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詔令奏議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通理会理弟封祈阳侯 乂理通理弟封安乐县侯
庐陵威王续武帝第五子天监八年封大同时薨子应

邵陵携王纶武帝第六子天监十三年封侯景反以纶
为征讨大都督讨景不克奔郢州后奔汝南魏兵攻而
杀之 坚纶子封汝南侯 确坚弟封正阶侯后并为
侯景所杀
武陵王纪武帝第八子天监十三年封大同三年为益

州刺史侯景陷台城纪遣兵入援止于白帝未几僭位
于蜀元帝遣兵取之纪败为所杀
豫章安王欢昭明太子长子昭明薨封薨子栋嗣侯景
简文帝
立栋未几景篡位王僧辨讨诛景栋为朱买
臣所害
河东王誉昭明太子子中大通三年封湘州刺史侯景
反入援至青草 …… (第 16b 页)
于魏即位八年
殂谥宣帝子岿立二十四年殂谥明帝子琮嗣立三年
朝于隋隋取其地拜琮柱国赐爵莒公
浔阳王大心 简文帝
第二子太清元年为江州刺史侯
景反遣师入援无功景将任约略地至湓城大心战败
以州归约后为景所杀 …… (第 17a 页)
临川王大款 简文
第三子帝即位封后奔江陵魏克江
陵遇害
南海王大临 (第 17b 页)
简文
第四子侯景反遇害
南郡王大连 (第 17b 页)
简文
第五子为东扬州刺史侯景反入援
无功还镇后为景所害
安陆王大春 (第 17b 页)
简文
第六子侯景反遇害
桂阳王大 (第 17b 页)
简文
第八子侯景反奔江陵魏克江陵遇
害 …… (第 17b 页)
汝南王大封 简文
第九子侯景反奔江陵魏克江陵遇

浏阳公大 (第 18a 页)
简文
第十二子侯景反𤼵愤感疾卒
新兴王大 (第 18a 页)
简文
第十三子
西阳王大钧 (第 18a 页)
简文
第十四子
武宁王大 (第 18a 页)
简文
第十五子
建平王大 (第 18a 页)
简文
第十七子
义安王大 (第 18a 页)
简文
第十八子 …… (第 18a 页)
绥建王大摰 简文
第十九子以上并为侯景所害
  自汉景武始裁抑诸侯王虽受封连城而不得以
  擅其土地甲兵至东汉诸侯王惟 (第 18b 页)
 平郡公丹阳王后没于魏
萧祗梁武帝弟南平王伟之子侯景之乱奔魏封清河
郡公子放嗣
萧泰梁武帝弟鄱阳王恢之子于谨取江陵入魏封义

