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诈流毒至于今未已也然则武者固兵家之祖亦兵家
之祸首欤
吴子二卷卫人 吴起
撰起尝学于曾子其著书曰图国
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凡六篇夫干戈相寻至于战
国惨矣往往以智术诈谲驰骋于利 (第 63b 页)
舍短以用长臣惟人之才能
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而
人之常情亦必有所惩于前而后有所警于后
杀妻忍人也而称名将陈平受金贪夫也而称
谋臣管仲被囚而建霸孟明三北而成功顾上之
所以驾驭而鼓动之者何如 …… (第 3b 页)
未见敌而亡不待战而北何者进而效死无
爵赏之劝退而奔逃无诛戮之及则进有必死而
退有幸生也何苦而求必死乎 吴起
有云法令不
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凡兵之情畏我
则不畏敌畏敌则不畏我今南赣之兵皆畏敌而
不畏我欲 (第 41b 页)
见恩义重岂觉衣裳单传焦仲卿/妻诗生 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史记范雎 须贾曰)
(范叔一寒如此哉捐又 吴起
传其母死起终/不归 古乐府弃 不复道努力加餐饭)土门壁甚 (第 10a 页)
(界西南经盩屋县又西南入骆谷出骆谷入洋州兴势/县界 史记 吴起
出卫国门与母诀齧臂而盟世说赵)
(飞燕妹弟少贫微及飞燕见召与女弟/齧臂而别 刘孝威诗秦云犹变色) (第 57a 页)
  (阔元卢注是年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 光李抱玉各出兵击之是戎马关山北也)
昔闻洞庭水今上(上/声)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上/四)

(写景下四言情势昔闻今上喜初登也包吴楚而浸乾/坤此状楼前水 下则只身漂泊之感万里乡关之思)
(皆动于此矣情杜臆三四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下四只写 方是做自已诗非泛咏岳阳楼也 黄)
(生曰末以凭轩二字绾合登楼敬国策 吴起
曰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 叶秉 曰或疑洞庭楚地何)
(远及于吴考荆州记君山在洞庭湖中上有道通 (第 26b 页)
  吴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吴
人皆喜唯子胥惧曰是豢吴也夫(杜氏曰豢养也若人养牺牲非爱之将杀
之)
諌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于我夫其
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从事击之)得志于齐犹获
石田也无所用之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医除疾而曰

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盘庚之诰曰其有颠越不共则
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是商所以兴也今君易
之将以求大不亦难乎弗听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
王孙氏(私使人至齐属其子改姓为王孙欲以辟吴祸)反役王闻之使赐之属
镂以死将死曰树吾墓槚槚可材也吴其亡乎三年其
始弱矣盈必毁天之道也(越人朝之伐齐胜之盈之道也为十三年越伐 吴起
○按
国语云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胥进谏曰昔天以越赐吴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今越
王句践恐 (第 61a 页)
不足恃国敝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聊城之
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
无反北之心是孙膑 吴起
之兵也能已见于天下矣故
为公计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此下
云云皆诱惑燕将之辞非事实也)
…… (第 18b 页)
泽流
千里世世称之而无绝与天地终始岂道德之符而圣
人所谓吉祥善事者与应侯曰然蔡泽曰若夫秦之商
君楚之 吴起
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应侯知蔡
泽之欲困已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夫公孙鞅之事孝
公也极身无贰虑尽公而不 …… (第 39b 页)
卬安秦社稷利百姓卒为秦禽将破敌攘地千里 吴起
之事悼王也使私不得害公谗不得蔽忠言不取苟合
行不取苟容不为危易行行义不辟难然为霸主彊国
不辞祸凶大夫 …… (第 40a 页)
申生孝而晋国乱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
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天下以其君父为僇辱而
怜其臣子今商君 吴起
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
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待
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子不足仁 …… (第 40b 页)
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
者下也于是应侯称善蔡泽少得间因曰夫商君 吴起
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闳夭事文王周
公辅成王也岂不亦忠圣乎以君臣论之商君 (第 41a 页)
吴起

夫种其可愿孰与闳夭周公哉应侯曰商君 (第 41a 页)
吴起
大夫
种弗若也蔡泽曰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惇厚旧故其
贤智与有道之士为胶漆义不倍功臣孰与秦孝公楚
悼王越 …… (第 41a 页)
植榖富国足家彊主尊社稷
显宗庙天下莫敢欺犯其主主之威盖震海内功彰万
里之外声名光辉传于千世君孰与商君 吴起
大夫种
应侯曰不若蔡泽曰今主之亲忠臣不忘旧故不若孝
公悼王勾践而君之功绩爱信亲幸又不若商君 (第 41b 页)
吴起
大夫种然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
不退者恐患之甚于三子窃为君危之语曰日中则移 (第 41b 页)
  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
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自勉励之

