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患时辈业举者掇拾陈腐。力为古文。赋祖杨马。诗取建安。每所作出。后生争传诵之。所与友者。皆一代名流。如 李容斋
择之,金提学仁老,朴挹翠仲说,郑虚庵淳夫其尤也。 成庙己酉。与伯氏大宪公俱登司马。先生兼两试。壬子登 (第 221L 页)
报恩东四十里。山顶文庄台石坎如镬。中有水混混分三派。东入洛东江。南入锦江。西流入达川。达川水味最佳。 李容斋
荇以为国中第一。
温泉在公州之儒城东四里。 太祖 太宗朝尝幸此。
灵泉在燕岐南转月山上。岁旱祈雨。 (第 272H 页)
李叔则氏。谓宋之存亡。为中国之存亡。深得文中子元经陈亡具五国之义。余为之泣下沾襟。小有字长科。故相国 李文定公
之孙。叔则名楷。秦之朝。邑人逝者如斯。长夜未朝。尚论遗民者殆。又将以二君为眉目。呜呼尚忍言哉。(钱谦 (第 157H 页)
放翁之志幼女及我国农岩之哭子崇谦二文。呜咽可涕。其师友情谊。则长苏之祭欧文忠。黄勉斋之朱子行状。我国 李容斋
之朴仲说志。哭等闲人。则若阳明之瘗旅文。不可多得。可鼓舞千古者也。
我国自罗丽以来。局于闻见。虽有逸 (第 429H 页)
   清潭卧云楼
   津宽寺
   宿元上人禅房
   同元上人过西山
   夏日憩田家
   闻蝉
   李容斋
古第延谥(代人作)
   挽姨兄郑大哉(元绥)
   伏和 家大人松屏韵
   代人作
   夜坐
一蝉鸣远楚。众木起寒声。天欲变时候。渠方得性情。云容圆沼净。泉语举家清。响尽幽林在。虚堂人自明。 李容斋
古第延谥(代人作)
乔木终南古相墟。满庭花石夕阳虚。苍山不改龙门宅。丹诰重颁博士书。百世芳名今焕若。 (第 351H 页)
我平日。从游师友。于古人学。见闻或富。有得必示。有疑必叩。忘年托契。一金一兰。终怜老鳏。处我门阑。昔 李文定。
妻复以子。古道再见。不使专美。公因友偲。我惭玉润。惟谊惟情。益勤益恳。公病伏暑。不堪湫隘。每当朱夏。 (第 425H 页)
难也至于如是矣。安老之党。又扬言以为安老不入。则 东宫孤危。举朝不悟其奸。率随声和附。如沈彦光兄弟, 李容斋
荇。尤惑之于此。而有能独见机微。力加辨斥。若独庵先生赵公者。虽谓之蓍龟之智。不亦宜乎。公时则为典翰。 (第 528H 页)
  其十四
虚白讷斋角奇健。骆峰清鬯杭芝川。 中宣后进开天是。徐四佳如四杰前。(我朝诗。至 中庙朝大成。又至 宣庙朝大备。 李容斋
倡始。而朴讷斋,申骆峰,郑湖阴,朴挹翠并生一时。足称千古。卢苏斋,黄芝川迭相代兴。崔白法唐。而李荪谷 (第 372L 页)
阐其流。崔简易险劲矫健。自门户。权石洲晚出。而可与 容斋
肩随。至如 初叶大家。当推徐四佳为第一。而金佔𠌫,成虚白次之。比之于唐。则四佳诸公。其初唐之四杰。 …… (第 372L 页)
 其十六
学副真才一代论。容斋正觉入禅门。海东亦有江西派。老树春阴挹翠轩。(惺叟诗话。我 朝诗。当以 李容斋
为第一。沉厚和平。淡雅纯熟。五言古诗。入杜出陈。高古简重。南龙翼壶谷诗话。 国初以来文体。专尚东坡。 (第 373H 页)
之音。意其为奇伟倜傥非常之士。而观其友 容斋李公
所为志文。又盛称其学博行高。余于是益知为不世人物。而独惜其遭时不祥。身不容于昏乱之世。横罹奇祸以死。 (第 362L 页)
。吾家肇谨宁君。世用行义显。所与为推扬。咸当世钜公长德。有若朱溪君深源。实状吾十三世祖恭简公行。有若 容斋李
相国荇。实识吾十二世祖宁仁君碣。有若清阴先生金文正公。实铭吾七世祖司果公墓。吾六世祖守吾公。又先生门 (第 627H 页)
