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詔令類
法制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前。得
十行益。前依自闻法行。此利他成行故。名普入诸刹。
无边光照。令得净见。五得趣向行者。有因闻法 成回
向行。此约回漏向无漏说故。名离垢功德幢。幢是皈
向义。如猛将幢释金刚幢同。此上四皆言轮者。由行
与證 (第 0635c 页)
故。众生故。后事亦二种。一者自益。由此诸愿成前诸
德故。二者他益。由此发愿愿众生故。此中愿即是行 成回
向故。一一曾成所行清净善业行故。经云知家
性空等故。此后二句。或有前句是因后句是果。如云
所行无逆成 (第 0648b 页)
标广显回向因缘。

前中三。一列施者并所施物。二其中下。辨所施田。三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下。巧摄施行 成回
向行。


中二。先一句总标。后或施下别列。列中除施身王位
妻子等。重说之外。有七十五门。若分园与 …… (第 0690a 页)
类七十。一来处异。二量行异。三仪观异。四男女异。
五趣异。六心性异。七求觅异。并显可知。三巧摄施行 成回
向行者。谓将显脩行随顺坚固善根回向故。先
标列一切善根随顺坚固回向之相。所以者何。前所
引施者及物并 …… (第 0690b 页)
知。中间六界。依内
根故。随根布施。然此十八有暂施用。有永施体。如理
应思后释文中三。一总明以诸施行 成回
向行。二所
谓下。别明以诸施行 (第 0691a 页)
成回
向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
随诸众生下。总结前诸施行 (第 0691a 页)
成回
向行所为。初中二。
先总举所施物。后以彼下牒前起后。然此文。应移安
后具足行施下。或通总别两用。望总 …… (第 0691a 页)
上来第二别明以诸善根 成回
向行竟。然其六十门
内。第十林座但一床敷无二物也。施车中并有骏马
象师子座釆女百千丈夫十万幢幡所爱男 …… (第 0709b 页)
一百七类。为据施国
土中一切物及大会施并一切资生中。一一名数。则
无量无边也。

第三总结前诸施行。 成回
向行所为中二。先总结前
施行所为。彼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为欲下。总
结前回向行所为。

前中三。一 …… (第 0709b 页)
是两字。贯下诸句。如是等者。牒前无众生等离我差
别相。谓前云无者。即是于众生等。了无缚解等。由此
成回
向行也。初二句。了生等性离而不缚。故亦不 …… (第 0710a 页)
相。一切法皆一相照故。名
法界无量回向。

二依徵广释中三。初明所回向善根。二以此善根下
明用前善根 成回
向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
向时安住下。明回所成德。

就初中三。一行所依身。二广行下依身起行。三 (第 0721b 页)
退者。表脩行住法忍成
就恶怨自退也。如是等十种香表十住者。以和融十
住十行中真俗悲智二门令其自在。以 成回
向之门。
此回向初入大悲之海。恐遗智觉。故以十香表十住
法。以一具诸理。故以合香表之也。

二十二楼 (第 0040c 页)
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圆满成就众生清
净愿。」

【△疏三结 成回
向。】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
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疏二结说赞善。】 (第 0325b 页)
差别行。后亦知调合。是圆融行。谓以金刚杵。碎
万行香。以实相般若波罗蜜和合。纯杂无㝵。悲智圆
融。故 成回
向。如百和香才烧。如麻百味齐发。圆融之
行。一念顿摄无尽法门。利智之人。百味殊嗅。圆器菩
萨。融不㝵 (第 0131a 页)
之后。今回于前。使往正趣。无有思前。亦
无初首。

●第八正性无异行菩萨。寄真如相回向。谓善根合
成回
向故。义如前说。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顶礼其足下。见敬咨问。


三菩萨告言下。授巳法门。于中 (第 0138a 页)
器各各持去,而彼善
根亦无穷尽。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有限量不可移转故。舍利弗!彼三随念所 成回
向一切种智,以此善根三宝随转。舍利
弗!若有菩萨成此善根,应知不堕一切恶趣,
而能摧伏波旬及诸魔众, (第 0110b 页)
能为三乘善本者。一心三慈本具人天等善。何况三
乘耶。