兴郡公子宝嗣
萧撝梁武帝弟安成王秀之子为益州刺史周伐蜀以
城降累封至黄台郡公子济嗣
萧圆肃梁武陵王纪之子周取蜀与撝同降积封至棘
城郡公
萧大圜 梁简文帝
之子侯景之乱遁于江陵为元帝使
魏江陵亡留魏封始宁县公
卢元范阳涿鹿人太武时以儒隽封固安子子度世嗣 (第 21a 页)
陵王临汝公子卿为庐
陵王应城公子敬为安陆王(临汝县属汝南郡萧子显/齐志应城县属安陆郡)
江陵公子懋为 晋安王
枝江公子隆为随郡王子真为
建安王皇孙昭业为南郡王 司徒褚渊寝疾自表逊
位世祖不许(书新君庙号/以别大 (第 31a 页)
敏赡上以是任之(为朱异乱梁张本散悉亶翻骑奇寄/翻异羊吏翻好呼到翻朝直遥翻)
六年春正月丙午雍州刺史 晋安王纲
遣安北长史柳
浑破魏南乡郡司马董当门破魏晋城庚戌又破马圈
彫阳二城(雍于用翻/圈求远翻) 辛亥上祀南 …… (第 15b 页)
如常(谑近/却翻)夜则于静室
闭户披发席藁私于别室祭齐氏七庙又微服至曲阿
拜齐太宗陵(齐无太宗/当是 高宗)
闻俗说割血沥骨渗则为父子
(渗所/荫翻)遂潜发东昏侯冢并自杀一男试之皆验由是常
怀异志专伺时变(伺相 (第 28b 页)
则何异厉萧斧而伐朝菌(战国时雍门周有是言/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
(音义云菌大芝也天阴生粪土见日则/死 梁简文
云菌欻生之芝也音其陨翻)鼓洪炉而燎毛
发哉弗听 戊子魏以皇甫度为太尉 己丑魏主以
四方未平诏内外戒严 (第 14a 页)
 湔涤可不戒哉(湔将/先翻)是以诡诞之士奇邪之术君子
 远之(奇居宜翻异/也远于愿翻)
丙申立太子母弟 晋安王纲
为皇太子朝野多以为不
(立世适孙为/顺朝直遥翻)司议侍郎周弘正(按陈书周弘正传普/通中初置司文义郎 (第 14a 页)
)
(直寿光省以弘正为/司义侍郎议当作义)尝为 晋安王
主簿乃奏记曰谦让
道废多历年所伏惟明大王殿下天挺将圣(论语太宰/问于子贡)
(曰夫子圣者欤子贡曰固天 …… (第 14a 页)
为岳阳王上以人言
不息(谓不/顺也)故封欢兄弟以大郡用慰其心久之鲍邈之
坐诱掠人(诱音/酉)罪不至死 太子纲
追思眧明之冤挥泪
诛之 魏高欢将起兵讨尔朱氏镇南大将军斛律金
军主善无库狄千(善无县前汉属雁门郡后汉 (第 16a 页)
清纪南史)景以
仪同三司郭元建为尚书仆射北道行台总江北诸军
事镇新秦(旧置秦郡于六合新秦即秦郡也 简文帝/
之废也元建自秦郡驰还諌景此可證也)
元罗等诸元十馀人皆为王(月考异曰太清纪在八/ 二十八日今从典 (第 26a 页)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三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梁纪十九(上章敦/牂一年)
   太宗简文皇帝
(讳纲字世赞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谥法平)
   (易不訾曰简学/勤好问曰文)
大宝元 …… (第 1a 页)
州刺史鲍泉等帅舟师一万东趣江
(趣七喻翻清考异曰典略云九月戊申朔绎遣/僧辩按太 纪事在八月末今从 梁简文帝
纪)声言
拒任约且云迎邵陵王还江陵授以湘州 齐王初立
励精为治(治直/吏翻)赵道德以事属黎阳太守清河 (第 20a 页)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四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梁纪二十(起重光协洽尽玄/黓涒滩凡二年)
   太宗简文皇帝

大宝二年春正月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汉灵帝中/平中立新)
(吴县属豫章郡隋/省新吴入建昌县)景遣 …… (第 1a 页)
章王栋使吕季略赍入逼帝书之栋欢之
子也(华容公欢昭/明太子之子)戊午景遣卫尉卿彭隽等帅兵入殿
废帝为 晋安王
幽于永福省悉撤内外侍卫使突骑左
右守之墙垣悉布枳棘(枳似橘而多刺棘似枣而多刺/帅读曰率骑奇寄翻枳诸氏 …… (第 13a 页)
辩为
江州刺史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王伟说
侯景弑太宗以绝众心(侯景尊帝庙号曰高宗元帝追/谥曰 简文皇帝
庙号太宗说式)
(芮/翻)景从之冬十月壬寅夜伟与左卫将军彭隽王修纂
进酒于太宗曰丞相以陛下幽忧既久使 …… (第 15a 页)
间/不为)
(壁以板为障施以/丹漆因谓之板障)为诗及文数百篇辞甚悽怆(怆丑/亮翻)
谥曰明皇帝庙号 高宗 
侯景之逼江陵也湘东王绎
求援于魏命梁秦二州刺史宜丰侯循以南郑与魏(晋/志)
(豫章郡有/宜丰县)召循 …… (第 16a 页)
严亶赵伯超伏知命于江陵丁巳湘东王下令解严
乙丑葬 简文帝
于庄陵庙号太宗 侯景之败也以传
国玺自随(玺斯/氏翻)使其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之曰
若我死宜沈于江 …… (第 31b 页)
己卯立王太子方矩为皇太子更名元良(更工/行翻)皇子方
智为 晋安王
方略为始安王方等之子庄为永嘉王(方/等)
(伐湘州战/败而死)追尊母阮修容为文宣皇后(修容魏文帝所 (第 39b 页)
(舳音逐舻音/卢翳蔽也)护军陆法和筑二
城于峡口两岸运石填江铁锁断之(断音/短)帝拔任约于
狱以为 晋安王
司马(帝封子方智为 (第 6a 页)
晋安王
任音壬)使助法和拒纪(赤/亭)
(之战法和活约是/有旧恩故使助之)谓之曰汝罪不容诛我不杀本为今 …… (第 6a 页)
外信命始绝庚子信州刺史徐世谱 晋安王
司马任约
等筑垒于马头(江陵南岸/谓马头岸)遥为声援是夜帝巡城犹口
占为诗群臣亦有和者(和户/卧翻) …… (第 27b 页)
反者开西门纳魏师
帝与太子王褒谢答仁朱买臣退保金城令汝南王大
封晋熙王大圆质于于谨以请和(大封大圆皆 简文帝/
之子质音致下同) (第 28b 页)

