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特 旨升拜通政大夫兵曹参知。(时 命备边司各荐人才。朴思庵淳为领相。栗谷为兵曹判书。与右相郑芝衍及 俞泓,
李戬。皆举先生为荐首。而领相称才德俱优。右相称才学卓异。兵判称可任经纶。遂有是 命。)○四月。上疏辞 …… (第 261L 页)
柳成龙以体察使在临津北。先闻 两陵发掘之变。使军官往审收藏。故成龙之意则以为真也。而崔兴源,沈守庆, 俞泓,
金应南,李德馨,崔滉,宋赞,李宪国,李齐闵,权徵,李增,李𥕏,李瓘,白惟咸,扶安都正,永原守等启。 (第 279H 页)
   金海府使李宗仁
   工曹佐郎梁山璹
   庆尚右道兵马虞候成永健
   李参议𥕏挽
   沈判书公直挽
   松塘俞
相国挽
   参奉罗扆挽
 拾遗录(补)
   和竹溪。戏赠郑景赟韵。
   追和竹溪排闷韵
  
朝议。内因金公谅行谗。以为松江一队。将不利于信城。 上由是大疑松江。必欲罪之。二月二十九日。吏曹判书 俞泓,
参判李增。因推考 命递。参议李德馨病未肃拜。 命招为政。不来。自 上特命以右相柳成龙。兼吏曹判书。崔 …… (第 21H 页)
使。)闰三月。参光国原从功。(时本朝以改宗系事。累度奏闻 天朝。邦诬昭雪。故至是录功臣焉。把溪府院君 俞泓,
长溪府院君黄廷彧,海平府院君尹根寿,清平君韩应寅。参一等功。先生以骊州牧使参二等原从功。)六月两司合 (第 21H 页)
   以金千镒从事官。诣义州上疏。再承 引对。所言激切。赐酒慰谕。擢授佐郎。还镇死晋州。
书生忠愤动枫宸。一剑酬恩洒泣频。中兴功业知谁力。性命鸿毛奈不辰。
庆尚右道兵马虞候成永健
鲸鲵鼓浪势跳梁。贾勇先登拟一攘。空拳冒刃酬吾志。成败何须问彼苍。
李参议𥕏挽
每于鹓鹭见风姿。九万鹏程众所期。命矣斯人遘斯疾。人亡朝野共嗟悲。
沈判书公直挽
世笃忠贞众所知。颠危此日拟扶持。担当机务从人谤。罄竭心肝尽自为。大业中兴应复睹。浮生万事奈前期。死而后已终何憾。一曲哀歌涕自垂。 松塘俞
相国挽
妙岁声辉照等夷。晚来勋业冠明时。唯将坦率全真乐。肯作机关负夙期。许国一心应指日。持危双鬓更添 (第 56H 页)
海已觑▣▣▣顺朝议。内因金公谅行谗。以为松江一队。将不利于信城。 上由是大疑松江。必欲罪之。是时吏判 俞泓,
参判李增。因推考命递。参议李德馨。病未肃拜。命招为政。不来。自 上特命以右相柳成兼吏曹判书。崔兴源为 (第 100H 页)
之。李准以为坐处稍远。不得闻之。李山海以为日久不能记。而黄海监司状启回启时。彦信之说。似发于此时矣。 俞泓,
洪圣民。皆以为闻之云。○大司宪洪圣民启曰。昏愚小臣。曾参推官之列。当时之事。可愕可痛者非一二。切欲披 …… (第 301L 页)
臣者。虽为推官。曾为时辈之斥。虽或出言于其间。人或反目以视。臣每与 俞泓
相顾而语。咄咄以叹矣。及其彦信情迹。败露于 圣鉴之下。已被海岛之窜。则朝廷间一种议论。以为朝绅坏败。 …… (第 302H 页)
递差。○正言黄慎启曰。推鞫之时。邪议横生。苟非洪圣民, 俞泓
抗言力排。则未知国事终何如也。当时参鞫之人。既已亲闻彦信悖逆之言。不能即达 天听。其惊骇痛愤之心。固 …… (第 302L 页)
 时倭寇逼京。凡窜谪者皆放释。而公独不蒙赦。五月。 大驾播迁。驻松京。台谏论李山海交结宫禁。浊乱朝政。柳成龙主和误国之罪。皆蒙允。 上御南城门。慰劳军民。令各陈所怀。咸请释公用之。 