   遇乡友成士悦(漤)。用前韵以赠。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朝 天录(己亥九月)
   留怀远关。次 李容斋(荇)
远客韵。
   丰润。书怀示同行。(一行。闻我初度在本月。始知已过。略备酒馔。)
   病中记怀(十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朝 天录(己亥九月)
  
留怀远关。次 李容斋(荇)
远客韵。
鸡豚处处(缺)西成。绝域犹知荷 圣明。孤客倚门因不寐。辽阳城畔月初生。
丰润。书怀示同行 ……霄云尽月悬弓。
观海亭
粉堞峥嵘枕海门。危亭飞耸轶浮云。长风捲入狂涛去。坐想东南万马奔。
渡淩河。次 容斋
韵。
归心日夜河同注。仆夫胡为催上路。剑峰南峙割愁肠。过尽平芜又断渡。行人谩费揭厉劳。尚有轻舟系前步 …… (第 336L 页)
叩马。谁知渭水卜非熊。天低半挂千山月。树老长吹万古风。薄掇江篱频酹酒。松云无数下烟空。
病留永平。次 容斋
韵。
客路年光又瞥然。镜看霜发丈三千。愁将病至应关数。命与仇谋敢问天。诗到香山犹带俗。酒方彭泽孰为贤 …… (第 337H 页)
山相掩映。一溪穿壑自萦回。寻幽正觉心期静。眺远偏惊眼界恢。衰病即今诗力退。每逢佳处不曾裁。
苦忆(用 容斋
不见韵)
苦忆长溪子。频吟送别诗。长烦连夜梦。谩待隔年期。万事弹长铗。孤怀撚短髭。几时拚后会。春事及 …… (第 337H 页)
亡秦不是胡。
鞍山夜行
远水残霞带鹜明。征途犹幸趁秋晴。孤吟不觉黄昏尽。驰到鞍山月半倾。
过沙河。次 容斋
韵。
异域稀相识。天涯忆旧知。风尘无好况。江海有深期。(一作风尘半世梦。江海百年期。)梦已寻 天陛。 (第 338H 页)
家应在地维。(一作故国山千叠。归程地一维。)欲知为客久。三见月盈亏。
到高岭。次 容斋
韵。 …… (第 338H 页)
思归长愧草堂灵。半世心期任独醒。踏遍关东秋已尽。镜中惟觉鬓星星。
十三山。次 容斋
韵。
远客愁多未易裁。元来体弱忌深杯。穷秋木落千家雨。暮日烟生几处台。故国有怀吟送雁。残宵无梦坐书灰 …… (第 338L 页)
枕无人问。云尽长天有雁归。行客谩呼冯子铗。老夫曾息汉阴机。严程半岁身遍倦。长忆东湖旧钓矶。
长河。次 容斋
韵。
度尽脩林送暝鸦。依山篱落有人家。客行暂借寒厅宿。云叶轻轻带雪花。
宿客连夜坐到明。长风驱雨报新 …… (第 338L 页)
。莫非遗荫暨。劬劳实昊天。报效奈无地。况今走燕京。荒山几霜露。羹墙入远想。泪尽皋鱼树。
路上有感。次 容斋
朝 天录韵。(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八字为押。)
频年远行迈。镜中双鬓明。况今滞辽河。惊杀(或愁杀。)塞 …… (第 339H 页)
海志。野性自难驯。一为形所役。簪绅还误人。故国海东头。几日别情亲。归期又杳然。(二字缺)洗愁辛。
容斋
辽东韵
异域行来费首丘。偏惊时序客中流。天恢眼界虚三面。地为诗人让一头。遥夜断鸿惊旅梦。穷秋寒雨动离 (第 339L 页)
  金毅斋(启泳)

虚老经纶腹。可惜文章手。记忆昔日事。犹馀忘年友。五斗那为累。归无郭一亩。
赠赵菊人(耆永)重九生日
古人生朝适名节。得气往往邦之杰。寒婆诞日诚荒唐。冬候冷暖占圭臬。岁首建寅北极天。真武圣君日未昳。天目山下上元夜。道陵先生金胎裂。翊圣仙人中和正。单罗盛服迓轻热。三月三日天气新。陆修靓生贰其说。孝先葛翁浴佛日。群仙宝录无人阅。五五七七贤俊特。纹裤玳瑁贵近别。一年明月今宵多。 李文定
