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金乌院生问。平时金乌书院创立之初。一乡呈文本府。报于监司。转启 朝廷。建庙乌山之下。其时乡先生金真乐堂金监司,崔监司议以冶隐吉先生,新堂郑先生,松堂朴先生三贤奉享。而又有李正言并入之议。其后李正言之议旋止。而有佔毕斋不可不入之论。议未决而真乐堂,金监司皆没。

乡议互有异同。终以冶隐,佔毕斋,新堂,松堂四贤并享。 赐额金乌书院。壬辰乱后。移建于蓝山之阳洛江之滨。似当改其额号。而 朝廷又仍旧号 赐额。今请改与否。未知如何。
书院今既移建。而 朝廷赐额。仍循旧号。则恐不得不具由启禀。以待 朝廷处置也。
 笼岩金先生澍(一作凑)。事迹未著。当初建院时。无入享之议。然乡中长老。或有传者。 朴龙岩
与应教金振宗最善。应教内金先生五代孙。必有一家相传之语。而人不得知者。 (第 202H 页)
龙岩
因此得闻其朝天不返之事。常加敬叹。时或语其子弟。子演及孙遂一。记其所闻。语于同志。亹亹不已。与一二故 …… (第 202H 页)
 金真乐堂就成学问道德。一家孝友之政。乡人子孙之外。先辈多有称道处。第先生务自韬晦。不喜著书。故他无可考于言语文字之间。或嫌其未博者以此。而或云不可以著书多少。论先贤地位。今并入书院。未知如何。
深造自得之妙。自少得闻。而为平生所深仰。然何敢以矇见。与闻于下问之盛乎。
  朴龙岩云。
自少与真乐堂。为道义交。孝行尤异于人。中年见朴松堂。不觉心服。遂师事而就质焉。晚闻退溪李先生之名。欲 (第 203H 页)
故。乃至于是耶。明彦,子强。亦在其榜。故时人言其得人之盛。此外又有子中,子精,景文之辈。方居显秩。故 朴云
然。岂是疑奇,吴者哉。闻先锋旁搜之言有理。)退而曰。这地将帅。例遇伏兵而见败云。若令先锋为两翼。俾两 (第 384H 页)
   赐祭文(赠谥时。 今上甲子十月日。)
   挽词[张旅轩显光]
   挽词[郑湖叟世雅]
   挽词 朴龙岩
琡]
   祭文[道东书院儒生郭庆兴]
   祭文[玉山书院儒生李宜澍]
   祭文[成川儒生罗孝
其丧葬故云)文章纵云如过鸟。道德不磨传千秋。举乡祖送向何之。一发松青是先丘。(松青。山名。)
挽词 朴龙岩
琡]
自在关西菀有声。行何德教致和平。一区花竹皆云谷。百里弦歌几武城。孝子元来临战勇。贤人大抵处屯亨 …… (第 563L 页)
知遇之 恩。而外焉不内。其所莅历。不过州府之间。而又谨其进退之节。未尝终数岁淹一州也。则民亦未究其惠 泽之
被矣。虽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余不遇哉。而后之尚论者。宁不为君民而致憾于尼之之人哉。然其求道之心。不懈于 (第 578H 页)
本卷为此卷。而他卷始指为第几。似是正当。未知月川更以为如何也。
退溪年谱如与曹南冥,朴和叔书论出处。 朴龙岩
(第 175H 页)
吾与叔献。生当同罪。死当同传。其人失色而去。)七月跋九容帖。○八月哭白休庵。(有祭文)跋击蒙编。(即 朴龙岩云
所编。金公就文跋其尾。引朴松堂之语曰。为学之道。有所得然后操存养之。先生辨之曰。学者必操养之。然后乃 (第 197L 页)
。况末俗哓哓。正好指点人。稍加修润。求到十分精尽然后。俟相信渐多。徐而出之如何。偶读老先生与卢伊斋, 朴龙岩
往还数书。其不厌反复。去短集长之意。卓然可为万世师法。故因窃有感。僭易及此。非吾兄决不敢发此。幸勿为 …… (第 87H 页)