士伏于道傍出斩之丙戌传首至建康 庚寅周主如
秦州八月丙子还长安 己卯立皇子伯固为新安王
伯恭为 晋安王
伯仁为庐陵王伯义为江夏王(夏户/雅翻)
冬十月辛亥周以函谷关城为通洛防以金州刺史贺 (第 29a 页)
风俗每正月十五夜然灯游戏奏请禁之(上元燃灯或/云以汉祠太)
(一自昏至昼故事此说非也 梁简文帝
有列灯诗陈后/主有光璧殿遥咏山灯诗则柳彧所谓近世风俗是也)
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望夜月之 (第 43b 页)
遂良在汝勿忧天下又谓遂良曰无
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
(武许之间二臣玉几之命犹在 高/宗
之耳何遽忘之邪间古苋翻)仍令遂良草遗诏有
顷上崩(年五十/有三)太子拥无忌颈号恸将绝无忌揽涕请 …… (第 15a 页)
皆琢石为其像刻名列于北司马门内 丁酉礼部尚
书许敬宗奏弘农府君庙应毁(弘农府君魏弘农太守/重耳也于 高宗
为七世)
(祖亲尽/应毁)请藏主于西夹室从之(太庙有东西夹室夹太/室两旁故谓之夹室) (第 17a 页)
 至元嘉禾志苏举字子羽封乌程侯
 南史陈南康王昙朗传昙朗武帝母弟忠壮王休光
  之子休光少倜傥有大志 梁简文
在东宫深被知
  遇敬帝即位追赠南徐州刺史封武康县公邑一
  千户
 陈书临海王叔显传叔显字子明 (第 11b 页)
高宗
第三十子至
  德四年立为临海王 (第 11b 页)
 陈书新昌王叔荣传叔荣字子彻 高宗
第三十三子
  祯明二年立为新昌王
 南史陈吴兴王承业传承业后主长子宣帝十年封
  永康公后主即位为 (第 12a 页)
  (兴从之奏峻兼五经博士于馆教授听者常数百/人中书舍人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补西省学)
  (士助撰录书成兼中书通事舍人出为武康令卒/子文阿字国衡 梁简文
引为东宫学士陈文帝即)
  (位迁通直散骑常侍天嘉中卒赠廷尉卿所撰仪/礼八十馀条春秋礼记孝经论语义记 …… (第 17b 页)
 唐