上赦之。仍 下教召公曰。知卿素有忠孝大节。可急赴平壤。与 俞泓,
李恒福同护王子。时朝报及诸宰之书。皆到谪所。而江界府使犹不开围篱。必待监司分付。当时党祸慑于人者如此 …… (第 317L 页)
 十四日壬寅。 上定渡辽之计。遣宣传官迎 中宫于德川。 命领议政崔兴源参判尹日新等奉 庙社主。陪世子往保江界。公与诸大臣力谏。不从。○至博川。闻平壤陷。 上命世子分朝。使之收召四方。以图兴复。领相崔兴源以 命从世子。右相 俞泓
自请随世子。公独扈 驾至嘉山。时大雨。夜已五鼓矣。
扈 驾至义州
 时从官只数十人 (第 317L 页)
上御南城门。慰谕军民。令各陈所怀。军民等咸请释公。 上乃下教召公曰。知卿素有忠孝大节。可急赴平壤。与 俞泓,
李恒福等同护 王子。公闻 命痛哭。兼程驰进。上谒于平壤。六月。随 驾到博川。闻平壤陷。 上命世子分朝 …… (第 365L 页)
上御南门。慰谕军民。令各陈所怀。军民齐声愿释公。 上乃下教召公曰。
知卿素有忠孝大节。可急赴平壤。与 俞泓,
李恒福等同护 王子。公闻 命痛哭。兼程驰赴。扈 驾到博川。闻平壤陷。 上命世子分朝。他大臣皆从世子。 (第 376H 页)
今 国家遭此无前之变。百物俱竭。更无着手处。独有此一事。为可讲求急行。故臣欲状启而未果。言于守城大将 俞泓。
使之驰启。未久。臣又南下。未知泓之果为启请。而 朝廷之见施与否。目今又见忠州等境。饥困 (第 127H 页)
添补军饷。仍督忠清,全罗海路漕运。陆续输到开城。又遣司谏院正言黄克中。按视勤慢。又令大臣议政府右议政 俞泓。
总督诸务。并昼夜催攒。不许时刻稽缓。四月廿日。贼离都城。 (第 179H 页)
。 朝廷无一人言之。是亦可愕云。 上问于其时同参诸臣。金贵荣以为耳聋不得闻。李山海以为日久不得记忆。 俞泓,
洪圣民皆以为闻之。圣民 启曰。彦信发言。臣实抗之。山海亦言其不可。 传曰。卿既亲见儒疏。彦信之言。固 …… (第 34H 页)
日。大臣会于宾厅。以朴忠侃,李轴,韩应寅为一等。以余及韩准,李绥,赵球,南巀为二等。以金贵荣,柳腆, 俞泓,
郑澈,李山海,洪圣民,李准,李宪国,崔恒,金命元,李增,李恒福,姜绅,洪进,李廷立为三等以 启。 上 (第 35L 页)
于是决意北幸。恒福力言北道不可往。请先幸宁边。六月十一日。 车驾出平壤。幸宁边。领议政崔兴源,右议政 俞泓,
寅城府院君郑澈扈 驾。左议政尹斗寿,都元帅金命元,都体察使李元翼,留守平壤柳成龙。亦以接伴天兵次留在 (第 47L 页)
烈俱载国史。墓前无碑与石马。盖以年代久远之故也。在后之孙。不能贲饰丘原。于颡有泚焉。晚入开城府。留守 俞泓
邀余于大厅。与使,质正,穆清殿参奉朴名立同设酌。府有小童。令歌以侑觞。
  
[十四日]
十四日丁亥 (第 401L 页)
   谢许功彦筬见访
   送冬至使尹敬立
   次李天休(有庆)
   送咸镜监司朴君沃(启贤)
   送北兵使 俞止叔(泓)
   次权仲悟鹤峰精舍韵
   又次东轩韵
   立春日。酬仲氏次杜少陵诗。
 诗○五言律
  
