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小學類
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利
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
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 (第 3a 页)
 證误(拇依子/夏作□)
恒䷟(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第 6a 页)
(柔皆应皆恒之义也○愚案以卦变/言自泰而来刚上居四柔下居初也)恒亨无咎利贞久
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恒固能亨且无咎/矣然必利于贞乃)
(为久于其道不贞则久非其道矣天地之道所以长久/亦以贞而 (第 2b 页)
已矣○愚案恒字从亘从心所谓亘古今而)
(不已者此心也心之不已贞也贞则久于其道此以人/事言也天地之 道恒
久不已亘古今不知其所始不知)
(其所终也此/以天道言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久于其道终也利/有攸往始 (第 2b 页)
 明与圣言背矣
(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巳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第 4b 页)
 之体利有攸往终则有始者恒之用体用一理也不

 明乎体用者皆偏也先言天地之 道恒
久不已利有
 攸往终则有始次言日月四时造化之迹圣人之用
 方见所恒处日月四时天地所以为恒也故以其化 (第 9a 页)
 往也恒固天下最善之事乎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第 9b 页)
 则一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
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夫音扶)
 恒常久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人得之以为心
 则为恒德善人君子圣人之学皆由此而进之所谓
 恒其德也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则立德 (第 18a 页)
 (象数论曰迅雷疾风天道有时而变圣人谓此雷风/相与之常耳知雷风之为恒则知往来古今不离俄)
 (顷而恒之/道得矣)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 …… (第 7a 页)
 (动其事顺刚柔皆应其情交此卦之所以为恒也亨/者以此无咎者以此利贞者亦以此久于其道即上)
 (四者之道圣人恐人不知道之所在故曰天地之 道/恒
久不已明道配天地所以能久也不曰始终而曰)
 (终则有始者以卦体观之巽下震上阴阳之始也阴/自巽生至坤而 (第 7b 页)
终矣一阳生于下而为震阳自震生)

 (至乾而终矣一阴生于下而为巽以咸恒反对观之/阳终于艮而震始之阴终于兑而巽始之所谓天地)
 (之 道恒
久不已者如此本义以终属久于其道以始/属利有攸往似不若以久道统终始免得分配也以)
 (下六句又承终则有 (第 8a 页)
 明曰滕口说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
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
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
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 …… (第 5b 页)
 恒亨无咎上下相与皆久之道久于道愈久而推之
 愈通是以亨既亨恒又何咎利贞以道正巽正动之
 利利有攸往以道内巽外动之利天地之 道恒
故久 (第 6a 页)
 而不已人之 道恒
岂其久而遂已柔巽于内刚动于
 外柔巽有终刚动有始方将与天地之久道同其不
 已故恒亨既无咎而又有贞之利 (第 6b 页)
 柄一阳最为小矣然审几明而欲不能乱故辨于物
 复之为也所以为德之本阴阳相错杂矣然守之固
 而能久于其 道恒
之为也所以为德之固损克己之
 事故先难然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则后易矣故为德
 之脩益集义之功故长裕然益非 (第 20a 页)
相悖相与以气之正巽柔顺于内/而应外之刚震刚动于外而应内之柔皆道之正也)
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利 (第 4b 页)
卦德释卦名义或以卦变言刚上柔下/之义曰恒自丰来刚上居二柔下居初也亦通)恒亨无
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恒固能/亨且无)
(咎矣然必利于贞乃为久于其道不贞则久非/其道矣天地之道所以长久亦以贞而 (第 1b 页)
 下经首咸恒咸以艮之少男兑之少女为夫妇故有

 咸感之 道恒
以震之长男巽之长女为夫妇故有恒
 久之道咸感也男女感说莫如少者艮体笃实而诚
 兑体柔顺而和兑居上艮居 …… (第 1b 页)
 有所往则可行其志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天 …… (第 7b 页)
 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者事父母以

 孝处兄弟以义字子孙以慈富而不骄贫而不滥斯
 可为恒久之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者阴阳之
 和不失其序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者夫妇相敬如
 宾慎终如始则所往皆利矣日月得天而能久 (第 8a 页)
 方氏河南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在今华州
北恒
 职方氏并州其山镇曰恒山白虎通云北方为恒山
 者何阴终阳始其 道恒
久故曰恒山
嵩高
 白虎通曰嵩高山者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
 居四方之中而高故云嵩高在今河南府 (第 11b 页)
  (翻如风飙水沸令人惊心动魄兑为/口舌上六主兑又居感极故有此象)
恒䷽(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
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
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
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第 5a 页)
 云以言动人所感已浅言又不切人谁肯动
(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

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
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
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
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 (第 6a 页)
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
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 (第 7b 页)
  恒
闻之张希献氏云恒字左旁从立心右旁从一日乃立
心如一日也胡炳文氏云咸以卦体卦德卦象释卦辞
卦亦叠是三者仅以释卦名义盖咸之为咸者易知恒
之为久者未易知也雷风气也故曰相与山泽形也而
相与者气故曰二气感应以相与风多有不因雷者不
必言矣但雷震则便有风此是雷之风也故为常理彖
传以久于其道天地之 道恒
久不已释亨无咎利贞此 (第 4b 页)
之理变而后能常朱子曰常而后能变常而后能变者
如天地无私覆载故能常覆载日月无私照临故能常
照临即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意此主利贞言也变而
后能常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终则有始意主利
有攸往言也合二说始尽恒字之义 (第 5b 页)
 其可市乎


(句/)(句/)无咎(句/)利贞(句/)利有攸往
传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 道恒
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
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