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往依/窦融为从事随融还京师)
昔在帝尧之禅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
禹暨于稷契咸佐唐虞光济四海奕世载德至于汤武
而有天下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
揆一也是故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唐据
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
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

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故能为鬼
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
崛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见 高祖兴
于布衣不达其故以
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
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悲夫此 …… (第 20a 页)
之分决矣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
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徵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
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 …… (第 21b 页)
爱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
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
业也若乃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初刘媪妊 高祖
而梦 (第 21b 页)
    (忧恐上但遣游击将军邓隆阴助浮浮惧帝/怠于救乃上疏诏报浮后宠丰果并自败)
昔楚宋列国俱为诸侯庄王以宋执其使遂有投袂之
师魏公子顾朋友之要触冒强秦之锋夫楚魏非有分
职匡正之大义也庄王但为争强而发忿公子以一言

而立信耳今彭宠反叛张丰逆节以为陛下必弃捐它
事以时灭之既历时月寂漠无音从围城而不救放逆
虏而不讨臣诚惑之昔 高祖
圣武天下既定犹身自征
伐未尝宁居陛下虽兴大业海内未集而独逸豫不顾
北垂百姓遑遑无所系心三河冀州曷足以 (第 55a 页)
    (年燉煌太守张珰上书陈三策尚书陈忠疏/奏和帝乃以班勇为西域长史破平车师)
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
钞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馀人集昆仑塞先击呼衍
王绝其根本因发鄯善兵五千人胁车师后部此上计
也若不能出兵可置军司马将士五百人四郡供其犁

牛谷食出据柳中此中计也如又不能则宜弃交河城
收鄯善等悉使入塞此下计也
   陈忠请置燉煌校尉疏
臣闻八蛮之寇莫甚北虏汉兴 高祖
窘平城之围太宗
屈供奉之耻故孝武愤怒深惟久长之计命遣虎臣浮
河绝汉穷破虏庭当斯之役黔首陨于狼望之北财 (第 22a 页)
胜木必有兵气宜黜司徒以应天意陛下不早攘之将
负臣言遗患百姓
七事臣伏惟汉兴以来三百三十九岁于诗三基 高祖
起亥仲二年今在戌仲十年诗汜历枢曰卯酉为革政
午亥为革命神在天门出入候听言神在戌亥司 (第 30a 页)


王兴
衰得失厥善则昌厥恶则亡于易雄雌秘历今值
困乏凡九二困者众小人欲共困害君子也经曰困而
不失其所其唯君子 (第 30a 页)
   王命叙
昔在唐虞之禅列于帝典殷周之代叙于诗书天之历
数昭焉著明周笃后稷公刘积德行仁至乎文武遂成
王业虽五德殊运或禅或征其变化应天与时消息其
道一也故虽有威力非天命不授虽有运命非功烈不

章自我 高祖
袭唐之统受命龙兴讨秦灭项光有万国
世祖攘乱奄复帝宇人鬼协谋徵祥焕然皆顺乎天而
应乎人也然则帝王之起必 (第 30a 页)
   故司𨽻校尉楗为杨君颂(𨽻额二年/建和)
惟川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余□之川
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 高祖
受命兴于汉中道
由子□出散入秦建定帝位㕥汉诋□(焉/字)后㕥子□□
路涩难更随围□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 (第 14a 页)

其人哉   韩威敏公家传
公讳政字君用姓韩氏 高祖
讳天麟知金临潢府有惠
政民祠奉之卒葬城南因家焉曾祖讳垂高州节度妣
李氏祖文卿知耀州妣孙氏贞祐避兵南迁 (第 11b 页)
  答史雪汀问十六国春秋书
来问崔鸿十六国春秋一书此舍閒所无者前年曾从
徐思沐家借看一过系明万历閒刋本然并非崔氏旧

璧请得以原委言之当十六国时伪史最多其著者有
若和苞汉赵记田融石赵记并邺都记杜辅前燕记董
统后燕书申秀燕史高闾燕志封悫燕书范亨燕书崔
逞燕纪王景晖南燕录张谧前燕录常璩蜀李书索绥
凉春秋刘庆凉记张咨凉记索睴凉书刘炳凉书裴景
仁前秦记姚和都后秦记段龟龙西凉记高谦之北凉
书宗钦西秦记韩显宗北燕记崔氏尽取而裁定之勒
为百卷外别有年表一卷序例一卷在后魏永安中颁
行而诸史并绌北史鸿本传曰鸿经综既广多有违谬
如太祖元兴二年 姚兴
改号弘始而鸿以为在元年太 (第 3a 页)
   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公神道碑
正德戊寅春二月三十日征西前将军左都督府都督
佥事张公卒于京师之私第事闻命有司治葬赐祭如
故事嗣子輗将以明年某月某日葬公于都城西北窑
子头祖茔之原植碑墓道具事状乞予为之文按公讳
安字定之世为和州祥鸾乡人 高祖兴
少籍戎伍深沈
有勇力闻太祖起淮西神武不杀遂挺剑归焉以功授
天策卫百户改大同左卫卒曾祖政祖源世传武略源 (第 29b 页)
称美于是慨然永思怆尔长怀若死者可起吾其与归
乃延邑宰而问之曰昔武王入殷封比干之陇 高祖

魏酬信陵之墓此圣贤之所以礼忠旌能甄表明德也
有可以优其胤嗣者礼其在是而世胄绝绍支庶无闻
于是乃剪 (第 48b 页)
    (云云及此燕人咸/以为俊之应也)
岁在申酉不绝如线岁在壬子真人乃见

