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類書類
   淮夷
陈傅良云江汉常武二篇同言淮夷以地里考之曰江
汉之浒者淮南之夷也若在淮北则江汉非所入之路
也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者淮北之夷也若在淮南则
徐土非联接之地矣孔氏曰召公伐淮夷在淮水南鲁
僖伐淮夷在淮水北当淮之南北皆有夷也○禹贡云
淮夷蠙珠暨鱼 费誓
云徂兹淮夷徐戎并兴○春秋僖
十四年杞辟淮夷迁都诸侯城缘陵十六年鄫为淮夷 (第 12a 页)
  维可之是以录之录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此孔
  子之所以为诗也 虞惇按先儒多以此为颂伯
  禽之诗以伯禽征淮夷见于书之 费誓
而僖公时
  未尝伐淮夷有功也考春秋僖公十三年从齐桓
  公会于咸为淮夷之病杞也十六年又从齐桓公
  (第 9a 页)
 集说(孔氏安国曰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孔氏颖达曰周公摄政之)
 (初奄与淮夷从管蔡作乱周公征而定之成王即政/淮夷与奄又叛成王亲往征之成王即政始封伯禽)
  (费誓
之称淮夷徐戎并兴鲁侯征之王伐淮夷鲁伐/徐戎是同时讨伐知成王即政之年复叛也○黄氏)
 (度曰淮夷种类不 …… (第 32b 页)
 (自为鬯不资于天子矣锡以圭瓒则假之礼器赉以/弓矢则假之兵权又不止于成王待周公者矣呜呼)
 (其周之/东乎)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 费誓
 集传徐徐戎也夷淮夷也
 集说(孔氏颖达曰经称淮夷徐戎序言徐夷略之也/诸侯之制于郊有门恐其侵逼鲁境故 …… (第 39b 页)
   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囧命
 卷第二十一
  周书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书序
    (臣/)等谨案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
 圣祖仁皇帝御定大学士(臣/)王顼 (第 49b 页)
 一篇贡也五子之歌一篇歌也甘誓泰誓三篇汤誓

 牧誓 费誓
秦誓八篇誓也仲虺之诰汤诰大诰康诰
 酒诰召诰洛诰康王之诰八篇诰也伊训一篇训也
 说命三篇微子之命蔡仲 …… (第 20a 页)
 盖史氏旧文也
何氏异孙曰书序东莱吕氏以为皆孔子文而朱文公

 悉以为非蔡传以为周秦间人文字有合经处中间
 略有得春秋意者如武成洪范 费誓
秦誓数篇东莱
 见一二处中有似春秋遂以为皆孔子之书不知各
 篇元自有史官叙作书之意尽自明白
金氏履祥 (第 24b 页)
    盖师兴之时而誓于亳都者也今文古文皆有
    集说(孔氏颖达曰甘誓泰誓牧誓发首皆有序引/别言其誓意记其誓处此与 费誓
惟记誓)
    (辞不言誓处者史非一人辞有详略也○黄氏/度曰汤十一征皆为行方伯之职桀忌恶之昏)
  (第 1b 页)
 宗之旧故于洛邑举祀发政之后即欲归居于周而
 留周公治洛谓之后者先成王之辞犹后世留守留
 后之义先儒谓封伯禽以为鲁后者非是考之 费誓
 
