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蒿一下士。忠义攸激。挺身赴难。用树伟绩。又何其壮也。公身后。宜有崇报之典。而寥寥乎无闻。识者惜之。然 金潜谷,
郑桐溪,权遂庵诸贤。纪述芝山。必并称公。尚书黄公升源。亦勒公遗迹。是可以不朽也。公傍裔锡僖。与不佞有 (第 278L 页)
。身教者从。儿有儒珍。睾如其丘。剑合延津。公实无憾。我辞非谄。
真静斋金公墓志铭(并序○戊辰)
松崖 金文贞公。
丙丁后出处大节。卓然为当时第一流。其曾孙。有曰真静斋者。当辛壬士祸。见忠良骈戮。慷慨流涕。废公车。浩 …… (第 318H 页)
郎。亦不就。终身不复渡汉津。世俗尘垢。一点不及于衣袖。皭然以没其世。君子论辛壬完人。必先称公。公可谓 文贞
肖孙。于乎休哉。公禀质端重。七岁。丧母夫人。仲父都正公。取养之。教诲甚严。德器渐就。文艺亦骤进。十三 …… (第 318H 页)
。官参议。号晚翠。以清名直节著。是为公五世祖也。生讳光裕。弱冠。捷生进两试一等。早世。未及远到。是生 文贞公。
(第 319L 页)
文贞公
讳庆馀。官副提学 赠领相。尤庵宋先生。撰墓碑。祖讳震粹。县监 赠吏曹参议。考讳重锡。通德郎。连二世。 (第 319L 页)
徵而徵之者也。可改而不可仍。亦明矣。粤在贡案之未改也。生民嗷嗷。 国势阽于危亡。幸而有李文忠(梧里) 金文贞(潜谷)
二公。以大同收米之法。先后设施。以就李文成之志。然后征敛有艺。百姓安堵。 国家所以维持二百年者。其非 (第 85L 页)
欲释兵。各立衙门也。故故相臣 金堉
疏曰御营军非为钩陈之储胥。閒游日久。有害无益。且都监御营。少无差等。其流之弊。有不尽言。属之于各其本 (第 193H 页)
 唐高祖时。道士傅仁均。上戊寅历。高祖时其术渐疏。李淳风作甲子元历。谓之麟德历。(自麟德二年用)因刘焯皇极历法。○按唐历以淳风,一行为宗。
高丽太祖时。承用唐宣明历。忠宣王时。改用元授时历。 本朝自 洪武以后。受 皇明正朔。用大统历。大统历法数。实因郭守敬授时历。
世宗十五年。 命郑麟趾等撰七政算内外篇。
仁祖二十二年。观象监提调 金堉。
请用西洋人汤若望时宪历。(中国自丙子丁丑改历法)
  (第 232L 页)
潜谷
言黄帝以来。古历六家之后。至汉武帝时。洛下闳造太初历。迄东汉末。凡三改历。自魏至隋。改者十三。唐历八 (第 232L 页)
改。五代诸国历。有八家。南北两宋。改历十一。至于元郭守敬,许衡等。明于历法。立差甚密。有盈缩迟疾加减之差。以至元十八年辛巳。为历元。至今三百六十五

年。而日月之食不违。然西洋之历。适出于此时。诚改历之几会也。但韩兴持来之册有二论。而无立成。日官一二人。探问于钦天监。推考其法。解其疑难处而来云云。
孝宗四年。始行时宪历。
  潜谷
曰西洋人汤若望作时宪历。自崇祯初。始用其法。清人仍用之。其法甚精。
  万历时。西洋人利玛窦入中国。 (第 233H 页)
授匠作少监。又除敦宁都正。皆不仕。胤子馝请余为弁卷文。遂撮其槩而序之。
山天斋讲会诗轴序
余尝读东冈 金文贞公
所撰南冥先生行状及言行录。寒冈郑文穆公祭文及龙洲赵文简公,眉叟许文正公所撰神道碑。乃知穷天地亘万世。 (第 279L 页)
兄同居五十年如一日。宗族疏远。必加亲爱。乡人微贱。亦得其心。好善如己出。慷慨有气节。于东儒最慕效东冈 金文贞,
桐溪郑文简两先生。明于时务。尝矫救邑弊。壬戌为豪恶吏所诬。有晋阳逮。竟窜海岛。非其罪也。明年秋宥还。 (第 430H 页)
为嗣县令。毅立子鼎黄县监。有四子华镇,华镒斋郎,华镕,华钰 赠承旨。三世以先生勋劳。 特蒙收录。东冈 金文贞公
为之诗曰。行藏动静遵尼父。德业文章体晦翁。寒冈郑文穆公祭文曰。孝友之行。学问之力。严毅之质。俊伟之姿 (第 628L 页)
赐谥曰文贞。记余始见公于公内舅 金文贞公
之第。公年时可十四五。妍秀靓好。目视炯炯。听其读书味奥妙。已有馀腴焉。及弱冠肇轫。华闻日茂。隽途名抡 (第 487L 页)
朝名臣录。即晦翁撰辑宋名臣言行之遗意也。存删去取之际。自有权度。精切不差。未审所成书者。为几𢎥耶。 金潜谷,
李惕斋咸有是编。而或失疏略。或涉氄杂。俱欠成书。使人不能无憾。此伯氏丈之所为著也。可蒙借示。俾知良工 (第 345L 页)
诸侯之庙。世室不在正数中。则私家之有功臣不迁。亦犹天子诸侯之有宗有庙。则祭之不限多少。本无嫌于僭也。 金潜谷
