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多不言国法而言从横诸侯
言从者曰从成必霸而言横者曰横成必王
山东之言从横未尝一日而止也然而功名
不成 霸王
不立者虚言非所以成治也王者
独行谓之王是以三王不务离合而止五霸
不待从横而察治内以裁外而已矣 (第 004b 页)
连/延甚长后云古人合丹犹应是)
(此李明但言在方隅则疑其小近南水边不/复见有基迹或渐芜没故也越翳王是 句践)
(四世孙初不肯立逃入菁山穴越人薰出之/后于吴徙还会稽以周宣王十一年为孙诸)
(咎所杀越人又杀诸咎不知那得远来葬此/或当有神异处故也今寻视未见指的坟冢)
(而如有兆/域处者)
 右定录君言(右三条/有掾写)
华阳中玉碣文在童初府西向一云四面其 (第 017b 页)
矣俱是不得王而独不显出/乃历世相传云为吴兴十山王常居郡厅上)
(故太守不敢上上者辄死/亦别为立庙呼为 霸王
也)

真诰卷之十五 (第 014b 页)
司命所说即)
(是鬼神事谨抄出继此以相證发自三代已/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鬼中不见殷汤周公)
(孔子阖闾 勾践
春秋时诸卿相大夫及伍子/胥孙武白起王剪下至韩信项羽辈或入仙)
(品而仙家不显之如桀纣王莽董卓等凶虐 (第 013b 页)
 然明达而始终无累矣故曰古之真人以
 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
 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 句践
也以甲楯三千栖于会稽唯种也能知
亡之所以存唯种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故
曰鸱目有所适鹤胫有所节解之也悲故 (第 014b 页)
又栾太所知实自浅薄
饥渴荣贵冒干货贿衒虚妄于苟且忘患祸
于无为区区小子之奸伪岂足以證天下之
无仙哉昔 句践
轼怒蝇戎卒争蹈火楚灵爱
细腰国人多饿死齐恒嗜异味易牙蒸其子
宋君赏瘠孝毁殁者比屋人主所欲莫有不 (第 010a 页)
云名猪苓根似猪⬤可以治渴案四者皆药草名是)
(时为帝者也药草有时迭相为帝/谓其土根荣采药各得所用也) 句践
也以甲楯三千
栖于会稽唯种也能知亡之所以存唯种也不知其身
之所以愁故曰鸱目有所适鹤胫有所节解之也悲( (第 28a 页)
舍柁橹而汎舟以淩波盘旋以逐走盗揖
让以救灾火斩晁错以却七国舞干戈以平
赤眉未见其可也盖三皇步而五帝骤 霸王
以来载驰载骛当其弊也吏欺民巧寇盗公 (第 005b 页)
故披
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
生怀治国之略省夷吾之书而明其有拨乱
之干视不害之文而见其精 霸王
之道也今
孝廉必试经无脱谬而秀才必对策无失指 (第 006a 页)
厌之心见于初生之状食我灭宗之徵著
乎开胞之始申童觉窃妻之巫臣张负知将
贵之陈平范子所以绝迹于五湖者以 句践
蜂目而鸟喙也赵人所以息意于争锋者以 (第 002a 页)
之林而延灵禽于丹穴设象于槃孟而翠虬
降于玄霄委灰于尺水而望舒变于太极是
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 句践
曲躬
于怒蛙而戎卒轻死九九显而扣角之俊至
枯骨掩而参分之仁洽
抱朴子曰膏壤在荄而柯叶含荣率俗以身
(第 005a 页)
 自归矣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惟仁
 者为能以大事小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惟智者为能以
 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 勾践
事吴或下以
 取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或下而取以小
 事大者畏天者也大国不过欲兼畜人乐 (第 003b 页)
公曰:
「我雠也,
愿杀之。」
鲍叔牙曰:
「吾闻贤君无私怨,
且人能为其主,
亦必能为人君。
如欲 霸王,
非夷吾其弗可。
君必舍之!」 (第 3a 页)
 众势尊形宠威隆名显故张其邻国而危
 其身有道则固于磐石宁于太山失道则
 危于累卵轻于鸿毛俱弱则先困俱乱则
 先亡是故大国者 霸王
之梯而亡灭之阶
 也是以大国之君独立无偶名山四塞三
 面成阻鸿川并流万物浮下为诸侯毂膏
 腴之府强大 (第 023a 页)
 制之乎此则能至于命者之事也
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同处于齐管
夷吾事公子纠鲍叔牙事公子小白齐公族
多宠嫡庶并行国人惧乱管仲与召忽奉公
子纠奔鲁鲍叔奉公子小白奔莒既而公孙
无知作乱齐无君二公子争入管夷吾与小

