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阶嘉善。 赐田宅奴婢。解 御裘而 赐之。迁刑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历礼曹参判汉城府左尹。丁亥使臣 俞泓
自 京师奉会典而归。其记 本国宗系。果悉正前诬无憾。 上谕公曰今日之功。予无以报卿。于是公以户曹参判 (第 545H 页)
之畏。其他如梦窝金公求于先生序其所编东国自警编。记其企华堂。丈岩郑公求记其祝尧堂。佥正族叔求记其先公 退忧堂。
玉吾宋公撰宋朝六君子升享颁 教文。就先生求其润色。三渊金公序农岩集。示先生求其增删。竹泉金公,俭斋金 (第 501H 页)
边府。吏民先溃。大城无人。遂䢖分朝之议。 乘舆指义州。 东宫向江界。公受 命护贰师也。行到熙川。右相 俞泓
等道谒 东宫。达曰江界不可入。驰 启大朝。改路春川。淫霖盛潦。草宿雨飧。至伊川。俄闻贼满前路。遂夜渡 (第 479L 页)
   除黄海道观察使 谕旨
   教书
   朝 天别章[松岩权好文]
   朝 天别章[鹅溪李山海]
   朝 天别章 松塘俞泓
   朝 天别章[新庵李俊民]
   朝 天别章[松涧黄应奎]
   朝 天别章[青岩权东辅
上陈贺笺文。○十五日行遥 贺礼发营。○十八日留黄州。令察访监赈济场。○祇迎新刊会典 皇敕。(时谢恩使 俞泓,
书状尹暹回自京师。赍来改正 宗系会典 皇敕。先生率牧使李玄培,长渊县监尹大受出郊迎之。)二十七日留凤 (第 291H 页)
时了。公家离别向来轻。辽云冷湿征裘重。关月平分故国明。无限乡心何处苦。柳花时节滞秦京。
朝 天别章 松塘俞泓
斗南声价世无俦。郑履迢迢凤沼头。论事寻常存大体。诵诗三百聘宗周。风餐蓟树连天远。雨过滦波抱野流。 …… (第 294H 页)
之行。探听 会典印颁之期以 启。故翼年使臣 俞泓
赍 会典印本 本国条附卷以进。又明年使臣尹根寿赍 会典全帙以进。于是君臣欢忭。感戴 皇恩。乃录前后奉 …… (第 310L 页)
。并案三益误带奸细之罪。追削官爵于身歾之后。遂致见漏于勘勋之日。元士安以其时书状官。得参原从一等。夫 俞泓
之赍进印本。尹根寿之赍进全帙。使举国臣庶咸庆 邦诬之快雪。 国系之复正。固有光于 国家。录为功宗。夫 (第 310L 页)
  次孤山亭韵。赠琴闻远年兄。[洪圣民]
风月缨潭旧钓船。溯洄吟弄若登仙。孤山又是留辉地。莫把真诠别处传。
今朝赖子豁愁端。听说螺鬟湖上山。匹马清

秋归计早。不教鸥鹭旧盟寒。(拙翁洪圣民)
  次孤山亭韵。寄僚兄琴闻远。 俞泓
珍贶知踰锦绣端。退溪诗里得孤山。幽亭最胜秋潭月。玉镜澄澄素练寒。 (第 153H 页)
(松塘俞泓)
  敬次退溪先生韵。题琴丈孤山亭。[郑逑]
昔向陶山识路归。今来仙赏喜无违。笼中睡鹤呼堪起。矶上閒 (第 153H 页)
致赙诸事。速考前例以启。于是礼官 启请兄丧葬 恩奠。皆用议政礼。别遣石副承旨李齐闵致吊。又 遣右承旨 俞泓
祭之。皆异数也。○二十二日。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 (第 213H 页)
岂敢续续加罪也。不 允。三司请窜元衡。未蒙 允可。则两司条列罪目。又即奏疏。郑持平淹文仲之作也。舍人 俞泓
率六曹郎厅上疏请黜。亦不 允。是日俗所谓嘉排节也。月下传杯。秋风满箔。凄然有思亲远地爱君无益之怀焉。 …… (第 317H 页)
簿以上一会于训鍊院。呈疏于明政门外。右庭李景明以艺文奉教为疏头。率四馆诸员。上疏于明政门外。左庭舍人 俞泓
率六曹郎官。亦上封章。至于三司五 启。政院再请。皆愿远窜元衡。而一不蒙 允。湖西亦未蒙 允。
开岩先 (第 319L 页)
业并传。声流至今。磨灭者固不足道。传姓名只以文字。亦嗛其小。嗟呼。若曲江者。真可谓不朽哉。近代故左相 松塘俞公。
忠孝正直。相我 宣庙。又工文章。传曰。拟人必于其伦。拟公于唐。其曲江之伦欤。公以至诚感 天子。赐会典 (第 373H 页)
 国王共 帝命。贡献独虔诚。晓骑随秦驿。宵骖度汉营。

