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野老先生李公墓碣铭(并序)
野老先生李公。跻享我从先祖忠翼公之庙。越数百年。以邦令毁。墓道又无显刻。后孙普渊基洛怵贤祖之泯其迹。问铭于墧。托非其人。然追念先契。乌可以辞之哉。先生讳淳字子真。野老其号。贯固城。文僖公尊庇,文宪公瑀,文贞公杏村岩,文敬公冈。著于丽代。入 本朝容轩原官左揆谥襄宪。三传至珌官左代言。 成庙命书宫额。静庵称文章忠孝。于公为曾祖。祖讳佑舍人。考讳彦明 赠工曹参判。文章德业。不坠家传。妣密阳朴氏。文度公薰女。嘉靖庚寅先生生于城西冶洞。五岁而孤。服母夫人义方之教。逮事叔父菊轩 公。与
李容斋六一轩昆季同学。及长游退陶 (第 714H 页)
虑不到也。措大一个名字。尚患抬担不得。况堪此名胜之添号为哉。悚仄悚仄。尝观 容斋李
相公写卢处士友明信古堂扁额而又作记曰。古之道不可施于今。然将有行乎古者作而求古于今。则君亮非终屈者也 …… (第 510H 页)
。聊与君同归。其用辞之间。隐然见托义者重。而不以贵贱而易交。不以显晦而殊涂。则孰知今世复有好古者。如 容斋
之记信古堂古事乎。语涉繁蔓。战越靡定。幸恕其而愚不诛之否。万望德业崇重。以慰远慕。
与郑国乔
甚矣兄 (第 510H 页)
    畸翁之返自湖西。出其行卷凡四十七首。自往至还。为日不多。而所得若是之富。浓丽典则。绝无浮词。令人艳赏。不觉膝之屈也。顾余尤有所感焉。余之经由湖西。今十五年所。而屈指往返。无虑数十遭。第以沈愁缭绕。无能得一语。今读翁诗。历历如在目中。不能无嘅于心。玆用 李容斋
和南岳录遗式。信笔倚韵。四日而成其往来先后之序。有不暇论荒涩卑陋。诚不足存。只记行旅之苦。留示子孙云 (第 22H 页)
意嘉矣。于是乎记。尚俾来者。知创之继之者之意如此。其明年乃 万历四十七年之己未也。侯名安民。德水人。 容斋李
相国荇四世孙。才而好客。不坠其家声云。
映流堂记
天岭。山水乡也。头流在其南。天王上峰也。自天王迤 (第 557H 页)
公其第四也。伯仲多零落疾病。无可任大事者。公即莲轩李公宜茂之婿也。公自岭外入京。尝寄赘李公家。与妇弟 李容斋。
肆力文章。得小暇辄出求山。以两世迁奉。早夜誓心。末乃得一道眼隐居者。积诚祈恳。久始受诺。其时有一士人 (第 380H 页)
   漫吟
   有感
   宿武夷精舍。夜半独坐。万籁俱寂。山月满窗。感旧游赋之。
   观箕雅。 容斋李
相公有悼我旁祖虚庵公诗。诗曰虚庵居士去寻真。不见悠悠世事新。湘水有魂应共吊。人间无地可藏身云云。不胜
。山月满窗。感旧游赋之。
独坐中宵忆旧游。水云何处思悠悠。曾为落日孤筇客。经过秋风汉水头。
观箕雅。 容斋李
相公有悼我旁祖虚庵公诗。诗曰虚庵居士去寻真。不见悠悠世事新。湘水有魂应共吊。人间无地可藏身云云。不胜 (第 494H 页)
   画雨竹。以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为题。
   挽 贞显王后(庚寅)
   次朴(昌世)韵奉别
   李容斋(荇)
嘱予以山气日夕佳之句。分韵缀诗。兹得短篇五章以呈。
   宿珍富。次邱山赵石涧韵。寄原叔。
   过
知焉。安老舞智藏巧。机缄不露。至以羽翼 储君。伸雪士祸。为媒进之资斧。而举朝皆迷堕其术中。公之伯仲及 李容斋
诸公。亦随声相和。是岂为安老地哉。即其扬言之名义甚正焉耳。名义之动人。犹风声之动物。未有不靡然影从。 …… (第 92L 页)
 武宗皇帝正德元年丙寅(我 中宗大王元年○先生二十岁)
二年丁卯(先生二十一岁)
