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金榜联擢。乔木之荫。翰圈骑郎。维星有箕。若接精光。盐梅舟楫。辄起旷想。驰命峤南。予酌卿飨。
文贞公 金堉
墓致祭文
历数贤辅。偻先潜翁。士女讴唫。曰维大同。积善之庆。于私于公。元帅仍孙。有酒载丰。
清风府院 (第 367H 页)
恬约如领府者。岂易得哉。与 金文贞
周旋鼎席。许以坐镇。而今闻领府又逝。尤用怆惜。况己卯设院也。徐文清为师。此大臣为翊善。承命久任于劝讲 (第 566L 页)
即野中石佛也。甚异之。铸铜笠以加之。行路至今指点咨嗟。其孙舜裳。与冯王诸人。因难来投。又与故相文贞公 金堉。
论南方养蚕事。其详在于 (第 39L 页)
文贞
日记。而于今百有五十年之间。都督后承。或云流落湖南。而未闻其的在何地。令京外访问。必求其后承以闻。( (第 39L 页)
指不多偻。尺疏抉云。为昏衢之日星者。徐忠宪有之。炳几向国。自拔于颓澜之中。郑文安近之。笃行孝悌。则曰 金文贞。
与共休戚。则曰洪孝安。素有秉执。则曰蔡文肃。以至仁陵君之敬。重于一言相感。而盖以谓各有所据也。予 (第 56H 页)
工夫。尽在于书牍诸篇。今欲钞集。合为一通册子。盖其切于事情处。文气亦有相似者。学者最堪多读。
故相臣 金堉
用事业称。而不以文章著。今取其遗集见之。信是近世不易得之文字。功与言互相掩蔽者。多类此。
东坡进陆贽 (第 202L 页)
所沮挠。至是以大同作米。为便民之第一政。先令关东仿畿甸行之。丙戌。更定两西贡物价。又于孝庙初年。故相 金堉
建白。壬辰。行于湖西。戊戌。又行于湖南沿海二十七邑。至显庙壬寅。又行于湖南山郡二十六邑。又至肃庙己未 (第 264H 页)
。致位三事。而夷险一节。终始不渝。贤哉若人。何处更得来。
壬子夏事。非俞忠文之素所秉执。孰能言之。 金文贞
清谨孝友。城西小宅。不蔽风雨。年至七耋。位跻上相。而事兄如事父。岂不诚贤人矣乎。
赵忠定六十居忧。三 (第 386H 页)
百三十卷(写本)
秘府。旧有故相李宜显所编人物考。取舍失之太𥳑。体裁亦欠疏觕。予取柳馨远之舆地志。 金堉
之海东名臣录。宋成明之国朝名臣录。金始炜之汇言。与凡太常所载谥状之属。互相参照。补苴脱漏。其分门义例 (第 544L 页)
李尔瞻齿相齐。尔瞻必欲纳交于公。而不可得。当公遭忧时。尔瞻悉自经理其丧时凡百。公竟不用一物。其后公与 潜谷金公
为斋任。罚仁弘,尔瞻。尔瞻以此搆捏。至于犴狱。阅岁不能出。而 (第 188H 页)
潜谷
躬自打薪。取其直以资其食。李延平则每曰。过三月有好事。日者如是云。盖当癸亥春。故有此言也。而已(已而 (第 188H 页)
。不但便于右匙之用。生人尚左故饭左。神道尚右故饭右也。未知不悖否。商量更示。
答金景休(壬午)
 时 金文贞公堉。(止)
乞归 上不许。○君子同退之义。恐是小人妨贤。使不得行道之时。若 (第 77H 页)
文贞
之大同。实为救民之良规。则慎斋之不合。固为自退之义。而先生之因此欲并退。果是精义之十分耶。且此一节。 (第 77H 页)
恐不必大关于先生出处之义。此时金(止)不许三十八字删去如何。 (文贞
之讥刺慎翁。大失尊贤之道。肰则先生之请退。或有微意于其间耶。肰 上不许而先生亦不屑去。以是见之。似亦 (第 77H 页)
无微意之可见。)
孝庙勤召诸贤。慎斋以儒林领袖。才同赴 召。而遽遭 潜谷
之讥斥。必于退归。此虽非贤邪消长之际。先生本师事慎斋。同退之语。岂不出于先生。 上既不许。则虽不必径 (第 77H 页)
情直归。朝廷以 潜谷
之故。亦不能为慎斋而言其讥斥之失。若无先生此疏。其于待慎斋 (第 77H 页)
半。惠政多类此。以微事罢。民甚惜之。噫。忠义之节。贞确之操。诚为后人所钦服。盖闻公早事沙溪先生。退与 潜谷金公堉,
月塘姜公硕期,竹窗李公时稷,松崖金公庆馀相友善。其观感于从游之际 (第 518H 页)
省。引对 谕曰。封事之无答。故欲面谕也。盖 圣意以语多忌讳。不欲烦诸文字也。庚寅正月。承 召还朝。时 金文贞公堉
议行大同法。慎斋 (第 528L 页)
金先生
议不合去国。先生引君子同其退之义。陈疏乞归。上不许。自点已窜。其徒行谗于虏。谋尽逐群贤。虏以兵压境。 (第 528L 页)
以赂苟生。不如死也。已而赖 孝庙身自弥缝。幸无他。用祔 庙都厅劳。由辅德。升拜承旨。时将行湖西。大同 潜谷金公堉
