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滕侯赵仲一实政录序(汤显祖/)
佐王之才常宽而取伯之才常急非有相反其时与他
固然宽之无宜以絙犹急之无宜以缦也盖昔桀纣之
法胥亡而亳镐之法常在伊莱旦奭之辅固得以从容
而铺德义翱翔而登太平及其时天下已定法制已信

风俗已成如是而诛之如是而赏之俯仰之间益可以
休然而无事矣幽平之后先王雅颂之制衰废无存诸
侯相攻并敝者先亡势不得不急法而治时则伯才兴
焉齐管仲 楚吴起
秦卫鞅三人者其著也大致亦周官
正地比受官成画一于经略会计之意而持之归于富
强其国曰诛杀不必则令不信不 …… (第 21a 页)
异矣
皆以公才且老而非当急才之时不幸而可悲然以予
意之公虽进不得如管葛诸公主臣一心光赞盛业退
犹免于 吴起
卫鞅刻厉之祸其亦幸而生于王者之世

  易象通序(汤显祖/) (第 23b 页)
   求逸才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
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汗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

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吴起
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
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
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 (第 20b 页)
叔齐守于西河岂能济事 吴起
育民必无成功若使 (第 88a 页)

而不重用则西河之功废今之文武亦复如此取其
搏噬之用不能得不重更任彼亦非为朝廷为之傅翼
卿以朝廷为悖乃 (第 88a 页)
不扬乍感无情或伤非类是以嗟
怨之水特结愤泉感哀之云偏含愁气
盖闻迁移白羽流徙房陵离家析里悽恨抚膺是以
之去西河潸然出涕荆轲之别燕市悲不自胜
盖闻廉将军之客馆翟廷尉之高门盈虚倏忽贵贱何
论是以平生故人灌夫 …… (第 60b 页)
少有壮志颇校兵书玄水降灵谷城授策
飞风长柳月角星眉莫不吟诵在心撰成于手所著兵
法凡有五卷六韬九法不用 吴起
旧书三令五申无劳
孙武先诫可谓有忠孝焉有壮武焉不自骄矜谦光下 …… (第 88b 页)
纯深有隐无犯忠贞亮直知无不为在戎四十二
年身经六十九战至于多灶唱筹并得成功飞沙拥石
未尝乖律恂恂教义 吴起
西河之风闲闲鼓旗李牧长
平之政身死之日家无馀财山水所资一由诏葬有始
有卒生荣死哀铭曰 (第 156a 页)
以为君之服御也王者之作不患土地之不辟
而患田野之不治不患城郭之不固而患民心之或二
故娄敬不以都洛为安 吴起
不以西河为美且琼岛之
春孰与仁政之冲融太液之秋孰与义风之激烈居庸 (第 14a 页)
故能独高万古而号曰大元于是主人
曰未也尔知其大未知其所以大是犹远望巨峰而不
见其址近睹长江而不见其源 吴起
不以西河为美而
德其美娄敬不以洛阳为安而德是安况巍巍荡荡之
境必有强其本而壮其根者也且夫陈主归隋周王 (第 12a 页)
  函谷关赋         (晋/)江 统
登彼函谷爰览丘陵地险逶迤山冈相承深壑累降脩

岭重升登杳冥而幽瞹上穹嵷而高兴带以河洛重以
崤阻经略封畿因固设险异服则呵奇言必检消奸宄
于未芽殿邪伪于萌渐及文仲之斯废乃建仁而受贬
圣王制典盖以防淫万里顺轨疆埸不侵抚四夷而守
境岂恃阻于高岑彼桀纣以颠坠非山河之不深顾晋
平之爱险获汝叔之忠箴鄙魏武之坠志嘉 吴起
之弘
心末代陵迟恶嬴氏之叛涣乃因兹而自增下陵上替
山冢崒崩览孟尝之获免赖博爱而多宠惟七国之西 (第 19a 页)
际感是物之得时击玉壶兮屡碎又如迁客投荒孤臣
去国屈原动湘浦之悲 吴起
洒西河之泣安国罢兮心
未灰苏武归兮头巳白此时乃见物候凄凉西风萧瑟
耿四野之寒吟倏惊魂以荡魄乃若析圭紫 (第 12a 页)
  魏公子无忌

当七雄之末诸善战者以法归 吴起
以智归孙膑以巧
归田单以勇归白起及廉颇李牧而公子无忌不与焉
彼公子者以为卑虚得士急于收名而稍见其实差 (第 5a 页)
  宛委馀编三
史记载宰我为齐相作乱夷其宗后人以为阚止之误
韩非子难言篇宰予不免于田常则在其时已记之矣
又云虙子贱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则二君亦不良死

