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久庵有诔。既信且徵。嗣庆是赖。资宪大夫前行吏曹判书兼成均馆祭酒 世子侍讲院赞善李玄逸谨撰。
挽章 龙岩朴 云
理气互流荡。禀赋直而悫。纯性既内腴。颇不修 …… (第 119H 页)
  送宋天章赴三嘉任所(按先生时赴玄风。而此云三嘉可疑。○冶川朴 绍)
乞邑每防朝惜士。只应诚感彻 天衷。江鱼野菜 君恩里。(四字缺)志养中。
赠遗○书
  拜贺天章侍史大邱行幰 (朴龙岩)
天寒。行候何如。悬仰悬仰。闻裁玉奉搬南还。深切趍贺。缘聘公病患。未及追拜。恋恨俱极。多少怀抱。非奉 (第 120L 页)
  

诸贤事实摭录
宋倻溪希奎字天章。正德癸酉进士。己卯文科。丙午重试。丁未以执义谪高山。放还田里。与李晦斋彦迪,权冲斋橃为道义之交。(宋讷斋师友录。)
宋倻溪温冲淡泊。孝友出天。与先君子及晦斋先生道义相密。乙巳见窜。先君有哀词。 (朴龙岩
师友录。)
公永顺人。渔村孝贞子。正德癸酉。中生员进士文科。官至执义。性刚直。疾恶如仇。与权冲斋,李 (第 132H 页)
手抄退陶论学书。为学者柯则。为文字理到。有遗文若干卷。夫人密阳朴氏。处士廷元女。 龙岩云
后。事舅姑奉宾祭配君子。克诚敬。公劬经。夫人竭力资具。公之成就。实赖内助。生三男二女。男穥有学行。稠 (第 478L 页)
   许悔溪行录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遗事
   履素斋李公遗事
   处士夷峰黄公遗事
   军资监奉事 龙岩朴公
遗事
   退谷李处士遗事
   郑处士遗事
   弘陵令权公遗事
   翊卫司副率松涧金公遗事
 
寿女。子男宅中。女适李仲孟。宅中男载辙生鼎铉,鼎洛。鼎铉男基玟。鼎洛男基在,基成,基宇。
军资监奉事 龙岩朴公
遗事
公讳琡字而献。朴氏密阳之世。有讳翊胜国礼部侍郎。本朝受命。归田里号松隐。五徵不起。后 赠左议政 …… (第 588L 页)
资监奉事。录宣武勋三等。及乱定敛迹屏居。自号龙岩。惟以经史自误。与李苍石赵黔涧孙聱汉李松坞诸贤。为丽 泽之
友。啸咏山水之间以终老。配固城李氏矾女。容轩原之后。生三男。东孝,东悌察访,东信。东孝子始汉府使。东 …… (第 589H 页)
于后世。 纯祖己卯。诸义士并享于忠烈祠。其焚黄祝词。皆我先君子所撰也。今其后孙星默在诚讲世谊。托余为 龙岩
遗事。
退谷李处士遗事 (第 589H 页)
 滉顿首言。拜承惠书。具审德履佳胜。欣慰无量。滉

往追不及。来企末由。林下僻寂。虽间有相从之人。率为科举世习所牵夺。其于开径望益之义。无甚裨惬。伥伥然每自悼叹。何意自顷获闻高义之馀。又蒙累次寄示所著诸编。使懵鄙得少开警。虽未遂合堂同席之乐。为幸亦大矣。但所教补缀序述等事。不敢辄承。而其间或不无所疑。从当条列请质。而病冗支离。时未卒业故未果也。逋慢之罪。乞且原照。跋文固亦意其为金同人果然矣。大抵仁里多有学文之士。乃是前辈馀风。甚可尚也。直哉伻人过门督书。未能挂一。惟冀为道珍啬。谨拜谢复。嘉靖丁巳至月朔日。滉顿首。
  贱字曰景浩。尊字后须示及。
  寄泽之契兄 朴龙岩
(退溪先生简面手本)
 滉拜。春回缅想。燕处味道。福履增冲。日有倾慕。滉衰病缠绵。冬寒尤剧。得春稍 (第 16H 页)
  

