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故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顾公墓志铭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闰正月八日辛巳南京刑部尚书
顾公以疾卒于金陵里第先是公考绩还自京师道闻
长子屿卒惊惋得疾扺家疾甚久之竟不起呜呼惜哉
公讳璘字华玉别号东桥居士世为苏之吴县人国朝
洪武中 高祖
通以匠作徵𨽻工部因占数为上元人曾
祖海不仕祖诚以公贵赠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考
纹号愚逸初封承德郎南 (第 9b 页)
   叶秀实传
叶氏昆山士族而秀实尤乐善急义虽泊然布素于义
所当为与恶之当去毅然自任而不回盖有古豪杰之
遗风元之末世方国珍乱海上小人乘时相挺而起善
良被祸昆山福岩寺僧有提点与其徒昌都寺等亦聚
无赖杀人肆焚劫略财物子女敢拒者驱而锢之舟中
焚于严沙沟以威胁其人有司不知所为贼势渐张祸

及秀实秀实姻家金某刺知之赂以重赀乃得免秀实
愤曰鼠辈敢尔今吾虽幸免忍视乡人罹其毒不剪除
之又一国珍也阴募勇敢士得徐辛一等若干人经略
已定乃以贼焚劫之迹绘为图上之路率众掩捕尽得
之无脱者官为穷诘皆伏辜而有提点实先瘐死秀实
闻之曰佛法重阇维戏作举火文以著其恶乡里称快
至今多能诵之者焚劫图有副藏于家秀实孙茂以授
孙春曰尔 高祖
备众善此其一也而乡里实赖之不可 (第 10a 页)
其券而尽鬻其产业卒流落以死其孙坐此遂饥
寒不振然后人知吾祖母夫人之先见明决不可及也
此计不行则窃卖吾 高祖
同产弟故基又谓吾旌表园
乃其同业诱致群不逞剖裂贱售之令各具锹钁来治
地有异言者击杀焉夫人骂而前曰吾为 (第 58b 页)
   重荣桂轩记
永乐丙戌夏吉文周君公明以文学徵入翰林同编纂

秘阁文集因暇日过予道其先世事有不能不感慨者
盖自其 高祖
湖田居士以儒术起家子孙承其业至今
二百年矣中庭有老桂数株湖田手植也湖田生蒙泉
隐居不仕教诸子各授一经 (第 23a 页)
   故监察御史陈公行状
公讳继先字仲述姓陈氏陈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虞舜
之后于陈始得姓秦以降多以功业著而高年盛德在

汉独称颍川长者公系出颍川十三世祖某始由金陵
徙泰和既子孙蕃衍而贵显者益众又几世曰菊存先
生元赣州路儒学教授以子贵赠万安县尹公 高祖

曰学礼由赣州路儒学教授累官赣州路推官致仕公
曾祖也公之祖曰以道潮州路儒学教授公之尊府曰
有庆先生 (第 5b 页)
  耕耤赋(有序/)
皇帝御宇之二年始耕于千亩之耤礼也臣世远谨按
耤田之礼其义有三已所自亲以供粢盛至孝也躬习
于农以知稼穑至恪也对时育物为天下率以劝田功
至勤也行一事而三善备者耤田之谓也我

皇上挺睿圣之姿追皇王之化辟四门以通言路顿八
纮以招茂才饬官常以修百职恤民隐以抚万方弊吏
则扬清黜墨移风则尚俭崇淳祗祗庸庸日旰而不遑
暇食期月之间典则具举风教滂流臣窃憬然知隆古
以来唐虞三代其无以侔盛也乃修耤田之礼
躬率三王九卿秉耒而耕之三推加一礼成
念农为天下本
诏自京畿以暨河之南山之左右民有积逋赐以缓征

所在大吏访其地老农之俭勤敦朴身无过举者宠优
之秩以八品臣尝推周颂思 文桓
二章之指以为粒民
者稷之所以配天也丰年者武之所以绥邦也周家宗
祖世以农事为绪遂同疆界以陈常天命匪解克 (第 8a 页)
  鹤山祖祠碑记

尝闻之安溪李文贞公曰以父母之心为心者天下无
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者天下无不和之族人
以天地之心为心者天下无不爱之民物是心何心也
即元善之长资始统天之心也张子西铭备言此理亲
切而著明龟山杨氏犹疑其涉于兼爱程子非之余谓
今之人不患其兼爱但患私利之心一起自至亲以及
民物鲜不秦越视之矣惟由分殊而推理一事天必如
事亲然后元善之心常洽而亲亲仁民爱物胥是赖也

