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樂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太清部
太玄部
    政亦何以为资也故冢宰制国用量入以为
    出尤为安扰万民之本而地官所以亦统于
    天官也欤
汉书食货志 李悝
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又曰籴甚
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
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无 …… (第 8b 页)
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人不散取有馀而补
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蕙田案常平之名始于汉其法则自 李悝

    之备荒之政莫善于此马贵与所谓农人服
    田力穑之赢馀上之人为制其轻重时其敛
     …… (第 9b 页)
    则加赋而已
荒政考略绍兴三年诏曰义仓之设所以备凶荒最为
良法州县奉行不善寖失祖宗本意或遇水旱何以赈
济可令监司检视实数补还侵失

文献通考绍兴二十八年赵令詪言州县义仓米积久
陈腐乞出粜及水旱灾荒不拘检放及七分便许赈济
沈该奏在法义仓止许赈济若出粜恐失初意乃令量
粜三之一桩收价钱次年收籴拨还
王圻续通考乾道八年户部杨倓奏义仓在法惟充赈
给不许他用今诸路常平义仓米斛访闻皆是擅行侵
用从来未曾稽考乞下诸路常平官限半月委逐州主
管官取索五年的实放支数目仍开说逐年有无灾伤

检及取给过若干并见在之数实计若干目今在甚处
桩管结具保明文帐稽考施行从之
 林駉常平义仓论常平之法何始乎自 李悝
已有平
 籴之说至寿昌始定常平之策此其始也厥后罢于
 元帝复于显宗随罢随复无有定制至于我朝淳化
 二 (第 55a 页)
便以利于人
    蕙田案平籴之法始于 李悝
盖因谷贱
    而取之谷贵而出之取有馀补不足使
    农民交利而已军国之用未尝仰给于
    此 (第 31b 页)
 玄宗溺于可安不出长安以此论之时节不同孟子
 所谓苟且之政乃后世所谓善政且三十年之通制
 国用须必世百年而可行亦未易及此后之有志之
 士如 李悝
之平籴法非先王之政丰年收之甚贱凶
 年出之赈饥此又思其次之良规到得平籴之政不 …… (第 62b 页)
 各安其居不至于流散各有以自生养至于移民移
 粟不过以饥殍之养养之而已若设糜粥其策又其
 下者大抵荒政统而论之先王有预备之政上也使
  李悝
之政修次也所在蓄积有可均处使之流通移
 民移粟又次也咸无焉设糜粥最下也虽然如此各
 有差等有志之士随 …… (第 63a 页)
 天下事虽古今不同可行之法古人皆施用得遍了
 今则但举而措之而已今所论荒政如平籴之政条
 目尤须讲求自 李悝
平籴至汉耿寿昌为常平仓元 (第 64a 页)
 何以能育是故不售之货则敛之不时而买则与之
 物楬书之使知其价而况赊物以备礼贷本以代生
 皆所以缓贫窭而抑兼并管仲平轻重 李悝
平籴寿
 昌常平皆古意也
 陈及之曰熙宁间置市易务且谓成周之市法内帑
 出钱数百万以为本市易司遣人于 (第 18a 页)
 敢犯纪律 又军法曰律易师卦师出以律(又刑书曰律前汉刑法志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晋书刑法)
(志秦汉旧律起自 李悝
悝著网捕二篇杂律一篇又以其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又爵命之等曰律礼王制有功 
(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第 66b 页)
 以悛(又集韵韵会正韵𡘋七伦切音逡义同)又集韵须伦切音荀与恂同说文信心也 悜(广韵集韵𡘋丑郢切)
(音逞慏悜意不尽也)(集韵私箭切音线怜也)(集韵奇寄切音忌敬也)(唐韵苦回切集韵韵)
(会正韵枯回切𡘋音恢说文啁也从心里声与诙通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秦穆公于宫室)又人名卫孔悝魏 
  李悝(又玉篇广韵良士切集韵两耳切𡘋音理玉篇忧也悲也疾也与里通诗大雅云如何里朱传里忧也)
(广韵)
(集韵韵会正韵𡘋五故切与误同说文谬也)又欺也疑也惑也 悟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五) (第 31a 页)
 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疏(正义曰/子产铸)
 (刑书而叔向责之赵鞅铸刑鼎而仲尼讥之如此传/文则刑之轻重不可使民知也而 李悝
作法萧何造) (第 27b 页)
 人主则贬损减省天下各有廪藏则赈发济民而已