墓碣铭[退溪李先生]
滉也向闻善山府之东海平县。有逸士曰 龙岩朴泽之。
而犹未识其为何如人也。其后朴君误闻于人。以滉为可语以心而可与之论学者。盖先之以书问往复。继之以编纂咨 (第 63H 页)
询。又尝特为命驾相访。阻水而返。其相与之勤若是。而滉病未能一造其庐。以遂既见之愿。愧负则深矣。然而尝得其所为击蒙编者紫阳心学至论者。如其从事于此学久矣。而程朱之说。用功尤深。又见其所编景行录三侯传卫生方等书。亦莫非慕圣贤之躅而忠义之激也嗜欲之防也。则其人学行。必有本矣。岁之壬戌。君病殁。明年其嗣子演等。具君世系志行。而以书来请铭。呜呼。滉于君不待班荆而神契如右。其何说之辞。君自少志趣不凡。己卯中进士试。因以见松堂 朴先生
于京师。问知为学之大方。以出人之资性。加信古之问学。反躬思践。不流于世习。故其发于日见者。俱可称述。 …… (第 63H 页)
青松之道义。虽君之生质有美。若不因诸公之遗烈。何所取而成就至此乎。是尤足使人感激而嘉尚者也。君讳云。 泽之
其字。 (第 63L 页)
龙岩
其号也。其先自密阳。再迁而至于县。远祖讳华。高丽都佥议右政承。高祖讳尚温内侍中郎将。曾祖讳云实。祖讳 …… (第 63L 页)
年卒。次曰演。女适生员李仁寿。先金氏出也。季曰潭。继金氏出也。灏与演皆有子尚幼。铭曰。
亹亹 龙岩。
自拔流俗。奋志向学。谓圣可则。邦有先达。道启玄钥。退修于躬。重验经籍。孝悌忠信。畜为潜德。有美丘园。 …… (第 64H 页)
虚襟。不惮其改。君惟丽泽。我乃受采。永拟兰契。无替其芬。天胡不慭。使我慇慇。懿彼乡邦。师友彬彬。我嘉 龙岩。
学有所因。 (第 64H 页)
龙岩
之逝。宛其遗风。尚俾来者。嗣兴无穷。
墓志[金就文]
先生讳云字 (第 64H 页)
泽之
姓朴氏。密阳人也。号龙岩。高丽三重大匡都佥议右政承华之后。侍中尚温之玄孙。曾祖讳云实。祖讳孝武。皆不 …… (第 64H 页)
梗槩如此。呜呼。至哀无文。故无其辞。前尚州牧使金就文谨志。
旌闾碑阴记[崔应龙]
先生姓朴氏。讳云字 泽之
(第 64L 页)
龙岩。
生而俊迈。孝友出天。亲炙松堂 (第 64L 页)
朴先生
门下。闻性理要诀。遂奋于为己之学。不事科举末业。专以明善复初为己任。岁庚辰 …… (第 64L 页)
不能施于当世。徒留身后之名。惜哉。门下嘉善大夫汉城府右尹崔应龙谨志。
洛峰书院奉安文[金应祖]
亹亹 龙岩。
自拔流俗。奋志向学。谓圣可则。出入丈席。寔传衣钵。孝悌忠信。蓄为潜德。居敬穷理。分明阶级。堂开明镜。 …… (第 65H 页)
  常享祝文
接武同邦。启开功一。遗风永世。报祀无斁。
挽词[金就文]
矜持修百行。严厉济和平。高义可敦薄。惜哉命未亨。
挽词[卢守諴]
冰玉精姿禀得坚。曩时治易体乾乾。威容日夜无休歇。七十年中揔对天。
挽词
岩岩高表耸秋旻。面目无文见得真。相对不容生惰傲。随时随地此精神。

师友门人录
松堂 朴先生(讳英字子实)
晦斋李先生(讳彦迪字复古)
退溪李先生(讳滉字景浩)
金就成(字成之号真乐堂)
宋希奎(字天章号倻 (第 66H 页)
  