   谶文(晋书 姚兴
太史令高鲁遣其甥王景晖送/玉玺一纽并图谶秘文与慕容德群臣因)
    (劝德即/尊号)
有德者昌无德 (第 30b 页)
   奉政大夫刑部郎中蒋悟庵公墓志铭
是岁乙卯十二月六日奉政大夫刑部郎中悟庵葬其
子郡庠生升奉郭白峰公之状来乞铭乡先生家居能
急人之病不爱劳勚求瘼搜隐筹所宜救振出危苦语

感动在位平斗者曲直以情款谕人于不争使直者得
曲者亦不敢以为失若是者惟悟庵贤其没而上下之
间无有能为强聒说教者予蒿目视人之病不能救方
追思公又乌辞铭按状公名孔炀字君和正德丁卯举
人登甲戌进士蒋氏自浙之长兴县徙闽国初编遣从
军故籍𨽻于卫其姓视他籍最著 高祖
佛保曾祖遂祖
道父文权以公贵赠奉直大夫南京户部员外郎母何
氏封太宜人公生而敏明有识量比长益习亿物揆事 (第 28a 页)
   山西汾州府知府雷公墓表(甲辰)
古之善为政者莫不以水利为要务史迁作河渠书而
班固则志沟洫沟洫之于民尤切矣禹决九川陂九泽
孔子独称其尽力于沟洫盖民以土为命而土以水为
命故思利民则必求美其土疆能美其土疆者厥惟水
昔西门豹为邺令凿渠十二引灌民田后世称贤焉史
起犹以漳水在邺旁豹不知用于仁智犹未尽然则循
良之政多端唯能因水之利利民者斯其利匪独在一

时兼可以遗后世若吾乡雷公之为令为牧为守也其
一行此道者乎公讳汪度字饶九号莲客浙江钱塘人
也其得姓实自黄帝时源远流长汉唐以来代有闻人
有居湖广之麻城者复徙居四川之井研有以进士起
家历官监察御史外补天津兵备副使者讳嘉祥公七
世祖也子孙科第仕宦蝉联不绝六世祖讳过湖广荆
门州知州 高祖
讳起龙湖广长沙府知府曾祖讳经中
浙江衢州府知府既致仕不能归祖讳宏远拔贡生娶
故大学士钱塘黄文僖公女孙 (第 1b 页)
   淑人墓志铭
参政赴粤西过石洞子幸而教之焘不佞得交足下驩
重以葭莩之亲惟是王父母封马鬣久矣荷上宠灵而

锡命之墓石不修安敢以为口实将治黄沙阡侥福宗
祏而惠之铭死且不朽春及硌硌徒以犬马齿先参政
而弟之况吾家中丞辱在婚媾敢辞按少宗伯传公名
珖字景星 高祖
义先由博罗徙河源曾田生洪保洪保
生绿筠绿筠娶陆氏生必荣必荣娶蓝口叶氏生公于
曾田之银塘里公生而父母相 (第 27b 页)
介侍御张泰以书来京师徵浚言以为堂
记夫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必兼亲贤而并用武王创周
分宗支为五十三国崇亲也 高祖兴
汉封功臣为一十
八侯尚贤也我圣祖膺天命肇基大业法古昔帝王并
用亲贤之制列爵分土崇德报功众建亲王以为藩 (第 34b 页)
   碑铭(并序/)
金制大定间限以三品至五品职事官承荫子孙内班

供奉或省署儤直者同吏员许试六曹令史中其选验
班秩崇庳而收补焉谓之班祗出身于以抑任子苟进
之风且励多士特达者之志在当时号称入流美科如
吾奉训丁公卓然以材术拔出伦类表见一时可谓笃
志君子其敢以门资待之乎公讳居实字仲华 高祖

温仕金朝官金紫光禄大夫临海军节度使遂世家锦
州曾祖兴宣武将军终兴化簿大父从吉明威将军宜
阳令考钟 (第 15a 页)
   前承务郎王公墓志铭
公讳昌世字昭甫姓王氏其先汴人宋武经大夫保信

军承宣使安道公 高祖
也建炎初扈跸南渡乾道间始
定居于鄞曾祖讳晞亮朝散大夫祖讳撝嘉定癸未进
士任朝请大夫尚书吏部郎中兼国史 (第 78a 页)
   奉训大夫婺源州知州致仕程公墓志铭
公讳郇字晋辅姓程氏其先广平人唐御史亮以直言
忤旨谪通义令通义宋眉州也子孙家焉 高祖
讳符孙
承事郎赠大中大夫曾祖讳公许嘉定四年进士官至
刑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赠宣奉大夫谥 (第 48a 页)

见徙五陵大姓之民移家六郡盖其流也(言张元高本/南阳人寓居)
(弘农如五陵豪族六郡良家也三辅黄图曰 高祖
都长/安徙诸齐田楚屈昭景及诸功臣于长陵后世世徙吏)
(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于诸陵强本弱末/以 (第 10b 页)
  封中书舍人石公乾箓墓志铭
今国家以漕事为重其以道臣转运上京师者即有父
母之讣不得见星而行于是江南粮储道参议关中石
公云门奉其父封中书乾箓公之讳袒括发徒跣以请
例格不允则墨缞从事既而得代以行涕泣以告伟业
曰在阊偃息一官幸告无罪以哭先府君于苫次则皆
主上之赐也惟是先府君抱德弗显施及后人以倖邀
一日之

宠命今者至于大故其得能言之君子铭月日而镵诸
幽庶几表
君恩以图不朽其用此累吾子矣伟业逊谢不敢退而
思待罪史职内外制词于中书均有代言之任为同官
石氏为父请封副在史馆与闻其略今纳竁之石其何
敢辞乃受参议公所自为状序而铭焉序曰公讳孕玉
字乾箓陜西西安府富平县人 高祖
讳朝用繇力田起
家朝用生文文生四子长曰烱字双溪输粟赈饥赐冠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