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類書類
阴精阳气聚而成物此总言神游魂为变)
(魂游魄降散而成变此总言鬼疑错综而言曰然此所/谓人者鬼神之会也铢 宰我
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
(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注谓口鼻嘘吸为气耳目 (第 26b 页)
  齐(音齐下其齐同)之为言齐也所以齐不齐而致其齐也(二句
出礼记祭统篇)
明犹洁也洋洋流动充满之意能使人畏敬
奉承而发见(形甸反下同)昭著如此乃其体物而不可遗
之验也孔子曰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音熏)蒿悽怆
(初亮反)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正谓此尔(章句所引乃礼记祭
宰我
问鬼神孔子答之云云疏言人生时形体与气合共为生其死则形与气分其气之精魂发扬升
于上为昭明者神灵光明也焄 (第 19a 页)
  关雎周南国风诗之首篇也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
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
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
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
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
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


  ○哀公问社于 宰我
(第 16b 页)
宰我
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第 16b 页)
宰我
孔子弟子名予(鲁人)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
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唐孔氏曰夏都安邑宜松商都亳宜柏 (第 16b 页)

都丰镐宜栗 金氏曰自唐以来社始用石为主具见唐书张齐传)
战栗恐惧猊 宰我
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
附会其说与(音余 甘誓曰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盖古者建国左 (第 16b 页)
祖右社左阳右阴
主杀军行以帛书社主以行弗用命戮之于社)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諌既往不咎

  遂事谓事虽未成而势不能已者孔子以 宰我
所对
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
可复(扶又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
尹氏曰 (第 17a 页)
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义其木也
不知而妄对故夫子责之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去声)桓公霜诸侯器小言其不 (第 17a 页)
  与许也 胡氏曰子贡方人夫子既语(音御)以不暇又
问其与回孰愈以观其自知之如何闻一知十上知

(去声)之资生知之亚也闻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资学而
知之之才也子贡平日以已方回见其不可企(丘氏去智
二反)
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难于
自屈故既然之又重(去声)许之此其所以终闻性与天
道不特闻一知二而已也

  ○ 宰予
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朽许久反圬音污与平声下同)

  昼寝谓当昼而寐朽 (第 7b 页)
腐也雕刻画也圬镘(莫官反)也言

其志气昏惰教无所施也与语辞诛责也言不足责
乃所以深责之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
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行去声)

   宰予
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
失亦以重(去声)警之也胡氏曰子曰疑衍文不然则非
一日之言也 范 (第 8a 页)
氏曰君子之于学惟日孜孜毙(毗祭
反)
而后已惟恐其不及也 宰予
昼寐自弃孰甚焉故 (第 8a 页)
子责之胡氏曰 宰予
不能以志帅(入声)气居然而倦是
宴安之气胜儆戒之志惰也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懈
(居隘反)惰荒宁为惧勤励不 (第 8b 页)
息自彊此孔子所以深责 宰予
也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
疑学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
行耳

  ○子曰 …… (第 8b 页)
  觚棱也或曰酒器(礼特牲礼用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马融曰一升曰爵二升曰觚)
或曰木简(见于汉急就章颜师古曰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
书孔子叹即此也)
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
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 程子曰觚

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
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
则为虚位范氏曰人而不仁则非人国而不治(去声)
不国矣

  ○ 宰我
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刘聘君(名勉之字致 (第 39a 页)
中号草堂建安人文公妇翁)曰有仁之仁当作人今
从之从谓随之于井而救之也 宰我
信道不笃而忧 (第 39a 页)
  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史记哀四年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
陈蔡大夫谏曰孔子贤者久留陈蔡用事于楚则陈蔡危矣于是𤼵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七日
乃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之)
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
孔子思之盖不忘其相(如字)从于患难(去声)之中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 宰我
子贡政事冉
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
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 (第 2b 页)
  孺悲鲁人尝学士丧礼于孔子(记杂记恤由之丧鲁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

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
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而又
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程子曰此孟子所谓不屑
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

  ○ 宰我
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期音期下同)

