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詔令奏議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萧 恢        萧 伟

  萧 综        萧 绩
   萧 纲        
萧 续
  萧 纪        萧 欢
  萧 纶        萧 誉
  萧正义        …… (第 32b 页)
 (梁/)王 志        王 份
  萧 伟        王 莹
  王 茂         萧 纲

  
韦 睿        萧渊业
  萧 综        萧 象
  萧 恭        萧 机
  (第 47b 页)
  陆康吴人灵帝时庐江太守申明赏罚击破贼黄
  穰等(后汉书本传/)
 南北朝陈荀朗字深明颍阴人侯景之乱朗起兵据
  巢湖 简文帝
密诏授朗豫州刺史使讨景朗率兵
  自巢湖出濡须邀破景军(陈书本传/)
 唐朱敬则字少连亳州人武德中为 …… (第 38a 页)
  康允之建炎中知寿春府渠贼丁进聚众万馀人

  攻城允之率军民固守贼解围去奏至 高宗
谓辅
  臣曰此郡守得人之效也(南畿志/)
  徐瑞益金华人为虹县尉张邦昌伪诏至县令以
  下迎拜宣 (第 57a 页)
  毛诗篇次义一卷(俱齐/刘瓛)
  毛诗发题序义一卷
  毛诗大义十二卷(俱梁/武帝)
  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 (梁简/文帝)
  毛诗序注一卷(梁秣陵/陶弘景)
  毛诗总集十卷
  毛诗隐义十卷(俱梁/何允) …… (第 6b 页)
  乐论三卷
  钟律纬六卷(俱梁/武帝)
  乐义十一卷(梁武帝集/朝臣共撰)
  长春义记一百卷 (梁简/文帝)
  礼疑义五十卷(梁钟山周/舍颙子)
  礼记讲疏一百卷
  礼记义疏五十卷(俱梁皇侃吴人按戴记自 …… (第 7b 页)
  丧服义三卷(陈吴人/张冲)
  周官义證三卷
  仪礼义證五卷
  礼记义證十卷(俱后魏彭/城刘芳)
  春秋左传例苑十八卷 (梁简/文帝)
  春秋左氏义略(陈张/冲) (第 8b 页)
  孝经注辨一卷(齐吴人/陆澄)
  孝经义疏十八卷(梁武/帝)
  孝经义疏五卷 (梁简/文帝)
  皇太子孝经讲义三卷
  天监八年皇太子孝经讲义一卷(俱梁/萧统)
  孝经集注一卷(梁陶/弘景 (第 9a 页)
  遁甲肘后立成囊中秘一卷(俱句容葛洪唐志有葛/洪三元遁甲图三卷或)
  (即此三书/合之与)
 南北朝地理书(齐吴郡/陆澄)
  光明符十二卷
  灶经十四卷(俱 梁简/文帝)
  洞林三卷(梁元/帝) …… (第 88b 页)
  太阳真粹论一卷(淮南/刘安)
  参同契(庐江魏/伯阳)
 三国老子次序一卷(句曲/葛玄)
   阴符经解一卷(魏武/帝)
 晋 简文
谈疏六卷 (第 110b 页)
(简文/帝)
  抱朴子内篇三十卷(隋志作/二十卷)
  外篇三十卷(俱句曲/葛洪)
  胎息术一卷 (第 110b 页)
  逸集一卷(俱齐谢朓朓居当涂之青山故/录之东山康乐诸集当入浙志)
  梁武帝集三十二卷
  诗赋集二十卷
  连珠一卷
  杂文集九卷(俱武/帝)
   简文帝
集八十五卷(兰陵/萧纶) (第 21a 页)
  泗州地而旧志或入于邳州或入于徐州误矣
   新亭劳劳亭
  新亭在江宁城西南丹阳记云吴所筑东晋后名
  士多宴集于此见王导傅 梁简文帝
亦有侍游新 (第 23b 页)
  丁 中(新建人)谭应炎(新建人)刘 沈(靖安人)熊 瑁(丰城人)

