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類書類
  或问二十章之说曰其大旨则程子得之矣谢杨各有
发明而皆有未尽者盖礼际不善无所稽考难以指
言而以为不足见者尤非所以言圣人之心也惟吴

氏得之为多故今集注取其文而颇以谢杨之意足
之盖圣人之门来者不拒傥非有故未有却之如此
其峻者而其事则不可知耳洪氏胡氏皆以为学士
丧礼乃此后事圣人盖不终绝之又与吴氏小异云

  或问二十一章诸家之说有谓 宰我
之问盖闻礼家至
亲期断之言故以质之夫子非自执丧而欲短之也
如何曰此盖以 (第 18b 页)
宰我
为圣人之徒不应问此而欲为之
文其过也其意则忠且厚矣然三年之丧生于人心 (第 18b 页)
非由外至而礼家固亦已有加隆之说矣设使 宰我
实闻期断之说而不能察其是非尽其曲折则其爱
亲之薄亦可知矣虽非自短其丧然其情亦何以异
耶曰又有以 (第 19a 页)
宰予
为不察理不知仁而不知爱亲之
道者信乎曰是其意若曰予非不爱亲也特不察理
而不知其道也非不仁也特不知仁也 …… (第 19a 页)
则为不仁其间盖不容发而其存不存又不待于知
之而后能勉也亦系于吾心之厚薄如何耳 宰我

稻衣锦自以为安则其无爱亲之心可见而夫子所
以斥之者亦明矣说者乃欲曲为之讳而未减其不仁
不孝之罪是 (第 19b 页)
以其说徒为辞费而不足以掩其实也
曰或谓 宰我
非不知短丧之为薄直以有疑故不敢
自隐于夫子只此无隐便是圣人诚处如何曰言 (第 19b 页)

之心虽薄而其不敢自隐者犹有圣门气象可也 …… (第 19b 页)
之原自我始也
其引乐正子春之言则似矣而亦未察乎子春之事
乃其不用情而过于礼者故悔而思有以俯就之耳
宰予
之情则又乌可用而遂短其丧也曰若以 (第 20b 页)

之无所不薄为不仁如何曰是亦未知其短丧之
已为不仁之甚不待至于无所不簿然后为不仁也岂 …… (第 20b 页)
说为有当于人心矣谢氏特恐贤者
过中以上亦然洪氏所谓礼坏乐崩之意亦善(洪氏曰礼
乐之实乃自事亲从兄而出
宰我
轻所重而惜其末故夫子推本以告之)然亦有所未尽
盖礼乐无所不在丧固有丧之礼矣唯乐为无所用
于丧者然当丧 …… (第 21a 页)
而直以不忍之端告之此章之通义则李氏之说尤
为有功(李氏曰 宰予
于三年之丧自度其有不能免者又闻期断之论是以疑而问之故夫子先
示之以君子之所不安待其出也而后言父母于其 (第 21b 页)
独以是求仁焉则又甚矣彼夷齐者
亦曰不如是则无以得其心之所安而贼夫德耳岂
曰仁在于彼而饿死以求之哉其论 宰我
之问则予
于本章已辨之矣杨尹氏则皆得之而尹氏所谓当
为者则当以予前说通之耳

  或问柳下惠仕而屡黜 (第 3a 页)
则淫难行则诐致曲则邪求之一卷之中此弊数数)不必指
一人以主一事也曰旧读夫子既圣以下方为公孙
之问今以 宰我
以下皆为问辞何也曰此林氏之说
也林氏之书惟此义为有功耳昔者窃闻以下至具 (第 10a 页)
文故罔者有之舍也直者文之素也蒙者亡之主也酋者生之)


府也(论语比考谶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 宰予
独顾由蹙堕车)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黄庭经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六府 …… (第 27b 页)
 (江汉之间蕃衍于郑卫似续于齐鲁而传之万世不可改矣今之学者习而不察故附论之)又按也字 

 (古人多有与邪通用者如论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宰我
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人焉其从之也皆作)
 (邪字读庄子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晏子景公曰此君 (第 30a 页)
 (孟讽谏诗享国渐世垂烈于后乃及夷王克奉厥绪)东方朔荅客难见下字下 淮南子原道训见野 