经云必定回向者。五度是缘因。般若是了因。方 成回
向。如大论云。回向心犹如热凿。

一切到者。无不燋灭。回向心亦尔。一毫善根无不施
于众生。安置菩提道 (第 0230c 页)
彼大智。下句化利众
生。亦同彼大悲。】

「智慧明了。甚深观察。」

【八真如相回向。谓善根合如。以 成回
向如。大经偈
云。以妙智慧恒观察。究竟广大真实理。断诸有处
悉无馀。如彼真如善回向。然此位中。初明长 (第 0574a 页)
为无子既未退大乃是犹有
菩萨之子何须但念无小子耶乃由不知顿大在初
对声闻人不受大化故使释义阙此一途则 成回

何可复论。

问经从尔时至住立门侧何义理耶。

答曰见父惊走
身心精进以求出苦为佣赁故非是本心名 …… (第 0635b 页)
来能知应当此经佛自显实故恐不稳又以地前
而为大草七地巳下而为小木八地巳上而为大木
多释意拟收罗不意反 成回
惑。

又曰或初发心而成
正觉此经八生至一生得或云三祇方得诸师于此
众义不同然本论说劫有昼夜月时年诸 (第 0640a 页)
处五由回向故能成无尽功德之藏六顺
理修善事理无违入于平等七以善根等
心顺益众生八善根合如以 成回
向九不
为相缚不于见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脱如
不思议解脱等十称性起用谓以法界善
根回向法界故至随文中当更 …… (第 0382a 页)
体起无方大用三显体用无碍
圆明自在二通论一一中皆有三种回向
谓以善根回向众生菩提实际此三各有
二义故 成回
向一以菩萨善根必由众生
而成是众生之分故还向彼由馀二成馀
二流故菩提分故称实际故法尔向彼二
凡是菩萨 …… (第 0382b 页)
菩提入实际者又前明随
相次辨离相欲显此二同时故双非即离
文中三初结前生后二非即下法喻释成
三离我下结 成回
(又前明随相者上判会菩提入实即是离
相中义今以小异分之则可为三第一随相回向第二以前会众生入实为离相 ……
(第 0406a 页)
【三结 成回
向者能回之我所回之所若随
若离并称动乱今照而常寂故离斯分别
而不坏相故名方便。】

「菩萨如是回向之 (第 0407b 页)

便力成就业报到于彼岸智慧观察一切诸
法获神通智诸业善根无作而行随心自在。」

【三双结二行无碍以 成回
向中初总明不
迷理惑事故名善巧思惟后不违下别皆 …… (第 0418a 页)
发起 成回
向行。】

「咸作是愿当令此等舍畜生道利益安乐究
竟解脱永度苦海永灭苦受永除苦蕴永断
苦觉苦聚苦行苦 (第 0428a 页)
事无碍重重之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随所施物无量无边以彼
善根如是回向。」

【文中二初总标施行 成回
向行无量之义
已如上辨。】

「所谓以上妙食施众生时其心清净于所施
物无贪无著无所顾吝具足行施。」 (第 0481a 页)

中无能所殊以何义故说名回向下随顺
等例此可知(然随相之名下疏文有二一辩来意)略显十义
虽一离相得 成回
向谓但能离相顺一切
智则自度世等至于彼岸岂非回向义耶
(二略显十义下正明离相受回向名前即假徵此下解释 (第 0595a 页)
回向。」

【第八真如相回向长行中二先广明后结
示前中亦二先明位行后辨位果前中亦
三今初标名善根合以 成回
向从所依立
名义通能所故本业云常照有无二谛一
切法一合相故若梵本中具名真如相自
性回向相即德相性即体 (第 0627a 页)
恶习气故善知一切香
者差别行也亦知调合者融通行也以金
刚杵碎之实相般若波罗蜜调和令纯杂
无碍悲智圆融 成回
向故。】

「所谓一切香一切烧香一切涂香一切末香 (第 0540a 页)

诲愿为我说。」

【第八正趣菩萨寄真如相回向善友文中
具六初二可知(第八寄真如相善友者谓善根即如 成回
向故)。】

「正趣菩萨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普门
速疾行。」

【第三正趣菩萨言下授已法界分二先标 (第 0574a 页)
【融通行也。以金刚杵碎之。实相般若波罗蜜调和
令纯杂无碍。悲智圆融。 成回
向故。
△二别显业用
二。初总相显知。文四。此四各有事理思之。初知香
体异。】

「所谓一切香一切烧 (第 0892b 页)
前回向菩提明入实际(三)

* 初结前生后(以如)
* 二法喻释成(非即)
* 三结 成回
(离我)
* 二总结成益(菩萨)



* ○二偈颂(二)

* 初略叙仪意( (第 047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