仰。似不为病。未知如何。文字间利病。直是小事。每因来教。辄觉长格。况进于此者乎。恨不朝夕款叩。日有丽 泽之
益也。但以兄欲放虞费两 (第 89H 页)
诸心显诸行事者。如是其清淳雅洁。故播诸声诗。发为文章者。冲淡有馀味。温雅而典裁。如上 仁庙正礼疏。跋 朴龙岩
击蒙篇等作。尤可见引君当道之义而为后学居敬穷理之助。不可以笔墨蹊径论也。凡其所以处穷通幽显之间者。莫 (第 433L 页)
其夫。请姑沃渴。姑取水回。金已缢死。裴淑绮者。 成宗朝人。字练而。中司马文科。至其以孝旌闾之实。只有 朴龙岩
集渔钓为养四字。询诸乡人。亦未有知其详者。惜乎其文献不传也。采以公事往来金乌山。辄道其下。未尝不式而 (第 426H 页)
弼女。以正德丙子七月日。生公于善山府文洞里第。自幼游戏已不类凡儿。及长从松堂朴先生学。与冶川朴公绍, 龙岩朴公云
同业。一日先生命子居易以慢语加诸生。盖将以试之也。诸生莫不愤怒。公独笑语。略不介意。于是先生知公之器 …… (第 220H 页)
礼之家。亲炙松堂之门。以明敏之资。加笃实之工。早谢公车。乐与同志更攻互磨。有以羽翼斯文。模范后世。则 龙岩
所谓笃志为学。刚正自守。旅轩所谓庭训有的。学承乡贤者。即实录也。后之欲求公者。盖观于此而足矣。又何必 …… (第 221H 页)
讳大胤通德郎号立斋。有至行。公曾祖也。祖曰瀣通德郎号疏轩。考曰善经有文行蚤卒。妣密阳朴氏。圣任之女。 龙岩先生
云后也。以 英庙甲辰四月七日生公。幼端静不与群儿忿争。四岁而孤。就养于伯父中厓公世经。自五六岁。已受 (第 224L 页)
而不利于省闱。则作诗见志。不复应举。自己卯贤良科罢后。无意进取。入则与杏亭先生日迈月征以自乐。出则有 龙岩朴先生
为之师友。以相磨砻浸灌。事 (第 547L 页)
龙岩
师友录。公既隐沦林壑。不自章显于世。然非公之愠悔也。后之君子 …… (第 547L 页)
尚论于百载之下。欲得其影响。玉溪之论 龙岩
之录。亦足以为惇史也夫。公讳均字士铨。都其姓。云斋其号也。生于成化癸卯。卒于嘉靖己酉。享年六十七。窆 …… (第 548H 页)
墓道而显刻焉。亦宜曰有后矣乎。铭曰。
有崇四尺。其坎深深。孰播其英。孰阐其心。文章视父。孝悌视兄。遗 泽之
未斩视子孙。庶几乎见公之典刑 (第 548H 页)
   成均进士知分轩先生张公行状
   成均进士梅窝崔公行状
   参奉南溪吕公行状
   容窝孙公行状
   军资监奉事 龙岩朴公
行状
   萍村朴公行状
   咸镜道兵马节度使退隐杨公行状
   成均生员东岩周公行状
   护军
详而不溢。知家传文学之有所承受。不佞尤何敢撰别语。遂因其旧而略檃栝之。以塞慈孙之请云尔。
军资监奉事 龙岩朴公
行状
童年而以忠勇闻者。世鲜其人。舞阳随揕秦之行。区奇讨劫人之贼。不可不谓之勇。而直附骥尔。㬥虎尔。 …… (第 434H 页)
。文词夙就。与同榜诸贤。作泮宫诗会。李相观命曰子之文体似韩柳。气像又端重。可谓才德兼备。戊辰以无闵堂 朴先生
道学。克承山海旨诀。而未蒙 朝家阐扬。倡同志请谥额。众议属公为疏首。制疏叫阍。适 朝廷有事。未达而罢 (第 437L 页)
   朴武毅公东都复城碑铭(并序)
古溪文集卷之六
 墓碣铭
   六代祖考判官府君墓碣识
   叔祖察访公墓碣铭(并序)
   朴龙岩先生
碣阴识
   曹净友堂先生墓碣铭(并序)
   琴勉进斋先生墓碣铭(并序)