杖钺雄。原隰日长春有脚。楼台宴罢笔生风。王常不避羊肠路。移孝于君即是忠。(朴君有亲故之云)
送北兵使 俞止叔(泓)
杖钺登坛礼命崇。诗书满腹是英雄。全才久仰推朝右。良将方知在禁中。南北一身仍白发。君亲两念只丹衷。威 (第 10H 页)
 大明会典及祖训。载我 太祖宗系。而误以为李仁任(即丽末权臣)之后。且诬以连弑四王而得国云云。(四王即指祦,昌,瑶,奭也。奭乃恭让之世子。)恭定王朝。始得知其诬录。即遣李彬。奏请改正。 成祖降敕允许。厥后 先王续遣使请改。而或许或不许。及今 上朝。适闻会典改纂之役。累遣使臣。竭诚吁请。万历甲申。奏请使黄廷彧得礼部覆题。腾出新会典所载我 国事宲。具录于敕书中而来。戊子。奏请使 俞泓
得印本一卷而来。其刊伪辨诬甚详。 上大悦。亲祭以告于 庙社。己丑。圣节使尹根寿又得全秩而来。 命录勋 …… (第 172H 页)
姜士尚,金贵荣,郑芝衍,郑惟吉,柳典,李山海,郑彦信,郑澈,沈守庆,柳成龙,李阳元,崔兴源,尹斗寿, 俞泓,
金应南,郑琢,李元翼,李德馨,李恒福,李宪国,尹承勋,金命元,柳永庆,奇自献,沈喜寿,许顼,韩应寅 (第 177H 页)
 黄麻宣 九阙。白日照微诚。汉市新丰酒。秦城细柳营。乡程多逸兴。珠曲送娇莺。鸭渚春应好。烟花十里明。(右 俞 泓)
临溪亭
衰鬓行装晚。沙鸥性命轻。既无长孺直。宁有曲江明。五月秋疑早。千愁夜又生。思君心耿耿。不是为 (第 49L 页)
  万历三十三年四月初五日。行都承旨臣申钦敬奉 传旨。人臣效忠而戮力。本无大小之殊。王者赏功而酬劳。宁有贵贱之别。盖率百王之旧。非循一人之私。顾眇末之寡躬。嗣艰大之洪业。绸缪迨未雨。念讵弛于侮予。忧惧若陨渊。戒恒存于临汝。何图贼虏之猖獗。未免神器之流离。幸赖 皇威之远扬。尚克宝命之无坠。斯不忘于修捍。用以纪夫旂常。惟玆卿士大夫。越尔吏胥下贱。或陪扈而奔走。或鞅掌而驰驱。凡系前后协赞之徒。悉皆载录原从之列。爰举盛典。庸示宠章。顺和君𤣰,仁城君珙,义昌君珖,达城尉徐景霌,海崇尉尹新之,东阳尉申翊圣,唐原尉洪友敬,锦阳尉朴瀰,全昌尉柳廷亮,吉城尉权大任,领中枢府事李德馨,判中枢府事沈喜寿,知中枢府事李希得,右承旨柳梦鼎,杞城府院君 俞泓,
前府尹李覮,前郡 …… (第 68L 页)
  一等
崔兴源,尹斗寿,郑琢,李恒福,海礼君耆,尹自新,沈忠谦顺义君景温,顺宁君景俭,柳自新。
  二等
李宪国,柳希霖,李有中,任发英,节慎君寿昆,姜絪,李覮, 俞泓,
韩准,宁山君礼胤,锦山君诚胤,顺昌君彦,赵公瑾,郑昌衍,柳希奋,黄慎,金权。
  
三等
李纯仁,柳 …… (第 71L 页)
悼。脱 御衣以敛。 东宫亦遣宫官致吊 。上又追念。以封全陵君。
光国志 御制诗轴跋(节略)[鹅溪 俞泓
之还。书状官尹暹进闻见事件一秩。其中有马维铭赠送泓。泓所和诗。 上览之。 命银台,玉堂,湖堂暨槐院提 (第 74L 页)
御含毬门。举手持井田区画守城之策。仍 命陪从之臣进秩。拜先生礼曹参议 。命与鳌城君李恒福,杞城府院君 俞泓,
寅城府院君郑澈。同护 王子。 驾到宁边。闻临津失守。江东官军。相继而溃。上 夜召诸臣议曰。事急矣。予 (第 79H 页)
(景泰)甲戌生。没于成(一作弘)(一作治)壬子。年三十九。至燕山甲子。追罪 昭陵之疏。祸及泉壤。 (俞泓
跋秋江集)
深源。秋江师友录。字伯渊。号醒狂。又号默斋。大平真逸。 太宗之玄孙。与余同年生。月日后于 (第 364H 页)
   与大仲,汝式诸君登浩然亭。[栗谷先生]
   赠别赵(汝式)(达时应时)三君子[栗谷先生]
   巡到三山。赠主人赵汝式。 松塘俞泓止叔。(忠清监司时)
   赵汝式抗章触讳。事将不测。诗以吊之。(己丑)[一松沈喜寿伯惧]
   闻赵重峰被窜。追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