吾蔡为闽望族分居泉漳之间族弟经五世居同安以
先坟在南安雍正四年搆祠堂于南安之鹤山麓祀自 高祖
以下置祭田数顷以供岁时荐享先是雍正元年
豫搆书斋于祠之西买山二址岁收其入以为子孙延
师之费肄业膏火之 (第 14b 页)
  夫先世贤而相厉以文辞者盖有之矣后之人能尊其
手泽而益以厉夫其后者厥为少哉吾偶于临川邓企
贤氏见之昔者其曾祖江州府教公之在上庠也其
告院公赋诗以勉之欲其自奋于功名者森森也告
院没江州为文以祭之愿有以不愧于其父之所期者 (第 9b 页)
叔翰飞)一呼而至云罗场藿(江淹杂体诗云罗更/四陈诗皎皎白驹食)
(我场/藿)万里无遗将调斯人以求良牧 (晋姚兴
传胡威谓/兴曰伏仗良牧惠)
(化/)得才为美今也其时傥蒙允赞聪明曲听奏记俯怜
衰薾(谢灵运诗疲/薾惭 (第 21a 页)
义甚高先萧山所佑启诸老先生所咏叹将于是
乎在请敬书之
   老圃流风跋
右近体七言诗二十篇为一卷吾从 高祖
学圃公及国 (第 4a 页)
  刘深林先生墓志铭
先生讳楚兰字芳叟学者称深林先生系出汉楚孝王
嚣十四世祖后周淮南制置大使始自金陵徙吉之泰
高祖
济赠承事郎曾祖天定宋理宗朝以尚书擢第
累仕至朝散郎宝庆知府祖崇甫宋文林郎岳阳军节 (第 1a 页)
  书史记十表后迁序十表惟十二诸侯六国秦楚之际惠景间侯者称

太史公读谓其父所欲论著也故于 高祖
功臣称余读
以别之周之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事由五伯而其微
兆则在其和之行政秦并六国以周东徙乘其险固形 (第 15a 页)
   双溪潘氏宗谱记
潘氏之先出于毕公高毕公高本姬姓子季孙者食菜

于潘因以为氏焉潘氏子孙蔓延于天下宋南渡初金
华称三潘焉待制曰清潘驸马曰贵潘半州君曰富潘
更元之乱分散微弱而吾一门至今号儒籍焉盖元别
儒于编户若今匠灶籍然入国朝吾 高祖兴
二府君以
人才徵曾祖昌三府君卒赠监察御史而吾祖吾父诸
父昆弟皆以儒起家接迹仕路盖自洪武以来百五十
(第 19a 页)
年于兹矣自吾 高祖
居城下双溪之涯其后或居城
或居乡或居武义而城下故庐子孙犹有居者然彼此 (第 19a 页)
   西山后记
大江之西有西山焉巍然高以大自南岳衡山分支走

脉延袤数千里绵跨数十州由南而转折于西峰峦岩
壑千态万状剜奇削巧不知其几何而蹲驻为是山也
山于方为西地之清也于行为金于时为秋气之清也
裘氏重实世居山麓人之清也岂非西山清秀之所钟
与裘氏之先自会稽徙居于是已十世矣七世祖从龙
号西麓 高祖兴
仁号西峰今而重实亦扁其轩居曰西
山非特乐山也盖所以不忘二祖之德也耕焉而憩其
下西麓在焉游焉而涉其巅西 (第 19b 页)
晋者也尔时诸僧雏不过得数百缗便相称述耳
第七卷肇公为 姚兴
所杀不知何故讳之不讳师子慧
可无忏玄高而讳肇何也第他传所谓将头迎白刃一
似斩清风恐亦系傅会是不类肇公 (第 11b 页)
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
艳说则笼罩雅颂故知炜煜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
也爰至有汉运接燔书 高祖
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
创诗书未遑然大风鸿鹄之歌亦天 (第 9b 页)
于科目也或争荣一时偷以攫取富贵或谋虑深远为积累无
穷之计各蓄所怀若背驰焉先生之先人自 高祖
以下两世成
名进士官中外各有声先生念非发愤特达则无以趾前美而
启后光于是既自绳于学复笃敕其子先曰出而 (第 74a 页)
所以有在德不在险之言也彼六朝金元其功德果
何如哉得其道则形势虽微亦足以兴丰沛之间古未
有兴王之迹也而 高祖
起于泗上南阳之间古亦未有
兴王之迹也而光武起于舂陵此天时地利孟子所以
有不如人和之说也若我祖宗之兴非 (第 38a 页)
  表

  为丞相乞立文天祥庙表

  臣窃惟纲常乃国家之大本忠义为人事之先猷故武
王灭商首表比干之墓 高祖
立汉即斩丁公之奸盖忠
邪虽在于前朝而劝戒实关于后世也此皆圣主贤君
所以维持世教扶植人心之要道也伏睹至 (第 1a 页)
外或訾以为迂何足以知
其内盖遐睎夫不见知而不悔者邪斯铭昭之永不沫
   楚宫老人墓志铭
老人张氏讳成 高祖
单州单父人生四子其仲名福始
能植家聚族子五人次曰秀秀生深皆有隐德深夫人
董氏三子长子用季子甲老人其中 (第 5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