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假令天长丧乱九流混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不复多
 言(刘裕视书叹息以示诸佐曰事人/当如此兵败从休之出奔 姚兴)
 
 
 
 
 
  (第 33a 页)
   又敕
比岁学者殊为寡少良由无复聚徒故明经斯废每一
念此为之慨然卿居儒宗加以德素当敕后进有意向
者即卿受业想深思诲诱使斯文载兴(于是遣何子朗/孔寿等六人于)
(东山/受学)
   辅政上铨序表(齐中兴二年诏梁国初建立须/综理可依旧选诸要职 高祖
上) (第 26a 页)
  王命论(班彪/)
昔在帝尧之禅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

禹暨子稷契咸佐唐虞光济四海奕世载德至于汤武
而有天下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民其
揆一也是故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乎春秋唐据
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章赤帝之符
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
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故能为鬼
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
崛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见 高祖兴
于布衣不达其故以 …… (第 3b 页)

无穷垂策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穷达有
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审此四者帝王之分
决矣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
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徵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
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 …… (第 5a 页)
爱举韩信于行陈收陈平于亡
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
若乃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初刘媪任 高祖
而梦与神
遇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及其长而多灵有异于众是
以王武感物而折劵吕公睹形而进女秦皇东游以厌
(第 5b 页)
于生民。
故能为鬼神所福飨,
天下所归往。
未见运世无本,
功德不纪,
而得倔起在此位者也。
世俗见 高祖兴
于布衣,
不达其故,
以为适遭暴乱,
得奋其剑,
游说之士,
至比天下于逐鹿,
幸捷而得之。
不知神 …… (第 1a 页)
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
一曰帝尧之苗裔,
二曰体貌多奇异,
三曰神武有徵应,
四曰宽明而仁恕,
五曰知人善任 …… (第 4a 页)
断怀土之情;
高四皓之名,
割肌肤之爱;
举韩信于行阵,
收陈平于亡命。
英雄陈力,
群策毕举,
高祖
之大略,
所以成帝业也。
若乃灵瑞符应,
又可略闻矣。
初刘媪妊 (第 4a 页)
高祖,
而梦与神遇,
震电晦冥,
有龙蛇之怪。
及长而多灵,
有异于众。
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
吕公睹形而 (第 4a 页)
   长沙道中
风帆溯洪涛千里势不歇暮登长沙岸始与大江别梦
魂犹汹涌行步方巀嵲城南路逶迤十步九曲折重冈
互起伏老树交纠结朝行恶蛇影夜踏愁虎穴冥冥鬼
燐出杳杳人踪灭时维仲夏月行役遭苦热岚蒸毒雾
消日熇焦原爇葳蕤拂尘缨宛转嘶汗驖招摇袂独举
示险旌先揭亭长憩息屡仆倦驱驰迭薪当野径樵蓐
向招提设惟知朝复暮岂暇餔与啜故墟亦孔迩旅抱

聊自悦游南厌水陆忆坐换时节永怀千金戒幸免穷
途跌归时宁惮遥吾当汎苏浙
   荷木坪二十韵 (高祖处士/
府君墓)
恭言奉明诏祭告返乡国路入茶溪深居人𦕈萧瑟兹
坪我所志先垄旧封殖荷木生其傍松江泻其北从戎 (第 24b 页)
琅琊徙
居会稽之山阴又自山阴徙馀姚四世祖讳性常
有文武才 国初为诚意伯所荐仕至广东参议
峒苗为乱死之 高祖
讳彦达号秘湖渔隐年十六
裹父尸自苗壤归葬痛父死忠布蔬终其身人称
孝子曾祖讳与准号遁石翁学精于易尝筮得 (第 12a 页)
叙所知之万一以告方来之学者谨缮写上之国史太
常使君子有所考观焉谨状
   列传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 高祖
晔初居咸口里当华盖 (第 43b 页)
  遗昙摩流支书(昙摩流支此云法希一云法乐南/印度人以律藏驰名后秦弘始中)
   (达自关中初弗若多罗诵出十诵未竟而亡远/闻支善毗尼希得究竟律部遣书通好支以 姚)
   (兴
请与鸠摩罗什共译十诵都毕/研寻审定而什犹恨文繁未善)
佛教之兴先行上国自分流已来四百馀年至于沙门
(第 43a 页)
    (戌年则一纪世则及子/言皆验 此报在前)
山野绝俗之士不应预闻朝议但有待之累非有托无
以立陛下今即闻之檀越敬览三策潘尚书之议可谓
兴邦之策矣且今岁之初彗星起于奎娄遂扫虚危彗
者除旧更新之象奎娄为鲁之分野虚危为齐之分野
宜先定兖州巡抚琅邪待秋风戒莭然后北转临齐此