   礼曹参议辛公墓碣
曰。
公之居。莘野之室欤。公之录。紫阳之说欤。以贞悯为兄。以文纯为弟。孰不曰公之学之邃而行之美焉。 朴龙岩先生
碣阴识
先生墓道树碣。在 嘉靖癸亥。今岁久剥落。将伐石而改树焉。以碣文即我先祖退陶先生所撰也。属汇宁 (第 572L 页)
   喘翁崔公墓志铭(并序)
   百弗庵府君墓志后识
   祖妣恭人丰山柳氏墓志
 墓碣铭
   军资监奉事 龙岩朴公
墓碣铭(并序)
   成均生员默庵曹公墓碣铭(并序)
   鲁宇郑公墓碣铭(并序)
   曾祖妣 赠
所推。即公五世祖也。高祖讳翊南。曾祖讳庆濡。祖讳寿天。考讳文锡。俱隐德不仕。妣密阳朴氏。士人重荣女。 龙岩云
之后也。以 英庙丙辰十月十八日生公。于序为季。姿貌端雅。标致清高。与仲氏公才分绝伦。文辞夙就。俱有志 …… (第 202L 页)
幼。孝述十年逮事。亦有耳闻。而志体从简。不能尽载。
止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墓碣铭
  
军资监奉事 龙岩朴公
墓碣铭(并序)
我国龙蛇之乱。朴氏十四义士。同时倡义。首遏锋镝。一室义声。盛为江左所称。而其中 (第 204H 页)
龙岩公
以童年愿从。卓然有树立。何其壮也。日公之后孙时默。使其子在馨。袖十四义士录来示余。且曰三友公以下诸义 (第 204H 页)
士。状碣俱备。而独 龙岩公

墓道阙显刻。愿有铭也。余固稔闻而想慕者。不敢以非其人辞。谨按公讳琡字而献。系出密阳。自罗丽世有簪婴。 (第 204H 页)
  

松堂朴先生文集重刊跋
孟子曰。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兴。盖勇往直前。所立卓尔。为世宗仰者。历数千百载。绝无而仅有矣。孔门之子路。奋金革而列于十哲。宋朝之横渠。脱孙吴而终成大儒。我东则自罗丽以还。建武功而倡正学者。亦有谁其人欤。若文穆公松堂朴先生。真可谓二子奋脱之勇也。气禀豪迈。早事靺韦。从戎鏖贼。如乘风破万里浪。忽然禁中一夜之涕。遂决归乡之计。筑室于飞凤山下。受读大学于新堂郑先生。讲究悟解。大被嘉奖。真积力久。信从者众。一时名贤。多出于门下。李一斋,成大谷,金真乐, 朴龙岩,
金久庵,朴冶川诸贤是也。呜呼。南征北戡。边忧自息。微先生谁欤。奉使 皇朝。诚格日月。微先生谁欤。松斋 …… (第 663H 页)
自己卯群贤窜逐。仍废举业。筑室于云谷之东。扁之曰云。盖慕朱子之意也。隐约穷居。嘐嘐自适。与卢墨斋㻶, 朴龙岩云
诸贤为道义交。尝著性理会纂,孝经集解。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四月日考终。享年六十七。葬于星之疏亭合谷艮坐原 (第 674H 页)
庆,郑殿。曾玄以下不录。公之忠信孝悌之行。自有家庭之所由来。而同堂之亲。有竹亭先生。外而若金真乐, 朴龙岩,
金久庵诸贤。相与讲劘。其所以资益者亦多矣。早谢公车。超然不累乎外慕。杜门养静。以居敬穷理为用工之本。 (第 704L 页)
命。实分外也。戊寅九月十二日卒。临终不近妇女。整衾恬然而逝。葬于采药山下负艮原。公娶密阳朴氏重荣女。 龙岩云
后。有贤行。生三男一女。男世麟,世凤,世龟出。女适李湜中。侧室男世骏。女适朴信,金载满。世麟一男景铎 (第 19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