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詔令奏議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乃修浚城池收集士卒将攻竟陵西魏遣大将军杨
 忠仪同侯几通率众赴焉纶婴城自守后李素中流
 矢卒城乃陷执纶纶不为屈遂害之
 南郡王大连 简文帝
第五子初封临城县公大宝元
 年封南郡王
 安陆王大春 (第 27a 页)
简文帝
第六子初封西丰县侯大宝元
 年封安陆王
 武昌郡王□昭明太子子大同三年封 (第 27a 页)
 当阳公大心 简文帝
第二子中大通四年封
 梁王庄陈霸先灭梁湘州刺史王琳奉庄纂梁祚于
 郢州
 浏阳县公大雅太宗子大同九年 …… (第 27b 页)
 江夏王伯义世祖第九子天嘉六年封
 武陵王伯礼 桂阳王伯谋俱世祖子伯义伯礼天
 嘉六年封伯谋太建中封
 宜都王叔明 高宗
第六子太建五年封
 武昌王叔 (第 29b 页)
高宗
第十九子太建十四年封 …… (第 29b 页)
 邬居业皆请赴难隋薛胄兵次鹅羊山叔慎战败胄

 擒斩之时年十八
 长沙王叔坚 湘东王叔平 沅陵王叔兴 岳山
 王叔韶 巴东王叔谟俱 高宗
子叔坚太建元年封
 叔平叔兴叔韶至德元年封叔谟至德四年封
 南平王嶷 邵陵王兢俱后主子嶷至德元年封兢 (第 30b 页)
 贞明二年封
 西阳王叔穆宣帝第二十三子至德元年封
 南郡王叔澄 高宗
第二十五子至德元年封 (第 30b 页)
  张惠绍(义阳人司/州刺史)   康 绚(蓝田人司/州刺史)

  马仙琕(司州刺史/贞威将军)   孔休源(山阴人南郡太/守行荆州府事)
  萧太心 (简文帝
第二子/都督郢州刺史) 田鲁生(司州/刺史)
  陈庆之(兴国山人南北/司二州刺史) 夏侯疆(司州 …… (第 17b 页)
  武士彟(外戚并州人/荆州都督)
  尉迟敬德(善阳人襄/州都督)  姚 简(均州节/度使)
  (高/宗)
苏良嗣(武功人荆州/大都督长史)  李安期(安平人荆州/大都督长史)
 (中/宗)张柬之(襄阳人荆州 …… (第 24a 页)
  钱 遹(婺州人提举/湖北常平)  曾孝序(晋江人显谟阁/待制知潭州)
  (钦/宗)潘良贵(金华人提点/荆湖刑狱)
  (高/宗)
李 纲(观文殿学士/湖南宣抚使)  岳 飞(汤阴人荆湖南/北路招讨使)
  韩世忠(延安人荆湖/宣抚 (第 34a 页)
 文选楼在县东南昭明台上襄阳记襄阳有文选楼
 金城内刺史院有高斋昭明太子于此斋造文选南
 史庾肩吾初为 晋安王
国常侍每徙镇肩吾常随在
 雍州被命与徐防江伯操孔敬通惠子悦徐陵王囿
 孔铄鲍至等十馀人抄撰众书号高斋 …… (第 56b 页)
 狮子楼在县西南洪武初建绘狮子于上以镇楚山
 故名后燬今置石狮于上作亭覆焉
 学业堂在县南旧传诸葛亮读书之所
 乐善堂在县城 梁简文
(第 57a 页)
晋安王
镇襄州日画前刺 (第 57a 页)
 古圣之旨王侯朝臣皆奉表质疑高祖皆为解释大
 同中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舍人
 孔子袪等递相讲述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 简文帝
易林 (第 7a 页)
    系辞注二卷疑即万书字偶讹也
韩氏(康伯/)系辞注
  隋志三卷
   存
 晋书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 简文帝
居藩引为谈 (第 17a 页)
 正则谓之雅考之礼教其归不殊也

  梁简文帝
曰诗者思也辞也发虑在心谓之思言见
 其怀抱者也在辞为诗在乐为歌其本一也
 隋书经籍志曰夏殷以上诗多不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十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诗(二十二/) 梁简文帝
毛诗十五国风义
  七录二十卷
   佚
吴氏(申/)十五国风咨解 (第 1a 页)
 时为昭容每侍帝草制诏以故追赠仪为中书令秦
 州都督楚国公
 晁公武曰唐上官仪奉敕删定 史玄道续注采周
 颙郝同 梁简文帝
数家为之唐志有其目 (第 22a 页)
 仆射齐建元元年进号镇南将军后为尚书左仆射