龙岩先生文集跋[郑干]
余喜读退陶李先生书。书中与诸子往复辨难及为诸子记行贲竁者甚多。而其奖诩恸惜。最在 朴龙岩先生。
先生实长李先生八岁。初未尝执经造门。而书疏间致敬尽礼。有若师弟子者然。李先生亦称先生以契兄契丈。生而 …… (第 68H 页)
受用者。则真所谓法门旨诀。而亦寒泉录西山经之意也。玆与附录若干卷。编诸诗文之下。合四卷二册。总名之曰 龙岩先生
文集。可剞劂而行于世。至于景行录三侯传卫生方等篇。固大有益于格致颐养之工。而犹不如击蒙心学之为尤 …… (第 68H 页)
唐诸贤之不载景行。岳武穆之不列三侯。卫生方数条之未及刊改。均之为未成书。故釐为五册。联作一帙。名之曰 龙岩先生
别集。可净写而藏于家。用是谂于来仍。诸公佥曰诺。又索弁首文字。噫先生尝求诸书序跋于李先生。李先生以为 (第 68L 页)
孝文章。未有若我 先之世趾而炳耀也。夫人重其先世之器用书籍。为其手泽也。若笔则发以心寓以目运以手。岂 泽之云
乎已哉。今盥读是卷。僾然若侍巾屦攀警欬。自不觉起敬而起感。容元乎。古人所谓能世其家者也。遂书卷尾。庸 (第 85L 页)
为务。却不知养气养精神。亦只在于集义居敬等主理底工夫也。朱子所谓非于气上用工者。已道得着矣。退陶子与 朴泽之
书曰主于践理者。养气在其中。圣贤是也。偏于养气者。必至于贼 …… (第 419H 页)
 下喻性之大。故心之大。李先生主宰图说曰认心为性则失其大。与此有异。
性单指未发底。而心却通贯乎未发已发。故师说如此。心无体。性便其体。而天下无性外之物。故鄙说如此。一则道其全。一则道其实耳。但师说上段有曰性致其主宰而性非心也。性非心。与气非心作对。恐似太快。未知如何。
 兑泽为金。项平庵云刚者出金。卤者出盐。此可见为金之彷佛。
须直说 泽之
为金。然后其义乃通。今因兑之为刚卤之地。而又推出刚卤之出金出盐。遂即曰兑为金泽为金。果成说乎。以艮之 (第 420L 页)
  

笼岩先生
先生讳澍。善山金氏。考讳元老。世居府北走儿里。至先生移居新谷。娶开城尹柳思雨女。高丽亡。先生入中原不返。柳夫人生遗腹子。名扬普。子孙甚盛。按先生之事。虽无载籍。去故未远。父老或有传者。先生五代孙金应教振宗。与 朴龙岩
为道义交。尝以此密语 (第 489L 页)
龙岩。
(第 489L 页)
龙岩
每加景叹。惟恐先生节义泯而无传。故其仲子演及孙遂一录其父师之言。载于日记。余先君亦为应教。一家人亲闻 (第 489L 页)
其语而诲余如是。常与朴君商确所闻。思有以阐扬 龙岩
之言者素矣。夷考当时之迹与先生子孙之所传。详略虽或不同。而概不出于采薇之意焉。且墓而不表。非但先生之 (第 489L 页)
。前者四先生外。以忠节称者有金判书澍,李正言孟专,河参判纬地。以学问称者有金司艺淑滋,金真乐堂就成, 朴龙岩云
耳。先生曰。多乎哉。善山之忠贤也。余曰。或以为乡贤宜并入书院。或以为四先生既入书院。其他乡贤。宜别立 (第 499H 页)
。于以揄扬。藐我景行。出于肺肠。士习不竞。偷风怀襄。呜呼潜德。惧遂未彰。尸而祝之。无废烝尝。(二老指 朴龙岩
及金真乐而言也)
题十青亭诗卷后
稣斋先生盛德清风。跨映一世。先生今不可作已。得见学先生者。其典刑在 (第 34L 页)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祖常视子。孙不视父。一室隧外。忸怩往古。烟沈药铝。梅发前阶。呜呼已矣。触目生哀。 龙岩云
冷。冷亭风悲。顾 (第 282H 页)
   赠金而静(允安。号东篱。)作消忧堂求诗(一云。赠黄震龙。癸卯)
   醉赠李古阜(瑀。号玉山。○甲辰)
   明镜堂。次诸先生韵。(堂乃 朴龙岩先生
所居。金真乐堂原韵。松堂,晦斋, 龙岩
次韵。)
   醉中述怀。赠崔季升。(晛。号讱斋。)
   次西厓先生西楼韵
   次西厓先生足佔毕 …… 辨
   自顾辨
   处乡辨
   量辨
   隐者辨
   玄酒辨
 识
   先府君松庵公挽 朴龙岩
诗后识
   注楚辞后识
   律吕新书后识
   冷岳精舍识
 遗事
   先府君松庵公遗事
 祭
清风左右至。屋角生明月。溪涧戛冰玉。松桧响琴瑟。愿言将此乐。始终永不沫。
明镜堂。次诸先生韵。(堂乃 朴龙岩先生
所居。金真乐堂原韵。松堂,晦斋, (第 13L 页)
龙岩
次韵。)
万有根于一。寂然不是空。寂然能万有。方乃是真功。
醉中述怀。赠崔季升。(晛。号讱斋。)
(第 13L 页)
 十一曰。表先贤。○自古仁贤之有关于风化者大矣。世道污隆。民习美恶。皆系于此。可不表章而尊崇之乎。吾乡于吾东。最以文献称。名贤伟儒接武后先。而尊崇之典。尚未有举。遗风馀韵。渐至剥落。可胜惜哉。冶隐吉先生以下金判书,金司艺及佔毕斋,郑新堂,朴松堂,河参判,

