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此类稽之古牒国乘。指不胜屈。岂可以幸漏于 先朝。终加曲护。以挠 祖宗三尺之法乎。况凤辉鞫问之请。 先 王初
既允许。则 先王亦已俯烛其逆状。今不可以此持疑也明矣。至于凶党之倾轧异己谋危 宗社。虽有重轻大小之别 (第 142H 页)
  

中宫殿上 尊号玉册文
基 王化于 宫闱。协迓骏命。颂 母仪于琬琰。对崇鸿名。钜典载陈。 徽猷斯称。恭惟 王妃殿下。位尊正内。文贵在中。存壹心于相成。每警齐诗之夙夜。赞盛烈于遗义。深得汉后之春秋。 邦运赖以克昌。梱范因之益著。譬凯风之养物。和泽入人。体厚坤之承天。 柔德根性。既 两极俪其休美。故二字共此揄扬。玆有 祖宗之攸行。宜副朝野之至望。臣等不胜大愿。谨奉册宝。上 尊号曰惠顺。伏惟 王妃殿下。光膺显册。佐阐弘图。教宣九嫔。播彤史之炳焕。庆衍百世。翼 宝祚之灵长。
竹泉集卷之十
 乐章
  
永昭殿乐章顺成曲
天命 淑德。合  王初
载。履 邦之否。终回于泰。补天以石。玄机是斡。用含而光。顺成其烈。虽迹之泯。而泽之长。于昭万年。佑我 (第 123H 页)
  

先妣孺人金氏言行记
先妣金氏系出礼安。入 国朝有讳淡。以名儒擢集贤殿学士。 惠庄 王初。
以吏曹判书徵不起。卒谥文节公。先妣其七世孙也。曾祖讳玏。嘉义大夫吏曹参判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号柏岩先生 (第 290H 页)
亦上疏请却之曰。当今之势。正所谓厝火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谓之安者也。有识之士。孰不痛心。先 王初
薨未葬。 大明使臣。犹在境上。而遽兴事北之议。使人心眩惑者。何人。(按此指李仁任)擅杀定辽卫所遣人者 (第 68L 页)
坛。以享天地神祗五帝之神。王宫鸿雁集。日者曰。当有远人至。南沃沮来。立熊川栅。马韩国君。责让温祚曰。 王初
济河而南。无尺寸地。我割百里地以与王。待大王不为不厚。及国完民聚。不见报德。反侵犯我疆域。此何义也。 (第 201H 页)
讳冠。事在丽史本传。我文正公高丽肃王四年及第。既以文学显。惠王后五年春。以阳川君。判田民都监事。夏。 王初
寘书筵。公以同知密直。为书筵侍读。冬。拜密直司使。定王元年冬。拜赞成事。至恭悯王二年。复为书筵侍读。 (第 284H 页)
恭胡公。我恭僖王十年。进士。二十三年。登文科壮元。官既显。为东都尹,关东观察使礼曹参判大司宪。我荣靖 王初
立。通川郡守尹仁恕上疏言建储事。公在东省不上。时大,小尹之隙已成矣。公宽厚好谦约。教诸子。常以满溢为 (第 315L 页)
廷选宗室锦林君女。号义顺公主。以侍姬十二人。资送于九王。元斗杓,申翊全为护行使。仍图缓公事。既到。九 王初
则色喜。他日罢猎而归。诘责使臣曰。归告 国王。将二臣置极刑。不然。尔任其责。 上大惊忧。亟欲曲为之地 (第 573L 页)
家见行者言之。新祔 太庙之主。必朝谒于 祖宗之位。亦岂非缘生人之情。以为之礼者耶。夫然则今者 端宗大 王初
膺追复位。虽当祧主。实新祔。辇过 太庙神门之前而不为之一入朝谒。逦迤径行。即安于祧庙。则默想 神意。 (第 151H 页)
米谷。计口周给之。下内帑木绵千匹。发常平厅白金累千两。诸道监兵营木绵累万匹。以充蠲减不给之用。此乃  王初
即位发政施仁之端也。元年庚子。以岁饥减端川贡银。岭东西大同米。诸道田税。奴婢贡布。北民之流出者。遣御 (第 158H 页)
系于世道而不可苟焉者。臣虽不似。敢忘斯义。是以在昔 孝宗大王误闻谬举。欲见之勤而臣不敢当也。 大行大 王初
亦尝再三召之而臣不敢承也。终自弃于委巷。今 殿下不以臣癃疾卑鄙。擢置台垣。而三降 召牌。臣虽不敢遽渝 (第 81H 页)
失于议礼。阙并 祔之礼焉。人神久郁。廷议虽间发。而 列圣犹未遑也。至是太学生上疏言之。三司劄启之。  王初
不许。及群臣廷请而后 允之。盖重之也。封 陵设祭之日。骤雨满盈。 贞陵一洞民。以为洗冤之雨。十一月。 (第 335L 页)
不下者。真所谓无人心者也。 崇祯纪元之年月日。恩津宋时烈谨跋。
张叔涵所藏 孝庙手札跋
右我 孝宗大 王初
潜日。所与张善冲叔涵手札也。孝庙与叔涵为布衣游。情好甚密。观于此帖可知也。噫。朋友人伦之一也。 孝庙 (第 180L 页)
讳仁塈。字季依。生而沈重仁厚。髫龀。伯父绫海君宬教之。人或言其短于警敏。则绫海君曰。勿忧也。 仁祖大 王初
潜时。与公同学。于属公为内弟也。情好甚密。光海时信术人言。杀绫昌君佺。 仁祖其兄也。朝暮且及焉。故亲 (第 438L 页)
。后为海,清二州牧。其治一如沃川时。在清州。专务奉公。不饶豪右。豪右害之。廉问使者至。置对。 孝宗大 王初
即位。尤尽心洗冤。公即蒙究释。公前时以功臣冢嫡。陪祭盟坛。仍升通政秩。 崇祯丙申。用优老恩。加嘉善阶 (第 509H 页)
既不能蹈海。而楼兰之刺又益难。宁不慨然。将死。索笔书扇以见志。东向拜以辞君亲。从容若平日矣。 孝宗大 王初。
亦知其事。极致哀伤。襚酹备焉。指一公主示婚姻意。后竟夭。震伯一子曰维岳。 孝宗大王壬辰。魁进士试。  (第 308L 页)
  汤诰
降衷之衷。小注朱子引折衷之衷。以为折两头而取其中之义者甚明。
  伊训
元祀。注太甲即位之元年。按人君以先 王初
丧即位。以其明年改元。故蔡传亦于此下引苏氏说。以为崩年改元。乱世事也。以驳孔氏之谬。而此却以元祀为即 (第 554L 页)
熊川。西穷大海。东极走壤。(一名迭岩城。新罗世家文武王十三年筑首若州走壤城。今春川。)马韩遣使责之曰 王初
渡河。无所容足。吾割百里之地以安之。今侵我封疆。温祚惭毁熊川栅。是岁温祚以慰礼城东有乐浪侵轶。迁都汉 (第 173H 页)
。亦不当有云云。按此说终恐可疑。文王之心。有心于取商之天下而不欲终守其臣节。则恐不成有如此文王也。武 王初
非有心于取天下而不欲守其臣节者也。况文王乎。三分有二者。受命于纣。专征不服之国。而德教所及。诸侯归之 (第 449H 页)
。此岂吾儒之正法哉。方公之讲道于山林也。知公者知其为儒门之硕德。而不知其为干城御侮之才。乃若我 宪文 王初
服。以藐然一书生。膺师命而敌王忾。竟以和事之 (第 62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