上林瞻系雁。长乐听啼莺。归去无烦颂。天朝自圣明。
  备忘记[宣祖]
备忘记曰。万历戊子春。谢恩使 俞泓。
回到山海关。主事马维铭赠送以诗。 (第 403H 页)
俞泓
遂和二首。夫 (第 403H 页)
俞泓
之是行也。艰关万里。殚尽一心。手奉 纶音。亲擎宝典。变禽兽之域。为礼义之邦。是吾东方再造。箕畴复叙之 (第 403H 页)
纪复正。萧曹卫霍功不足与比。 特命官其长子。锡赉甚夥。 上和马诗。又命朝臣属和。仍 下教曰。谢 恩使 俞泓。
间关万里。殚尽一心。手奉纶音。亲擎宝典。变禽兽域为礼义邦。是吾东再造。箕畴复叙之日。于是命超崇禄。拜 (第 436L 页)
来围终日。不攻而退。其牛马军粮。多为思林所夺。
十一日。 车驾自平壤向宁边。寅城君郑澈左相崔兴源右相 俞泓
等皆扈从。是日贼兵悉众攻平壤。本道监司宋言慎守大同城门楼。慈山郡守尹裕后守长庆门。兵使李润德守浮碧楼 …… (第 497L 页)
博川入于山郡。领相崔兴源,右相 俞泓
随 东宫。
十四日。 车驾自定州过宣川至龙川。本道民人闻平壤陷败。恐贼追至。奔散山谷。且列邑仓储皆空 (第 498L 页)
令平安监司李元翼调发各阵军人之不能战者。自平壤输到军中。黄海监司柳永庆亦督运粮草。不至阙乏。使右议政 俞泓
总督诸务。时日气渐煖。江冰将泮不能渡。柳体察将造浮桥而束手无策。使人采葛。积于江上。以葛索绹。分立双 (第 503L 页)
也。领相崔兴源,参判沈忠谦等从之。至熙川地。右相 俞泓,
右赞成崔滉追来。驰 启 大朝改向春川。峡路崎险。备诸艰危。得达伊川县则东路不通。贼兵渐近。还陪 东宫 (第 208H 页)
我国请援之故。命将领向化獭子五千兵。已渡鸭绿。又出五万兵。驻江边以为继援。是则可慰。领右两相(崔兴源 俞泓)
及诸大臣陪 王世子。驻江界。将聚兵。为监国之计。○高敬命倡义之初。与子因厚赴战。父子同死。可钦亦可恻 (第 448H 页)
沈守庆之论。非谓山海也。 上不得已罢山海相黜平海。柳成龙等亦以不能谏止之故并罢之。以崔兴源,尹斗寿, 俞泓
为相。贼乃于五月五日犯阙。如入无人之境。城中居民。初皆避出山谷。其后贼欲收人心。不行斩伐。避乱之人。 (第 270H 页)
     出([缺])
壬辰 车驾播至松都。副提学洪履祥率同僚而陈嬖幸干政之罪。请斩以谢国人。 上变色谕之以无是事。且曰国可亡。不可枉杀无辜之 批。履祥等又

力争之不许。 上以小纸书遆成龙代斗寿六字而出。于是柳成龙罢而 俞泓
为右议政。尹斗寿为左议政。崔兴源为领议政。委任斗寿。大小之事皆咨焉。盖上方向用西人。言者以为成龙与李 (第 449H 页)
 舟中示都事李忠元元夫。 扁舟摇曳下清滩。卸马新辞道路难。停棹不妨参白鸟。捲蓬聊许纳青山。两年原隰全无兴。一日沧浪始解颜。安得从玆溯云汉。与君同历斗牛间。
沈守庆退老别业诗。    青山数叠拥柴扉。独坐窗前对落晖。满砌绿阴莺百啭。隔叶疏雨燕双飞。人无间我堪忘世。事不关心已息机。千载高风谁可继。陶园蒋径欲同归。
权揽别诏使陈三谟诗。   长篴何堪独倚楼。美人遥望隔

三秋。亲朋会面浑青眼。道路关心易白头。木落山容当槛瘦。雨馀岚气入帘浮。风光正好诗情懒。欲就新诗不自由。
朴淳赠 俞泓退忧堂
诗。 金闺人是紫霞仙。新卜幽居别有天。长拟角巾游日日。岂劳芳草怨年年。桃花洞䁔(一作暖)香吹径。桂树 (第 186L 页)
   湖山影堂。奉安文谷文。
   新安祠。奉安梦窝金忠献公文。
   龙门影堂。奉安刚斋先生文。
   清节祠。 松塘俞公
追享时。告先奉诸位文。
   清节祠。奉安 松塘
文。
   光州乡祠。奉安雪㓅李公文。
   朗山祠。奉安竹溪,脩竹二赵公文。
   龟岩书院。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