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類書類
而大国千乘共计六军乃总三乡三遂之全数其交互调发止取其半故曰三军耳岂谓三军皆三乡之民而无三遂之民哉尚书 费誓
云鲁人三郊三遂孔颖达疏云三郊三遂谓鲁人三军也又坊记疏云凡出军之法乡为正遂为副左传疏云古者用兵先取之乡 …… (第 3b 页)
一名楯一名橹即今旁牌方言云自关而东或谓之楯或谓之干关西谓之楯诗云师干之试注云干即楯也楯上施纷而后可持 费誓
云敿乃干注云敿系也楯之纷也纷如绶而小系于楯以持之且以为饰也又干之为言捍也牧誓云比尔干注云并以捍敌左传 (第 8b 页)
戣  一人冕执戣
黥 (吕刑)爰始淫为劓刵㭬黥
𢿰  (费誓)
善𢿰乃甲胄
敿  敿乃干
敜阱 敜乃阱
谝 (秦誓)惟截截善谝言
陧  邦之杌陧
 毛诗
砠 (卷 (第 4a 页)
 (流至此茅瑞徵曰泗滨/今泗水县是磬迹尚存)陈氏大猷曰石轻浮可为磬
 者成而贡之磬声清越取轻浮者良(正义贡石而言/磬者此石宜为)
 (磬犹如/砥砺然)淮夷见 费誓
孔传作淮夷二水非是正义蠙
 是蚌之别名蠙出珠遂以为珠名说文淮水出班珠
 (珠之有声者今泗州/名蠙城古 (第 17b 页)
  叙鲁得用王礼以祭祀之由次四章叙僖公有武
  功以修周公之绪而卒章则是诗所以作也以此
  诗合泮水观之僖公盖用兵于淮徐而服之者书
   费誓
淮夷徐戎并兴自当为僖公之事故与秦誓
  相次书序乃谓鲁公伯禽所作岂有虞夏殷周之 (第 27b 页)
 支扶本则气势厚有本有支故能百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
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桢即干也然亦有异 费誓
峙乃桢干传谓题曰桢旁
 曰干疏谓桢当墙两端者干在墙两旁者皆障土之
 具多士赖文王以成文王又赖多士以宁 …… (第 2b 页)
 程伯休父楚语云重黎之后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
 司马徐古徐子国嬴姓伯翳之后俗流于夷周初尝
 挟淮夷以叛 费誓
谓之徐戎后汉书亦云徐夷僭号
 率九夷以伐宗周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
 徐偃王主之以此观之则徐之倔 (第 82b 页)
 难诗序也鲁臣请命于天子而作之故称其君曰鲁

 侯尊天子也许鲁齐引 费誓
以证此诗为颂伯禽似
 矣然颂伯禽何得略周公而称烈祖文王哉筏通作
 旆左传成王分康叔以綪筏旃旌是也无小 (第 39a 页)
成王践奄多方所云王来自奄至于宗周是也是时成
王在洛伯禽初封鲁而奄与淮夷徐戎并兴于是伯禽
伐淮夷作 费誓
而周公则从成王亲伐奄而践之作成
王政而此又以成王践奄为巡狩其地夫成王未尝有
巡狩之事诸经可考也其曰迁 (第 8a 页)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凡二十八篇今加泰誓一篇故为/二十九篇耳其泰誓真伪之说详见本篇此未暇论也)
音释序(校胡教反济子礼 (第 11a 页)
后即欲归居于周而留周公治洛谓之后者先成王)
(之辞犹后世留守留后之义先儒谓封伯禽以为鲁后/者非是考之 费誓
东郊不开乃在周公东征之时则伯) …… (第 13a 页)
敬或有/时而替故于终复戒之)音释经(无与/毋通)
  多方(成王即政奄与淮夷又叛成王灭奄归作此/篇按 费誓
言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即其事也)
  (疑当时煽乱不特殷人如徐戎淮夷四方容或有/之故及多方亦诰体也今文古 (第 42a 页)
酿也供音恭乘去声复扶又反旋旬缘反/随恋反旋旋然谓和缓也间去声去上声缯慈陵反国)
(名背/音佩)
   费誓(费地名淮夷徐戎并起为寇鲁侯征之于费/誓众故以费誓名篇今文古文皆有吕氏曰)
  (伯禽抚封于鲁夷戎妄意其未更事且乘其新造/之隙而伯禽应之者甚整暇有序先治戎备次之)
  (以除道路又次之以严部伍又次之以立期会先/后之序皆不可紊又按费誓泰誓皆侯国之事而)

(第 46b 页)
反旋旋然谓和缓也间去声去上声缯慈陵反国)
(名背/音佩)
  费誓(费地名淮夷徐戎并起为寇鲁侯征之于 费/誓
众故以 (第 46b 页)
费誓
名篇今文古文皆有吕氏曰)
  (伯禽抚封于鲁夷戎妄意其未更事且乘其新造/之隙而伯禽应之者甚整暇有序先 (第 46b 页)
治戎备次之)
  (以除道路又次之以严部伍又次之以立期会先/后之序皆不可紊又按 费誓
泰誓皆侯国之事而) (第 46b 页)
  (北犹多成其最著他如龙如桃及平阳莱柞皆齐/人所争而不得者郓在济西不可浑入汶阳详见)
  (三/田)
 费(见上禽臣谨按尚书大传周初淮浦徐州并起为/寇伯 伐之于费作 费誓
史记作盻誓贾逵索隐)
  (皆以费音同秘鲁懿公子大夫费伯邑隐七年费/伯帅师城郎是也僖公与季友始为季氏 (第 13b 页)
  泮水
序谓僖公能脩泮宫言外已无馀义采芹采藻小大从
公而匪怒伊教当此学校废弛之日僖能爱贤育才如
此可谓加人一等但诗多溢美耳
平淮夷一事叙至四章之多考僖公十三年从齐桓会
于咸讨淮夷之病杞十六年又从齐桓会于淮讨淮夷
之病鄫只此二事皆因人成事他无可考所谓献馘献