  期周年也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 (第 14a 页)
  没尽也升登也燧取火之木也改火春取榆柳之火
夏取枣杏之火夏季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音柞由)
火冬取槐檀之火亦一年而周也(周礼夏官司爟古唤反掌行火之政
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也行犹用也变犹易也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
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已止也言期年则天运一周时物皆
变丧至此可止也尹氏曰短丧之说下愚且耻言之 宰我
亲学圣人之门而以是为问者有所疑于心而
不敢强(上声)焉尔 …… (第 14b 页)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夫音扶下同衣去声女音汝下同)
礼父母之丧既殡食粥粗衰(音催)既葬疏(平声)(音嗣)水饮
受以成布期(音基)而小祥始食菜果练冠縓(取绢反)(去声)
(平声)(音迭)不除无食稻衣锦之理夫子欲 宰我
反求
诸心自得其所以不忍者故问之以此而 (第 15a 页)
宰我
不察
(记閒传父母之丧既殡食粥朝一溢米莫一溢水齐衰之丧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大功之丧不食醯
酱小功缌麻不 ……
(第 15a 页)
  此夫子之言也旨亦甘也初言女安则为之绝之之
辞又发其不忍之端以警其不察而再言女安则为
之以深责之

   宰我
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
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 (第 15b 页)
父母乎

   宰我
既出夫子惧其真以为可安而遂行之故深探
(他覃反)其本而斥之言由其不仁故爱亲之薄如此也
怀抱也又言君子 (第 16a 页)
所以不忍于亲而丧必三年之故
使之闻之或能反求而终得其本心也 范氏曰丧
虽止于三年然贤者之情则无穷也特以圣人为之
中制而不敢过故必俯而就之非以三年之丧为足
以报其亲也所谓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特以责 宰我
之无恩欲其有以跂(其至反)而及之耳(记三年问君子三年
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是无穷也故先
(第 16b 页)
所谓知言是也又曰孟子知言正如人在堂上方
能辨堂下人曲直若犹未免杂于堂下众人之中则
不能辨决矣

   宰我
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
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行去声说如字)
此一节 …… (第 16a 页)
  有言有同也以百里而王(去声)天下德之盛也行一不
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心之正也圣人之
所以为圣人其根本节目之大者惟在于此于此不

同则亦不足以为圣人矣

  曰敢问其所以异曰 宰我
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
不至阿其所好(污音蛙好去声)

  污下也三子智足以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阿 (第 19a 页)
私所好而空誉(平声)之明其言之可信也

   宰我
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程子曰语圣则不异事功则有异夫子贤于尧舜语
事功也盖尧舜治天下夫子又 (第 19a 页)
(廿/六)夫子友原壤 宰我
左传吴季札讥叔孙穆子好善而不能择人原
壤母死登木而歌夫子圣人与之为友者论语
云无友不如已者谓方始为交 …… (第 15b 页)
于此且夫子圣人诲人不倦 宰我
请丧亲一期
终助陈恒之乱互卿童子许其来进之情故志
在携奖不简善恶原壤为旧何足怪也
(廿/七)其中退然 (第 16a 页)

正义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者民丰物用则知荣
辱礼节故至于物用可以立人纪也
(十/四)合鬼与神教之至也 宰我
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
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
至也注云气谓嘘吸出入者也耳目 …… (第 8a 页)
魄合鬼神而祭之圣人之教致之也正义曰自
此以下至以祀先生先公敬之至也此一节明 宰我
问鬼神之事夫子答以鬼神魂魄祭祀之
礼又广明天子诸侯耕藉及公桑之事今各随
文解之 不知其所谓者 (第 8b 页)
宰我
善问孔子吾唯
闻鬼神之名不知此鬼神所谓何物为鬼神
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者此夫子答 (第 8b 页)
宰我
以神
名言神是人生存之气气者是人之盛极也
魄也者鬼之盛也者是夫子答鬼神之事言人 (第 8b 页)
曰其气发扬于上止)神之著也注)其气不必谓是阴阳之气亦不可谓是鬼神之气盖此其气字是指物之气祭义载夫子答 宰我
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是之谓鬼骨肉毙于 (第 61a 页)
显阐幽之意不然三百篇中性情之得其正者岂独关睢又如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盖以当时于三子有异论故也
哀公问社于 宰我
减二十二字)
古之建国者左祖右社必立祖者人本乎祖且人属也阳也故左祖必立社者人非土榖不生社兼稷在其中二 …… (第 65b 页)
与亡若人君不修德用贤而养民则国亡而不能保其社稷矣愚窃谓 宰我
之荅哀公者宜用此意乃徒以社之主木为言抑末矣况使民战栗之说又非所以为人君之福乎既曰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为主 …… (第 66a 页)
殷人以柏亦未必举天下之诸侯社皆以柏也周人以栗亦未必举天下之诸侯社皆以栗也鲁人用栗在齐在楚未必皆以栗也 宰我
此对甚疏下句尤凿纵 …… (第 66a 页)
立社之本意集注句姑且就其言之谬而正之耳未暇深论也夫子所以责之为好说的都不说无打紧不好说的却又说使当时 宰我
荅哀公只上三句无下一句孔子责之亦不至如是之深成事不说三句只是驷不及舌意三句皆泛失言之意在其中虽云不咎 …… (第 66b 页)
知不难于自屈则不画于己至夫子之所以许之者以此观其终闻性与天道不特闻一知二而已则夫子今日之许果不虚矣 宰予
昼寝 …… (第 95a 页)