淮南子齐简公专任大臣宰相故使田常鸱夷子皮得
成其难使吕氏绝祀而陈氏有国太史公称范蠡至齐
变姓名为鸱夷子皮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谓久受
尊名不祥乃归其相印散千金而去之陶然则范蠡相
齐之后又为田常谋事成乃去耳按说苑云宰我夜伏
卒将以攻田成子令于卒中曰不见旌节无起鸱夷子
皮闻之告田成子成子因而旌节以起宰我之卒以攻
之遂灭之也 吴起
为西河守欲攻徙秦亭乃倚一车辕放北门之外
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
徙也及有徙之者还 …… (第 2a 页)

从其仆谋谓武侯曰起贤人也而国小与彊秦壤界窃
恐无留心也武侯曰柰何曰试延以公主无留心则必
辞公仲召 吴起
令公主怒而轻公仲吴起见公主之贱
魏相也辞武侯遂疑之起出奔楚见战国策合三者观
之为起妻者不亦难哉
淮南 (第 6b 页)
以致败乱者固不乏
焉晋厉死而悼公入乃理宋襄嗣而子鱼退乃乱贵不
足尚也秦用张禄而黜穰侯乃安魏相成璜而疏 吴起
乃危亲不足与也苻氏进王猛而杀樊世乃兴胡亥任
赵高而族李斯乃灭旧不足恃也顾所信何如耳然则
斯言殆可以废 (第 10a 页)
沄沄百舍一赴若是何如吴子曰先生之言丰厚
险固诚晋之美矣然晋人之言表里山河者备败而已
非以为荣观显大也 吴起
所谓在德不在险皆晋人之
藉也愿闻其他
先生曰大卤之金棠溪之工火化水淬器备以充为棘
为矛为铩为钩为镝为 (第 13a 页)
游子望乡而增欷行人停车
而雪涕当此之时虽使赵王归里东平返国少女化文
鱼以还涧太子视乌头而出关西河在望 吴起
将旋北
阙巍然梁生不去就其所感又谁不仰视南浮俯怜东 (第 21b 页)
子及其门弟子传而守之惟 吴公起
南服北学于中国
裒然以高弟称圣门盛矣顾其曰文学云者非尽于今
之君子所能而已盖圣道之精蕴诸心见之言而达 (第 4b 页)
  孙吴论        果毅亲王允礼
虽圣人不能废兵而口不言兵者诚有所不忍也自周
室东迁王化不行诸侯力争而善战之士始各著为书
以乱天下故凡兵家者流皆天下之忍人也春秋以来
谈兵者凡数百家而孙武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为最然
其言愈精而其心愈忍矣孙子小试勒兵斩阖庐之二
吴起
母死不归杀妻求将呜呼是可忍孰不可忍哉
以天下至忍之人言天下至忍之事宜其书必不可以 (第 12a 页)
盛未几而渔阳变起雄师告溃关塞失守六龙西幸岂
山河之险不足恃与抑成败之故皆自于人也孟子曰
地利不如人和 吴起
曰在德不在险有国家者脩德以
怀远和人以守国则雍容樽俎偃戈休甲彼放牛归马
之盛此非其故墟哉后之君子登斯 (第 10a 页)
   题玉局公所画竹石(秋壑/家藏)

此老何心作此君一枝中发锦江春无穷露叶烟梢意
散作先生百亿身
   关河形势图
关河百二控秦头满目斜阳独倚楼设险守邦须尚德
每多 吴起
说文侯
秦川展掌华山高千古关河缔构牢早晚去施通济(第 1b 页)
  二孝赞(并序/)       李 华
灵武二孝曰侯知道程俱罗目不睹朝廷之容耳不闻
韶夏之声足不登齐鲁之境所见戎马旃裘参于夷狄
而能生养以孝没奉以哀穿圹起坟出于身力乡人助
之者哭而反之庐于冢次号泣无节侯氏七年矣程氏
三年矣根于天性陶我孝理其至乎哉埃垢积首草生
发间每大漠晨空连山夜寂人烟四绝虎豹与邻拥坟

椎膺声气咽塞下入九泉上彻九天背烂心朽皮枯节
挛草木先秋而凋落景气不时而凝闭殊鸟异兽助之
悲号万物有极此哀无穷大哉二子能以孝终始乎语
曰孝如曾参不忍离其亲生既不忍殁忍离之哉二子
之孝过于曾氏矣昔 吴起
忍与母盟陈汤忍匿父丧起
谋复楚霸而戮死汤功释汉耻而囚废神道昭昭若何
无报九州之众谁非人子践霜露者闻风 (第 4a 页)

辞赋之标准自可试凌云之策练穿札之工承上命而
赋甘泉禀中军而令赴敌既有随才之任必无负乘之
忧臣谨按 吴起
临战左右进剑吴子曰夫提鼓挥桴临
难决疑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谨按诸葛亮临 (第 11b 页)
致败乱者固
不乏焉晋厉死而悼公入乃理宋襄嗣而子鱼退乃乱
贵不足尚也秦用张禄而黜穰侯乃安魏相成璜而疏 吴起
乃危亲不足与也符氏进王猛而杀樊世乃兴胡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