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詞曲類
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左传 郑庄公
寘姜氏于城颍/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下使宪等长保其福祐然臧获之谋上安主父下存主
母犹不免于严怒( (第 35b 页)
  申无宇论城陈蔡不羹(左传/)
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王问于申无宇曰弃
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 郑庄公

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齐桓公城谷而寘管仲焉
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亲不在外 (第 10a 页)
         贝 琼
铁崖

先生者名维桢字廉夫姓杨氏世为绍兴山阴县
人母李氏梦金钩自月堕于怀既 寤生先生
少颖悟好
学日记书数千言父宏为筑万卷楼铁崖山中使读书 (第 1a 页)
   携吴阊美人归过杉青闸口
平望南来出秀州吾家不远在芳洲无端颠倒春宵梦
犹趁茶香问虎丘
 徐忠烈公从治
  从治字肩虞一字仲华海盐人母梦金甲神执干
  而舞遂 寤生
万历丁未成进士知桐城筑堤八万
  七千馀丈以捍水历升山东副使白莲贼反郓城 (第 20a 页)
而悽怀哉苟冥废之
难体寄筌翰以怀风援弱毫而舒情播清晖乎无穷乃
作诔曰
绵绵终古暧暧玄路妙缘莫叩长寐靡 寤生
灭纷纭动
息舛互相驱百世季叶弥蠹水溺尘劳孰知其故至人 (第 23b 页)
  (乃得归拜礼部尚书改太子宾客陵/黄生曰时公在公安而李殁于江)
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欲挂(英华/作把)留徐剑犹回忆戴
(从哀死叙起/船不果行也) (得病随亡故曰同年挂剑将赴吊回/刘桢诗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洙)
(曰魏文帝为太子时应玚刘桢并见友善李历礼部尚/书薨于太子宾客故用漳滨事 蒿里注见十六卷)
(挂剑注见十四卷/戴船注见九卷)相知成白首此别间(去/声)黄泉风雨嗟
何及江湖涕泫然修文将管辂奉使(去/声)失张骞史阁行
人在诗家秀句传(此记交情遗事修风雨思友又值江/湖更觉哀惨矣 文言精灵不没奉)

(使指出使吐蕃下二分承不潘岳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左传 郑庄公
曰 及黄泉无相见也 诗风)
(雨凄凄序风雨思君子也下诗何嗟及矣十文中子泫/然流涕 颜回卜商为地 (第 3a 页)
  郑子产献捷于晋(杜氏曰献入陈之功而不献其俘)戎服将事(戎服军旅之衣

异于朝服)
晋人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
我先王(阏父舜之后当周之兴阏父为武王陶正)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
其神明之后也(舜圣故谓之神明)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庸用也元
女武王之长女胡公阏父之子满也)
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
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
则我周之自出至于今
是赖(言陈周之甥至今赖周德)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陈桓公鲍卒于是陈
乱事在鲁桓五年蔡出桓公之子厉公也)
我先君庄公奉五父而立之(五父佗桓
公弟杀大子免而代之
郑庄公
因就定其位)蔡人杀之(欲立其出故)我又与蔡人 (第 30b 页)
  楚子城陈蔡不羹(杜氏曰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使弃疾为蔡公王问
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
如君 郑庄公
城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子元郑公子 (第 51b 页)
庄公

子元于栎桓十五年厉公因之以杀栎大夫檀伯遂居栎卒使昭公不安位而见杀)
齐桓公城谷
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赖 (第 51b 页)
  传惠公元妃孟子(言元妃明始适夫人也)孟子卒(无谥先夫死不得从夫谥)
室以声子生隐公(声谥也盖孟子之侄娣也诸侯始娶则同姓之国以侄娣媵元妃死则次
妃摄治内事犹不得称夫人故谓之继室)
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
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妇人谓嫁曰归以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

命故嫁之于鲁)
生桓公而惠公薨(言归鲁而生男惠公亦以桓生之年薨)是以隐
公立而奉之(隐公继室之子当嗣世以祯祥之故追成父志为桓尚少是以立为太子帅国人奉
之○吕成公曰隐桓皆非嫡隐为庶长当立让桓非正也)


