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尊伯察访(名承仁。)
为其慈仰(公时为玄风宰。)
御史君(子悦时以监军御史在湖南。)
주-D001答 朴泽之
金同人(疑指金文之。)
주-D001别纸
不能举一(能。一本作应。)
此书(即击蒙篇。)
答洪应吉 (第 441H 页)
之政不当若是。而因缘驯致。酝酿于冥冥之中。复使其宗攀援而起。以逞宿愤。则异日为祸。安保其必无耶。又如 朴云。
功勋馀孽。恃其饶财。耀金眩玉。输货权奸。阴为耳目。承颜顺色。助其阴凶隐慝。作为腹心。当权奸之得罪。只 (第 287H 页)
之政不当若是。而因缘驯致。酝酿于冥冥之中。复使其宗攀援而起。以逞宿愤。则异日为祸。安保其必无耶。又如 朴云。
功勋馀孽。恃其饶财。辉金眩玉。输货权奸。阴为耳目。承颜顺色。助其阴凶隐慝。作为腹心。当权奸之得罪。只 (第 378H 页)
而为之云。虽只以此照律。其罪当抵极罪。而其得保首领。特出于一时之恩贷也。李沆贪黩无厌。赂贿盈门。其受 朴云
犀段子。物主已服。沆亦自服。法官据其供辞。依律录案。此非分明阅实之事乎。沆之贪浊之状。前已尽启。而今 (第 23L 页)
胜。而所与游者。申灵川尚州牧使也。李默斋文健,黄柳村汝献。寓公而党锢也。旧僚也。宋倻溪希奎。同年也。 朴龙岩云,
卢松亭守諴俱朴松堂英。门徒也。三公亦府人也。又府境士大夫多生员进士同年。因设榜会于海平古县。其一往一 …… (第 263H 页)
 九月。燕山主废。 宗登极。
丁卯正德二年。( 中宗二年)先生十五岁。
戊辰正德三年。( 中宗三年)先生十六岁。
己巳正德四年。( 中宗四年)先生十七岁。
庚午正德五年。( 中宗五年)先生十八岁。
辛未正德六年。( 中宗六年)先生十九岁。
壬申正德七年。( 中宗七年)先生二十岁。
癸酉正德八年。( 中宗八年)先生二十一岁。八月二十日。中进士申潜榜三等十八人。○癸酉,甲戌间。讷斋 朴先生
祥。莅本府。公与郑参判万钟受业。 (第 273H 页)
朴先生
性严峻少许可。独称赏先生。日论说古人言行学术。励以反本之业。未几。文誉大振。先生自言平生稍知向方。专 (第 273H 页)
赖导引之力。是时。又兼师石轩 朴先生
祐。(亦曰六峰)即讷斋弟也。
甲戌正德九年。( 中宗九年)先生二十二岁。
乙亥正德十年。( 中宗十年 …… (第 273H 页)
五年)先生二十八岁。春。承文院免新未毕。荐入艺文馆。试史才如例。立归。○秋。游光州无等山。有诗呈石轩 朴先生。
为士祸致悼。○ (第 273L 页)
在。又于祠堂。晨夕必拜。朔望必祭。时物必荐。有事必告而后行。及其殁。 命官其二子。立碑于墓以旌之。 朴云
缺。昌宁人。年十四。其弟云山年八。其父为虎所揽。云缺持小斧。与云山追至三十馀步。号天大哭。虎乃弃之。 (第 271H 页)
   偶吟(二首)
   时俗种花树于冢前。有感而作。
   赠连上人
   赠允师
   无题
 书
   答 朴泽之(云)
   答 朴泽之
   寄任士防
 记
   空中楼阁记
 墓志
   处士朴公熙仲墓志
   墓表(先生自撰)
 杂
  其二
禅语畏残漏。说中还破中。香烟通竹坞。新梵动松风。万轴华严说。一身寤寐功。谷神应不死。载魄转无穷。
咏藕
我本清虚种。玲珑贯古今。为厌名利冗。且隐污泥深。每有济人意。常怀克己心。几多捞漉者。那个是

知音。
镜中灯
静室开心镜。虚堂剔慧灯。外头明皎皎。里面晃腾腾。黍米光中现。银蟾水底澄。悬胎金鼎内。一粒大丹凝。
六言
我读我书秋堂。少读老读味长。知味了究心上。无所得有术方。
次曹世虞韵
孤村门对极平芜。江近纤尘无更无。雨歇云消须着眼。清风明月古难图。
戍边
绝域南陲海气昏。兜鍪金甲老王孙。无心麟阁题名字。家在洛东江上村。
洛上吟
无中春意柳先知。白发江山不欲欺。六载静闻天嘿嘿。何时刮目见几微。 (朴龙岩
手记云。己卯春。余自洛城陪先生还乡。到无极驿川上。先生吟成一绝云云。书于片石示余。仍投水。是先生见几 …… (第 84H 页)
  其二
送目春山是惜花。湖边閒看柳丝斜。扁舟把钓尘缘少。茅屋安贫逸事多。浊酒一瓶天地小。高谈尽日宇宙赊。儿孙晚报清明是。悟得清明杏粥家。
时俗种花树于冢前。有感而作。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开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赠连上人
念从性起还伤性。烬自灯生却碍灯。但觉烬除灯自朗。不知无念性还澄。
赠允师
一轮明月当虚空。万古清光无障碍。收之不取拨不开。前之不进后不退。彼非远兮此非近。表非外

兮里非内。同中有异异中同。问尔儡傀会不会。
无题
客中无聊又逢春。江柳江梅愧此身。太极真人如对我。看君直是圣门人。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书
  
