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曹公平幽州,召为司空军谋掾,徙鲁相,历山阳等郡太守。明帝时入为尚书,受遗诏拜大将军长史,加散骑常侍。 齐王
初出为阳州刺史,加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徵拜少府,出为荆州刺史,迁冀州牧。以奏事忤曹爽,劾废在家。期
矣。(《魏志·卫臻传》)

李伏

  伏,献帝末为左右郎将,入魏未详。

禅代合符谶表

  昔先 王初
建魏国,在境外者闻之未审,皆以为拜王,武都李庶、姜合羁旅汉中,谓臣曰:「必为魏公,未便王也。定天下者
世,以成王业焉。昔高辛氏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而帝挚、陶唐、商、周代兴。周人上推后稷,以配皇天,追述 王初,
本之姜原,特立宫庙,世世享尝,《周礼》所谓「奏夷则,歌中吕,舞大濩,以享先妣」者也。诗人颂之曰:「
居宗伯,问礼所司,腾述往反,了无研却,混同兹失,亦宜及咎。请以见事,并免今所居官,解野王领国子助教。 雅、
野王初立议乖舛,中执捍愆失,末违十日之限,虽起一事,合成三愆,罗云掌押捍失,三人加禁固五年。(《宋书
禄大夫,领寻阳王师,转中书令,寻加金,紫光禄大夫,泰始二年卒,谥曰宪子,有集十九卷。

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缘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
阳王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左常侍右军,建平王主簿,宾待累年,雅以文章见遇。而宋末多阻,示室有忧生之 难,
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淹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
仆,除安西湘东王咨议参军,迁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除秘书监,有集十四卷。

为鄱 阳嗣
王初让雍州表

  臣闻大邦维屏,既惭宗子之诗;思乐宫,有缺僖公之颂。特以周兴九伯,锡壤参虚,汉
每一进思,无忘退食。诚复恩私可凭,而彝伦难紊。敢恃慈弘,冒披心款,乞解州任,少弭素餐。

为鄱阳嗣 王初
让雍州表

  臣大邦维屏,既惭宗子之诗;思乐泮宫,有缺僖公之。特以周开元伯,锡壤参墟,汉启三倕,
  己丑冬,有僧湛微回自日本──略知诗书,常往来荡胡伯阮进营;进因叩以日本风土,并诘向来请兵不允之故。湛微具言『彼中不受金帛;所最敬不可致者,惟本朝御藏佛经。若得此为礼,远胜万万矣』。进以倡议,欲请普陀镇海寺宪穆李太后所颁「大藏」,遣大臣往,遂致乞师之意。与定西侯张名振合疏上闻,鲁 王初
未允,曰:『此亦祖宗法物。万一兵不可得,则竟付之乌有矣;奈何』!进意必欲行,乃下其议;择一干力大臣为 (第 21 页)
色镐京。土木繁矣。夫秦皇汉武。其有所受之矣。
且舍微箕而立武庚。殷道不复。兴周之微意。焉可讳也。及成 王初
立。管蔡阋墙。三年东征。缺戕破斧。八诰妹邦。顽民梗化。周之代殷。其能无利天下之心乎。
孔子赞舜。以德 (第 99H 页)
  