  叙 郑庄公
叔段本末

  隐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 (第 1b 页)
庄公
及共叔段(段出
奔共故曰共叔)
(第 1b 页)
庄公寤生
惊姜氏故名曰 (第 1b 页)
寤生
遂恶之爱共叔
段欲立之(欲立以为太子)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
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 …… (第 1b 页)
乐也)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泄泄舒散也)遂为
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纯犹笃也)爱其母施及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不匮纯孝也 (第 3b 页)
庄公
虽失之
于初孝心不忘考叔感而通之所谓永锡尔类诗人之作各以情言君子论之不以文害意故春秋传引诗不
皆与今 (第 3b 页)
说诗者同他皆仿此○吕成公曰左氏序 郑庄公
之事极有笔力写其怨端之所以萌良心之所以回 …… (第 3b 页)
皆可见始言亟请于武公亟之一字母子之相仇疾病源在此后面言姜氏欲之焉避害此全无母子之心盖 庄公
材略尽高叔段已在他掌握中故祭仲之徒愈急而 (第 4a 页)
庄公
之心愈缓待共段先发而后应之前面命西鄙
北鄙贰于己与收贰为已邑 (第 4a 页)
庄公
都不管且只是放他去到后来罪恶贯盈乃遽绝之略不假借命子封帅师
伐京段奔鄢公又亲帅师伐鄢于其未发待之甚缓 (第 4a 页)
于其已发追之甚急公之于段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
脱兔敌不及拒者也然 庄公
此等计术施于敌国则为巧施于骨肉则为忍此左氏铺叙好处以十分笔力写
十分人情)


  叙秦晋相失本末 (第 4a 页)
  春秋始隐公论
粤自西周板荡王辙东迁平王以来流离世故斯亦极
矣眷言丰镐有故国旧京之感焉此周家之一大变局
也春秋托始于平王无可疑者陈氏傅良曰春秋非始
于平王始于桓王也当平王之世鲁隐之奉其弟轨宋

穆之舍其子冯诸侯犹有让千乘之国者也卫石碏晋
九宗五正嘉父宋孔父之流犹知尊君亲上也 郑庄公
为卿士王贰于虢于是周郑交恶隐之三年平王崩桓
王即位四年而郑始朝身为卿士而有志于叛王此春
秋所以作也尝 …… (第 5b 页)
是与闻乎弑也公羊云宣公继弑君而行即
位其意也(意欲为君故党/于贼而行即位)左氏不达其意曲为其说而
庄公
不言即位文姜出故也闵公不言即位乱故也
僖公不言即位公出故也(左氏云闵公弑后成季以僖/公适邾共仲奔莒乃 …… (第 8b 页)
通论也且三月文姜方孙何妨正月即位乎故知解
不言即位妄也国有危难岂妨行礼故知解闵公不
言即位妄也若君出讳而不书昭公何以书乎假如实
出亦当非时即位 (第 9a 页)
吴起传吴起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
(卿相不复入卫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后仕卫为西河/守左传 郑庄公
寘母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郑伯用其说而母子如 (第 17a 页)
    (正丞后使广西入为祠/部郎提点两浙刑狱)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闻道平反供一笑
会须难老待千钟火前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孟东野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孟郊传字东野年五十登进士第调溧)

(阳尉左传隐公元年颖谷封人颖考叔有献于 郑庄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汉隽不疑传为京兆尹每行县录决囚徒还/其母辄问 (第 23a 页)
   颍大夫庙(一统志洧川县有纯/孝伯庙即颖考叔)
人情难彊回天性可微感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大
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残坎千年
惟茅焦世亦贵其胆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左传 郑庄公
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
(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 (第 49b 页)
子林是为桓王桓王平王孙也桓王三年 郑庄公
朝桓
王不礼五年郑怨与鲁易许田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
田也十三年伐郑郑射王伤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
佗立庄 (第 12b 页)
    (坐策免后南阳太/守杜诗上疏荐湛)
臣闻唐虞以股肱康文王以多士宁是故诗称济济书
曰良哉臣诗窃见故司徒阳都侯伏湛自行束修讫无
毁玷(讫竟也玷缺也自行/束修谓言十五以上)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
师行为仪表前在河内朝歌及居平原(朝歌河内县名/也故城在今卫)