天道也(并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后秦主 姚兴(字子略本赤亭羌苌子袭/位去帝号称秦王居长安)
  与安成侯姚嵩述佛义书(兴少崇三宝锐意讲集/什既入关多所传译兴)
   (惟佛道唯善信为出苦之长 (第 7b 页)
    (戌年则一纪世则及子/言皆验 此报在前)
山野绝俗之士不应预闻朝议但有待之累非有托无
以立陛下今即闻之檀越敬览三策潘尚书之议可谓
兴邦之策矣且今岁之初彗星起于奎娄遂扫虚危彗
者除旧更新之象奎娄为鲁之分野虚危为齐之分野
宜先定兖州巡抚琅邪待秋风戒莭然后北转临齐此

天道也(并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后秦主姚兴(字 子略
本赤亭羌苌子袭/位去帝号称秦王居长安)
  与安成侯姚嵩述佛义书(兴少崇三宝锐意讲集/什既入关多所传 …… (第 7b 页)
  通三世论(咨什/法师)
曾问诸法师明三世或有或无莫适所定此亦是大法
中一段处所而有无不泮情每慨之是以忽疏野怀聊
试孟浪言之诚知孟浪之言不足以会理然胸襟之中

欲有少许意了不能默已辄疏条相呈匠者可为折衷
余以为三世一统循环为用过去虽灭其理常在所以
在者非如阿毗昙注言五阴块然喻若足之履地真足
虽往厥迹犹存常来如火之在木木中欲言有火耶视
之不可见欲言无耶缘合火出经又云圣人见三世若
其无也圣无所见若言有耶则犯常嫌明过去未来虽
无眼对理恒相因苟因理不绝圣见三世无所疑矣
   鸠摩罗什答后秦主 姚兴
书 …… (第 8b 页)
  通三世
众生历涉三世其犹循环过去未来虽无眼对其理常

在是以圣人寻往以知往逆数以知来
  通一切诸法空
大道者以无为为宗若其无为复何所有耶
   姚嵩上后秦主 姚兴
佛义表
臣言奉陛下所通诸义理味渊玄词致清胜间诣□于
二篇妙尽侔乎中观咏之玩之纸巳致劳而心犹无厌
真可 …… (第 11a 页)
也然诸家通第一
义廓然空寂无有圣人吾常以为殊太径廷不近人情
若无圣人知无者谁也
   姚嵩重上后秦主 姚兴

臣言奉赐还诏诲喻周备伏寻之日欣踊无量陛下爰 …… (第 15b 页)
  重答安成侯姚嵩

得表具一二吾常近之才加多事昏塞触事面墙不知
道理安在为复以卿好乐玄法是以聊复孟浪以言之
耳而来喻过美益以不安
   姚嵩谢后秦主 姚兴
珠像表
臣言奉珠像承是皇后遗嘱所建礼觐之日永慕罔极
伏惟感往增怀臣言先承陛下亲营像事每注心延望
迟冀 …… (第 16b 页)
   (厚给供事纯/俭凡惬时望)
大法东迁于今为盛僧尼巳多应须网领宣授远规以
济颓绪僧䂮法师学优早年德芳暮齿可为国内僧主