字下 时则训起毁宗立无后封建侯立贤辅(诠言训胜在于数不在于欲駎者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缓急调乎手御心调乎马欲音余矩反(随时三年时去我先去时三年时在我后无去无就中立其所)


天道无亲唯德是与 文子同(兵略训蔽之于前望之于后出奇行陈之间发如雷霆疾如风雨搴巨)


旗止鸣鼓而出入无形莫知其端绪者也(翼轻边利或前或后离合散聚不失行伍)人间训故蔡女 

 (荡舟齐师大侵楚两人构怨廷杀 宰予
简公遇杀身死无后陈氏代之齐乃无吕两家斗鸡季氏金距郈)

公作难鲁昭公出走故师之所处生以棘楚(文子见下 (第 24b 页)
  哀不伤乐不淫皆指作诗者而言盖此诗是宫中之
人所作其忧其乐皆作诗者之自忧乐考于朱氏诗

传可见双峰皆以为文王之忧乐则其与怀婚姻者
又何异哉既非诗之本旨尤非所以言圣人也

  哀公问社章 集成集疏蔡觉轩谓哀公之问 宰我

谋讨三桓之廋辞

  按或问尝有以此为苏氏说而质之朱子者朱子曰
昔尝有以是问于尹子者尹子艴然不答 (第 38b 页)
既而曰说
经而欲新奇则亦何所不至此言可畏也哉详此则
朱子不取其说可知不知觉轩又何为以此为说乎


  𤼵明引张氏说以使民战栗为哀公之言成事不说三
句为夫子责 宰我
不正救之语 𤼵明自谓作责 (第 39a 页)
宰予
失言说则成事遂事二句全无著落从南轩说则三句
皆有情否则付之阙疑可也 辑释备引二说

  按三句辞气严 (第 39a 页)
正恐是责 宰予
之言成事遂事既往
只是言已出之意不说不谏不咎皆只言责之无及
于事之意夫子尝以于予与何诛而责 (第 39a 页)
宰予
矣辞气
略与此同皆是以不责责之者语录谓此三句盖驷 …… (第 39a 页)
  集注古者立社各以土所宜木为主 通引冯氏谓王
者立社取木之至坚且久者柏坚于松栗坚于柏周人
存商之亳社而屋之鲁哀四年亳社灾当是木烬于火
而公欲求木以植之故有问也 通谓春秋书郊者九
书社者一识变也哀公岂非以亳社灾而问欤明乎郊

社之义治国如示诸掌惜乎哀公之不能明此而 宰我
又不能为公明之

  集注既主土所宜木之说冯氏又以取木之坚且久
者为说政恐所宜者未必坚久坚久者或非所 …… (第 40a 页)
  俗说吾与女弗如也皆以为夫子亦以子贡为弗如
颜子而已今观集注故既然之一句是说上面弗如
也一句又重许之一句是说吾与女弗如也一句若
如俗说则又只说得然之之意而不见所谓许之之
意盖许是许其将来有进非许其闻一知二而已也
其曰弗如也犹曰女诚弗如颜回也其曰吾与女弗
如也者犹曰吾许女之有进以女能自知其不如颜

回而又不难于自屈也如此方说得集注然字许字
意出而下文终闻性与天道不特闻一知二之言方
见得是许之之意

   宰予
昼寝章集注昼寝谓当昼而寐 通引冯氏谓或
云寝内寝也又引齐氏谓昼不居内

  观朽木粪墙之喻正是言其志 (第 58b 页)
  怪力乱神章集注鬼神造化之迹 辑讲问学者鬼神
既是造化之迹则非微妙难知胡为圣人不语学者未
能对饶氏曰伊川说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
是以鬼神为显者而神为鬼神之微者故谓鬼神为造
化之迹其说与中庸不见不闻者少异集注引此为说
而复继之曰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未能深惟其意
详双峰之意似欲以神为妙用之神岂以经文专言