东郊不开乃在周公东征之时则伯禽就国盖已久
 矣下文惟告周公其后其字之义益可见其为周公
 不为伯禽也 (第 17b 页)
  多方

   集传成王即政奄与淮夷又叛成王灭奄归作
   此篇案 费誓
言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即其事也
   (孔氏颖达曰言鲁征淮夷作 (第 10b 页)
费誓
王/亲征奄灭其国二者为一时之事也)疑当时扇
   乱不特殷人如徐戎淮夷四方容或有之故及
   多方亦 …… (第 10b 页)
 集说(孔氏颖达曰当时淮夷徐戎并起为乱鲁与二/国相近发意欲并征二国故以二国誓众但成)
 (王恐鲁不能独平二国故复亲往征之所以成王政/之序与 费誓
之经并言淮夷为此故也洛邑亦名宗)
 (周知此是镐京者成王以周公归政之时暂至洛邑/还归处西都镐京是王常 (第 12b 页)
   王所以正其终康王之诰康王所以正其始
   集说(林氏之奇曰书五十八篇命篇之名皆撮/取其篇中数字以为简编之别惟顾命 费)
   (誓
则又特命焉此亦出于史官一时之意而已/○黄氏度曰君奭周召相重在师保顾命召毕)
   (相重在率诸侯○吕 (第 16b 页)
 (百马四匹功已报矣曰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告以平世之政军旅不复讲矣曰简恤尔都勉)
 (以本邦之治王室无复事/矣呜呼周其终于东乎)
 总论(林氏之奇曰书于吕刑之下有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三篇窃意周太史所藏典谟训诰誓命之)
 (文才至吕刑而止自时厥后历幽厉之乱简编不接/其间如宣王中兴 …… (第 42a 页)
 (年左传郑子产曰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大学举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是知春)
 (秋之世列国皆有书夫子周流遍观而于晋得文侯/之命于鲁得 费誓
于秦得秦誓故以附于帝王书之)
 (末欤○董氏鼎曰此篇书体与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同其事则彼为封建此为锡赉 …… (第 42b 页)
 (尔师尔邦尔都而置我君我父我王家于不问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夫子犹录其书者尚以其能锡命诸)
 (侯文武之遗泽未泯/特平王自不振耳)
   费誓
   集传费地名(地理今释孔传云费鲁东郊地名苏/氏云费在东海郡后为季氏邑季氏)
   (之费邑今山东 …… (第 43a 页)
   为寇鲁侯(地理今释史记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外城即)
   (周公旦子伯禽所筑古鲁城/也曲阜县今属山东兖州府)征之于 费誓
众故以
    (第 43b 页)
费誓
名篇今文古文皆有○吕氏曰伯禽抚封
   于鲁夷戎妄意其未更事且乘其新造之隙而
   伯禽应之者甚整暇 …… (第 43b 页)
   道路次之以严部伍又次之以立期会先后之

   序皆不可紊又案 费誓
秦誓皆侯国之事
   而系于帝王书末者犹诗之录商颂鲁颂也
   集说(孔氏安国曰诸侯之事而连帝王以鲁 …… (第 44a 页)
   (治兵于费也○蔡氏卞曰鲁侯盖承王命率诸/侯以征徐戎故曰我惟征徐戎征者上伐下也)
   (言征非承王命故邪○朱子曰 费誓
秦誓亦皆/有说不行不可晓处○吕氏祖谦曰徐戎淮夷)
   (世为周患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载于大诰命/召公 (第 44a 页)
平淮夷载于江汉徐方绎骚载于常武自)
   (成王至宣王每有叛乱朝廷为之摇动非小寇/也禹之家学见于甘誓周公之家学见于 费誓)

   (
启之嗣位骤当有扈之变伯禽就封骤当徐夷/之变观其誓师曲折纤悉若老于行阵者是以)
   (知禹周公之家学 (第 44a 页)
盖本末具举而无所遗也○/张氏沂曰逸书成王政之序言成王东伐淮夷)
   (唐孔氏引 费誓
序言王伐淮夷鲁伐徐戎然则/鲁侯乃佐王征讨也○陈氏师凯曰春秋之初)
   (费自为国隐元年左传曰费伯帅 …… (第 44b 页)
   (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与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周公子有徐戎作难丧卒哭)
   (而征之则在成王之十四年也蔡氏于此引吕氏/之说则谓伯禽初封之时而洛诰传又谓 费誓
在)
   (周公东征之时则伯禽就国已/十年矣终不可指其的年月也)
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 …… (第 45a 页)
 (有不战战必胜矣以甲戌征以甲戌筑二役并起使/敌不知所向夺其地利攻其腹心制胜以奇木始不)
 (由于正兵法之善固无加于此者孔子录 费誓
于周/书之末同乎王者之师也○董氏鼎曰此国史所书)
 (而孔子存之于帝王之后者以周礼犹在鲁也虽一/时禦 (第 51a 页)
 白鱼愚未敢信也