 当时措置与后世不同至春秋战国王政既衰秦饥
 乞籴于晋鲁饥乞籴于齐当时九年之制已自败坏
 其后如 李悝
之平籴法丰年贱收之凶则出以赈饥
 榖价不贵民安其居此亦三代已后救荒之良策也
 至汉武诏令水潦移于江南 …… (第 23a 页)
 分掌其事不以吏胥与于其间又如赵清献公在会
 稽不灭榖价四方商贾辐凑此皆可师其意广其法
 以推行于不穷者也至如平籴之政尤须讲求自
 悝
平籴至汉耿寿昌为常平仓元帝以后或置或罢
 至宋朝遂为定制仁宗时韩魏公请罢鬻没官之田 (第 23b 页)
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
界繇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
初税亩春秋讥焉 李悝
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
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 (第 21a 页)
  善战如孙膑吴起之徒(膑齐威王臣起卫人为魏文侯将)连结诸侯
如苏秦张仪之𩔖(秦洛阳人)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
民使任耕稼之责如 李悝
尽地力(悝魏文侯臣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
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
(第 27a 页)
升不勤则损亦如之○
语录曰问若如 李悝
尽地力之𩔖不过欲教民而巳孟子何以谓任土地者亦次于刑曰只为他是欲富 (第 27a 页)
  善战如孙膑(音牝)吴起之徒连结诸侯如苏秦张仪之
类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 李悝(音恢)
尽地力商鞅开阡陌之类也(膑齐威王臣起卫人为魏文侯
将秦洛阳人仪卫人悝魏文侯臣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
(第 25b 页)
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三分去一为
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鞅卫人为秦孝公相封以商于之地号曰商君始
废井田开阡陌○语录问若如 李悝
尽地力之类不过亦教民而巳孟子何以谓任土地者亦次于刑曰
只为他是欲富国不是欲为民但强占地开垦将去欲为己 (第 25b 页)
  善战如孙膑(音牝)吴起之徒(按史记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涓仕魏为将军自以

能不及膑乃召之至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窃载以归威王以为军师魏遣庞
涓伐韩齐以孙膑救之以计杀庞涓于马陵又史记吴起卫人好用兵尝学于曾子既远游母死不归曾
子薄之与起绝魏文侯用为将尝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
连结诸侯如苏
秦张仪之类(史记苏秦洛阳人张仪魏人俱事鬼谷先生学从横之术游说七国苏秦为从
约长并相六国张仪相秦主横主横者皆欲诸侯割地以事秦主从者连诸侯以攻秦)
辟开垦
(口本反)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 李悝
(枯回反)
尽地力商鞅(以两切)开阡陌之类也(前汉食货志 (第 21b 页)
战国时李悝
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勤谨则 (第 21b 页)
战也张仪则主六国事秦不然则秦伐之矣辟草莱任土地所谓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是富桀也主于富国者势必夺民利如 李悝
尽地力则尽民力矣商鞅开阡陌则经界不正旱涝无备遗患于民矣今文庙十哲惟冉求未称何乃以次于上刑者与闵路并立 (第 30b 页)
  于沟洫长无他事之困彼出税者息然于耕凿无
  水旱崩袭之灾岂不两得其利乎然通率之治洫
  浍之夫多于出税此 李悝
商鞅之徒所以必欲尽
  之也岂知圣人宽然馀裕多其功于除害释其气
  于阴阳岁岁有秋民足而君乐彼徒知富 (第 42b 页)
注魁头犹科头谓人发萦绕成
科又贿韵)
(说文本诙谐字一曰病也从心里声广韵忧也悲也亦大也又人名卫孔悝魏 李悝
又止韵)
(鱼回切音与危同旧韵吾回切说文高不平也从山鬼声尔雅石戴土谓之崔嵬诗陟彼崔嵬又高峻貌集韵 (第 19a 页)
陔反论衡引书我旧云刻子作孩子)
(唐韵正音悝史记平准书魏用李克尽地力索隐案汉书食货志及刘向别录皆作 李悝
孟子列传魏有 (第 8b 页)
李悝
尽地力之教是史记一书而或作克或作悝以音之转而异也)(集韵柯开切说文宗庙奏祴乐或从
衣通作陔)

罳( (第 8b 页)
地者次之(辟与辟同○善战如
孙膑吴起之徒连结诸侯如苏秦张仪之类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
李悝
尽地力商
鞅开阡陌之类也)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
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 (第 11a 页)
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之术驺奭
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文具难施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魏有 李悝
尽地力之教楚有尸子长卢阿
之吁子焉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千 (第 13a 页)
重主断燕王哙收吏玺自三
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亦见韩/非子)说者谓以石计禄始于
此不知以石计禄本起于田 李悝
尽地力亩收一石半 (第 4a 页)
乃开西和门通使
于魏昼以军骑暮以烛齐师怪之以为楚与燕魏合谋
遂引兵去楚师乃还是军门有东西和也韩非子曰
警其两和曰敌人且至如是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
怠不信秦袭之几夺其军一日悝与秦人战谓左和曰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