荐公授方伯。公斟酌损益。事既就绪。而浮言胥动。至有台评。公即疏陈其利病。 上优批宠答之。勉其卒行。踰 …… (第 69H 页)
之杰。彼何人斯。谓随为蹠。艰贞之利。其志则正。千世在后。尚识朱君之葬。
赠吏曹参判尹公墓志铭
月汀尹 文贞公
根寿。即 宣庙朝名臣也。月汀公有季子曰𪱃。少受月汀公家训。磨砻浸灌。日夕游艺。凡所质难。多出人意。 …… (第 77H 页)
徵信在玆。
大丘府使尹公墓志铭
公讳宗之。字林宗。号白蓬。海平之尹。为东国大姓。历丽汔我 朝。至月汀 文贞公
根寿兄弟而后门益大。月汀公即公之祖考也。考讳𪱃。早世。 赠吏曹参判。妣完山李氏。参判公有仲兄讳晊。 …… (第 78H 页)
事。以 赠参判公以下三世幽志谒舍。余惟八家祖子孙三世。世济其美。有德行可铭者。故自绝少。而况上有月汀 文贞公。
不止为三世者耶。尹氏之多贤。吁其盛矣。虽然。累世不朽之托。其事则亦重矣。乃不于他人而 …… (第 78L 页)
于汉书。善博士业。所述策文甚多。其文平实。类不袭程式浮虚之习。再从叔涬溟公顺之亟称公文。雅以为不愧为 文贞公
孙云。晚岁多病。专意静养。以寄傲扁所居堂。前置怪石列花卉。日逍遥其中。间与阳谷吴公斗寅,谷云金公寿增 (第 79H 页)
公墓碣
阳谷忠贞公。三娶凡十子。公于男子子为第二。讳鼎周字重卿。 崇祯戊子生。其妣原州金氏。崇文女。 潜谷金
相公堉外孙也。公谨厚无子弟过。屡从忠贞公藩府。外人罕识其面。蚤失恃。事继妣黄夫人。慈孝两 …… (第 183L 页)
。辄归之公。虽关势家。不为之拘。一断以法。延昌尉嗣孙屡绝。终于为庶。公建议择同宗中一人以主宗祀。远祖 文贞公
墓在平山。几尽陵夷。公倡诸宗改筑之。公又尝痛副正公之节行未得旌表。又惧其湮灭不称。诏其子曰此墓表未立 …… (第 186L 页)
参判讳元弼为曾孙。副护军讳圣耇为孙。考曰尔鼎。有文而早卒。母曰李氏。观察使天基女也。公少学于吾外王考 文贞
闵公兄弟之门。举进士。为 庄陵参奉。时 端宗新复位。改治方中。大臣荐公兼监董事。事讫以劳径拜活人署别 …… (第 191L 页)
七十七。壬子卒。祔于公。铭曰。
公之材足以干乎事。其治足以利乎民。行足以善于家。俭足以守其身。斯可见 文贞
馀教之不湮。我铭昭之。足以诏其后人。
咨议朴公墓碣
尤庵文正先生既殁。其门人多散处两湖间。日讲磨道义 (第 192H 页)
呼。斯可以见公之志业磊落。经纬周悉。实本于义理之正。而非功利可喜之论也。金夫人兵曹判书佐明之女。相国 文贞公堉
之孙。端淑温惠。配德无违。后公十四年而卒。子男六人女七人。男长正纬司谏院正言。次正绅佥正。次正绪县监 (第 366H 页)
其是非。即儒家穷格事。于是取先儒定论。上自唐虞。下至宋元君臣。论其贤愚得失。凡十七编。名曰历代史论。 金潜谷
所编名臣录。略而不备。公广考稗史野乘。起国初。迄仁庙朝。备录无遗。书成而未及删正。公之学如此。不谓之 (第 284H 页)
手奉尻。掌背至腐黑。如是者十有二年。断不入私室。及父死三年。庐墓哀毁。人所不忍见。此皆实迹。而故相臣 金堉。
取以载松都志。其言尤可信。宜有表异之典。 上可之。于是有司具仪物。㫌其闾如式。后孙会者数十人。既卒事 …… (第 515L 页)
顺。终必无功者。亦万口一谈也。二者之说。臣固饫闻矣。然光庙朝特遣相臣申叔舟始役。未成而罢。顷年故相臣 金堉
又建议设仓。审其不可而止。设仓犹不可。况于掘浦乎。仰惟祖宗朝国力之盛衰。民生之休戚。诸臣智虑之长短。 (第 526H 页)
。呜呼。今距先生之歾。二百三十有四年矣。声光寝远。文字无徵。渊源录所载。又甚断烂。不足以发明遣烈。以 金潜谷
之该洽。而收入先生 (第 252L 页)
  其二
天郎衔命马如飞。南国山川历略归。得以弥甥颁祖谥。荣光应亦古今稀。
   右。戊子冬。以吏曹正郎。宣我外曾祖尹忠简公谥于长城府内舅任所。是行也。又宣 金文贞
益熙谥于砺山府。柳文靖根谥,柳荣僖䪷谥于和顺县。金壮武浚谥于古阜地。尹忠宪烇谥于湖西之文义县。自丁亥 (第 377L 页)
戆之节。光明俊伟之风。百世之下。闻者咸耸。诵其文章。慕其行谊。愈久而不衰。是将与天壤俱敝。故相文贞公 金堉。
编其言行于名臣录。以可托六尺之孤称之。皇明天使熊化见公遗集。以广川文章。文山正气许之。亦足以不朽千古 (第 13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