 沈伯仪(唐书本传吴兴人武后时为太子右谕德初/太常卿韦万石议明堂大享事 高宗
诏尚书)
  (省集诸儒议未能定于是参用贞观显庆二礼伯/仪曰贞观永徽礼实专配由显庆后始兼尊焉今)
  (第 19b 页)
 (请以高祖配圜丘方泽太宗配南北郊 高宗
配五/天帝凤阁舍人元万顷范履冰等议今礼昊天上)
  (帝五祀咸奉高祖太宗兼配以申孝也当如旧请/奉高宗 (第 19b 页)
  儒林(下/)
  衢州府
 南北朝
 郑灼(南史本传字茂昭东阳信安人幼聪敏励志儒/学少受业于皇侃 梁简文
在东宫雅爱经术引)
  (灼为西省义学士承圣中兼中书通事舍人仕陈/武帝文帝时累迁中散大夫后兼国子博士 …… (第 1a 页)
 江跻(弘治衢州府志常山人字元寿登大观二年进/士第为殿中侍御史在朝论事以正心诚意为)
  (本绍兴初率全台攻丞相朱胜非更五六疏忤旨/一时俱罢后 高宗
思之赐手诏以司农卿召未及)
  (用卒赠银青/光禄大夫)
 徐存(弘治衢州府志字诚叟江山人从龟山杨时 …… (第 3a 页)
  (山樗往谒因讽之曰公之事上当使启沃多而施/行少启沃之际当使诚意多而语言少鼎奇之都)
  (督川陜荆襄辟为属绍兴初 高宗
亲征樗见鼎曰/公度此举果出万全乎鼎曰义不可更屈故赞上)
  (行耳事之济否非鼎所知也樗曰然则当思归路 …… (第 7b 页)
  (乡俱第一登绍兴第调鄞簿召为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迁礼部郎初秦桧子熺在永嘉从鹏飞)
  (学至是为侍郎所下文案多臆决鹏飞每批其后/还之熺寖不平及侍经筵讲天王来归惠公仲子)
  (之赗 高宗
忽问母以子贵何如鹏飞以正对谓公/羊之说非是时桧欲尊崇太母以效容悦大怒讽) (第 16b 页)
 灵隐山资圣院殿记(成化杭州府志靖康元年正月/朝奉大夫直秘阁薛尚志书)
 重修灵鹫兴圣寺记(咸淳临安/志楼杕撰)
 金光洞篆碑(万历灵隐寺志番阳/周伯琦记并书)
  梁简文
石像记(舆地纪胜/在灵隐寺)
 下竺灵山教寺记(成化杭州府志嘉祐己亥七月翰/林院学士知制诰判尚书礼部 (第 15b 页)
 改建永丰桥碑(乌程县志郡/守陆自岩撰)
 吴文皇帝庙碑(舆地纪胜在庙中唐/安定中胡季良撰)
 吴兴卞山楚王神庙碑(吴兴掌故 梁/简文帝
撰) …… (第 18b 页)
  (臣郑作肃手诏在州学者有唐开元封文宣王诏/宋真宗元圣文宣王赞封崇孔宣父故事仁宗奖)
  (谕守臣滕宗谅进柑子诗敕书徽宗辟雍手诏 高/宗
御书孝经刘一止重绘三礼图记在天圣寺者) (第 25b 页)
  新定续志序        (宋/)方逢辰
郡之有志所以纪山川人物户口田赋凡土地之所宜
也严于浙右为望郡而介于万山之窟厥土坚而瘠上
不受润下不升卤雨则潦霁则槁厥田则土浅而源枯
介乎两山节节级级如横梯状其民苦而耐其俗啬而
野其户富亩不满百其赋则土不产米仅以山蚕而入
帛官兵月廪率取米于邻郡以给而百姓日籴则取给

于衢婺苏秀之客舟较之浙右诸郡其等为最下下而
严之所以为望郡而得名者不以田不以赋不以户口
而独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有子陵之风在也郡志自
淳熙后缺而不备今七十馀年吴越钱君可则以太府
丞来守严政事之暇为之访蒐以补其缺编讫事走书
乞予序予谓严为我 太宗皇帝高宗
皇帝建旄之地今
皇储赐履之封则一郡之山川人物户口田赋职方氏
皆欲究知之矧惟天子圣明勤恤民隐凡州牧之出 (第 26b 页)
  元时仙人彭素云宅此昔有神鼍仙馆四字笔法
  奇异或云吕纯阳书明钱溥有细林八景诗甘白
  泉在东麓(附/) 梁简文帝
细林山铭(神山本名秀林/山或称辰山在)
  (华亭西北二十馀里列九峰第四僻在一方虽非/巨丽未经标品而 (第 3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