僧迁法师禅慧兼修即为悦众法钦慧斌共掌僧录(高/僧)
(传/)
  与恒标二公劝罢道书 (姚兴
以恒标二人有经国/之量敕尚书令姚显敦逼)
   (罢道又下书恒标等閤境救之殆而得免于是/窜影岩壑毕命 (第 17b 页)
幽薮 弘明集作姚略书以兴)
   (字 子/略
也)
卿等乐道体閒服膺法门皦然之操义诚在可嘉但朕
临四海治必须才方欲招肥遁于山林搜陆沈于屠肆
况卿等 …… (第 17b 页)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一名罗耆婆天竺人家世国相/随母出家传览五明诸论善达吉凶留住)
  (龟兹转停凉土凉主吕隆表降 姚兴
什/方入关以后秦弘始十一年终于长安)
  妖异奏(仆在龟兹吕光破龟兹得什僭号凉土至/庶子纂立二年有猪 (第 25a 页)
 释文纪卷十
            明 梅鼎祚 辑
(八秦/后)
 释僧肇(京兆人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后秦主 姚兴
命/入逍遥园与僧睿等详定经论从什咨禀所)
  (悟更多弘始中终/长安实为兴所害)
  宗本义(肇因罗 …… (第 1a 页)
  (迁论并注维摩及制诣经论序并传于世及什/亡后肇追悼永往翘思弥厉乃著涅槃无名论)
   (表上秦主 姚兴
兴答旨殷勤备加赞述班诸子/侄 案此梁慧皎高僧传所载四论般若无知)
   (最先次物不迁次不真空次涅 …… (第 1b 页)
坚固也又音金心动也与虚无)
(预而肇注㦗云心也㦗/义不得言心襟字为是)
  涅槃无名论(并上秦主 姚兴
表)
僧肇言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
天下伏惟陛下浚哲钦明道与神会妙契环中理无不 (第 29a 页)
  妙法莲华经添品序
妙法莲华经者破二明一之指归也降神五浊宏道三
乘权智不思大悲难极先设化成之迹后示髻珠之本
车虽有异雨实无差记以正觉之名许以真子之位同
入法性归之于此昔燉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
正法华 后秦姚兴
更请罗什译妙法莲华考详二译定
非一本护似多罗之叶什似龟兹之文余捡经藏备见
二本多罗则与正法符会龟兹则 (第 27b 页)
(水潦谭左传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以通鉴光武信用谶 文桓
谏曰观先王之所记述咸 仁义正道为本非)
(有奇怪虚诞之事注邱迟诗诡怪石异象水易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第 31b 页)
  昔在帝尧之禅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
禹暨于稷契咸佐唐虞光济四海奕世载德至于汤武
而有天下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民其

揆一也是故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乎春秋(师古曰谓
士会归晋其处者为刘氏)
唐据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
号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
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
于生民故能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未见运世无
本功德不纪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师古曰屈起特起也屈音其勿反)
世俗见 高祖兴
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
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 …… (第 50b 页)
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而况大
丈夫之事乎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
知兴审此四者帝王之分决矣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
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猊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徵应
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 …… (第 52a 页)
举韩信于
行陈收陈平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
略所以成帝业也若乃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初刘媪
高祖
而梦与神遇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及其长而
多灵有异于众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劵吕公睹形而进
女秦皇东游以厌其气 (第 52b 页)
  三千歌舞

