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善颂善祷者见称于君子子何
以语我溥不敢以不敏辞乃酌而祝曰惟天祐国家乃
实以贤哲简畀平格复锡以寿若周之 毕公
策名文武
之世相成王相康王永光周室公历四朝进位师保享
高年辅圣天子丕隆太平之运漙于斯为国家贺又酌
(第 15b 页)
存随季子之馀风尽九原而可作其词曰
文王受命 毕公
馀庆玉树联芳金枝叠映三分并列七
雄齐竞建国承家重熙累盛功宣舞蹈德流歌咏河洛
垂文山川吐云骊珠育照虹玉 (第 7b 页)
   (祖/)
余读李本宁氏为歙潘仲公殡宫铭有子之恒以文名
交天下士而先是王元美氏为仲公配吴伯姬志墓固
已云之恒为国子上舍以文事游大人矣时余官留都
获与定交一日以诸公前后所为二尊人传志哀诔驰

而告曰潘故 周毕公高
之后也唐乾符间有刺歙者留
家焉宋建炎中武节大夫珏实迁岩镇十四世而有之
恒大父判汀州郡事侃先人其仲子也 (第 11a 页)

黄玉帛之币者所以明其为嗣君而以冕服受先王之
顾命者所以明其为臣子而受君亲之命不可轻也当
是时召公 毕公
洎在廷之臣其于行礼之际亦议之熟 (第 12b 页)
  与章枫山(舒芬/)
芬自成童之时即知景仰道德兹二十年矣昨者始得
拜门墙又值谪限促迫不得留旬日侍左右听謦欬岂
芬之分固如是哉芬尝私论先生在今日其进德之功
老而益笃则卫武公也白首忧国家则 毕公
其人也然
论学究极义理之归论治酌见理乱之绪论制作洞达 (第 7a 页)
礼乐之本统会斯文卓乎有 毕公
武公之不可及者又
善于作人天下之士受答问私淑艾之教者不胜屈指
则先生真古圣贤之徒其诸执事论以一穷达乐 (第 7b 页)
  救荒本草序(李濂/)
淮南子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本
草兴焉陶隐居徐之才陈藏器日华子唐慎微之徒代
有演述皆为疗病也嗣后孟诜有食疗本草陈士良有
食性本草皆因饮馔以调摄人非为救荒也救荒本草
二卷乃永乐间周藩集录而刻之者今亡其板濂家食
时访求善本自汴携来晋台按察使石冈蔡公见而嘉
之以告于巡抚都御史蒙斋 毕公公
曰是有裨荒政者 (第 9a 页)
空所谓奇字而李斯采之以为小
篆者半己不可读存者若昌黎集中快剑砍断生蛟鼍
而已登焦山先庞鼎庞者高也云是 毕公
分邑鼎为周
物识复古雅又不及摹以归癸丑长安偕薛天谷诣秘
书董君玉几所见君所镌公卿大夫私记上至宸章小 (第 5a 页)
二之门具不测之用吾故曰公之才有本者也岂世之
驰骋浮气漫尝事者邪昔者徐文贞当国松坡毕公在
言路举朝严 毕公
甚于文贞议且出 (第 15a 页)
毕公
于外文贞曰
诸公畏之耶皆踧踖曰岂谓畏之黄门切直虑其府祸
耳文贞曰不然吾亦畏之顾念人孰无私私必害公有 (第 15a 页)
  毕太保锵
毕太保锵为京兆时休沐还里下车儿童拥纵观之呼
公名曰是毕某乃作大官公熟视抚慰曰尔亦读书学
我作官了无愠意人服公雅度卒年九十有四时蒲圻
谢中丞鹏举年九十二能乘骑伯子京兆年七十趋走
膝下若稚子袁石公过蒲赠诗云一行旌节万人从争

看前朝老卧龙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是
年存问 毕公
号松坡谢号松屏故云 (第 28a 页)
毕公
以戊申九月
卒先一日朔梦与金庭朱公二山杨公及谢公同辞阙
下旦起曰吾其行乎浃旬示微疾辄经纪身后事忽一 (第 28a 页)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惺庵庞公行状(郭棐/)
世有谠言直谏之臣而后天下以气节自植世有宏济
劻勷之臣而后天下以勋业自见世有纯诚介直之臣
而后天下以道德自珍世有论纳黼黻之臣而后天下

