爻似之六三阴柔不中不
 正又为说体外示和说中藏巧诈处己待人皆不以
 诚而戾于节矣是不节若 (第 43b 页)
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
泄柳
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
其身(往者鲁缪公尊礼子思子思以道不行则欲去/缪公常使贤人往留之说以方且听 (第 14a 页)
子为政然)
(则子思复留 泄柳
申详亦贤者也缪公尊之不如子思/二子常有贤者在缪公之侧劝以复之其身乃安也)
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 (第 14a 页)
见之于/义谓何也)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古者/不为)
(臣不肯见不义/而富且贵者也)段干木踰垣而辟之 泄柳
闭门
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孟子言/魏文侯)
(鲁缪公有好善之心而此二人/距之大甚迫窄则可以见 (第 10a 页)
之时公仪子为政子
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
之无益于国也(髡曰鲁缪公时公仪休为执政之/卿子柳 泄柳
也子思孔伋也二人) (第 7b 页)
 他书可见是必中庸况汉司马迁郑氏去古未远必
 有所据而云
问中庸作于何年 对曰周威烈王十七年鲁穆公显
 立始尊事子思用公仪子为政 泄柳
申详为臣子思
 于是年作中庸
问子思何以作中庸 对曰中者天地阴阳之理 (第 27b 页)
 可否相济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子见南子之事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异乎 泄柳
之已甚矣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