许浑凌歊台诗曰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
此宋祖乃刘裕也南史称宋祖清简寡欲俭于布素嫔
御至少尝得 姚兴
从女有盛宠颇废事谢晦微谏即时
遣出安得有三千歌舞之事也审如此则是石勒之邺
宫炀帝之江都矣浑非有意于诬 (第 18a 页)
改巧术不算者也一则纪传之事迹不完洛阳为晋
故都得失宜谨书之而纪或书或否幽州燕国并州义
昌不言侨立何方 姚兴
割归十二郡得其四而遗其八
唐人且有遗忘于今焉能寻讨一则志之纰漏难信济
阳西阳惠帝所分宿预始康安帝所置 (第 24b 页)
弟仁于平郭兵败幼稚为仁所获至咸康二
年仁败则云慕容幼慕容稚皆东走幼中道而还是分
一人为二人晋元兴二年 姚兴
遣使者梁斐张构使沮
渠蒙逊而通鉴书秦遣使梁构至张掖是合二人为一
人宋元嘉七年魏人攻拔虎牢司州刺史尹冲 …… (第 4a 页)
孟明事但不知此语出何书耳越十五年读唐书李靖
高祖
以靖逗留诏斩之许绍为请而免后率兵破开
州蛮俘禽五千帝谓左右曰使功不如使过果然谓即
出此又越五年读后汉 …… (第 12a 页)
孙彦颖翰林院编修
   万先生(期同)
万先生斯同字季野觐人 高祖
表明都督同知父泰明
崇祯丙子举人鼎革后以经史分授诸子各名一家先
生其少子也生而异敏读书过目不忘八岁在 (第 14b 页)
  故永从令张君行谷墓志铭

故永从令张君讳于廷字显卿其家在太行山谷间之
郭峪故一字行谷太行西来几万里至阳城迤南百里
崭然而尽如化城蜃楼列嶂北向郭峪在其中谓之镇
郭峪方三四里各倚山岩麓为篱落相保聚或间百步
或数十步林木交枝炊烟相接自前明至今官侍郎巡
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相续不绝于时盖近二百
年所矣顾郭氏今无闻而张氏其先独岿然以科目显
曰好爵嘉靖某科进士户部主事曰好古嘉靖癸未科

进士四川按察司佥事摧折权贵直声著闻曰以渐万
历癸卯科举人景州知州佥事公君之 高祖
也考西园
公讳多学邑庠生耆年长德立行教子乡党宗焉君顺
治辛卯科举人已亥科进士性直亮刻厉学问长予十
(第 23b 页)
   敕赠承德郎刑部主事松云沈公合葬墓志铭
公姓沈讳镃字时用别号松云上海人也其赠承德郎

刑部主事既卒而迁葬于长溪其原曰凤凰其配姓谢
讳贞字永慕其封太安人道卒归而祔焉其孤恩既谋
状于深复以圹石见托乃复叙而铭之曰按沈氏其先
嘉禾枫泾人也其占籍上海也自其 高祖
讳居仁者始
当元季兵兴人不能有厥家所谓避地者耶曾祖讳德
弘祖讳晟考讳环号梅月翁四世相继皆不仕妣尹氏 (第 15a 页)
    (彊舅大鸿胪郭况书与彊彊封书上之明/帝秘其事令荆出止河南宫徙封广陵)
君王无罪猥被斥废而兄弟至有束缚入牢狱者太后
失职别守北宫及至年老远斥居边海内深痛观者酸
鼻及太后尸柩在堂洛阳吏以次捕斩宾客至有一家
三尸伏堂者痛甚矣今天下有丧弓弩张设甚备间梁
松敕虎贲史曰吏以便宜见非勿有所拘封侯再难得
也郎官窃悲之为王寒心累息今天下争欲思刻贼王
以求功宁有量邪若归并二国之众可聚百万君王为

之主鼓行无前功易于太山破鸡子轻于四马载鸿毛
此汤武兵也今年轩辕星有白气星家及喜事者皆云
白气者丧轩辕女主之位又太白前出西方至午兵当
起又太子星色黑至辰日辄变赤夫黑为病赤为兵王
努力卒事 高祖
起亭长陛下兴白水何况于王陛下长
子故副主哉上以求天下事必举下以雪除沉没之耻
报死母之雠精诚所加金石为 (第 33a 页)
    (臣议大司空融固始侯通胶东侯/复高密侯禹太常登等奏议制可)
古者封建诸侯以藩屏京师周封八百同姓诸姬并为
建国夹辅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故诗云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高祖
圣德光有天下亦务亲亲封
立兄弟诸子不违旧章陛下德横天地兴复宗统褒德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