宰予
能言其平日所言必皆志学勤笃之事今也昼寝则是行之不逮处故夫子既责其昏惰复以其行不掩言者并责之所以重警之 …… (第 95b 页)
观其行焉我之所以改是听言信行之失者盖于予之事而改之看来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以 宰予
能言之故而重警之云耳 (第 95b 页)
显阐幽之意不然三百篇中性情之得其正者岂独关睢又如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盖以当时于三子有异论故也
哀公问社于 宰我
减二十二字)
古之建国者左祖右社必立祖者人本乎祖且人属也阳也故左祖必立社者人非土榖不生社兼稷在其中二 …… (第 65b 页)
与亡若人君不修德用贤而养民则国亡而不能保其社稷矣愚窃谓 宰我
之荅哀公者宜用此意乃徒以社之主木为言抑末矣况使民战栗之说又非所以为人君之福乎既曰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为主 …… (第 66a 页)
殷人以柏亦未必举天下之诸侯社皆以柏也周人以栗亦未必举天下之诸侯社皆以栗也鲁人用栗在齐在楚未必皆以栗也 宰我
此对甚疏下句尤凿纵 …… (第 66a 页)
立社之本意集注句姑且就其言之谬而正之耳未暇深论也夫子所以责之为好说的都不说无打紧不好说的却又说使当时 宰我
荅哀公只上三句无下一句孔子责之亦不至如是之深成事不说三句只是驷不及舌意三句皆泛失言之意在其中虽云不咎 …… (第 66b 页)
知不难于自屈则不画于己至夫子之所以许之者以此观其终闻性与天道不特闻一知二而已则夫子今日之许果不虚矣 宰予
昼寝 …… (第 95a 页)


宰予
能言其平日所言必皆志学勤笃之事今也昼寝则是行之不逮处故夫子既责其昏惰复以其行不掩言者并责之所以重警之 …… (第 95b 页)
观其行焉我之所以改是听言信行之失者盖于予之事而改之看来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以 宰予
能言之故而重警之云耳 (第 95b 页)
时就取瑟使歌声彻于外为孺悲所闻耳南轩以为使将命者闻之非也 宰我
问三年之丧芟二条减一百五十七字更定次序) (第 72b 页)
宰我
问三年之丧只到期年亦已久矣为何盖居丧则不得习于礼乐夫君子三年不为礼则旷废日久而礼必坏三年不为乐则旷废 …… (第 72b 页)
后世都不理会如何得天地位万物育尹氏曰短丧之说下愚且耻言之云)云有所疑于心而不敢强焉耳此说固忠厚然不知 宰我
独以此为疑是如何则其心可知矣
食夫稻芟二条减八十七字)
…… (第 73b 页)
似不必下盖本文虽无曰字两个汝安则为之且食旨不甘亦谁认作 宰予
说耶又前条取尹氏短丧之说一段替 (第 75a 页)
宰我
回护此语亦可不集而又置在圈内似不可晓且其曰 (第 75a 页)
宰我
既出夫子惧其真以为可安而遂行之此句尤不可晓夫子上文既责之曰汝安则为之云)云矣 (第 75a 页)
宰我
何至犹真以为可安而遂行之乎圣人只是深探其本而斥之耳愚此说则所谓有所疑于心而不敢强为也倘朱子再详集注此 …… (第 75a 页)
子此三条始终只是要唤醒 宰我
而使自得其本心绝之虽甚责之虽严而此意终有不能自已者所以为圣人也孟子所谓亦教之以孝弟而已者亦此意可见圣 …… (第 76a 页)
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可引以解此章之意子路之终身诵子贡之以无谄无骄为至执德不弘也 宰我
之忧为仁之 (第 95a 页)
宰我
子贡善为说辞至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则皆是愿学孔子之意以言外味之又见得孟子虽不敢自以为圣然知言养气学已到圣 …… (第 13b 页)
饶氏之说少异孟子之不动心其原盖出于此承上句反身循理说
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此承孟 子我
四十不动心及告子先我不动心之言而问也丑问虽两平孟子只述告子之不动心者而论断之亦就见得已之所以不动心者 …… (第 18b 页)
宰我
子贡善为说辞
大槩只是善辩
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芟二条减十四字)