以文章自显君子修此可与翊世运矣吾乡惺庵庞先
生其庶几乎先生讳尚鹏字少南其先文王之裔 毕公
之子封于庞因为氏至宋有讳晏者由雄州珠玑里迁
居南海叠深是为始祖高大父元曾大父英大父閒乐
公弼以先生贵 (第 39a 页)
七宝五峰盘礴南下人文苞孕千年未吐宋唯 毕公公
今继武公之心事月白风清公之器宇川静岳停贾董
文章富韩经济讲筵侃侃受知于帝帝曰良弼侍予左
右先后匪躬謇 (第 26b 页)
知祥风依于蓬荜沴气袭于
华轩吾方将反汗漫师玄元黜生死同乾坤当愈幽忧
之疾所以秉斯道而弥敦也先生之言既 毕公
子拜首
而谢曰小子久耽浅近之常议幸沐精微之奥论可谓
涤除遗滓披拂重昏愿澡雪其形神以游夫子之末藩 (第 11b 页)
  诮青衣赋         (晋/)张子并
彼何人斯悦此艳姿丽辞美誉雅句斐斐文则可佳志
卑意微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高冈可华何必棘茨醴泉
可饮何必洿池隋珠弹雀堂溪刈葵鸳雏啄鼠何异于
鸱历观古今祸福之阶多由嬖妾淫妻书戒牝鸡诗载
哲妇三代之季皆由斯起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

仍覆宗绝祀叔肸纳申听声狼似穆子私庚竖牛馁已
黄歇之败从李园始鲁受齐乐仲尼逝矣文公怀安姜
笑其鄙周渐将衰康王晏起 毕公
喟然深思古道感彼
关雎性不双侣愿得周公妃以窈窕防微消渐讽谕君
父孔氏大之列冠篇首晏婴洁志不顾景女乃隽 (第 23a 页)
保进少傅至少师国家待文臣之秩极于孤而
虚上公不设公不亦行太师事哉昔成康之际召公任
大冢宰矣顾逊而下称 太保毕公
称太师矣顾仅为大 …… (第 6a 页)
能藉危而致之安地即人主一旦择 毕公
以夹辅周公舍
司马奚取哉当又于伯子观人文矣伯子之戚黄舍人
榜者谓不佞习伯子则贻书曰诗不云乎文武吉甫万 (第 21b 页)
玉走
不胫之集桃李成无言之蹊前后二试若少宰茅公宗
伯瞿文懿公两魁天下尚书翁公陈公刘公殷公侍郎
两朱公 毕公
曹公凌公辈出入三事蔚然名臣垂白羔
雁不废师礼公程式之作世所指南片辞而模楷攸寓
百试而光景恒新未几超拜 (第 4a 页)
绝并有遐龄蔡匿笑不荅余乃谓曰伊尹太公周公
召公不拜相乎卫武公不为侯伯乎不皆至百岁乎
蔡乃曰善
颜之推云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矜伐故
忽于 (第 26a 页)
  宛委馀编十
三皇本纪天皇氏兄弟十二头(人/也)各一万八千岁地皇
十一头各一万八千岁人皇九头分长九州合一百五
十世为四万五千六百年项峻始学篇云天皇十三头

号曰天灵治一万八千岁徐整三五历记云一人十三
头也又地皇兴于熊耳龙门山人皇九头兄弟各三百
岁分居九州此以为荒唐未敢信然至晋宋纪各称毗
骞王从古以来不死则至于今当尚在也
人寿至百岁而极彭祖七百馀岁自服仙丹后入流沙
亦不言死帝王世纪神农在位百二十年黄帝少昊俱
在位百年帝喾年百五岁尧年百一十八舜年百有十
禹汤年俱满百六韬云文王祖古公寿百二十王季百

岁文王九十七武王九十三周穆王五十即位在位五
十五年盖世寿也太公年百三十六召公百八十 毕公
年亦百馀汉文帝时有乐人窦公者亦年百八十汉张
苍拜相封侯年百馀岁魏范明友奴二百四十岁晋范
长生两仕蜀前 (第 2a 页)
吾曹以职事受约束 毕公
进之便坐而礼之如客也有
小善则诱掖之其未达而谆谆提命之如子弟也退未
尝不沾沾喜以拜公益又未尝不戄然而 (第 24a 页)
塞而志行政术无两此则不佞所以望诸生
者若夫志同升讲世好诸生固自饶之非不佞意也
  冯氏家乘序
冯故姬 姓毕公高
之后而其为晋卿者曰万万之别为
魏其支裔食采于冯城遂别为冯春秋时有太叔者自 (第 17b 页)
   公请何孝子崇祀乡贤揭子
某等谨以公请乡贤事具揭台下窃见先朝弘治年间

有萧山何御史舜宾之子何竞因恢复本邑湘湖水利
显报父雠其孝著于一身其功则在阖邑见今郡县志
书暨史馆所存先朝实录彰彰可验不谓乡贤一事尚
未举行查先朝县志嘉靖三十六年曾经祠祀尚有宗
毕公
知县魏公先后批详及诸生里老等执结存在
而其子孙衰微仍就湮没思得邑有先贤而隐晦不彰
长吏之过也既以彰显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