 领竟陵王师
吴氏(略/)春秋经传说例疑隐
  七录一卷
   佚 梁简文帝
左氏传例苑
  唐志十八卷(隋志不著简文/帝作十九卷)
   佚
春秋𤼵题 (第 3a 页)
  七录三卷(又一卷/)
   佚
 梁书昭明太子讲孝经殿中中庶子徐勉祭酒张充
 执经天监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经 简文帝
孝经义疏 (第 7b 页)
二十年丘墓所依时系心腑故国耆老恋臣殷切
乞循 太宗皇帝
继绝之明诏使陈氏灭而复续以
谧边境先臣之灵中国要荒实图赖之上以示群
臣少保张辅曰太宗经略数年得此土一 (第 12b 页)
  卵卜者握卵祝之书墨于壳记其四维煮截视当
墨处辨壳中厚薄定吉凶獞人卜葬请鸡匠祝神
以卵投地不破者如获滕公之碑(同上)

  南方逐除夜及将发船皆杀鸡择骨为卜传古法
也卜占即以肉祀船神呼为孟公孟姥其来尚矣
梁简文
船神记云船神名冯耳五行书云下船 (第 23b 页)
礼六十一篇宾礼四篇军礼十二篇嘉礼四十二篇凶
礼六篇国恤五篇总百三十篇为百卷贞观七年始令
颁示 高宗
初以贞观礼节文未尽重加修撰勒合成百
三十卷至显庆三年奏上 (第 4b 页)
高宗
自为之序时许敬宗李
义府用事其取舍多依违希旨学者不便异议纷然上
元三年下诏命依贞观为定仪凤二年诏并依 (第 4b 页)
非也刘歆贾逵同毁与未
毁是也不别禘祫远近则非也○晋武帝太始中尚书
杜元凯议称易曰上古之代丧期无数自殷 高宗
谅闇
三年不称服丧三年而称谅闇三年此释服心丧之谓
大戴篇曰昔武王崩成王十三而嗣立周公居冢宰摄
政明年 (第 24a 页)
卤簿之内若大陈设行则分左右施于仪仗之中高祖
太宗大礼则乘辂 高宗
不喜乘辂每有大礼则御辇至
武太后以为常玄宗以辇不中礼废而不用开元十一
年冬祀南郊乘辂而往礼毕骑还(自 (第 11b 页)
之情申别建寝庙则严祢
之道著系子为称兼明贵之所由一举而三义以允固
哲王之高致可如允等议追尊会稽太妃为 简文皇

后也○宋文帝元嘉元年司空录尚书事臣羡之等言
伏惟先婕妤柔明塞渊光备六列德昭坤范训洽母仪
用能启祚 (第 8a 页)
 礼六十 凶二十二
  丧遇闰月议(东晋/) (宋/) (齐/) (梁/) (后魏/)
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七月 简文帝
崩再周而遇闰博
士谢攸孔粲议按左氏春秋经鲁襄公二十八年十二
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卒其间相去四十二日是 …… (第 1a 页)
忌日之谓不唯周年子卯之谓
代不用子卯闰月及大月三十日亡至于无闰之年及
与小尽都是无忌所以古人用子卯也 简文皇帝
七月
二十八日崩己未之日今年己未在闰月十日时不用
子卯而用二十八日久矣若己未在他月今者不能变
改闰附 (第 3a 页)
子贵邪议又云章皇太妃之喻殆非今嫌既不解
哀帝所生何以独非今嫌又今上即位所生李淑妃讳
何以不颁下天下与 简文皇帝
顺皇后讳率土同讳之 …… (第 26a 页)
乎中兴有八帝迄今上五帝有所生岂可四帝所生普
天下不讳而 简文帝
所生独率土同讳乎谓王尚书傅
郎议为允
  山川与庙讳同应改变议(东晋/)
东晋康帝讳岳太学言被尚书符 (第 26b 页)
祝文曰孝曾孙开元神武皇帝臣讳敢
昭告于皇曾祖太宗文武圣皇帝曾祖妣文德圣皇后
长孙氏讫次太常卿引皇帝诣 高宗
樽彝所如上仪钧
天之舞作祝文曰孝孙开元神武皇帝臣讳敢昭告于
皇祖考高宗天皇大帝皇祖妣大圣天后武氏讫次 (第 12b 页)
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
佛法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音/败)设无遮大会
则为之其后台城沦没 简文帝
受制于侯景以 (第 5a 页)
简文

(音/栗)阳公主为妃请帝及主母范淑妃宴于西州秦梁
所常用乐景仪同索超世亦在宴筵帝潸然出涕景兴 …… (第 5a 页)
宫调)代祖室用
大成之舞(姑洗/宫调)高祖室用大明之舞(蕤宾/宫调)太宗室用崇
德之舞(黄钟/宫调) 高宗
室用钧天之舞(黄钟/宫调)中宗室用文和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