三世不祧。而其家并祭于一庙。不祧既在四世之外。则亦何嫌其多乎。五礼仪及大典通编。亦曰亲尽祖为功臣不迁 (第 450H 页)
子孙遂籍清风。入 本朝大司成讳湜。与静庵赵文正诸贤。倡性理之学。为己卯大宗师。赠左赞成谥文毅。四传至 潜谷文贞公
讳堉。德望事业。为 宁陵贤辅。是生忠翼公讳佑明。过房为 (第 415H 页)
文贞公
从父弟 赠领议政讳址后。以 显庙国舅。封清风府院君。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锡翼。汉城左尹。祖讳道泳进士 …… (第 415H 页)
谆。视以家人。就职旋递。是年冬 毅宗皇帝圣节。 上行望拜礼。命 崇祯丙子使臣及三学士子孙并入参。公以 文贞公
后孙。特付军衔随参。恩加一阶。丁丑差 山陵都监监造官。叙敦匠劳升拜司饔院主簿。转掌隶院司评济用监判官 …… (第 415L 页)
垂隆眷。归美先世。家国同庆。尽异数也。甲寅乞暇省杨州春川诸先茔。 特命给由马浇奠床如大臣例。又 赐祭 文贞
忠翼两公。墓文又亲撰。公卲龄展扫。 恩礼旷绝。为一世艳称。除都总管,提举司䆃寺。冬坐事削黜。乙卯春  (第 416L 页)
君言亦妄也。盍以此姑为吾鯈鱼阁记。余拜曰。诺。
花树楼记
木觅之北。从左顺数至第几冈。有楼曰在山。即 潜谷金文贞公
旧基也。地爽垲。洞壑窈而深。宜眺望盘桓。其下为会贤之坊。是惟东莱郑氏聚族而居者也。楼今归郑氏。郑氏之 (第 199L 页)
男。元宾,孔宾,仁宾,鸿宾。惟孔宾,仁宾。荫仕。一女嫁某姓。公殁后 仁祖十四年丙子。命抄启先贤。相国 金文贞公堉。
主其事。以公应选。 孝宗六年甲午。书院成。九年丁酉。行状成。 肃宗三十九年癸巳。因砥平儒生朴世龟等再 …… (第 344H 页)
吏曹参议。 正宗三年己亥。遗集刊行于世。是不可不载也。公既以赵文正为师。徐文康,李文纯诸贤为执友。成 文贞,
曹文贞诸贤。同遗逸之荐。则虽百世。可以知 (第 344H 页)
罗监司。时新行大同法。领相 潜谷金公
荐之也。己亥春当大饥。悉心赈救。谚释草食方。腾布道内。牛疫炽甚。民几废耕。启请得他道牛。分送各邑市。 …… (第 577L 页)
寅达。一女李世尹。寅达三男镇泰,镇衡,镇恒。三女曰李东鲁,尹光綎,朴宜荣。以下不尽录。谨按公少师慎斋 金先生。
又尝请益于畸翁郑公之门。学术高明。德宇宏廓。平生践履。无不以义理自守。事亲止孝。事君止忠。律己以严。 (第 581H 页)
亦庶几焉者耶。今去公世且二百年。遗风馀韵。邈然不可接。则如余后生。将何以考德而尚论哉。尝读国朝宝鉴。 潜谷金公
既行大同法于湖西。未及施湖南而病。遗疏言湖南事。臣已荐徐某而付之。上答曰。湖南事得人。何忧何虑。及按 (第 309L 页)
   觉山行乡饮。礼毕讲中庸。
   赆张圣维(性奎)归济州
   挽李敬章(寅汉)
   月会堂夜话(时宋康叟。以 金文贞公
升庑疏首新归。)
   叹老
   次许舜歌抱孙韵
   安舜众(孝济)擢明经科。以其大人回甲日荣还 ……   聚友亭先生安公遗墟碑铭(并序)
   殷溪安公遗墟碑铭(并序)
 墓碣铭
   议政府左参赞。密城 府院君
文贞公。聋庵朴公墓碣铭。(并序)
   参奉瑞兴金公墓碣铭(并序)
   足閒斋安公墓碣铭(并序)
。杯樽为客满。花石诫儿牢。最恨年筹短。靡同族会遨。凄凉芝岘路。雏凤独悲号。
月会堂夜话(时宋康叟。以 金文贞公
升庑疏首新归。)
鹰脱绦笼始放心。龙藏剑匣尚雄吟。琅函报罢风生袖。藜杖携来月满襟。伊洛源长眯正脉。开 (第 83L 页)
。盖以群经略有成绪。而此为未了案。期欲于目力未竭时。得以究研。故姑置语类温绎之工。而历劄纲目。已至于 金文贞
所续宋史。但明史则深有不忍于评断。盖万历以上。皆吾不忘之前王。崇祯以来。常若见在之吾君。风泉百世之感 (第 341H 页)
 丙午(先生二十九岁)秋陪定宪公往慈山。(时定宪公兴学校崇文化。先生周旋其侧。多所赞成。)历观练光,浮碧诸胜。
 丁未(先生三十岁)二月子承熙生。○游考槃洞。(在州西。即东冈 金文贞公
精舍所居。岁久堙没。遂为耕犁所侵。是岁乡人寻其遗墟而复之。坛以志之。先生有是行。)
 戊申(先生三十 (第 27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