白战于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既立胁鲁
杀子纠召忽死之管夷吾被囚鲍叔牙谓桓
公曰管夷吾能可以治国桓公曰我雠也愿
杀之鲍叔牙曰吾闻贤君无私怨且人能为
其主亦必能为人君如欲 霸王
非夷吾其弗
可君必舍之遂召管仲鲁归之齐鲍叔牙郊
迎释其囚桓公礼之而位于高国之上鲍叔
牙以身下之任以国 (第 006b 页)
 缵义禹拜昌言班师振旅而苗民格闻一言之当胜
 万兵也得隋珠和璧不如得事之所由适是以圣人
 贵道不贵宝尚德不尚功肯以兵自危哉
老子曰能成 霸王
者必德胜者也(案明刋本作/必胜者也)能胜敌 (第 17b 页)
 缵义国非民不立民非食不生不易之理也是故民
 足于衣食则可活不足于衣食则罔功功不立则德
 不长矣
帝王富其民 霸王
富其地危国富其吏治国若不足
亡国囷仓虚故曰上无事而民自富上无为而民自化
起师十万日费千金师旅之后必有 (第 16b 页)
凶年故兵者不
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宝也和大怨必有馀怨奈何其
为不善也古者亲近不以言说来远不以言使近者

悦远者来与民同欲即和与民同守即固与民同念者
知得民力者富得民誉者显行有召寇言有致祸无
先人言后人而已附耳之语流闻千里言者祸也舌者
机也出言不当驷马不追
 缵义无古今治乱而不易者土宇也古之今之或治
 或乱而不一者君民也帝王富其民 霸王
富其地危
 国富其吏治国若不足亡国囷仓虚是故唐虞之代
 天下富战国之世无富民 (第 17a 页)
 天气下降而地气不应地有膏壤而天加水旱且天
 地之际未能同和岂君臣之间常可同德则知至治
 之世难逄也哉
霸王
之功不世立也 (第 3a 页)
 旧注 霸王
之道亦不可传代而有
顺其善意防其邪心与民同出一道即民可善风俗可

 旧注养善闲邪不县法度同道而往日 …… (第 3b 页)
 缵义争之不足让之有馀人已两全之道也夫怒逆
 德兵凶器争者人之所乱阴谋逆德好用凶器治人
 乱逆之至也文子以其言而授之范蠡越欲伐吴蠡
 引以为谏 勾践
不听败于夫椒则知欲祸人者乃所
 以自祸也贤者肯如是乎
老子曰治物者不以物以和 (第 12a 页)
 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巧是故人心易

 足为治不难后世俗变风移上行下效奢侈相尚贪
 欲无厌是以人心难足为治不易
老子曰 霸王
之道以谋虑之以策图之挟义而动非以
图存也将以存亡也故闻敌国之君有暴虐其民者即
举兵而临其境责以不义刺 (第 13a 页)
文子有平王问
道章句践位以大夫越伐吴蠡谏曰兵凶器
战逆德阴谋逆德好用凶器上帝禁之行将
不利引文子语也 句践
不听败于夫椒囚石 …… (第 010b 页)
室赂太宰嚭得归尝胆图报吴既治计然曰 勾践
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
蠡用其策从五湖游计然亦佯狂遁封禺之
地尝登山筹隐今吴兴计筹山是也列御 (第 0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