囚及元龟象齿等语悉非实录或以末章式固尔犹淮
夷卒获二句疑为未定之辞益是强说
按诗凡八章首三章美公之脩泮宫者已毕四章美其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而曰靡有不孝是美其能绍文武
周公伯禽之业也夫泮宫者伯禽始封于鲁之所作非
作自僖公但僖公重修之耳五章首曰明明鲁侯既作
泮宫是追叙伯禽始作泮宫甚明然则淮夷卒获献馘
献囚皆叙伯禽之事无疑矣尚书 费誓
叙曰伯禽宅曲 …… (第 4b 页)
阜淮夷并兴东郊不开作 费誓
其文曰徂兹淮夷徐戎
并兴正与作泮宫服淮夷语语印合盖追述前勋以美
公之能复旧业耳末言怀我好音来献其琛意 (第 5a 页)
    五章
克明其德所以淑其身也既作泮宫所以淑诸人也既

有以淑其身又有以淑诸人则不期于远人之服而远
人自无不服矣如是而犹有不服者则命虎臣以伐之
而又愿其于此乎献馘于此乎献囚且欲其讯问之审
无愧于古人焉则远人之不服者鲜矣
    六章
徂兹淮夷徐戎并兴见于 费誓
之书则淮夷之为鲁患
自伯禽受封之时而已然矣故诗人颂祷其君必至于
逖彼东南而后可以无愧于烈祖伯禽焉烝烝 (第 19b 页)
 斤四两(说文云锊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也周礼曰重三锊北方以二十两为锊)
上下比罪栋案汉时有决事比盖取则于古 费誓
说文云周书有䉾誓从米北声广韵作粊从米比
 声云鲁东郊地名此据孔氏本言之则知古文本作
 粊裴骃谓尚书作 (第 16b 页)
 文命后乃在新邑其说不得通矣人命公后是成王

 面告周公之辞若命伯禽可加命字若即欲周公
 留后则当云公其后加一命字又不通矣蔡注又證
 以 费誓
东郊不开乃在周公东征之时此书序之言
 也但书序亦只言徐夷并兴安知是周公东征之时
 惟史记鲁世家则云伯 (第 34a 页)
 者何如于是益有以见圣人作春秋不得已之心也
书上自尧典所以开帝王之统之始下至文侯之命所
 以纪帝王之统之终至于 费誓
秦誓有一事一念之
 合于帝王者亦皆录之是亦思狂狷有恒之意此理
 在天为命在人所行则为道在帝王以维持纪 …… (第 38a 页)
 诰命必失亡于东迁之乱此论或然

   费誓 
秦誓
二书夫子所以有取者 (第 39b 页)
费誓
之誓师词义正而纪律明
 与汤武之誓如出一体非若后世之用兵专以智巧
 戕害为事是可为后世用兵之法穆公之 (第 39b 页)
   马牛其风
马牛其风孔疏云牝牡相诱谓之风因牝牡相逐而至
放逸远去也按蔡传祇言风马牛不言其故故引孔疏
以足之耳
    费誓
(第 29b 页)
费誓
淮夷徐戎并兴伯禽征之吕氏称伯禽封于鲁
夷戎妄窥其新造之邦而伯禽应之甚整暇洛诰传谓
征夷在周公东征之时 (第 29b 页)
   诸侯无私史有邦国之志则小史掌之而藏周
   室鲁人所谓周人御书晋人所谓辛有之二子
   董之晋于是有董史者也是故 费誓
系于周书
   汉汝江沱至于谭大夫下国之诗皆编入于南
   雅自三史作而国自为史矣其论最核附识于 (第 6b 页)
作王国卿也
蔡注谓时成王在洛身当还镐京反留公治洛也
后犹留守留后之义先儒谓封伯禽以为鲁后者非是
考之 费誓
东郊不开乃在周公东征之时则伯禽就国
盖已久矣
如此则经传皆反变尽矣夫三代虽遥然诗书礼春秋 …… (第 8a 页)
春秋有其册在诗有其
诰词此亦经文之实实可据者矣于此而犹欲悖其词
反其事是叛经矣经可叛无不可叛矣
若谓 费誓
东郊在周公东征之时此时伯禽封国已久
则商奄淮夷不止一叛蔡氏但知近鲁东郊者祗此淮
夷而不知其叛时不同大 …… (第 11b 页)
封国也多方序云成王归自奄以淮夷又叛成王东伐
淮夷始践奄此东郊不开之淮夷叛也是伯禽始就国
后也则 费誓
之作正在殷顽初迁淮夷再叛之际与前
此东征四国时邈不相涉而以此抵彼直自误耳
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 诞 (第 12a 页)
 知文王三易又各有类乎

大畜童牛之牿牿楅也谓以木楅其角防其牴触周礼
 封人职有楅衡注楅设于角衡设于鼻是也若尚书
  费誓
曰牿马牛则牿为马牛之圈另一义矣乃郑康
 成解此有曰巽为木而外体为艮艮为手互体为震
 震为足以艮手而施 (第 7b 页)