三韩地方辨
林氏象德曰。三韩地界。诸家之言。互相牴牾。而胜览考据最明。今从之。然其言亦不能无得失。而吉昌之论。恐亦有不可全废者。窃谓东方有朝鲜之地。又有三韩之地。混之则乱矣。朝鲜之地。即箕子旧邦。卫满所据。而在汉为四郡二府。其地西南。有韩地相错。东北尽沃沮肃慎。北极辽河。而汉书云。玄菟距洛阳东北四千里。所属三县。高勾丽县是其一。则东明 王初
起之地。即古之朝鲜玄菟之域。今之辽沈东北之界。而以地名为国号也。三韩之域。即朝鲜以南之地。而辰韩在东 (第 578H 页)
郑直学子尚(志俭)(乙巳)
吾  王初
服拣儒珍。经术文章第一人。轩冕逼身心不竞。机牙满目意何仁。朝端迹冷无知己。岁暮盟深共协寅。险路相扶今 (第 487L 页)
   在北青府东六十八里蔓岭上。高丽睿宗时。遣侍中尹瓘为元帅。以吴延宠为副。发兵三十万。征靺鞨收复九城。尝登临于此。后人因以名焉。台临大海。可观日出。环以万松。立石其上。前有两松。枝端相交。宛成门形。
北登侍中台。前临沧海水。沧海茫茫不见际。高台屹然千丈峙。上有片石大书刻。云是元帅姓尹氏。往在高丽肃宗时。女真堀强乘衅起。盗据铁岭以北壤。食我封疆如封豕。当时文武事姑息。坐失先王旧赐履。睿 王初
嗣位。赫怒按剑跽。乃咨一二同德臣。曰瓘延宠汝可使。选兵三十万。长驱二千里。军声翕赩若风雷。斩将搴旂随 (第 73L 页)
其二
纵观中原国。长驱万里车。山川识燕势。城郭辨秦馀。鸣剑能忘虏。悬金为买书。穹庐逢岁首。应忆觐  王初。
其三
不倚王孙贵。风流爱士时。金屏稀贮妓。芳树独吟诗。兄弟承 恩重。忠诚奉使知。辽河北流远。春草是 (第 85L 页)
长句。记事以进。(辛丑)
仰视奎精万古垂。 圣人穆穆多深思。至道先天天不违。乃以文明善其治。往岁吾  王初
御极。禁苑别起崇深阁。岂为閒时游燕所。恭贮 先朝云汉作。天香不散二酉架。彩云长护石渠轴。嘉名肇以 奎 (第 63H 页)
城江华京畿营。禁民耕葬。犯者并地方官科罪。四十三年丁亥春二月。 王与 世孙亲耕耤田。前一日祀先农。  王初
献。 世孙亚献。 王五推。 世孙七推。 王妃亦与嫔御。亲蚕于景福宫采桑坛。三月。全州火延烧二千三百馀 (第 350L 页)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年(汉成帝元延四年。)秋。王出猎获神鹿以送马韩〇十三年秋七月。就汉山下立栅。移慰礼城民户。八月。遣使马韩。告迁都。遂画定疆场。北至浿河。南限熊川。(今公州锦水。)西穷大海。东极走壤。(今春川)〇十八年(汉哀帝元寿二年。)冬。靺鞨掩至。王逆战。虏获酋长素牟。送马韩。〇镛案百济此时。虽以浿河为北界。至光武之时。洌水以北。萨水以南。复为汉郡也。(已见乐浪考。)
后六年百济王。作熊川栅。马韩王坏之。
 百济史云。温祚王二十四年。(王莽居摄元年。)秋。王作熊川栅。(今公州。)马韩王遣使责让曰。 王初
渡河。无所容足。吾割东北一百里之地安之。其待王不为不厚。宜思有以报之。今以国完民聚。谓莫与我敌。大设 …… (第 246H 页)
 事见晋书东夷列传。〇镛案元年、二年、七年之说。与上马韩朝贡之期。不相参差。不应两国之使。年年同发。北史云。新罗 王初
附庸于百济。其后强盛。因袭百济。其云附庸者。谓百济朝贡之时。新罗附献其贡也。以此言之。其所云元年、二 (第 248L 页)
海。新罗亦得其南境。以置汉、朔、溟三州。(即汉阳春川江陵。)〇镛案唐书谓渤海得百济之地。大非也。温祚 王初
年。画定疆域。虽北至浿河。(大同江。)东极走壤。(今春川。)及其衰也。汉水以北。失之已久。况渤海所得 (第 265H 页)
陕说
分陕在武王时。或曰在成王时。或云在文王时。皆非也。马迁之说曰成王分陕。周公主东。召公主西。当成 王初。
周公负王践阼。何能主东而治。马迁尤于周公之事。颠倒特甚。以金縢之事。既指谓武王时。而又谓 (第 512H 页)
日。城破肯堂自经。锦衣指挥王朝相护王妃陈氏贵嫔张氏入井。用大石覆之。自刎其傍。甲午郑成功奉王居金门。 王初
至礼甚恭。既久益懈。王积不能平。未几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沈之海 (第 271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