善言字轻德行字重善为说辞则是有言者 …… (第 42b 页)
独无分乎故分如上根本节目之分而为枝叶
敢问其所以异 宰我
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分明是高明了然纵使其污下而不高明谅亦不至阿其所好而空誉之夫虽污下尚不至于阿所好则 …… (第 48a 页)
尧舜亦无事功矣而谓夫子之圣实有盛于尧舜乎程子曰语圣则不异事功则有异此程子之言最
为有理但亦未审 宰我
本意果是如此否如下条子贡云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亦尽以事功言乎抑又是 (第 49a 页)
宰我
子贡有若自见夫子之圣而不及见羲皇尧舜之圣故以为前此所未有乎周人谓武王克商之功于汤有光然以今观之武之功 (第 49a 页)
告子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或以德为功及物者依上节事功例也曰此处甚难解有子之言未必主于事功虽 宰予
之言亦未必然 …… (第 25a 页)
也顾今人未之信耳程子事功之说极为有功但虚心平气而玩 宰我
子贡有若之言则似有未尽然者曰然则夫子之德果亦有过于尧舜群圣人者乎曰不然也然则三子者何以言之曰孔子之德 (第 25b 页)
白帝之室者也何为独非帝乎故孔君以黄帝上数为皇
少昊为五帝之首耳若然案今世夲帝系及大戴礼五帝德并
家语 宰我
问太史公五帝夲纪皆以黄帝为五帝此乃史籍明
文而孔君不从之者孟轲曰信书不如其无书吾于武城取二 (第 5b 页)
 道言四时失其序则其施必悖无以统万象矣以君
 道言五刑失其用则权必丧无以服万民矣哀公欲
 去三桓张公室问杜于 宰我
古者用命赏于祖不用
 命戮于社 (第 26a 页)
宰我
对以使民战栗盖劝之断也仲尼则
 曰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其自与哀公言乃以为可杀
 何也在圣人则能处变而不失 (第 26a 页)
也注云言
于父母加隆其恩使倍期也据此而言则圣人初欲为
父母期加隆焉故为父母三年必加隆至三年者孔子
宰我
云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是以子为之
三年报之三年问又云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
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 (第 3b 页)
 所贵补偏救弊矫不正以归于正此恭哀俭三者有

 举趾高之莫敖正考父矫之以伛偻有短丧之 宰予
 
高柴矫之以泣血有三归反坫之管仲晏子矫之以
 敝裘所以励人心而维风俗有所为而为之其亦因
 时制宜善体小 (第 16b 页)
   (裁割而言斩者取痛甚之意丧服四制曰其恩/厚重者其服重故为父三年以恩制者也为君)
   (三年以义/制者也) 宰予
欲短丧夫子曰子生三年然 …… (第 17b 页)
   也夫三年之丧贤者之所轻不削者之所勉(辅氏/曰子)
   (夏闵子骞之事毛传所载如此与礼记不同先生/并取 宰予
之事言之而不加一辞焉然熟读而详)
   (玩之则自有所发而可以为情性之正矣又曰非/以三年之丧为足以报 …… (第 18b 页)
   (亡则弗之志矣者也至于圣人既为之中制/则贤者必当俯而就不肖者必当跂而及也)
   序刺不能三年也(曾氏曰不能三年虽不知为服/岁月然 宰我
谓期可已矣齐宣)
   (王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古之不能三年者意皆如此)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