 中进士试一等第四(玉门关诗二下。在本集。 李容斋
荇。来试江原道。先生中进士解壮元。金光辙中生员解。李公还京。大提学申公用溉。问本道人才。李公曰。江陵 …… (第 97H 页)
 八月。丁金夫人忧。哀毁如前丧时。丧祭等节。一遵家
 
礼。常以荣养未尽。为恨。见人有奉亲作宰者。为之下
泣。 (容斋李公
作金夫人挽在本集)
六年丁亥(先生四十一岁)
七年戊子(先生四十二岁)
 服阕。复拜弘文馆校理。承  (第 98H 页)
护佳景。芳堤花木新。未成浮白饮。虚负踏青辰。登世无三釜。平生任一贫。朱门浑大酌。谁念独醒人。
  附 容斋李公(荇)
。 挽沈应教,沈校理母夫人金氏。
 为母虽无子。如斯见未曾。眼前双白璧。天上两青绫。中寿今无几。高门 …… (第 129L 页)
  其十
八颂扃和后。欢声不复腾。臣工新涕泪。松柏旧园陵。玉度三泉隔。兰仪百世称。赋诗裨国史。敷写愧难能。
次朴(昌世)韵奉别
异域啼莺故国声。远游何事滞孤城。风尘已涩屠龙剑。葵藿犹存向日诚。汉节独完人不识。儒衣常狃鸟还惊。相思万里仍相慰。月傍关山夜夜明。 李容斋(荇)
嘱予以山气日夕佳之句。分韵缀诗。兹得短篇五章以呈。
德星落终南。夜彩明翠峦。云扃开半壑。占断吾青山。 (第 133L 页)
   在梨湖。教邻寺僧取水中苔造纸。甚古雅。比他纸。功省而利博。意欲流布永久。有云游僧上岩,性恩等投谒。遂授苔纸。因书纸端。令劝造于四方。
   嘉靖辛卯秋。自骊之梨湖。赴外姑祥于广之长旨里。夜宿村庐。有僧释真持山水小轴来乞诗。就次 容斋李
相公韵以赠。
   复次 容斋
韵。赠元惠师。
   复次 容斋
韵。赠志雄师。
   舟行。走次许杨根磁南仲韵。
   金沙八咏
   崔县令光润挽(字子璞)
  
流播遍东区。
嘉靖辛卯秋。自骊之梨湖。赴外姑祥于广之长旨里。夜宿村庐。有僧释真持山水小轴来乞诗。就次 容斋李
相公韵以赠。
缺月才窥枕。西风欲起诗。人遥千里隔。思寄一秋知。世故难禁老。吾生讵有私。披师小山水。怅 (第 115H 页)
尔坐成迟。
复次 容斋
韵。赠元惠师。
我非不好游。羡师方外游。我非不得休。羡师得真休。游有枯筇轻。休有丈室幽。云有倦即休。 (第 115H 页)
此外何所求。
复次 容斋
韵。赠志雄师。
冲鹤冥鸿我不如。浮生还似中钩鱼。于今得遂江湖愿。又向山僧问蕨蔬。
舟行。走次许杨根磁 (第 115H 页)
   又至丹溪赠金伦(传信录,思斋摭言,徐澹翁传,燃藜抄。皆有此诗。)
   失题(出儒林抄集)
   沈江日韵(此一首。当在原稿。)
虚庵先生续集卷之二
 附录
   李容斋(荇)
追悼诗(出燃藜抄 容斋
遗事)
   朴挹翠(訚)追悼诗(见东阁杂记)
   金冲庵(净)追悼诗(上同)
   南
虚庵先生续集卷之二
 附录
   李容斋(荇)
追悼诗(出燃藜抄 容斋
遗事)
 毁誉纷纷万口誊。此公心地不模棱。楚江何处寻遗佩。愿寄缰筒五䌽绳。
朴挹翠(訚)追悼诗(见东
诗贺之。(见原集) 中宗辛未。以东原守。刊行先生遗稿一卷。
权▣▣字叔达。安东人。甲子。坐谪尚州。与 李容斋
遇于公建池上。以诗相和。(见下 (第 73L 页)
容斋
十绝诗注)藏得先生龙湾盆城二谪之作诗一卷。先生沈江后十年辛未。与明仲,士衡,择之诸公。相校雠而刊行。 (第 73L 页)
: 雨足西桥一水长,秋风十里稻花香。范公祠下笙歌散,叶叶鱼舠弄夕阳。
■短章易于有趣,难于有势。永城 李公容斋天馥《
晓猎》诗: 晓猎城西好,高风远帐开。红尘不断处,一骑臂鹰来。 势如千百言,可见大方手笔。又《偶忆巢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