李正言,金真乐, 朴龙岩
诸贤坟墓。多在境内。宜于每岁仲春。自书院备酒果脯醢。定近面一人为有司。至墓所致祭。又定墓下人各二名为 (第 31L 页)
山直。俾禁樵牧。勿拟杂役可也。但金司艺,佔毕斋之墓。想在密城。远不可致。而冶隐墓今在吴山上。 龙岩
墓今在海平县。亦可使近面人为有司往祭事。
 十二曰。待贤裔。○乡贤虽没。其子孙尚在。须以敬贤之心待其 (第 31L 页)
横行四海而不知禁。嗟乎。古人之有玄酒。其存羊之意欤。
敬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识
  
先府君松庵公挽 朴龙岩
诗后识
 冰玉精姿禀得坚。曩时治易体乾乾。威容日夜无休歇。 …… (第 67L 页)
 沧海初从不识涯。江湖晚向喜乘槎。穷源一步谁鞭著。日暮那堪路则遐。
先君于诗文。精鍊端束。蔚有名声。余幼时尚及见遗稿。猝遇大乱。兄弟相失之际。散亡无馀。常以为痛恨。今夏初。过朴孝述。其诸季出示 龙岩
遗稿。先君挽 (第 68H 页)
龙岩
绝句四首亦录在其中。余得之如获拱璧。且读且玩。悲感交至。不觉涕泪之下也。噫。先君与 (第 68H 页)
龙岩
虽出同门。 (第 68H 页)
龙岩
乃先进。芝兰同臭之乐。山斗景仰之悃。盖不待发于言语。而读此诗。可以见 (第 68H 页)
龙岩
之取信于士友。抑亦可知先君之所造者如何耳。呜呼。小子不肖无状。不能保藏遗稿。仅得此数首于干戈十载之馀 …… (第 68H 页)
 遗事
  
先府君松庵公遗事
先君生于正德丙子。性明敏刚直。严毅正大。自幼游戏不凡。年未弱冠。受业于松堂 朴先生
之门。同业者甚多。一日。先生子居易以慢辞傲语加诸生。挑其怒。诸生多愤然不平。先君独笑语如平日。居易以 (第 69L 页)
告先生。先生大异之。先生尝以韦带与门徒各一条。仍问其与之之意。皆难其对。先君进曰先生之与此者。欲令门生辈体此柔顺朴厚之质。其或韦斋朱先生揭号之义乎。先生笑而颔之。先君早与金后溪范,崔参判应龙联床共业。相爱如昆弟。晚与宋参赞纯。金监司就文从游。 朴龙岩,
朴司谏绍诸贤亦推重焉。其在同队。温温有和气。言动守绳墨。人皆敬爱而不敢亵 (第 69L 页)
朝。托青盲。年九十而卒。墓在府东弥石山。
○真乐堂金就成。字成之。受业松堂。识见起迈。操履笃实。
龙岩朴云。
字泽之。与金真乐受学松堂。有孝行。
○郑圆斋讳枢。字公权。西原人。雪谷誧之子。恭悯初。登第。累迁左司 (第 557L 页)
 时 上以天灾。延访群臣。先生进 启。略曰。人君将大有为者。必立心远大。不拘于俗论。以三代为期。必务实学。躬行心得。以一身为一世表准。可也。然若不施诸政事。则是亦徒善也。且人君必知一世之弊。然后可兴一世之治。今日之弊。诚难枚举。大概病根在于不任贤才也。至于革弊一事。臣有

妄计。请令大臣商议设局。名以经济司。使大臣领之。而择士类晓达时务而留心国事者。凡有建白之言。皆下其司。商议定夺。以革弊政。则天心庶可回也。 上不许。
跋击蒙编(见原编)
 编即 朴龙岩云
所作。金公就文跋其尾。引朴松堂语曰。为学之道。有所得。然后操存养之。先生辨之曰。学者必操养之。然后乃 …… (第 317L 页)
 显庙丁未。创建。享圃隐先生。配以静庵,退溪两先生及先生,牛溪先生。后追配尤庵,赵重峰闵老峰鼎重。 龙岩
书院在长渊治东十里巨文山下。 肃庙己丑。创建。享朱文公。配以先生。辛丑。 赐额。
道东书院在松禾治南 (第 33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