神而不兼鬼欤恐不必如此泥妙用之神固不言鬼神之
神亦岂易言姑以浅近言之后世释老巫觋所以诳诱愚
俗而举世莫能辩诘者何者不依鬼神诪张为幻耶使夫
子而轻与理有未穷之人言之亦安得不滋其惑哉若谓
造化之迹为非微妙难知则恐不可如此言之容易易大
传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此正是穷
理之事谓鬼神之理不微妙不可也祭义 宰我
曰吾闻鬼
神之名不知其所 (第 26b 页)
宰我
圣门高弟且不知其所谓谓鬼 (第 26b 页)
  污不至阿其所好集注污下也假使污下必不阿其所
好而空誉之 辑讲污字属上句属下句皆无意义恐
决字之误 考證以文势言污字当是决字之误
孟子既曰智足以知圣人又曰污不至阿其所好词

气之间扬而若抑抑而复扬皆所以极明其言之可
信盖世间自有明足以知人而不能无所阿私者则
其言犹未可信也故必如集注假使污下之说然后
下句足以备上句未尽之意意味深长双峰反以为
无意义何耶若以为决文意固直政恐智者之未可
必其无私也考證又剿之以为己说陋矣

  饶氏谓 宰我
谓观夫子贤于尧舜不知他所观在何处
不可晓看来程子不甚 (第 36a 页)
宰我
之言所以将事功来说 (第 36a 页)
集注引此说似是朱子微意

  详孟子首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之言
称赞三子以𤼵其端然后引其言如此使 宰我
之言
未尽善则孟子为失言矣程朱亦但释其贤于尧舜
者之所在不知双峰如何见得不取与微意之端的
况朱子中庸 (第 36b 页)
 祀则祝史荐之山川百祀则有司举之宗庙之祭重
 大与天地社稷等而可代者主孤之痛先祖鉴照非
 外事比也外事而可代者卑小也 宰我
云三年不为
 礼据主丧者之身而言未可为不祭之證且如天地
 社稷越绋而行事即主丧者亦何尝不身为礼特他 (第 13b 页)
齐者齐戒之义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形德于已而设教于民下体坤坤民顺从故天下服矣寻神道设教谓祭祀也祭义曰 宰我
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 (第 21a 页)
失其序则其施)
(必悖无以统万象矣以君道言五刑失其用则其权必/丧无以服万民矣哀公欲去三桓张公室问社于 宰我)
(
古者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第 75b 页)
宰我
对以使民战栗/盖劝之断也仲尼则曰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其自与哀)
(公言乃以为可杀何也在圣人则能处变而不失 (第 75b 页)
 弃民五世而欲以一朝收之难哉昔齐晏子告景公
 以田氏之祸惟礼可以已之景公称善而不能用齐
 卒以亡语称哀公问社于 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
 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孔子闻之曰成 (第 44b 页)
 弃民五世而欲以一朝收之难哉昔齐晏子告景公
 以田氏之祸惟礼可以已之景公称善而不能用齐
 卒以亡语称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
对曰夏后氏以
 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孔子闻之曰成 (第 44b 页)
 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以为哀公将去三桓而
 不敢正言古者戮人于社其托于社者有意于诛也
  宰我
知其意而亦以隐答焉其曰使民战栗以诛告
 也孔子知其不可也此先君之所为植根固矣不可
 以诛戮齐也盖亦有 (第 45a 页)
 孤竹君之子也辽海见漂旦往视之有浮棺尸绛衣
 露冠者葬之
水名盗泉仲尼不漱里名胜母曾子敛襟
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 宰予
独顾由蹶堕
(宋注曰子路 (第 4a 页)
宰予
顾视凶地故以足蹶之) (第 4a 页)
 按尸子仲尼志意不立子路侍仪服不修公西华侍
 礼不习子贡侍辞不辨 宰我
侍亡忽古今颜回侍节
 小物冉伯牛侍曰吾以夫六子自励也 孔子曰吾
 有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 (第 4b 页)
 以知贤

贲居子曰素王之说此后世私谥所昉也楚子西之



沮昭王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王之辅相有


如颜回王之将帅有如子路王之官尹有如 宰予


者乎是则夫子居然一尧舜矣帝王所臣役苟禄


之徒耳夫子所仆侍都养皆天下英贤此福岂易




仲尼钧 (第 7a 页)
文在手是谓知始 宰我
手握户是谓守道子游
手握文雅是谓敏士公冶长手握辅是谓习道子夏手
握正是谓受相公伯周手握直期是谓疾恶樊 …… (第 7a 页)
 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贲居子曰按生而文在手者如唐叔虞之文曰虞成