(州卫县西王莽改河内为/后队谓湛为队属正也)吏人畏爱则而象之遭时反
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陛下深知其能
显以宰相之重众贤百姓仰望德义微过斥退久不复
用有识所惜儒士痛心臣窃伤之湛容貌堂堂国之光
晖智略谋虑朝之渊薮髫发厉志白首不衰实足以先
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古者选擢诸侯以为公卿是
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传郑武公 庄公
为平王卿士诗/时上书武公 (第 30b 页)
庄公
所以砥砺蕃)
(屏劝进忠信令四方诸/侯咸乐回首仰望京师)柱石之臣宜居辅弼(柱石承栋/梁也前书) (第 30b 页)
    (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震上疏云云)
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
官四凶流放天下咸服以致雍熙方今九德未事嬖倖
充庭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
燥居湿之勤(孝经援神契曰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也)前后赏惠
过报劳苦而无厌之心不知纪极外交属托扰乱天下
损辱清朝尘点日月书诫牝鸡牡鸣(牝雌也牡雄也尚/书古人有言牝鸡)
(无晨牝鸡之/晨唯家之索)诗刺哲妇丧国(诗大雅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郑庄公

从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几至危国然后加讨春秋贬
之以为失教夫女子小人近之喜远之怨实为难养易
曰无由遂在中 (第 14b 页)
匈耀后有力而不能走/注耀读曰哨哨小也音梢缊巡并行貌缊于粉反)乃使
郑叔晋妇之徒睽孤刲刺裸裎袒裼(郑叔 郑庄公
弟太/叔段也诗叔于田)
(乘乘马䄠裼暴虎献于公所孟子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攘臂下车众皆悦之睽离也孤独也 (第 27b 页)
李家犹以李为姓又云母到李树下生老子)
(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左传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庄公 寤生
惊姜氏故名 (第 2a 页)
寤生
皓音) (第 2a 页)
宋之殇公所谓自取之也夫
   齐人郑人入郕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假王命以逞其私忿抗王威而肆其不臣甚矣 郑庄公

之不道也夫诸侯而不知有王恶之大者也郑伯憾郕
之不会伐宋于是托于王命而挟齐人以入其国入者
不顺之词也则 (第 16b 页)
其假王命以逞私忿者可见矣既而以
不朝得罪于王王帅诸侯以讨其罪乃敢用兵交战于
繻葛王非诸侯之敌也抗王威以肆其不臣其罪又何
如哉春秋于入郕书人书入以著齐郑之罪于伐郑不
言战败所以存天下之防也呜呼郑者宣王之懿亲我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则郑实王室之藩屏也奈何 寤生

以小人之雄连诸侯而逞其不义东迁之初实为无主
之首是故伐卫而专征伐之权盟石门而乱司盟之法
温麦周禾君臣 …… (第 17a 页)

制诸侯于是而入许于是而纳冯志得意满遂有繻葛
之举矣自繻葛以后而王命不行伯图遂启故夫东周
之不振皆 寤生
之所为也论而至此郑庄之罪不容诛
矣而齐以太公之苗裔赐履之命非不重也乃不能以
义制郑而从其所欲然则禄父 (第 18b 页)
者亦 寤生
之徒与
   杞子来朝公子遂帅师入杞
事人而失其礼者固可责责人之失礼而加以兵者尤 (第 18b 页)
后汉书注云荆门山名在今硖州宜都)
(县西北今犹有故城基址在山上廪延用春秋共叔段/事以元帝不兄也左传云 郑庄公
弟太叔段又收贰以) (第 5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