梅 植(武宁人)萧龙荐(庐陵人)胡炎发(庐陵人)罗 铎(庐陵人)
曾子昭(庐陵人)彭茂午(庐陵人)鄢 晋(庐陵人)鄢大发(庐陵人)
钟 过(永丰人)刘应骏(庐陵人)曾雷伟(庐陵人)郭雷吉(庐陵人) 萧 纲(庐陵人)
萧梦炎(庐陵人)游桂发(庐陵人)邓旂龙(庐陵人)
罗 刘(庐陵人)戴跃鳞(庐陵人)李道夫(庐陵人)(第 32b 页)
  按林志载孔琇之永明末任临川太守考本传乃

临海非临川也不敢袭误(原跋)

  梁

  到洽字茂沿彭城人清警有才学天监十二年为临川
内史在郡称职昭明太子与 晋安王
书曰到子风神
开爽文义可观当官莅事介然无私诚海内之俊乂
东序之秘宝太通元年卒文集行于世(梁书)

  (第 3b 页)
  张孝秀字文逸南阳人徙居寻阳为建安王别驾弃官
入庐山隐居东林寺侧孝秀性通率不好浮华尝冠
榖皮巾蹑蒲履手执并闾皮麈尾服寒食散盛冬卧
于石上博涉群书专精释典普通三年卒 梁简文
(第 2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艺文(序一)

  南北朝

  庐山碑序          梁简文帝

  夫日月丽天皇穹所以贞观川岳带地后土所以维宁
庐山者亦南国之德镇虽林石异势而云霞共色长风
夜作则万 (第 1a 页)
  南北朝

  元览赋           梁简文帝

  溯蛟川于汇泽沿鹄塞于浔阳何蠡川之浩浩而匡岫
之苍苍其匡岫也盘纡崷崒嶾嶙郁律峻极于天干霄
秀出岑嵚 (第 3a 页)
于豫章王栋使吕季略赍入逼帝书之栋欢之
子也戊午景遣卫尉卿彭隽等帅兵入殿废帝为 晋安
幽于永福省悉撤内外侍卫使突骑左右守之墙垣
悉布枳棘庚申下诏迎豫章王栋栋时幽拘廪饩甚薄
仰蔬茹为食方与 …… (第 137a 页)
并田迁等送建康王僧
辩斩房世贵于市送王伟吕季略周石珍严亶赵伯超
伏知命于江陵丁巳湘东王下令解严乙丑葬 简文
于庄陵庙号大宗 侯景之败也以传国玺自随使
其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 (第 146b 页)
             宋 袁枢 撰
  梁氏乱亡(陈霸先篡梁/)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夏四月乙巳昭明太子统卒 五
月丙申立太子母弟 晋安王纲
为皇太子朝野多以为
不顺司议侍郎周弘正尝为 (第 1a 页)
晋安王
主簿乃奏记曰谦
让道废多历年所伏惟明大王殿下天挺将圣四海归 …… (第 1a 页)
中大同元年上年高诸子心不相下互相猜忌邵陵王
纶为丹杨尹湘东王绎在江州武陵王纪在益州皆权
侔人主 太子纲
恶之尝选精兵以卫东宫八月以纶为
南徐州刺史 冬十月乙亥以前东扬州刺史岳阳王
察为雍州刺史上舍察兄弟而 (第 2a 页)
太子纲
内常愧之宠
亚诸子以会稽人物殷阜故用察兄弟迭为东扬州以
慰其心察兄弟 …… (第 2a 页)
宁今当遣天门太守胡僧祐精甲二
万铁马五千顿湕水待时进军察闻之召其军还僧祐
南阳人也 秋八月侯景废帝为 晋安王
下诏迎豫章 …… (第 11a 页)
世祖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大赦是日帝
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 己卯立王太子方矩为皇
太子更名元良皇子方智为 晋安王
方略为始安王方
等之子庄为永嘉王侯景之乱州郡大半入魏自巴陵
以下至建康以长江为限荆州界北尽武宁西拒硖 …… (第 13b 页)
焚楼望魏军济江四顾叹息是夜遂
止宫外宿民家己亥移居祗洹寺于谨令筑长围中外
信命始绝庚子信州刺史徐世谱 晋安王
司马任约等
等筑垒于马头遥为声援是夜帝巡城犹口占为诗群臣 …… (第 19a 页)
还据邵陵
 梁王察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大定追尊昭明太子
为昭明皇帝庙号 高宗
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尊其母龚
氏为皇太后立妻王氏为皇后子岿为皇太子赏刑制
度并同王者唯上疏于魏则称臣奉其 (第 24a 页)
怏怏冬十月手诏数其罪曰
朕于佛教非意所遵求其道者未验福于将来修其教
者翻受辜于既往至若梁武穷心于释氏 简文
锐意于
法门倾帑藏以给僧祇殚人力以供塔庙及乎三淮沸
浪五岭腾烟假馀息于熊蹯引残魂于雀鷇子孙覆亡
而不 (第 53b 页)
 及卒朝野惋愕