孔传淮夷二水出蠙珠及美鱼正义曰蠙与鱼皆



水物而以淮夷冠之知淮夷是二水名淮即四渎


之淮夷盖小水后来竭涸不复有其处耳王肃亦


以淮夷为水名(渭)按淮夷见经传非一处即孔注 费誓
亦云淮浦之夷此独以为二水名不应前后


相戾及检陆氏释文曰淮夷郑云淮水之夷民马


云淮夷二水名孔传 (第 31a 页)
云淮夷之水本亦作淮夷二


水始知二字乃传写之讹颖达不知而曲为之说


殊可笑也眺以道谓和夷二水名误本于此王肃


解经专反郑学宜其从马而违郑也


淮南北近海之地皆为淮夷书序曰武王崩三监


及淮夷叛又曰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 费誓
曰徂


兹淮夷徐戎并兴诗序宣王命召公平淮夷常武


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又曰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第 31b 页)
 (○临川王氏曰/攘而逖之也)东南谓淮夷也(孔氏曰淮夷在鲁之/东南○丰城朱氏曰)
 (徂兹淮夷徐戎并兴见于 费誓
之书则淮夷之为鲁/患自伯禽受刲之时而已然矣故时人颂祷其君必)
 (至于狄彼东南而后可/以无愧于烈祖伯 (第 10b 页)
书孙公孙于齐是也春秋可谓尊鲁之至者也仲尼删
诗则史克之颂不班之邶鄘卫齐郑之风而系于清庙
之后其定书则 费誓
之文独附之诰命之末盖不独于
春秋之尊鲁也呜呼春秋乃为是尊鲁之至者将望之 (第 18b 页)
 诸侯矣此弁师所以在司马也

司甲(阙其职/)
  (王氏曰书之 费誓
言敹乃甲胄敿乃十无敢不吊/而后言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盖甲胄干所以自保弓矢与矛所 (第 27a 页)
 (牛未角横木施于何处即有可施亦不过防其触耳/非能禁之使不得触禁其角使不得长也于畜止之)
 (义未甚切当且细味此卦彖辞大象爻辞似不耑言/畜止也畜养意亦不可少其在周书 费誓
篇曰今惟)
 (淫舍牿牛马注曰牿闱牧也夫牛之性顺闲之易易/也童牛而加闲更易为力矣此则于畜止畜养义皆) (第 33b 页)
 而与战则以与战者为主处已绝乱之道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此盟外/域之始)
 左传戎请盟秋盟于唐复脩戎好也 胡传按 费誓
 
称淮夷徐戎此盖徐州之戎久居中国在鲁之东郊
 者也韩愈氏言春秋谨严君子以为深得其旨所谓
 谨严者何谨乎 (第 25b 页)
 问者始终之义吾不知也吾无所用心乎此者也昔
 子仕于鲁不用去之诸侯又不用困而归且老始著
 书得诗自关雎至于鲁颂得书自尧典至于 费誓

 鲁史记自隐公至于获麟遂删修之其前远矣圣人
 著书足以法世而已不穷远之难明也故据其所得
 而修之 (第 57a 页)
 众聚则争物聚则乱不虞之患所不能免也弛而无
 备祸斯至矣故君子修治戎器以戒不虞所谓制治
 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也
  费誓
言善𢿰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
 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皆除戎器之事𢿰连条
 仄注缝完也敿 (第 54a 页)
 王顺曰父能以义和我诸侯马传

昭升于上敷闻在下
 昭明也上谓天下谓人同(并史记注三十九)
亦惟先正
 先正先臣谓公卿大夫也郑注(魏志注一) 费誓
(序)
东郊不开   
 音开徐音(匡谬五俗二)
马牛其风
 风走逸郑注(史记注三十三) (第 32a 页)
(集韵方味切引庄子怫然作色史记自序五家之文怫异
索隐怫音悖)
(集韵兵媚切音秘史记鲁世家作肸誓书作 费誓)
(唐韵正音沸刘向九叹飘风蓬
龙埃拂拂兮草木摇落时槁悴兮按楚词今木作坲)
(韵补危睡切曹植七启世有圣 (第 33b 页)
乘计马一千二百正合六闲之数是合国马
公马为一也谬甚矣严又谓革车不用牝马今并牝马
数之故为三千亦不然书 费誓
云马牛其风左传云城
濮之役晋中军风于泽(僖二十/八年)风谓牝牡相诱也鲁
晋故当战时而言风是军中有牝马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