意也)
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
(胡革反用法惨急而鞠礉深刻)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孙武 吴起

  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
弗论论其行事所设施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
言之者未 (第 53a 页)
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
于被刑 吴起
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
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第 53a 页)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
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
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 吴起

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
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
虞三代之 (第 8a 页)
  宋人讥荀卿
宋人讥荀卿云卿之学不醇故一传于李斯而有坑焚
之祸此言过矣孔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弟子为

恶而罪及师有是理乎若李斯可以累荀卿则 吴起

可以累曾子矣刘向别录云吴起始事曾子而受春秋
于曾申盐铁论曰李斯与苞丘子同事荀卿苞丘子脩
道白屋之 (第 20a 页)
  奇对
天皇万八千岁周家三十六王○心窍九百六十(佛/书)
孔八万四千(医/书)南朝四百八十(杜牧/之诗)北魏一万三千(通/鉴)
(北魏/寺数)长者扶义而西○前涂倒戈以北○赤子弄兵于
潢池(龚遂/传)饥民弯弓于溪谷(唐书崔/玄传)凉风至蟋蟀居壁

(月/令)白露降蜻蛚上堂(易通/卦验)活泼泼地吃紧为人○常惺
惺法近里著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生在勤勤
则不匮(左/传)众心齐一江山为城隍(南史周/山图数)君德不脩舟
中皆敌国 (吴/起)
诬饰蚯蚓冀招神龙(王微与/江湛书)刻画无盐唐
突西子(世/说)
  佛书四六
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 (第 28b 页)
  范蠡西施
世传西施随范蠡去不见所出只因杜牧西子下姑苏
一舸逐鸱夷之句而附会也予窃疑之未有可证以折
其是非一日读墨子曰 吴起
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 (第 7a 页)
  不即丕
古地名多有不字如春秋之不羹华不注史之不周不
美不耐山海经之不津不庭不其或曰不读作丕古无
丕字不即丕也诗曰不显惟德不戢不难皆读作丕亦
一说也
  尸位
书云尸位诗云素飧商君谓之荒饱 吴起
谓之枝官史
云冗食又曰游手蝝蝗蟊贼下不在田矣 (第 3b 页)
 (于同州迎以归/养奏授封邑)白藤舆(宋史舆服志白藤舆檐金铜/犊车漆犊车内外命妇通乘)
 西河郡守(借 吴起
而指李定也按江少虞皇宋事实/类苑云司农少卿朱寿昌所生母被出及) (第 23b 页)
知其方而称说云
云如前所陈者非吾之敢闻也六经之后百家之言兴
老聃列禦寇庄周鹖冠田穰苴孙武屈原宋玉孟轲
商鞅墨翟鬼谷子荀况韩非李斯贾谊枚乘司马迁
相如刘向扬雄皆足以自成一家之文学者之所师归 (第 6a 页)
唐蔡之怒及乘楚瓦之不仁武之
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
区区祖其故智馀论者而能将乎且 吴起
与武一体之
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 (第 12a 页)
吴起
之言兵也轻
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 (第 12a 页)
后所在/德宗即位建中元年遥尊为皇太后以睦王述为奉迎)
(太后使分命使臣周行天下终贞元之世无闻焉史记 吴起
(第 17a 页)
吴起
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
(卿相不复入卫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后仕卫为西河/守左传郑庄公寘母姜 (第 17a 页)
   奉和陈贤良
不学孙吴与六韬敢将驽马并英豪望穷海表天还远

倾尽葵心日愈高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
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汉艺文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注孙武也齐孙子八/十九篇注孙膑也 吴起
四十八篇周史六韬六篇注即)
(今之六韬史记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释文智出万人/曰英智过百人曰豪广雅葵菜常 (第 48a 页)
(今苏州城南五里有/澹台湖湖北有澹台)
子夏居西河(今汾/州)子贡终于齐(今青/州)如田子方段干木 吴起
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
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
儒术既绌焉然齐鲁 (第 17b 页)
   上三府所辟称故吏事
三府所辟州郡所辟其不谒署不得称故吏臣惟古典
春秋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然则在涂之臣应与为
比榖梁传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三公之吏不得以未

至为差狐突曰策名委质贰乃辟也奉命承教策名也
昔公孙婴齐卒于狸蜃时未入国鲁君以大夫之礼加
焉传曰吾固许之反为大夫延陵季子解剑带徐君之
墓以明心许之信况受三军之招修拜辱之辞有资父
事君之志耶臣愚以为礼宜从重三公所辟虽未执职
便为故吏(通典/)
   奏马贤事
楚相 吴起
或遗之一榼酒注之上流使士卒迎流饮其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