词弧矢设。最是重九阳数旺。嘉会储精秀而洁。霜花满枝尚正色。捧出一朵晚香缀。是时何人受其英。福禄不待蓍 (第 123H 页)
者谓不同其荣而同其瘁。乃见君子。于乎休哉。公自罹文网。遁于铁山祢阡下。栽松筑坛。徜徉其中。若将终身。 容斋李公
荇赠诗。有心无表𧟊真遗直之句。辛巳叙守中和郡。才数月弃归。不复出。至 英庙丙寅。追奖己卯名臣。 赠 (第 283H 页)
  春秋享祝文
居家至行。遁世苦节。士林矜式。永颂休烈。
古阜南山祠奉安三先生文
于惟 圣朝。文明运启。德水世家。名贤相继。遗风未泯。可蔑崇报。惟玆爰始。敬伸明告。厚德伟量。文学经术。历数并世。罕与俦匹。经幄论思。皇猷黼黻。文衡岩廊。蔚然望实。废朝抗疏。不避鈇钺。桁杨岭海。命悬丝发。浩然以处。曾靡危慄。 中庙改玉。眷遇深切。始终图报。凛凛辅弼。难进易退。夷险一节。斥绝奸凶。忧在误国。鵩舍正命。复何愧怍。平陂屡变。无往不复。易名之典。天理靡忒。继以清湖。爰及泽堂。名祖贤孙。逾久逾昌。(右 容斋李先生)
天资近道。学识淹博。行义甚备。孝友敦睦。温如其外。中则金石。 万历癸丑。逢时罔极。天伦斁绝。孽臣逢 …… (第 421H 页)
。士论之确。泽翁表墓。不谀而直。官虽卑微。名炳史册。纵未大用。功在社稷。大节如许。馀皆可略。(右清湖 李先生)
早习文艺。因而悟道。羽翼斯文。裨补世教。义理论议。一遵朱程。尤翁尚论。无复改评。含英咀实。四子六经 …… (第 421L 页)
以享以配。致其著存。愀然如见。衿绅济济。禋祀无穷。尚赖佑启。(右泽堂 李先生)
长鬐竹林祠尤庵先生真像改摸奉安告由文
伏以惟此影帧。时代久远。纸簇脱落。丹青漫漶。不可以为永久之图 (第 422H 页)
始闻而愕。继以咜曰。嫁娶。人之大伦也。过时失婚。已是可惊。况以陈孺子之好读。孙秀才之明经。而世无张负 李文定
之鉴识。尤可恨也。吾其为子成之。遂遣仆马而致之。至则拣族党姻旧之门户相当者。略备聘币奁具而迎送之。既 (第 585L 页)
手书古人箴铭于坐壁以资顾省。公心悦而体践之。以笃行闻。性恬静寡言。不喜纷华。尝自号曰默庵。所与交游若 李容斋
弘量郭礼谷𧺝朴龙潭而章。皆一时名流也。举遗逸授训导。累转知安阴县。为政清简。境内以治。已而归老于家 (第 258H 页)
吹笛而归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若我 国朝文章之盛。宜。莫如 李容斋,
朴挹翠,南止亭数公。而珠玑光焰。最藉于蚕头泛月之录。虽其文会酬酢。独拨成兴。增益其脍炙。而亦未必非江 (第 429L 页)
远过崔氏雕龙。如是者。其作当如神仙中人。骨法自殊。非烟火食者所能髣髴也。 国朝以来。以文章占家数者。 容斋李公
挹翠轩朴公。适会同时。而迈绝前后。挹翠年未三十。而死于士祸。然其已到者如彼。 (第 294H 页)
容斋
早傧华使。久典文衡。其所彰施。可谓无赢。而郑湖阴公之所 …… (第 294H 页)
没身叹服者也。今吾李正郎子敏。实 容斋公
之曾孙。而挹翠公之外曾孙。观其所为文章。则挹翠之清润秀发。 (第 294L 页)
容斋
之典雅老成。盖已各得其似。方进而未已者也。上年以远接使从事官。往来江上。一行推其颖脱。今又以行台往试 (第 294L 页)
乡举生于湖西。亦斯文重遣也。将行徵余言。余以向之说归之而曰。挹翠。戚矣。 容斋
可趾美也。子敏今如此。傧华使。典文衡。自此其始矣。抑余有感焉。湖西一道。先时文献之乡也。如清之郑。韩 (第 29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