季友之文曰友其著矣及观姓源谱有云盘庚妃



姜氏梦龙入怀孕十二月而生子手把南字长封


荆州号南赤龙又血脉谱文王曹夫人姜氏见赤


龙交而孕十二月生子手把薛字因氏为薛又周


昭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阎封于阎城平王少


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武为氏此皆无奇德


而异瑞若此至于惠公仲子有文在手曰为鲁夫


人见于春秋之首简尤可诧异然则 宰我
子游辈


之手皆握字固不为怪矣

兖豫属上台(九州系于三台)荆扬属下级(上之下等一台各有上下)梁雍 (第 11a 页)
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
于其心害于其政𤼵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
吾言矣 宰我
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
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 …… (第 10b 页)
下皆不为也是则同曰敢问其所以异曰 宰我
子贡有
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第 11b 页)
宰我
曰以予观于
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
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 …… (第 11b 页)
丑问其所以为异孟子乃引 宰我
子贡有若之说而
独尊孔子焉余寻其问端止谓加齐卿相动心与不
动心而问对往来乃𤼵圣贤之深蕴辨诸子之是非 …… (第 13b 页)
也曹信公孙疆乃至亡国秦用李斯乃至
亡天下圣人复起必以此论为至当矣古之善言与
孟子意合者则有其人矣故曰 宰我
子贡善为说辞
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孟子以为德行我能言之 …… (第 20a 页)
至于辞命则不及 宰我
子贡诸公矣丑见孟子论养
浩知言之论一洗俗学之陋乃遽然叹曰然则夫子
既圣矣乎夫始也以孟子望管晏过孟贲今 …… (第 20b 页)
有同乎曰有同于朝诸侯有天下同于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至于异处则
生民以来未有出于夫子者且引 宰我
之所见子贡
之所见有若之所见以为言夫三子之所见岂为夸
大之辞以自私于圣人哉盖学极其深者乃知其言
之不 (第 21b 页)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
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
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
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

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
何为不豫哉

  孔门弟子知尊圣人如乡党朝廷步趋言语饮食寝
处起居应对皆详观而谨书之如乡党之篇是也至
宰我
则以为贤于尧舜子贡则以为见其礼而知
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有若则以为出于其类拔乎
其萃曾子则以为江汉以濯 (第 18b 页)
  余读孟子书乃知其学无所不窥其书无

所不读而独留意于六经之宗周孔之粹其引
證取舍一以所自得于圣王者以决择之如三
圣之行 宰我
有若之论孔子之谈诗鲁人之猎
较曾子之论有若子思之标使者皆世之所不
传者而孟子独昌言以标榜之至如书之武 (第 1b 页)
 嵩山晁氏曰恭过则伪哀过则毁俭过则陋而君子
 以之者盖有为而为之将矫之以为中也时有举趾
 高之莫敖故正考父矫之以循墙时有短丧之 宰予
 
故高柴矫之以泣血时有三归反坫之管仲故晏子
 矫之以敝裘虽非中行亦足以矫时励俗也
初六飞鸟以凶 (第 20a 页)
(此章相𤼵明贤人者胜人之谓 宰我
所谓贤于尧舜即/此贤字苏子瞻曰夫贤于人者岂有极哉圣人与焉见)
(其谓之圣人则隆之见其谓之贤人则降之此 …… (第 5b 页)
魂之变凡皆游移不/定而能为变之象也魂不自变必生于物物不终物必)
(游于变鬼神造化之理尽诸斯矣礼孔子谓 宰我
曰气/者神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众生必有死死必归土是)
(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𤼵扬于上为昭明 (第 11b 页)

其训诂则不明诗礼语皆徵实非明其名物
亦不解论语孟子词旨显明惟阐其义理而
止所谓言各有当也其中如谓 宰予
子贡有
若缘孔子圣德高美而盛称之孟子知其太
过故贬谓之污下之类纰缪殊甚以屈原憔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