朴泽之(云)
承示。敢不竭陈。恨寡闻识陋耳。檀弓。古礼也。至于宋朱文公。稽古定制。作家礼。然或行或不行。又至于明 (第 85L 页)
人琼山丘浚。成化间。取文公家礼。约为仪节。自后中朝有识人皆行之。英求得此书而来。陈禫服注云。黪。浅青黑也。今世无垂脚幞头之制。拟有官者。用白布裹帽。白布盘领袍。布带。无官者。用白布巾。白直领衣。布带。妇人。纯用素衣履云云。中朝无笠子也。有官者。纱帽。无官者。皆巾。(巾者甘吐)东方。不在官者。皆着笠。笠色无浅青黑。故窃疑黑笠。俗皆因循也。衣色与带。俗亦皆误。亦疑五礼仪注。有此定制也。且观其古礼。今之黑笠白笠。皆误也。然骇世取讥。大不可。从俗次之。黑笠从俗。白直领衣。白布带。从礼。此愚意以为得合天人也。伏惟哀察。
朴泽之

想孝思罔极。钦慕不已。英自遭患后。精神日耗。思虑颠倒。几绝人事。可叹可笑。心欲服前一往一拜。而世故不 (第 85L 页)
  
道统相承次第录
郑圃隐(名梦周。字达可。延日人。官高丽门下侍中。谥文忠。)
吉冶隐(名再。字再父。海平人。官高丽门下注书。谥忠节。)
金江湖(名叔滋。字子培。善山人。官成均司艺。谥文康。)
金佔毕(名宗直。字季温。叔滋子。官刑曹判书。谥文简。)
金寒暄(名宏弼。字大猷。瑞兴人。官刑曹佐郎。谥文敬。)
郑新堂(名鹏。字云程。海州人。官弘文馆应教。)
朴松堂(名英。字子实。密阳人。官兵曹参判。谥文穆。)
门人录
李 恒(字恒之。号一斋。星山人。逸掌令。谥文宪。)
成 运(字健叔。号大谷。昌宁人。徵士。官司赡寺正。)
金就成(字成之。号真乐堂。善山人。) 朴云(字泽之。号龙岩。密阳人。进士。)
金就文(字文之。号久庵。真乐弟。官副提学。谥文简。)
申季诚(字子诚。号松溪。平山人。官参奉。)
而群小之不容于清议者。积忿伺衅。阴蓄祸心。先生独炳其将剥之渐。遽引疾退归。静庵诸贤。饯于都门外。同郡 朴龙岩云。
谒先生。先生欣然曰。何相见之晚也。与之偕行。至无极驿川上。先生吟一诗曰。无中春意柳先知。白发江山不欲 (第 134H 页)
欺。六载静闻天嘿嘿。何时刮目见几微。书于片石。示 龙岩。
仍投诸水。盖寓其烛几之微意。而不欲人知之也。既归。先生谓 (第 134H 页)
龙岩
曰。闻成之名。久矣。愿与之相见。成之者。金真乐堂就成字也。 (第 134H 页)
龙岩
见真乐谓曰。松堂道大德崇。浑然冲瀜。为东方理学之宗匠。吾辈执经问难于门下。则幸矣。真乐初未信。勉应曰 (第 134H 页)
诺。 龙岩
告于先生。先生即命驾约会于月波亭上。谈论移日。真乐告 (第 134H 页)
龙岩
曰。若非吾子。吾其虚死矣。遂行弟子之礼焉。夏。见差 圣节使。不敢辞造朝。拜同知中 …… (第 134H 页)
。四方学者。翕然归之。如大谷成公运,一斋李公恒。皆尝远来请业。而其终始成就之者。真乐与其弟久庵就文, 朴龙岩
暨冶川朴公绍是已。呜呼。自古豪杰之士。一朝脱去旧习。勇返正轨。为百世所尊仰者。独有早悦孙吴之横渠夫子 …… (第 135H 页)
出处行藏。惟义与俱。无愧于古哲。其亦贤矣哉。先生学问之正。造诣之深。当时诸贤之论备矣。退溪李先生。撰 龙岩
碣文曰。见松堂 (第 135L 页)
朴先生
于京师。问知为学大方。又曰。善之一州。前有吉先生之风节。后有朴松堂,郑青松之道义。晦斋李先生诔先生曰 …… (第 135L 页)
曰。闭室探经。咀吮道腴。非惟沿流。乃讨厥源。宫墙数仞。允得其门。苏斋卢公守慎。撰李一斋碣文曰。闻松堂 朴先生
有道重研。至一善久在函丈乃归。而于本领上有契焉。栗谷李先生 经筵日记曰。许晔谒李浚庆。浚庆曰。今人皆 …… (第 135L 页)
南出大岭之外。就一善府之飞凤山下洛江上古里。而筑一室以居。取大学书。曰闭门伏而读之。于是新堂郑先生暨 朴龙岩
诸贤。咸乐为其师友。以指以引。先生因自是 (第 141H 页)
杰人也。早中武举。荐试西厢。非役志富贵为。亦技艺绝伦。莫之为而为也。始年二十六。病告还乡。与郑新堂, 朴龙岩
两贤。结为师友。知有所谓为己之学。自此痛加刮磨。折节读书。微辞奥旨。探赜靡馀。胸次洒然。无复外慕。盖 …… (第 147H 页)
于新堂郑先生。讲究悟解。大被嘉奖。直积力久。信从者众。一时名贤。多出于门下。如李一斋成大谷,金真乐, 朴龙岩,
金久庵,朴冶川诸公是也。呜乎。南征北戡。边忧自熄。微先生畴欤。奉使 皇朝。诚格日月。微先生谁欤。松斋 (第 14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