五月梁立子纲(即 简/文帝)
为太子六月封孙欢(字孟/孙)为豫章
王誉(字重/孙)为河东王察(即后梁宣帝皆/故太子统子)为岳阳王 …… (第 5a 页)
 (太子有厌祷梁主遣检掘果得鹅物大惊将穷其事/徐勉諌而止但诛道士由是太子终身惭愤及卒不)
 (能自/明)已而立太子母弟 晋安王纲
为太子朝野多以
 为不顺侍郎周宏王(字□行舍/弟之子)尝为纲主簿乃奏记 (第 5a 页)
 以告主主怒伟恐为所谗因说景除梁主及景自巴
 陵败归猛将多死自恐不能叉存伟因说以废立景
 从之遣彭俊等帅兵入殿废梁主为 晋安王
幽于永
 福省杀太子大器及王侯在建康者二十馀人迎豫
 章王栋立之已而景欲迎梁主复位以栋为太孙王 (第 46b 页)
 (周书/本传)
檀翥字凤翔高平人好读书善属文能鼓瑟司州牧城
 阳王元徽以翥为从事非其好也寻谢病客游三辅
 (周书李/昶传)
萧大圜 梁简文帝
子也大宝元年封乐梁郡王元帝改
 封晋熙郡王于谨军至元帝令大圜兄大封充使请
 和大圜副焉其实质也出至军 (第 49b 页)
 (司马公曰君子之于正道不可少顷离也不可跬步/失也以昭明之孝武帝之慈一染嫌疑之迹身以忧)
 (死罪及后昆求吉得凶不可湔涤可不戒哉是以诡/诞之士奇邪之术君子远之○既而立太子母弟 晋)
 (安王纲
为太子朝野多以为不顺侍郎周弘正以尝/为纲主簿乃奏记曰谦让道废多历年所愿殿下抗)
 (目夷之义执子臧之 (第 48a 页)
 (怒伟恐为所谗因说景除梁主及景自巴陵败归猛/将多死自恐不能久存伟因说以废立景从之遣彭)
 (俊等帅兵入殿废梁主为 晋安王
幽于永福省杀哀/太子大器及王侯在建康者二十馀人太子神明端)
 (嶷于景党未尝屈意所亲窃问之太子曰贼若 …… (第 57a 页)
 (有知/也)质实(溧阳县名注见天宝元年晋安/郡名注见汉成帝建元三年)
冬十月侯景弑梁主纲
 (王伟说侯景弑 梁太宗
以绝众心景从之使伟与彭/俊王修纂进酒太宗知将杀己尽醉而寝俊进土囊)
 (脩纂坐其/上而殂)
魏侵梁南 …… (第 57b 页)
 (尸于市士民争取食之并骨皆尽溧阳公主亦预食/焉景五子在北齐皆杀之赵伯超谢答仁皆降王僧)
 (辩并王伟等送于江陵始/葬 简文帝
号其庙曰太宗)质实(一统志云松江在松/江府城北七十里一)
 (名吴淞江源出太湖口东注于海书/曰三江既 (第 65a 页)
 (苏湖舒和滁庐七州名宣注见汉明帝永平十三年/丹阳苏注见汉献帝建安三年吴国湖注见宋明帝)

 (泰始二年吴兴舒注见 梁简文帝
太宝元年晋熙和/注见汉冲帝永嘉元年历阳滁注见宋文帝元嘉二)
 (十一年南谯庐注见汉景帝三年庐江平卢军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